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宜昌行》
一
11月12日,我们一行十五人:胡良海,李敦学,袁友生,王保国夫妇,陈祥万夫妇,杨占山夫妇,韩建国夫妇,毛建民夫妇,我和老伴从汉口乘高铁动车,直奔宜昌。这是参加武汉战友会后的又一个节目——宜昌行。
这次旅游,是继去年的《东莞行》,《海南行》的第二次二连老战友旅游团行动。是良海,有生发起,保国拍板制定了这次宜昌行。
大家同座在一个车厢里,有说有笑十分开心,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不一会儿就到了宜昌东站。
宜昌,古称“夷陵。”位干长江上中游的交界处。这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人文荟萃,空气清新。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雁”之称的王昭君出生在这里。闻名遐迩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建在此地。我们也是仰慕而来。宜昌,与我有缘。我是文革大串联时,从重庆乘船而下,欣赏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美景,当年的三峡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至今难以忘怀。奔武汉,下南京时路过宜昌,没有下船上岸。时年15岁。我们家有亲戚在宜昌,哈哈结婚,我因部队有事,末能成行。宜昌也可以说是第一次来。
出站就换乘旅游大巴,直奔这次旅游的第一个旅游点——金沙滩。
大巴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着。沿途都是山。山很壮观,虽已是深秋之时,但依然是绿葱葱的一片,远处大山深处,偶然看到一些民房,乍一看,恰似白云缀化在绿海之中,好一个“白云深处有人家”。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我正欣赏山景,觉得大巴开始沿着山路下行。看到了,看到了,从高处往远处眺望,江水碧绿碧绿的,非常平静,恰似绿宝石,峡谷中非常宁静,沒有城市的喧嚣,我们到了第一天的旅游点——三峽人家。<br></h3> <h3>《宜昌行》</h3><h3> 二</h3><h3> 一下车,顾不得欣赏美景,先喂饱肚子。山里的菜,尤其是青菜真好吃,也可能舟车劳顿的缘故,我美美得吃了两大碗,青菜一扫而光,什么糖尿病控制饮食,统统拋之脑后。饭后看三峽人家。</h3><h3> 三峽人家,实际上是反映土家族的生活。走着走着,忽然听到了我十分熟悉的川江号子在峡谷中飘荡,声音传来是那么的高亢浑厚。顺着音乐声我急步走去,原来有几个人在表演长江三峽上的纤夫。他们的表演让我十分失望,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又没拉纤,姿势一点不像。43年前,我时年15岁乘船过三峡时,看到过当时纤夫拉纤:他们都穿着裤衩,上身赤裸裸的,露出古铜色的皮肤,哼着号子,身体几乎是爬着,艰难地前行。真是辛苦,又是好汉,当年的情景深深地扎在我的脑海里。可以说,这个表演根本反映不出長江三峽纤夫的真实生活,好像是在作秀。长江三峡纤夫那种不畏风浪,奋力前行的故事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是创作不出来的。不过川江号子还有那么丁点味道。</h3><h3> 一进三峽人家的门楼,远远的看到一叶偏舟,前面站着一个土家族的姑娘,穿着红色的土家族服装,打着伞,婷婷玉立在船头,船尾一个汉子手执篙杆,嵩杆横在那里。当时的景色真美。一潭绿波,不时的云气飘来,如同一叶偏舟天上来,仙女下凡降人间。我听导游介绍,对土家族的姑娘要称幺妹,汉子要称什么郎(姓氏在前)。我大声喊道:“幺妹,您好!”,您是哪一个?对方用湖北话问到?我答到:“我是薛郎”,这里有“胡郎、李郎、陈郎、杨郎、袁郎、王郎、韩郎好多郎”,逗得旅友们开怀大笑,一下子消除了旅途们疲劳,身上轻松了许多。我们继续往山里进发,去看土家族的婚庆仪式的节目。</h3><h3> 下午2:30分,表演开始了。表演现场的场子不太大,在山谷中有一片开阔地,水泥铺地,摆了十几排長櫈子,有一个简易的两层小竹楼,门楼上贴着“囍”字,表演现场我初步估算能座200多名观众。演员都是附近村庄的群众演员,没有什么表演素质。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新娘拋出的一个锈球,被一个大胖子观众接到了。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新郎”十来岁的女儿从观众席上冲上去,拖她爸爸下台,死活不让演。小姑娘当真了,决不能让她爸爸再找一个“后妈”!观众们哄堂大笑,弄得演出的长老只好上台说:演出这些年,像今天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实在对不起大家,我们还是尊重观众的意见。演出在没有新郎角色中结束,“婚礼流产了”。但观众们却很兴奋。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被碰到了。散场时大家边往回走边议论着。走着说着,又到了“一叶编舟”的地方,我们让站在船头的幺妹给唱一首歌,幺妹不唱。倒是祥万的夫人很爽快,给我们唱了一首湖北民歌“六口茶”。曲调委婉动听,她边走边唱,这歌声在幽静的峡谷中飘逸,这歌声使我们忘记了疲劳,这歌声伴随着我们走上了返程的旅游大巴,第一天的《宜昌行》就这样谢幕了。</h3> <h3>《宜昌行》</h3><h3> 三</h3><h3> 当晚, 我们入住滨江壹号大酒店。因大家普遍感到比较累,原定晚上的茶话会取消了,确保大家休息好,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完成明天的旅游计划。