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重核心素养,抓课堂实效”主题语文研讨课活动

<h3>  2019年12月5日上午八点,通小集团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大通路小学新海校区多媒体教室,开展“合肥市大通路小学‘重核心素养,抓课堂实效’主题语文研讨课活动”。</h3><h3> 莅临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合肥市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合肥市小语教研员刘学山老师、瑶海区小语教研员郑玉茹老师、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沈立珍校长、曹刚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曹刚老师,还有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全体语文老师。<br></h3><h3><br></h3><h3><br></h3> <h3>  童话编织儿童的梦,是儿童最好的精神食粮,无论是对于小学低段,还是中高段的学生来说,童话都承载着重要的教学价值。今天李保鸾老师为我们带来《巨人的花园》。</h3><h3> 李保鸾老师通过《巨人的花园》一文为我们讲述了:巨人有一个很美丽的花园,当巨人把孩子们拒之园外时,花园里就只剩冬天,而当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请到花园里玩耍时,花园又恢复了生机,处处都是春意盎然。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李老师紧扣文本,立足课标,让学生感受文本,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揣摩人物的的心情变化。</h3> <h3>  大自然的声音美妙动听,武海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大自然的声音》一课通过描写大自然中风、水、动物发出的声音,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武海萍老师扎实的教学基础,以读代讲,辅助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进入了大自然的美妙之中。<br></h3> <h3>  课后,李保鸾老师和武海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围绕教材的课题,从基本内容、学生、 教材到教法,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了精彩的阐释,反思了上课后的得失。</h3> <h3>  评课环节,碰撞出了更精彩的火花。首先是由任冠男老师带来的评课:李保鸾老师的课层层推进,板块分明,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利用学习单化繁为简。但也应考虑年段和学段的特点,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也应抓住常规教学;武海萍老师抓住课后习题提炼概括文章内容,利用丰富的资源引入,帮助孩子入情入境,提高学生的能力。但课堂中牵引痕迹过重,应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发展。</h3> <h3>  何金花老师也发表了个人的感悟:李保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字词句段中充分利用对比教学,让孩子捕捉到了语言的华丽,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建构能力;武海萍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生字时要能够从整体把握上把握生字结构,可能会更有效果。</h3> <h3> 陈巍巍老师评价到:李保鸾老师对文体的把握非常清晰,但在重点词句“逃散”和“逃窜”的教学不够深入;武海萍老师运用多重教学手段让孩子和听者不断进入到大自然的美妙之中,力求创新。</h3> <h3>  曹刚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曹刚老师简明扼要的发表了自己的听课感言:李保鸾老师这节课根据文体定教法,抓语言悟华丽,抓情节感奇妙的方法很新;武海萍老师从老师的引导到学生的感悟都很扎实。</h3> <h3>  瑶海区小语教研员郑玉茹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都是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文章,任务驱动的背后应该有阅读者的自主研读、自主思考。李保鸾老师对这节课的考虑是多维度的。整节课中,孩子都是被老师牵着走的,孩子对整个故事的掌握到达了什么层次不能判定,是否能用“神奇”统领这三个板块,带领孩子走进童话世界,让线索更加清晰,让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h3><h3> 武海萍老师敢于打破固有的模式,有所创新。课堂中的任务驱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个性化发展。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扣住不同的声音来写的,教学时可扣住“你认为美妙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来展开。</h3> <h3>  合肥市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合肥市小语教研员刘学山老师最后评价:李保鸾老师分板块设置了自己的教学环节,每一板块老师都精心筹划。童话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奇妙的故事情节、奇妙的画面,要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这种奇妙。这节课没有与单元要素进行很好的对接。<br></h3><h3> 武海萍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十分扎实、细致。在字词教学上,武老师抓住了易读错字的字音、多音字,以及词语的理解。但在教学设计上不够严谨,设计上要做到有思想有技巧。</h3><h3> </h3> <h3>  最后,伴随着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沈立珍校长的总结性发言结束了此次研讨活动。</h3><h3> 文:戈传秀</h3><h3> 图:刘程兵</h3><h3> 审核:倪娜</h3>

老师

教学

李保鸾

武海萍

孩子

合肥市

大自然

通路

教研员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