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我们缅怀永安人何士璇(以下称呼何老),回忆何老做人做事的风格,回忆何老曾经为永安厂内迀贵州所做的点滴故事。</h3><h3>贵州永安电机厂是1965年6月由上海跃进电机厂内迁到贵州,加上地方几个厂共同组建成立的。</h3><h3>那时何老代表贵州省机械厅亲自到上海,与上海跃进电机厂沟通协调,接三批400人到贵州支援三线建设。在贵阳先后几次组织人员,到贵阳火车站敲锣打鼓迎接内迁厂人员,安排内迁人员衣食住行。何老当之无愧为上海内迁贵州的优秀组织者和参予者,感谢何老为内迁工作所做的贡献。</h3><h3>何老1938年就读于中法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上海同济大学电机系,1944年毕业。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执教于上海同济大学,贵州大学。</h3><h3>在文革那个时代,下放到贵州永安电机厂。在永安厂正处在发展时期,何老担任厂总工程师。何老在永安厂近十年的工作中,平易近人,与厂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h3><h3>有一件事值得我终身难忘:</h3><h3>在那个学习技术的年代,即1977年10月,厂内原冲剪车间厂房内,浇铝班组场地上,机修车间正在承担该班组一台关键设备,浇铝压铸机大修理工作。徐庆鸿师父(原上海跃进电机厂八级钳工),带着几位徒弟郑世毅,凌亚生,陈建方(学徒)经过一个月大修工序,最后一道工序碰到难题,压铸机试车多次试压,达不到工艺压力要求。何总工闻讯后,主动来到车间,与师父沟通,判断可能液压控制还有问题,经过多次逐步排查,最终在止回阀上找到问题。从一件小事,看到何总工是多么的专业,不但懂电机技术,还精通液压原理,帮助设备早日投入使用。</h3><h3>还有铸造车间铸件有一阶段报废率高,何老也是亲临工作现场,分析铸件配方,分析沙型含水量,分析铸铁铁水温度等等。通过何老的技术指导,铸件报废率在国家控制允许报废率内。</h3><h3>当时,何老在工厂40多岁,深受永安人的爱戴和尊敬。</h3><h3>1978年何老调到贵州省经委工作,是贵州省知名的科技专家。他博学多才,自然学和社会科学均有相当的造谐。他撰写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具有创见和一定的实用价值。</h3><h3>何老的经历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到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思想转变过程。青年时代,面对日寇侵略,他慷慨从事抗日救亡。解放后,他讴歌新社会,诚恳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虽受反右派斗争的波及,他仍然对党忠诚不二,信念弥坚,执著追求。坐牛棚,挨批斗,身心受到摧残之际,仍坚定跟党走,1982年11月,何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h3><h3>今天,我们再次缅怀何士璇同志。虽然何老在我们贵州永安电机厂工作时间不是太长,可他的学识水平,他对党的事业之热爱,对待周围同事之满腔热忱……以至他的笑容,至今让永安人难以忘怀!</h3><h3>何老知识面广,爱好多。他是学理工的,但在文学上的造诣绝不亚于很多文学博士,他不是诗人,但他的诗,让众多诗人感动和佩服,他不是书法家,何老的书法同样也有造诣。何老年轻时还是游泳健将,也曾是上海同济大学足球队最出色的中锋。</h3><h3>难忘何老在贵州永安电机厂的岁月,何老英俊潇洒,谈吐风趣,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良好的个人修养。</h3><h3>“感谢"那个动乱的年代,何士璇长者与永安人生活工作近10年。由贵州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辑《何士璇文集》同样也是我们永安人的宝贵材富。感谢何老,你永远和永安人在一起!</h3><h3>撰稿人:陈建方(二代三线人,原贵州永安电机厂机修车间主任)</h3><h3>素材提供:何薇薇(何士璇女儿,原贵州永安电机厂变压器车间职工,贵州省科技情报所研究员)</h3><h3>2019年12月10日于贵阳。</h3> <h3>2019年11月14日在贵阳采访何薇薇时合影。</h3> <h3>何士璇全家人合影。</h3> <h3>《何士璇文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h3> <h3>何老文集由贵州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辑。</h3> <h3>祝福何老老伴生日快乐!此照摄于2019年12月8日,何阿姨与俩女儿在一起。</h3> <h3>早年何老(右一)与同事合影。</h3> <h3>何老夫妇在贵阳花溪游合影。</h3> <h3>何老早年影掠!</h3> <h3>《何士璇文集》编辑评审及出版发行座谈会纪要</h3><h3> 论述、专注、诗词,是智慧的结晶、勤奋的记实、心身的奉献,是忘我的呐喊、至情的宣泄、历史的展示。</h3><h3> 一九九一年六月,由贵州省科委编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何士璇文集》正式完成。</h3><h3> 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在贵阳召开了《何士璇文集》编辑评审会。文集评审委员会主任、原省科委副主任、现省科委顾问达昭主持了会议。