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带你了解孤独障

医专一附院儿童康复陈医生

<h3>1、什么是孤独症?<br></h3><h3>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h3><h3>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h3><h3>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和自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h3><h3>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h3><h3>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h3><h3>4、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h3><h3>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h3><h3>5、孤独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吗?</h3><h3>不是。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理论”,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和事实推翻,研究证实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 </h3><h3>6、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出生时诊断出患有孤独症?</h3><h3>主要有以下原因:</h3><h3>(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h3><h3>(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h3><h3>(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h3><h3>(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h3><h3>(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h3><h3>(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孤独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孤独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h3><h3>7、如果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有没有可能还是孤独症?</h3><h3>如果没有明确的基因检查,生第二胎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90%以上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也能生下正常健康的孩子;如果第二胎生女孩,患病的危险性更低。</h3><h3>8、孤独症症状一般出现在什么时期?</h3><h3>根据卫生计生委于2010年7月23日颁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出现孤独症的症状,约1/4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了倒退,并开始出现孤独症症状。</h3><h3>9、孤独症主要有哪些表现?</h3><h3>(1)社交发展方面</h3><h3> ◆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h3><h3>◆与人接触时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h3><h3>(2)沟通方面</h3><h3>◆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h3><h3>◆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h3><h3> (3)行为方面</h3><h3>◆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h3><h3>◆兴趣狭隘,会非常专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对特定物品特别感兴趣;</h3><h3> ◆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h3><h3>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为等。</h3><h3>10、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都一样的吗?</h3><h3>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同。智力方面,从智商不足40到高于120的天才智商;语言方面,从毫无语言到机械仿说、雄辩甚至诡辩;社交兴趣方面,从对人毫无兴趣到对人感兴趣到烦死人家;兴趣行为方面,从瓶子盖到天文,从砖头瓦块到地图、交通路线,从广告到历史传记,从不识数到常人不能企及的推算万年历、开平方以及数字演算,从不识字到过目不忘的识记天才;除了孤独症孩子特有的交流和社交的特异性表现外,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相同。</h3><h3>11、孤独症儿童不会说话吗?</h3><h3> 孤独症儿童“会”说话,但普遍缺乏语言沟通能力。现有数据表明,大约25%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口语语言或仅有有限的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经过康复训练后,随着社会交往功能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可以逐渐发展。</h3><h3>12、孤独症儿童智力有问题吗?</h3><h3>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9年的调查,大约46%的孤独症儿童拥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也有研究报道6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h3><h3> 13、孤独症患者会有攻击行为吗?</h3><h3>孤独症患者一般不会有意攻击别人,只是由于其沟通和表达障碍,有时会用异于常人的方式与人“沟通”,或人们不理解其需求和意愿的时候,会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孤独症患者全无“害人”之心,不会算计人,缺乏反抗行为,被认为是最真实的人。</h3><h3>14、孤独症儿童都特别聪明吗?</h3><h3>孤独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没有特殊能力表现,只有小部分表现出“孤岛智慧”,在绘画、乐器、音乐、色彩、计算、机械记忆、方位辨别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如果加以合理引导与培养转化,这些能力对其职业开发会有积极意义。</h3><h3>15、孤独症儿童感觉方面有问题吗?</h3><h3>研究显示,56-9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所以大部分会有感觉方面的问题。如,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触觉异常:不喜欢拥抱或触摸;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视觉异常:对特别图像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倒视;本体觉异常:喜欢坐车、怕坐电梯、喜旋转。</h3><h3>16、孤独症儿童运动方面有问题吗?</h3><h3>部分孤独症儿童在运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过敏或低敏的表现,比如不喜欢粗糙的地面,容易晕车、晕船,不喜欢被推,行动时总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还有些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活动状态等。</h3><h3>17、孤独症会合并其他疾病吗?</h3><h3>超过70%的孤独症患者会有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其他病症(共病)。常见的是精神障碍、感知觉异常、胃肠道问题、注意力障碍、智力障碍、癫痫、免疫失衡、焦虑抑郁等。这些病症对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以及预后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h3><h3>18、孤独症有药可治吗?</h3><h3>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手段,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精神病类、抗抑郁类和治疗多动类的药物对治疗相关症状会有帮助。</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