</h3><h3> 次日8:30分,我们由宾馆出发,乘车去宜昌码头,换乘“长江10号”旅游船去看三峽大坝和葛洲坝船闸。</h3><h3> 我们来到轮船的二层大包间就座。船上游客煕熙攘攘。游客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h3><h3> 战友难得一聚。也可能是昨晚茶话会取消的缘故。我们聚在一起,顾不得欣赏舷窗外的美景,你一句我一句的又说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正说着,广播里播出,马上就要过葛洲坝船闸了。请大家不要拥挤,可到船头船尾的甲板上观望。</h3><h3> 葛洲坝水利枢纽,始建于1971年,1988年12月峻工。被誉为“万里長江第一坝”。葛洲坝船閘,是長江航运工程供船舶通行的閘門。1981年首次通航。令我骄傲的是我的老部队曾投入此項工程的建設,当时老部队隶属的武汉軍区領导担任了此工程负责人,老部队為此项工程做出了历史贡献。</h3><h3> 我們乘座的船進閘后,閘門慢慢合拢关闭。閘门里开始灌输江水,船慢慢地被江水抬高。这就是运用“水涨船高”的原理。大慨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乘座的轮船顺利地通过葛洲坝船闸,驶向三峡大坝。</h3><h3> 三峡大坝距葛洲坝约38公里,位于宜昌市的三斗坪镇境内。</h3><h3> 我们下船乘车到三峡大坝,到了185观景点,看了三峡展览馆,又去了三峡大坝观景平台和大坝全景观景台。感到三峡工程宏伟,我们中国人太了不起了。在长江上建大坝,让水发电,为人类造福,凝聚着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中国人民太伟大!太善良太可爱了。为了响应党和国家政府的号召,当地老百姓约有“百万之众”,离开了祖祖辈辈生长的家园,背井离乡,去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才能这样。对建三江大坝,也有争议,褒贬不一。在这方面我没有深入的调查,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我看了三峡展览馆后感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先后六次召见“长办主任”林一山,都是为了三峡建设,老人家极度关注,兴趣浓厚,垂询甚多。周总理更是身体力行,每次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会议,逢会必到。三峡工程建成的实践看,“利大于弊”。至于“战争疯子”对三峡大坝攻击的叫嚣,我军早以严阵以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战爭狂人”死无葬身之地。</h3><h3> 一天的三峡大坝旅游结束了。我们乘车返回驻地宾馆。我望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毛主席的著名诗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油然而生映入我的脑海中,像奔腾的长江水滚滚向前……</h3> <h3>《宜昌行》</h3><h3> 四</h3><h3> 按这次旅游计划,第三天我们去“清江画廊”游玩。</h3><h3> “清江画廊”坐落于宜昌长阳县士家族自治县境内。我们从居住的宾馆乘车,约一个小时,到清江画廊,再换乘旅游船前往。</h3><h3> 清江是土家族的母亲河。八百里的清江宛如一条玉带,穿山越峡,自利川齐跃山逶逶而来。</h3><h3> 我们乘船在清江上航行。清江的水很平静,缓缓地流淌着。江上看不到什么船。水色清明,人见其清澄。有东方的“多脑河之称”。島屿星罗棋布,灿若玉珠,如黛江水,烟波浩渺,八百里清江美如画。我们站着船的甲板上。船前行溅起的浪花,拋洒在航道的两侧,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感到空气很清新,这对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感觉特别明显珍贵。两岸独特地貌,群山俊岭,峰峦叠嶂。真有“山,刺破青天鄂为残,天欲坠,赖有柱其间之感”。</h3><h3> 我们坐在船上,欣赏着清江画廊的美景:清江的山、清江的水、清江的房,清江的島,清江的人,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祖国的山河太美了。</h3><h3> 我们来到江中的一个小島。下船去农家乐就歺。我对这里的青菜还是情有独钟。饭后我们在歺厅附近找个地方坐坐。保国、友生到底年轻,两人歺后又去爬这个島的最高点。他俩回来,浑身大汗淋漓,还给我们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色。</h3><h3> 返回时,祥万战友、敦学战友还尽地主之谊,给我们买了当地的士特产。</h3><h3> 晚上就歺,武汉战友专门安排我们吃宜昌的“白鱼”。这鱼在宜昌亨有盛名,尤其是褒汤味道特别鲜。褒出来的汤如牛奶一样乳白色的。我们品尝了果然名不虚传。</h3><h3> 晚饭后,我们乘高铁返回武汉,结束了《宜昌行》。</h3><h3> 第二天,我们各自乘高铁返程。我们一再劝说良海,友生战友不要送站。但他俩执意要送。我的前任连长、参谋长胡良海都70多岁的人了。他还和友生分工:友生去武汉站送占山夫妇、保国夫妇、建国夫妇。良海送我和老伴去汉口站。真是战友深情让人感动。“送战友,跨征程,耳边响起驼铃声……”</h3><h3> 再见,宜昌!</h3><h3> 再见,武汉!</h3><h3> 再见,战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