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2月3日,几个朋友相约去乡间走走转转,w老师建议去利川朝阳村看看崖居人家。利川境内有很多崖居人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崖居里的村民都陆续搬出来了,但听说谋道镇朝阳村的岩洞里,仍然居住着一对夫妇。</h3> <h3>几经询问终于到了利川谋道朝阳村,经当地人指路我们一行6人小心翼翼地沿着狭窄蜿蜒的小路前往传说中的崖居人家。一边慢慢走一边寻思着下面的崖洞是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里面住着的是不是隐居山野的高人隐士,几许期待,同时又有些许担忧,住在山崖天冷了怎么办?长期待在潮湿山洞人会不会有风湿病?徒步跋涉曲折下行近10多分钟就听到走在前面的Z老师嚷嚷起来了,我紧赶几步,一处朝着日出方向的峭壁便呈现在眼前。</h3> <h3>在上下相叠的两块巨石中间,有一个天然的夹角,最高处有十几米,早已被烟火熏得黑黢黢的,夹角的下面是一片平整空地。在天然的石头“斜屋顶”下,一排斑驳的木屋,紧贴着巨岩展开。洞前坡度并不陡峭,林深土肥,古藤缠绕,洞顶飞瀑直下。四周翠竹、森林、瀑布,环境十分清幽。</h3> <h3>这里结了蛛网人去楼空,没有高人隐士,也没有困在岩洞受冻的人。</h3> <h3>只有这些的老物件述说着往事。</h3> <h3>C老师试着拨了门上留的电话,咦,通了。</h3> <h3>电话那一头的是在岩洞里居住了数十年的向立民老人,电话里老人的声音洪亮,感觉精神头很好,C老师和他约定我们看望一下老人。</h3> <h3>乘车去朝阳村移民搬迁房小区,见到了向立民夫妇俩,二老的身体都还很硬朗。向立民老人今年85岁,妻子倪远慧今年80岁。老人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十分高兴,招呼大家坐坐。老人家里虽然简陋,到处却抹得干干净净。</h3><h3>向立民听说我们几个人都是恩施人,如同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告诉我们:50年代他在恩施地区建安公司工人,60年代初下放才回老家,他还参加过东方红电影院的修建,对恩施午阳坝、土桥坝太熟悉了。向立民还对大伙儿说:从他爷爷开始,他们家在洞里住了三辈人。最热闹的时候洞里住了7户,30多口人。去年政府修好房子将二位老人接进安置区,老人的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在浙江打工挣钱,现在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年纪大都不下地干农活,在家做做家务,月月领政府补贴,日子过得挺舒服。说起这些向立民老人的脸上溢满笑容。</h3> <h3>摄影师说要给二老拍照,二老很自然的手拉手来到门前并肩站立。</h3> <h3>这温暖情景让我想起《牵手》这首歌:“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二老健康长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