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北师大心理学部二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伍新春教授关于《共情倾听、我向表达――有效人际沟通的态度和技巧》的讲座,真的深受启发,感慨良多。</h3><h3><br></h3> <h3>伍教授从共情倾听、我向表达、人际互动三个大的方面,结合实例,把心理学理论通俗易懂地深入浅出地讲述给我们,让我们对今后教育教学管理中原来存在的一些强行植入、你向表达的方式、弊端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h3> <h3>他指出人的管理实际是人心的管理。人际沟通最重要的是听而不是说。过去我们常常使用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是按你成年人的角度去说教,孩子或者书名听者是不会理解不会懂得你的良苦用心的。按你共情倾听的角度,他指出,要听孩子的心声,使他感到受尊重,感受到他存在的价值;听是了解的开始,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要以真诚、尊重而温暖地对待孩子。要尊重,喜欢,接纳一个孩子,不是因为他表现很乖、很聪明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这个人,他就是他自己!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样子!</h3><h3>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态度要由接纳变为悦纳!实践证明,青春期越是逆反的孩子越是有出息!他授予我们四个层面的策略: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情绪回应、引导解决。</h3> <h3>关于共情倾听的技巧他用放下(停)、观察(看)、观察(听)、回应(说/做)等方式,举实例,讲道理,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倾听!</h3><h3> 接着,他分别讲述了“你”的信息表达的弊端和“我”的信息表达的优势,还引导我们如何去表达“我”的信息的基本形式。</h3> <h3>最后他通过具体的两个事例讲述了人际互动的两种方式:做他人心声的倾听者、自身情绪的表达者。</h3><h3>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应该懂得的、实用的,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听了伍教授的讲座,对照我们日常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不论是对教师,学生还是中层干部,我们尽管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每个人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这样或那样的发展或进步!然而,由于我们缺乏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的支撑,往往也会出现事与愿违,好心当了驴肝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等不良后果,给对方心理留下不必要的阴影,给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造成了理解偏差或者误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负面影响!</h3> <h3>因此,听伍教授的讲座,听他列举的事例,联系自身实际,让我再次深深感到学识的浅薄、与人交往沟通的不足,尤其是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技巧!正如我们常说:话有三说看你会说不会说!或者说要听他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br></h3><h3>人际交往的确是一门终身学习和研究的话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