</h3><h3> 出席会议的有: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省科委副主任李恕和、省科协副主席朱安国、省外事办主任张嘉斌、省科学院教授王庆延、省交通厅总工程师邓时恩、省化工厅总工程师李楚柱、贵州大学教授李祥、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姚礼乾、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杨斌严、省科委秘书长巫怒安、省科委办公室主任李峨峰、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夏广礼、省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张克、省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李虹。《何士璇文集》副主编 省科委副主任徐用武、省科协副主席田麟生以及编辑包国华、何士昭、林光祖到会。</h3><h3> 徐用武同志代表编委会向评审委员会汇报了文稿编辑成集的情况,他说:何士璇是一位知名专家,几十年来以兴黔富民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决策科学化为要旨,严谨治学、专心事业、独立思考、内视反听,揭示事物本质,判明既往经验教训,把握现实利弊条件、预示未来发展前景。他忠直敏行、才华横溢,执教于大学、操劳于工厂、谋划于机关,崇论闳议,斐然成章,颇多建树。他的许多构思、许多见解、许多抱负可见于他生前的谈吐、整理有序的文稿和诗章。现在文集终于问世了,全书32万字是从收集到的一百多万字材料中精选的,分文稿和诗词两部分。其中文稿38篇,计有22.1万字,占96%,诗词185首,1595行,占22.2%。另外还有墨迹、照片和生平简介、纪念文章共26页。从机构看,既表明了作者作为专家的主要建树和贡献,又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道路、精神风貌、广泛的阅识和多种的才华。</h3><h3> 作者文稿宏微俱析、兼收并蓄。文集文稿选集从1978年开始,其中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占比例最大,尤其侧重收入了反映作者战略研究论文、具有深刻见解和思想的专论、书信和建议。</h3><h3> 徐用武: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会决定资助编辑出版《何士璇文集》,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何士璇同志的怀念,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h3><h3> 数学家李祥教授曾参加过何士璇主持的新技术革命对策研究。他说,这本文集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一生生。文集有三个价值:一是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论断运用于兴黔富民的战略研究;二是以系统论的观点贯穿战略研究;三是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李祥指出,在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上,作者是有贡献的,作者提出的“富民而不是赶超”的见识,在当时就是很有胆略,很有影响的。</h3><h3> 省外事办公室主任 同济大学会贵州分会会长张嘉斌说:何总是我的校友,又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兄长。他的文集体现了一个老科技人员的博大胸怀,体现了何总一生为振兴贵州经济而拼搏的精神。作者对贵州的研究,特别注重实事求是,他对区域经济作了许多论述,对建立贵阳经济区等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另外他在人才培养选拔上,也提出了很多好的看法。关于系统工程方面,也有专门的论著。今天科技工作者、国家机关管理工作者如何用战略眼光去考察事物,责任重大。在许多方面我们都应该向何总学习。</h3><h3> 姚礼乾是作者的同事。他说:何总以其敏锐的感觉,在省内较早地投入战略研究,并且矢志不渝。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建立,他是首创者之一,功不可没。他身体力行,带动贵州软科学的发展,一九八四年写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今天回头来看仍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一九八五年起,何总潜心研究乌江流域开发,他多次表示将后半生献给鸟江开发,平生之愿,足矣。文集中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战术、技术与经济、现时与未来有机地结合,展示了作者精深广博的学识:展示了作者治学严谨、气度恢宏的风貌;展示了作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光彩照人。</h3><h3> 邓时恩总工程师说:文集在建党七十周年之际出版,很有意义。文集表现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从爱国主义的信念到共产主义境界的成长过程,表现了作者满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很感动人,也很教育人。文集体现了何总不唯书,不唯上,敢于直言的实事求是精神。文集通篇贯穿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线。文集总的特点是总结过去、面向现实,吸取精华,又服务现实。其中许多见解和意见,至今政府还在用。例如我们在贵——遵公路建设的论证中,就从作者的有关论述中得到重要的启示邓时恩总工程师对能出版这部文集动情地说:“感谢省科委、感谢編辑、感谢出版社”。