<h3>美丽的如意湖文/申伟</h3> <h3>曾有清乾隆诗句:“塞水恒流此处渟,柳湖莲岛偶募形。烟容波态皆如画,属意悠然在杳冥。”“如意”一词,出处于《汉书·京房传》。释义为符合心意,满意。寓意美好,吉祥幸福。磁县如意湖生态公园位于中华慈大街两侧,是磁县环城水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西湖、南湖、泄洪道浅水区、官路荷花湿地、北湖等五大区域。总占地面积1042亩,绿化面积698亩,水面面积344亩,蓄水量29.3万立方米。这里的亭、台、廊、榭,高低错落,楼阁彩绘、波光粼粼,移步异景,是一座集防汛、生态、休闲、游憩、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自然湿地综合性公园,是滏阳河生态水系走廊滨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磁县景区建设的佳境胜地。</h3> <h3>“十里荷花柳数行,一城美色湖半绕”。这是对磁县如意湖的最好写照。漫步湖畔,垂柳飘拂,红荷点波,景色如诗似画,让人如痴如醉。看到红荷绿柳,人们不由得会想到有关如意湖的美丽传说故事及历史文化渊源。知于此,我曾经查阅文献:司马迁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卷九·吕太后本纪》、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修订本)》、张习的《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蔡东藩的《前汉演义》、周文龙的明·嘉靖《磁州志》以及蔣擢的清·康熙《磁州志》、黄希文的民国《赠修磁县县志》资料:有关如意湖的历史渊源,还得追溯到汉初刘邦称帝后的吕后专权时期。吕后即吕雉,是汉高祖刘邦贫贱时的妻子,生有一男一女。刘邦称帝后,立吕雉为后,其子刘盈立位太子,即后来的汉惠帝;其女封为鲁元公主。刘邦未称帝为汉王时,曾在山东定陶得到一戚姓美姬,深受宠爱,世称戚姬,称帝后封为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刘如意,排行三子。刘盈虽被列为太子,但生性仁慈柔弱,刘邦很不喜欢他。而刘如意气度不凡,谈吐有大志,刘邦认为很像自己,再加上宠爱戚姬,几次动议欲废掉太子刘盈而立如意,均被大臣阻拦。汉高祖九年(公园前198年),刘邦又一次在朝堂议事中提及废立之事,时任御史大夫的周昌耿直敢言,当庭据理力阻,说:“陛下若不以社稷为重,执意要换太子,请谅老臣不再奉朝。”说罢,便将笏板掷在地上,转身便走。刘邦此时满脸赔笑,急忙走下御座,予以挽留。表示不再提及废立太子的事,并正式封如意为赵王,把其迁徙到诸侯王都――邯郸。刘邦因看到在废立太子的过程中,吕后与戚夫人矛盾太深,便很担心吕后不甘于此,会千方百计加害如意。于是,他便派与萧何、韩信同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王如意相。随侍左右,以防不测。周昌为相后,尽管有威慑吕后胡作非为的能力,但其随如意到邯郸后,更加倍小心。周昌老谋深算,为防狠毒专权的吕后出其不意谋害赵王,便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白天让如意以巡查名义,辗转封国各地,除议事外,一般不在邯郸;二是在封国赵地的辖城内,建造了十几处苑囿,随时可在都外苑囿休憩,晚上无固定居所。致使吕后几次派人刺杀未遂。后来,直到其子称帝后的惠帝元年(公园前194年),吕后以赏赐为名,施毒酒内,使赵王如意饮鸠而亡。</h3> <h3>如意亡后,作为受刘邦之托而为如意相的周昌,感到有负于高祖,再加上思念如意,便整日郁闷不乐,三年后(公园前192年)卒于磁州,葬于磁州。明·嘉婧《磁州志·古墓》记载:“汉赵王相周昌墓,在境内,古时祠墓皆有。”据资料记载,刘如意居邯郸间,曾在梁期县(今磁县)置苑囿避难遣愁,有湖曰“如意”。后人将此湖命名为如意湖。<br>现在的如意湖一年四季各具风韵:春有凝翠、夏有娇艳、秋有厚重、冬有凄美。这里早已成为了人们休闲的乐园。可这种别样的难以释怀的繁华艳丽,却隐藏有深深浅浅对历史渊源的装扮点缀,不由得让人深深感叹和动容:正是因为有了汉朝刘如意悲惨结局的故事,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今社会的政治气候、社会繁荣和美好生活,脚踏实地的奋斗出时代的最强音,不负时光,不负使命,更加坚定政治信仰和追求,创造出未来更加美满的如意生活。一岁一枯荣,虽是描写繁华的枝叶四季轮回,但永续传唱的是对美好生活的精神传承。如果我们能深刻领会如意湖的内涵:珍惜当下,意气奋发,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方向,于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的誓言。就会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h3> <h3>作者:申伟,磁州镇文联主席,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磁县作协副主席,磁县诗词楹联艺委会副主席,磁县民俗文化研究社副社长,磁县《合作之路》杂志副主编。其作品多次在各级刊物发表并获奖。2019年9月编纂出版了磁县《关后村志》一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