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出了小金县城, 我们沿着大渡河岸边的公路直奔丹巴 县。这段公路依然不好走,由于塌方、泥石流造成的道路破损总是在修,单行道通行是经常的事。 </h3><h3> 丹巴,藏语称为“诺米章谷” ,意为下部农区群岩之首,处于大渡河源头,素有“大渡河畔第一城”“千碉之乡”“美人谷”之美誉,盛产苹果、石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丹巴县城也是在河谷地带沿大渡河岸而建,虽然不是讯期,但河水依然湍急。红军在1935年5月、10月两次攻占丹巴,前后驻留时间近一年,是红军驻留时间最长的藏区。丹巴之最包括:在康巴地区第一个建立革命根据地;组建第一支藏民红军武装;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牺牲的红军烈士最多;遗留老红军最多。</h3><h3> 现在丹巴境内还有着红四方面军长征经过的党岭山,海抜5596米,上下山约200里,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翻越党岭山,创造了红军在最寒冷的季节,爬的最高、路程最远的一次翻山记录,当地最低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最高也在零度以下,许多红军都穿着单衣,有的甚至光着脚穿着草鞋,不少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这座山上,在党岭山的夏羌涅阿垭口还有一座中国海拔最高的没有墓碑的红军坟。</h3><h3> 党岭山尚在旅游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徒步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我们想以后有机会一定去亲眼目睹我们的父辈走过的最艰难的路!丹巴县比较有名的红军遗迹遗址有:甲居藏寨红军藏民独立师部遗址,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梭坡古碉群顶锅山寺庙(红军借住并在此作战,至今保存红军遗留的公文包、手雷、枪管等物品)。</h3><h3> 离开丹巴城,我们先到了梭坡古寨,这个古寨以古碉群著名,现存古碉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平定大、小金川之时所建。1935年11月“天芦名雅邛大战役”时,红四方面军右纵队许世友、罗炳辉、何长工、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等后来的开国名将都是从梭坡这里出发奔赴南下战场。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了寨里的最高处,眺望山下,一座座漂亮的嘉绒藏族小楼错落有致地融于青草绿树之中。使大山充满了灵气,充满了神秘!在丹巴县境内及大小金川、大渡河两岸的村寨、山脊,处处耸立着这种古碉建筑。</h3><h3> 对这块土地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感情,当年我们的父亲就是在这里驻守、战斗的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的一名司号员,战时的看护员!我们下车四处找人打听顶锅山寺庙却找不到路人,山顶的几户人家大门紧闭,好不容易碰到一位老妇人,说话却听不懂,比划了半天只好作罢。我们的下一站是甲居藏寨。“甲居”,藏语是百户之家之意,这里居住着嘉绒140余户,整个藏寨从大金河谷依着起伏的山势层层叠叠地向上攀缘,一直延伸到群峰脚下,散布在高差千米的山坡上。</h3><h3>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甲居藏寨的大门,我们正商量着住在在哪家,一个藏族妹妹来到我们车前,我妹妹一看,认识!这是甲居藏寨三姐妹客栈的二姐,因我妹妹去年和上海摄影团来过此地,正巧住在三姐妹家,既然认识,我们就不去别家了。寨子里的路修的真好,水泥路面直通山顶,通到各家各户的门口,这是广东援建一千万修建的,路边一栋栋漂亮神奇、色彩斑斓的藏式小楼叫人看了不禁惊叹,像童话里描述的那种小屋,每个楼顶都长着四个角,建筑材料全是石头、石片砌成的,原始的材料,原始的技术,木质构架,保持原始传统而古朴的风格,据说甲居藏寨已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之首,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不下数10万之多!