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同里古镇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自宋代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古居有数百处,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h3><h3>古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h3> <h3>泰来桥同里的标志性建筑,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桥身高大,造型奇特,桥顶镂空。</h3> <h3>依河而建的民居,静静流淌的河流,摇撸的小船,古朴的石桥,彰显出江南水乡古镇独特的韵味。</h3> <h3>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7个小岛,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形成家家枕河户户通舟,实实在在的“隔岸人相唤,水巷小桥通”。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h3> <h3>在同里,同里三桥非常著名,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三桥跨三圩、越二港,相距不到50米,呈品字形鼎立于古镇的中心。在当地人心目中,三桥是吉祥物,凡新人嫁娶、老人寿诞、小孩满月都要来走三桥,以图吉利。</h3> <h3>吉利桥的鱼鹰(鸬鹚)表演,供游客拍摄之用</h3><h3><br></h3> <h3>河里的水很绿,船儿载着游客在河道上慢悠悠地游,河岸边还有洗衣、洗菜淘米的居民……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真所谓人在画中游,也成画中景。</h3><h3><br></h3> <h3>、</h3> <h3>岸边民居倒映水中,水景交融,相得益彰</h3> <h3>沿河两岸搭建了许多凉棚,除了廊棚街是古建外,其余都是新搭建的,这些搭建的棚子以经营餐饮为主,使古镇少了些原有的宁静,多了些商业的味道。</h3> <h3>吟唱江南小调的阿婆</h3> <h3>沿河既有餐饮又有民宿,方便游客住宿</h3> <h3>古镇自有古镇的风貌,老街,石板路,古朴民居,幽深的小巷无不透出历史的沧桑。</h3> <h3>明清街为同里最繁华的一条街,费孝通先生为古街题写“明清遗风”四个大字。<br></h3> <h3>幽深的小巷,苔痕斑驳,沉积着悠远的历史</h3> <h3>石皮弄</h3> <h3>穿心弄</h3> <h3>同里也是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地砖上镌刻着在同里古镇拍摄的众多影视作品。</h3> <h3>戏台正上演着精彩的越剧</h3> <h3>南园茶社始建于清末,可一边品茶一边听曲(苏州评弹)。</h3> <h3>同里除了小桥流水,明清建筑多也是同里古镇的一个特点。镇内保存了明清两代的园宅38处,退思园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001年,退思园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江南水乡古镇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h3> <h3>退思园修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安徽兵备道任兰生“引咎辞职”回归故里后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取《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建造。</h3> <h3>位于中庭的旱船,船头面对“云烟锁月”月洞门,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h3> <h3>穿过“云烟锁月”月洞门,由此进入东面花园,这也是最出彩的地方。</h3> <h3>退思园又称贴水园,园林建筑与水面相贴,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其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 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朗之感。</h3> <h3>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br></h3> <h3>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弥足珍贵。<br></h3> <h3>“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 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 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h3> <h3>“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 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 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h3> <h3>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h3> <h3>退思园全园布局紧凑,一气呵成,形成人与自然完美结合。</h3> <h3>珍珠塔景园是根据在江南民间广为流传的珍珠塔故事中的逸闻趣事,以及遗留的历史遗迹进行开发修复的。在修复开发的同时,既保留现有留存的文化遗迹和人文历史内涵,又在吸取苏州园林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同里水乡的特点,遍请江南能工巧匠,根据原貌进行恢复建设而成,形成了其独特的旅游风格,使其更具有古典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再现了吴文化的内涵。</h3> <h3>陈家牌楼,是古镇的一处标志性建筑。正中额题明万历皇帝赐书的“清朝侍御”四字,以表彰陈王道监察官员、为官清正。</h3> <h3>珍珠塔并非一座塔,是原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使的陈王道的故居。本是一座私人府邸,为什么会称之为珍珠塔呢?原来珍珠塔来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去襄阳向姑母借贷,反受奚落。表姐陈翠娥赠传世之宝珍珠塔,助他读书。后方卿果中状元,告假完婚,先扮道士,唱道情羞讽其姑,再与翠娥结亲,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珍珠塔的景点也因此而来。同时珍珠塔的爱情故事,也通过多种形式的戏剧表演而流传至今,成了一部经典之作。</h3> <h3>兰云堂是珍珠塔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h3> <h3>珍珠塔</h3> <h3>后花园是一座非常精致的江南园林。园中山涧流水潺潺,假山耸峙,长廊曲折通幽,石桥临水锁澜,廊桥飞虹卧波,池水碧波潋滟,林木葱茏秀翠,鲜花四时不绝。</h3> <h3>耕乐堂,为明代处士朱祥所建,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是同里古镇中唯一的明代宅第。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r></h3> <h3>花园内亭台楼阁临池而建,构思精巧,建筑古朴厚重,有历史沧桑感。</h3> <h3>荷花池四周湖石镶砌,高低参差,清幽别致</h3> <h3>白皮松有400多年历史,为明代遗存。</h3> <h3>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明国初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h3> <h3>衍庆楼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名人轶事的木雕。</h3> <h3> 清水砖雕门楼。上坊是一组叫“暗八仙”的图案,八仙即民间传说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h3><h3>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诚恳和宽容待人。</h3><h3><br></h3><h3> </h3> <h3>崇本堂,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以各种雕刻著名,现在是一座江南水乡婚俗馆。</h3> <h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陈列着张家忻先生和夫人赠送同里政府的一千二佰余块松屏石板画精品。</h3> <h3>松屏石的形成机理相当复杂,其形成机理是:在岩层的原层面之间,各种溶液如锰铁类氧化物溶液等随机渗透、浸染,而形成变化无穷的种种图案,这些图纹与各石质颜色相配,浑然天成。从而形成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古朴典雅、意境深邃的优美画卷。</h3> <h3>走马观花游玩了同里古镇,虽然古镇依然美丽,但古镇也融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特别是商业化气息愈来愈重,但愿古镇不要丢失原有的风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