</h3><h3> 张克总编辑指出:编辑出版《何士璇文集》有深刻的意义第一:以文集形式出版老知识分子的论著,在我省这是第一本,这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二:文集的出版,是和省科委密切合作的结果,这在出版工作中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第三:在内容编排上,省科委作了很好的处理。诗言志,加重了本书的份量,但是文与诗的比例恰当,突出了作者作为科技专家的建树与贡献。第四:封画设计,黑底子深沉、严肃,红花表示愿望和理想,既有美感,又不失庄重。</h3><h3> 李恕和主任说:给何士璇出文集,我很赞成。文集反映了一个默默无闻、为事业贡献终生的知识分子的面貌,作者的一生的的确确是又红又专的一生,体现了不为名、不为利的共产主义的品格风尚;体现了科学求实的精神、奋力拼搏的精神,他反复提出建议、意见,百折不挠,值得知识界学习;文集还体现了作者不讲自己,只讲工作,謙虚谨慎的品格文集的出版确实很有意义,可以使我们,使青年人,了解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整个面貌和全部人生轨迹。</h3><h3> 李楚柱总工程师发言:何土旋同志与我早在四十年代就相交,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绪多学科内都有建树,同时他又是一个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人。解放前夕,他就参加了贵阳电厂的护厂运动,以最大的热情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文集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他的学识。文集的编辑出版很成功,办了一件大事。</h3><h3> 李虹主任说:文集稿是九0年六月接受的,除个别次序外、整个结构都按编委会的意见编排。出版社对文集非常重视,组织动员了最强的力量,承印的新华印刷厂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编印效果。</h3><h3> 达昭同志说:《何士璇文集》的出版是一件大好事、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深意。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人才的社会作用将会显得更加突出重要。何土璇同志学识渊博,是我省科技界一代英才。打开文集,更使人从他的文章和诗词中感受到他爱祖国、爱家乡、爱知识、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怀,文集的出版有着深远的意义。</h3><h3> 李恕和主任宣读了经全体评委一致通过的评审意见:《何士璇文集》正式出版,这是对何士璇同志的肯定和慰籍,也是对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鼓舞,是党和国家关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指导方针的具体落实和生动体现,是“科技兴省”、“兴黔富民”工作中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h3><h3> 文集编辑独具匠心,文稿剪裁得当、设计精心,比较系统地集中地体现了何士旋同志的思想、文风和智慧。文集的装饰设计精心构思,新颖庄重、独具一格。</h3><h3> 文集录入了作者1978年以后关于贵州工业企业管理、城市规划、信贷、科技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的38篇论文、研究报告、评论以及建议信件。结构严谨、思想性、政策性、针对性、实用性都比较强,为研究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路,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深刻见地。其诗词充分反映了他的人生軌迹和真、诚、美的精神风貌。可以说,文集展示了作者在生命旅途的最后十年对贵州经济、科技工作以及其它管理工作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的总结。其研究成果在不同时期、在某些方面,对于推动我省科学决策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落实,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今后一定时期仍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h3><h3> 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六日下午,贵州省科委在云岩宾馆召开《何士璇文集》出版发行座谈会。副省长刘玉林、省政府秘书长谢养惠出席了会议。省科委副主任刘继成、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冯登岗、邓国光、李义、省科学院副院长刘孝昌、省经委副主任刘怀宾、省人民出版社总编张克、副总编毛希谦、社长助理张思森、副编审许医农、李虹、編辑石俊生、黄涤明、省财经学院副院长宋汉年、省文化厅副厅长潘庭映、原省经委副主任宋子健、杨幸克、胡连成,原省社科联主席冯迪民,新华社贵州分社办公室主任李贵森、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工厂、医院、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汪福清主持了座谈会。