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站在大海边》<br> 刘江<br>往日的大海边,<br>人声嘈杂,<br>繁星一片。<br>今曰的海边,<br>冷冷清清,<br>天低云淡。<br>连日头都躲了起来,<br>只有那多情的浪花,<br>互相追逐,<br>一波接着一波,<br>不停地拍打着海岸。<br>似乎怕我这个远方的客人,<br>感到孤单寂寞,<br>纷纷湧向岸边,<br>来与我为伴。<br>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br>让全国人民过了一个憋屈年。<br>宅在屋里,<br>不能上街。<br>即便见面,<br>也只能看看彼此的眼。<br>空气中凝固着恐怖,<br>似乎哪一个地方都不太安全。<br>只有坐在这蔚蓝的海边,<br>心中才有一丝的坦然。<br>浩瀚的海水,<br>早已荡涤了无尽的污垢,<br>把静化的空气送满了人间。<br>我相信,<br>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br>在习主席的英明指挥下,<br>全国人民一定会战胜这<br>第二个“非典”,<br>让清洁的空气回归自然,<br>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br>让各行各业更加兴旺,<br>让小康社会和人民生活,<br>如我眼前的大海波涛,<br>一浪高过一浪,<br>壮阔波澜!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0.1.31<br> 于海南</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散文诗<br>《花儿依然灿烂》<br>…………谨以此诗献给走进金婚的妻子<br>2020.1.1<br>一一作者刘江<br>认识你,是一个偶然;<br>牵手你,是命运使然。<br>最难忘,一九七O那年夏天,<br>我用自行车,驼你进了新房。<br>从此一朵鲜花,<br>在刘氏家族中绽放。<br>你是那么美丽,<br>让人惊羡;<br>你是那么聪慧,<br>无限芬芳。<br>亲友们说我有福,<br>娶到了好媳妇;<br>邻居们夸你贤慧,<br>孝顺的名声在村里传扬。<br>家里外头干活是一把好手,<br>炕上地下你把所有家务担当。<br>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br>虽然老了,<br>但劳作的习惯还是年轻那个样。<br>你把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家庭,<br>惟独没有自已的份量。<br>孝敬老人,<br>你体贴细微,<br>好吃好喝,<br>你首先奉上。<br>缝补洗涮,,<br>你提前做好,<br>衣食冷暖,<br>从不让他们受伤。<br>替我尽孝,<br>你做的比我周到。<br>外界称颂,<br>我沾了你的荣光。<br>对待丈夫,<br>你倾心尽力,<br>好吃好用,<br>全都留夫品尝。<br>抚养子女,<br>你用命呵护。<br>只要他们能健康,<br>你不怕把心血耗光。<br>为了这个家,<br>你付出了一切。<br>为了这个家,<br>你把所有苦难来扛。<br>风风雨雨,<br>我们走过了半个世纪,<br>坎坎坷坷,<br>当年的花儿依旧飘香。<br>五十年,<br>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瞬间,<br>人生的行程里却是很长。<br>有些事仿佛昨天,<br>有些事很难遗忘。<br>吃苦的日子你无怨无悔,<br>遭罪的苦难你从不彷徨。<br>沒有房,住着一铺炕,<br>你能穷对付;<br>盖新房,<br>你施展才能,<br>把六百斤大猪饲养。<br>一头猪,<br>顶我全年薪金。<br>能干的媳妇,<br>好名声在全乡飘荡。<br>有了你,<br>有了全家的幸福。<br>娶了你,<br>几代后辈都前途光亮。<br>我们的缘分前生注定,<br>我们的情感今世久长。<br>五十年,<br>虽然历尽风霜,<br>但你依然是年轻的花朵,<br>在悠悠岁月中绽放。<br>在我的眼里,<br>你还是父母眼中的二丫,<br>兄弟姊妹中的二姐,<br>孩子们心中慈祥的母亲,祖母,<br>我脑海中永远温馨可爱,沁人肺腑的花朵!<br>五十年,你容颜依旧,<br>风彩依旧。<br>要强的性格依旧,<br>行事的风格依旧。<br>五十年,<br>我习惯了你的饮食,<br>习惯了你的作息。<br>你离开家庭几日,<br>我便不会打理自已。<br>我知道,<br>我的生命早已溶进了你的驱体。<br>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br>似乎都能看到我的影子。<br>五十年,<br>当年的小树早已成材,<br>昔曰的大树更是表皮斑斑。<br>然而你却青丝未染白雪,<br>脸上沒有皱纹,<br>白晰细腻的皮肤仍焕发光焰。<br>这是上苍赐予你的福份,<br>是你施孝布爱的回报。<br>它让我家的花儿永远不老,<br>永世不凋。<br>二0二0走过了春天,<br>就进入了初夏。<br>就会迎来我们生命中的节点。<br>农历六月初十,<br>是我们的金婚庆典。<br>我要为你戴上钻戒,<br>我要为你披上婚纱。<br>我要为你拍张婚照,<br>我要为你唱歌呐喊。<br>这一切,<br>都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br>都是为了感谢你的贡献,<br>都是为了赎回我粗心的愧疚,<br>都是为了表达我爱你到永远。<br>我多么希望,<br>上苍再给我五十年时间,<br>我会重活一回,<br>好好把你呵护,<br>好好把你眷恋。<br>不让你积劳成疾,<br>不让你病体缠身。不让你再有痛苦,<br>不让你委屈半点。