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机会就派老师外出学习。比如参加思维导图的培训、和美课堂的观摩学习等,然后外出教师把学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方法和理念,再结合学校的课题,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与运用,并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h3> <h3> 本次活动语文、数学各两节共四节课。数学是两节复习课,而语文是两节新授课。</h3> <h3> 张晓霞老师讲的是《第四单元乘与除的整合复习》课。第一、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对第四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将学生学过的零散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性,使第四单元的知识能够清晰系统地展现给学生。第二、老师能通过问题进行引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乘法与除法,整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归纳整理,经历了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第三、思维导图不仅让知识点进行归类,而且还迁移类推适时拓展,使知识升华,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真正实现了“温故而知新”。</h3> <h3> 杨雅玲老师讲的是《狐狸分奶酪》,从杨老师课中我们学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书写,杨老师能重点强调“奶”的书写,很注重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的指导,让学生反复练习,对比后再写,突出低年级儿童识字教学的重点。第二、重视朗读,教师能示范读,声情并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学生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从中体会到不同小动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心情变化,读中领悟文本体现语文教学的重点。第三、课堂活跃,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拌嘴”场面富有情趣,激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第四、板书新颖,利用奶酪建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生动简洁的图画文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整个课文有整体的思维建构。</h3> <h3> 张连玉老师讲的是《运算律的复习》,从张老师的课中我们学到,第一、课前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课堂中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在汇报对比交流中共同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重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现和学生归整能力的培养,因为有了自主学习的经历,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第二、把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四则混合运算加上括号不仅改变运算顺序而且改变了运算结果,而运算定律加上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但不改变运算结果,更体会到运用运算定律的简便性。第三、练习题有针对性,选择容易混淆易错的题进行对比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单元内容。</h3> <h3> 郭苏叶老师讲《陀螺》一课,从郭老师这一课有以下收获,第一、能围绕本单元两个语文要素进行展开学习。第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批注,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己的想象、问题、启示、感想等用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师生交流探究,不拘于死板,体现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第三、能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过程,悟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h3> <h3>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决心把所学的方法和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实践。根据这次讲课结合平时推门听课在以后的我们课堂中要注意:第一、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精神,教学目标要清晰,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讲授知识要正确。第二、数学术语要准确,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要及时反馈,渗透一些转换、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第三、语文要明确每单元的语文要素,每课都要围绕语文要素去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第四、注重学生行为习惯以及细节的培养,比如课前要把学习用具准备好;上课时要学会倾听;做题前提出要求,让学生认真书写并且做的又快又准确,做完题要进行验算等;小组合作有要求;回答问题要大声;学生能流利的表述内容的能力等。第五、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一定要少讲,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动口去说,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第六、单元整合复习要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复习,帮助学生有条理的梳理知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