</h3><h3> 《何士璇文集》副主编、省科委副主任徐用武首先汇报了文集编辑的情况,文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刘玉林副省长讲了话,他说:士璇同志对贵州建设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乌江流域开发建设,他向我陈述了意见和建议,使我很感动。他对鸟江开发极力倡导、身体力行,现在鸟江开发已得到了重视,建设已在酝酿之中、开发公司已得到国家批准。今天《何土璇文集》出版发行,是一件好事。从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贵州建设的一些思路,可以看到他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一片赤诚之心。我们要向士璇同志学习,学习他鞠躬尽瘁忠于党的事业的崇高精神。</h3><h3> 省政府秘书长谢养惠格外激动,他说:我和士璇同志是近四十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了,相交之情谊,不论环境逆顺不曾中断。我们一见面就谈工作。士璇同志一贯对党忠心耿耿,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战路问题,立志把贵州经济搞上去,他是我们这一代、也是下一代学习的好榜样。文集既是对他的怀念,也是一份很好的学习教材。</h3><h3> 参加座谈会的各方面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土,就何士旋同志的学识、著述、精神风貌,就文集以及文集的出版发行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发言。他们指出文集的編辑出版是党和政府、关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一貫政策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是科技兴省、兴黔富民工作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文集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贵翔实的资料和见解。他们指出作者在各个时期、在不同的场合始终大声疾呼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他在论著中明确提出把教育和科学技术作为必须打好的五个坚实基础之一,这与后来提出的科技规划是完全相一致的,这深刻说明,作者的研究成果,在不同时期,在某些方面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在今后仍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发言的同志们还指出何士璇同志的一生是投身科技事业,经济建设事业,融个人的努力奋斗于人民事业之中,并达到很深造诣的一个范例,文集反映出了何士璇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治学严謹、刻苦钻研、颇多建树、著述宏丰、学识渊博,登高峰,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为人正直,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科学求实在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团结群众努力培养后继人才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反映了何士璇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实现又红又专的人生轨迹,是份好教材。我们要继承他的遗愿,宏扬他的精神、努力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何士璇文集》的编辑出版,是我省科技经济、文化、出版工作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h3> <h3>不甘白发随尘土、梦魂日夜饶乌江,同济人忆…</h3><h3> 在贵州采访的日子里,老校友夏广礼老先生常常和我讲起一位曾为贵州省的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同济人,已故的何土璇先生。临行时,夏老送给了我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写的《何土璇文集》,嘱咐我说要把这位老校友的故事写出来,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曾有这样一位同济人。</h3><h3>生平简介</h3><h3>何土璇校友是贵州省贵阳市人,汉族。1921年2月19日出生于书香世家。1938年就读于中法大学物理系,后转入同济大学机电系,1944年毕业。曾执教于同济大学、贵阳高工、贵州大学,先后在贵阳电厂、遵义锰铁厂、费阳水泥厂、省工业厅、省机械工业厅、永安电机厂、省经委、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助教、助理工程师、科长、副处长、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h3><h3>何士璇校友毕生从事科技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为贵州省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呕心沥血,取得了重大成绩。他主持编写了四卷本的(贵州宏图》,为研究与制定全省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背景资料。