</h3><h3> 为了寻找藏民独立师的遗址, 我们耗时大半天的时间,问当地人藏民独立师遗址都不晓得,但知道红军博物舘(其实是同一地址)。在每个能上去的山头反复寻找,询问了十几个当地居民,步行在荒草乱石牛粪中,终于在低洼处一破旧的院内找到这处遗址,大门是用铁线拧住的,目前可能是在修复中,藏民独立师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也是唯一支红军正规藏族革命武装!师长马骏,藏族人,是一位有知识、有气魄、有能力的师长,对张国焘在统战工作上的一些过“左”的做法提出过尖锐批评,被张怀疑有可能在我军离开时会叛变,两次电令九十一师将马骏秘密处死,马骏被害时年仅31岁。1936年7月,作为后卫部队的红五军团、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及藏民独立师部分愿意北上的官兵离开丹巴和金川一带北上。1988年,马骏冤案经过反复调查核实,终于得到平反昭雪,马骏的英雄事迹再次公诸于世。</h3><h3> 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在景区内的路边,有明显标志,旧的碉楼重新修复,但当天大门紧锁,我们没能进去。红五军团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在长征结束后在西路军中苦战,于1937年元月在河西走廊的高台全军覆没壮烈牺牲。</h3><h3> 下午,我们到几个观景台观看了甲居藏寨周围的景色,远处的雪山、近处色彩斑斓的碉楼群、山下蜿蜒奔腾的大渡河……,我无法用语言形容眼前峰峦叠嶂、千山万壑的壮美,到了这里才感受到什么叫气壮山河!什么叫江山如画!尽管山上没有五彩的森林,没有潺潺流水(其实是有的,连客栈卫生间用的自来水都是山泉水)可是那种青黛色、赭黄色山石的皱纹刻划出的美也真真的令人震撼!每一座山都是一幅有动感的绝美水墨画,在这幅画卷面前只有惊叹!让人窒息!第一次看到这大山景色的变化,随着天空飘动的云朵,一时一个景,随手拍下来就是一个大片。起伏的群山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那雪峰的云雾中!</h3><h3> 我感叹,在这贫瘠的高山上,当地的嘉绒藏民、羌人如何生存了几百年!有坚持,也有无奈。如今,党的好政策让他们旧貌换新颜,让他们发家致富!家家屋顶升起的五星红旗不正是表达了他们对党的感激之情吗!红军为之挥洒热血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h3><h3> 在山顶的5号观景台遇到几个摄影发烧友,架起了“长枪短炮”,还有航拍的小飞机在那专心拍景,还有一位等了几个小时就为了远处雪峰的云朵在夕阳下的美妙时刻。不得不说,这里真是摄影家的天堂!</h3> <h3>站在丹巴桥上远眺大山夹缝中的丹巴县城</h3> <h3>丹巴县城狭窄的街道</h3> <h3>富有民族特色的街灯</h3> <h3>梭坡古寨的村口</h3> <h3>这是在梭坡古寨的高处一户人家门前留影</h3> <h3>梭坡古寨的山坡下</h3> <h3>三姐妹客栈全貌</h3> <h3>我们入住的三姐妹客栈二楼</h3> <h3>坐在二楼平台上看别家景色!</h3> <h3>站在三楼看门前的马路。对面是新建的藏式三层楼,但建筑材料好像不是石头和石片。</h3> <h3>靠右侧的新楼也是三姐妹的,底层楼是一个很大停车场。</h3> <h3>早上起来,爬上客栈顶楼,拍背后山峰的云,云雾遮住了峰顶!</h3> <h3>客栈顶端的四角碉楼!</h3> <h3>路边树上不怕人的喜鹊!</h3> <h3>寻找藏族独立师的遗址费了大半天功夫,终于找到了!</h3> <h3>出遗址大门,外甥小南也没忘了把大门的电线给拧上!</h3> <h3>甲居藏寨!3号观景台</h3> <h3>外甥小南随手拍了一张,并引以为自豪的大片,漂亮吧!(上图)</h3> <h3>路边三姐妹雕像,是县政府为她们做的,表彰她们第一个搞起了旅游事业,带动了全寨发家致富!</h3> <h3>放眼望去,家家楼顶飘扬着五星红旗!</h3> <h3>“长枪短炮”等了几小时就是为了远方雪峰夕阳下的云朵,是最天边的山峰哟!</h3> <h3>处处美景,美不胜收!</h3> <h3>这是寻根之旅(2)红三十军遗址中提到的1200年的大樟树,展示给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