参与组织或者直接参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贵州新技术革命对策、黔中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乌江流域综合开发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在晚年时,他担任了乌江流域综合开发课题研究组组长,带病工作,使贵州省流域经济开发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h3><h3>毕生牵挂兴黔富民</h3><h3>何土璇校友生于解放前,少年时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代,面对日寇的侵略,他慷慨悲歌“岂肯低头做虏臣,奋起投笔效定远,”毅然离开教职,投笔从戎。解放前夕,他积极参加护厂运动,以极大的热忱迎接家乡的解放。贵州省解放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省工业厅技术处的日子里,他在“大跃进”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参加了贵阳八大重工业厂矿的规划选址建设。三年自然灾害后,国家进人经济恢复时期,他满怀信心地又参加了一批工厂企业的建设,并担任贵州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文化大革命前夕,他参与组织了一批沿海企业内迁贵州的筹备工作,并毫不犹豫地转人内迁到惠水县的电机制造企业永安电机厂任总工程师,参加建厂,负责全厂技术工作。随后,他也遭遇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动荡年代。在身心受到残之际,他怀着对党的信心,对贵州人民的热爱写下了“辱骂如何称战斗,拳棒焉能触灵魂,若非红日胸中照,泪罗江头效屈原”的诗句以明心志。平反后,他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贵州省的建设。文化大革命结束,百废待兴,很多工厂企业急需技术改进,上级将他调到省经济委员会技术改造处,负责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规划和实施。几年后,由于全省经济规划布局的需要,省委又调他负责筹备“贵州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他一面加紧进行筹备工作,一面积极向省委省政府献言献策,短短的几年时间,他写了涉及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论文、建议达一百余万字,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呼吁实施乌江开发的规划建设。他曾以“有水快流”为喻,表达自己要在有生</h3><h3>之年把全部才智奉献给贵州人民的理想。直至重病住院,</h3><h3>仍在病榻上坚持工作。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开发鸟江,兴</h3><h3>黔富民的未竟事业,留下“梦魂日夜绕乌江"的遗憾。</h3><h3>何士璇校友瘦瘦、高高的,脸上常常挂着智慧的笑容,和蔼而亲切。他的老同事、老部下每当回忆起他,总是无限感慨,慨叹他离开得太早。</h3><h3>贵州省著名专家,原贵州工学院教授葛真这样回忆到:忆往昔,初聆教海历历在目。何士璇校友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眼光,他业余时间博览中外书刊,了解国内外动态,涉足哲学、边缘科学和新兴科学,特别热爱系统工程并视为至宝,他敢于直言,力陈时弊,说:“贵州工业三十年来的失误和浪费,除左的影响外,根源在于管理决策没有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愿望。</h3><h3>1983年9月,贵州省召开了首届省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何土璇校友率先作了长篇发言,列举大量实例、总结了贵州省建设的四大误区,得到了与会同志的高度评价。</h3><h3>开发乌江死而后已</h3><h3>何土璇校友,这位热爱乡梓,梦想兴黔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他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战略眼光,敏锐地看到处于后进地区的贵州要想尽快实现经济的振兴,带动力和突破口应该是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1985年9月21日,在贵州省水电工程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做了《开发乌江,兴黔富民》的报告,接着又在《贵州日报》上他发表了《把乌江开发为我国的田纳西》的文章。为了进一步引起领导的重视,何士璇校友与原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汪福清、原贵州省经委副主任杨辛克一道经过充分酝酿,由何士璇校友执笔,于1986年6月15日联名向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递交了“关于乌江流城综合开发的建议”,在建议中提出“乌江流域的开发应该采取统筹兼顾、综合开发、远近结合、大小并举”的方针,不仅要进行水电站的建设,还要兼顾河道整治,水利航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开发能源矿产,也要开发地面的生物资源;不仅要从长远的战略观点来考虑乌江流域以及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从现实出发,注意解决当前脱贫致富的问题,不仅要争取中央投资和引进外资来建设煤、磷、铝、电等重点大型项目,也要根据我省财力搞一些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小项目。”随后他又执笔提写了《关于鸟江流域能源铝磷综合开发的建议》,并与王振合写了《乌江流域综合开发,系统研究中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一文,进一步闻明了观点。他认为应该“把乌江流域建设成为一个以电力为龙头,以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信息为网络,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以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时值今日,这些文章仍不乏借鉴意义。</h3><h3>乌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何土璇校友连续几年都奋战在流域综合开发研究的第一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应用系统工程揽全局的观点,追求最优的整体效益,坚持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重病期间他还草拟了以物量关系为基础的乌江流域资源综合开发系统关系图,希望在乌江流域综合开发第二阶段研究时能予以深化,然而,几个月后何士璇校友走了,给大家留下了一幅未竟的宏图。</h3><h3>新世纪开始,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贵州省委省政府抢抓历史机遇,“西电东送”在贵州拉开帷幕,乌江流城水电梯级开发全面展开,几年来,贵州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超过了前50年的装机总和,2004年,全省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跃居全省第一大经济支柱。2005年2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贵州鸟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索风营水电站建设工地时,对乌江流域梯极开发及索风营水电站工程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说:“我在贵州当省委书记时,当时就考虑整个鸟江要综合开发。现在贵州境内几个点都已开发、开工了,最后就剩下沙沱、思林。到2010年几个点基本开发完了,但是你们乌江的事业没有完,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围绕贵州能源优势,怎么把这篇文章做大做好这就是你们的下篇了。”</h3><h3>经过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乌江流域的开发已取得阶段性胜利,过去的战略意识已结出了丰的成果,何士璇校友虽然带着遗憾过早地走了,但乌江开发的丰碑上,人们不会忘记镌刻上他的名字。</h3><h3>寄情诗文乐观生活</h3><h3>何士璇先生不单单是一位科技专家,他博学多才,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均有相当的造请。而且,他也具有很深的人文素养。他的诗文作品已集结成集--《心声偶发》。他在前记中这样写到:“余庸人耳,生而驾际遇平凡。感韶光之易逝,叹岁月之蹉跎,回湖往事,鲜然在目,虽未经沧海之巨浪,亦偶達池水之微波。每有所触、则寄情讴歌”,他的诗词集共分六部分,分别名为“从军行”、“新天颂”、“南冠吟”、“灵犀曲”、“拾零集”、“鸡助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之句,比如《独游南明堂):“闲来信步逐日踪,流水依然花仍红。梁上呢妒双燕,花间扰换群蜂。相思遥寄乌江左,往事时紫梦魂中。倦倚黄昏伤别离,落日天际一孤鸿。”再如思念安慰妻子的“莫向蜗角争轩轻,漫笑南柯论愚贤。石栏海枯前盟永,良辰休怨各天。”其中有些诗篇颇有趣味性。有调侃同窗的,也有讽刺叔父的。还有一篇是十二岁时作的咏猫,很是有趣:“由是鼠相戒,莫敢其锋”。再如为外孙女起名的诗句:“娇女姗姗待外公,排云穿雾归匆匆。书香继承资质秀,一枝菡萏沐熏风。”通过这些诗句,我深切感触了一位长者的言容与智慧,他的幽默及他的舐犊之情。</h3><h3>何士璇校友是乐观的人。在做“牛鬼”日子里,女儿常为他的不平遭遇哭泣,他却乐观地拉起京胡教孩子们唱京戏,一曲“狱警传,似狼嚎”唱得大家心领神会,相视而笑。</h3><h3>何士璇校友去世后,原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徐用武副主任这样评价这位长者:忠直敏行,才华横。并借用爱因斯坦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命运是多么奇特。”我不禁暗暗失望无缘与这样的长者相识。我仅能略略梳理一下他的事迹以资纪念,聊寄感怀这样的同济人值得我们大家骄傲。</h3> <h3>2020年开年,我和家人一起迎来了令人欣慰的开心事!复旦大学图书馆已将我父亲几十年前的手稿、诗稿、相册等做为特藏馆件收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并给我们颁发了捐赠证书!爸爸走了三十多年之后,能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他,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也希望贵州永安电机厂厂里的朋友们分享我们的快乐![愉快]</h3><h3>女儿:何薇薇</h3><h3>2020年元月15日于贵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