<br>那样,<br>我就可以带你尽情地遨游,<br>祖国的大好河山。<br>也可以到世界各地,<br>去走一走,看一看。<br>让神洲大地,<br>都留下我们的倩影,<br>都拍下你那张如花的笑脸。<br>五十年,<br>时间不算长,<br>也不算短。<br>人生的伴侣,<br>互相搀扶,<br>有多少能走的这么远?<br>我们是幸运的,<br>我们是幸福的。<br>谢谢先辈的护佑,<br>谢谢眷顾的上天。<br>让我们依旧还能行走,<br>让花儿依然如此灿烂。<br>倘若真的能有来生,<br>我还会和你来把手牵。<br>注:至今年初夏,我和爱人将走入金婚盛典。回首往事,人的一生真的不容易。我们海伦一中初三一班,六三年入学四十七人,至今掉头与丧偶的已知有十七人,占百分之三十七。走过金婚的目前只有我和曲德才二人,约占百分之二。所以好好活着,珍惜生命中那个为你付出,不计回报,无怨无悔,真爱无暇的另一半,是我们每个男人(女人)应尽的责任与担当。不要等老了,走了再后悔。</b></h1> <h3>天涯海角 面对夕阳大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雁之情》<br>2019.12.15<br>————刘江<br>我从北国飞往南疆,<br></b><b>一行大雁伴我翱翔。</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漫长旅途不再寂寞,<br>长颈向天歌声嘹亮。<br><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从北国飞往南疆,<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智慧大雁教我醒腔。<br>候鸟尚知趋利避害,<br>适者生存寒来暑往。<br><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从北国飞往南疆,<br>多情大雁嘱我勿伤。<br>活好当下夕阳快乐,<br>别再牵挂儿女情长。<br><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从北国飞往南疆,<br>美丽大雁送我吉祥。<br>此去海南旅居顺达,<br>夫妻好合地久天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雁之情》贊<br>落落情怀赞刘江,<br>身无双翼也飞翔。<br>谁給今人插翅膀?<br>北国南疆任徜徉。</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陈学中</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2019.12.15</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贤弟携妻游海南,<br>雪乡提步进花园。<br>琼州美景如仙境,<br>但愿寿增五百年。<br> 张景昌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2019.12.15.</b></h1> <h3>在亚龙湾枚槐谷内</h3> <h1><b><br></b></h1><h1><b><br></b></h1><h1><b> 十二年前,在爷爷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和妻子六十大寿之际,我出版了一本家史。算是对爷爷的纪念和对妻子的献礼。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前半生搞了诸多文字,但都是官样文章。从来未涉及家人,更沒谈过妻子。现在要退休了,有时间了,应该为家人留点东西,为妻子写上几笔。<br>生命中,最亲的莫过于父母,再就是兄弟姐妹和妻子。特别是妻子这个外来户,把终身都奉献给了我们和家庭,不计辛劳,不讲艰难,无怨无悔,忠贞不渝。我们不应该为她们树碑立传吗?<br>于是,在“家事杂记”一节中,我写了一篇散文《聪明美丽,勤劳贤惠的妻子》<br>今天把它抄录于此,以飨群友。<br>妻子姐弟六人,在家排行老二,乳名叫二丫。一九四八年农历三月初二,她出生于永安村后永安堡。<br>我与妻子相识,是一九六八年冬天。</b></h1><h1><b>那年学生放寒假,教师搞宣传。宣传内容是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文件。每个教师包一个生产队,负责把文件内容传达到每个社员之中。我分到了一队。开始是贫宣队的负责人徐友把我送到了那里,在全体社员大会上说明了任务后,以下的宣传就由我自已负责了。我晚上给一线的男社员宣讲文件,白天则给冬闲的女社员和家庭妇女进行宣讲。生产队长宋恩生派小青年潘井和给我负责各家找人。宣传点设在九间大房的刘方家。他家三间房连二大炕,中间沒有间壁墙比较宽敞。等小潘把人员找齐了,我便开始念文件。这样一连学习宣讲了一周多,只有少数人外出或由于其他原因沒听到文件传达,需要补课。</b></h1> <h1><b><br></b></h1><h1><b> 还是在刚来宣讲文件的一个晚上,等人的时候,一个叫刘友的社员和我闲聊,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当他得知我父亲的名字时,很是高兴。说和我父亲都在大队工作过,并一起去东方红水库带过工。问我多大年令,结婚沒有。听说我沒有结婚,便主动要给我介给对象。我告诉他,我刚二十岁,结婚还不着忙。他说“小伙子到年令该结婚就得结。就是不结,也要先扔把扫帚占上碾子,不然就晚了”。我觉得他说的很风趣,就笑了。<br>就要结束宣传任务的时候,一天我和同去宣传的曲凤鸣老师走在路上,他告诉我说,贫宣队负责人徐友要给我介绍一个对象,先让他转告我并听听我的意见。我问这个对象是谁?他说就是你负责宣传一队社员刘友的二姑娘。我立刻联想到那晚宣传之前,我和这个老头的一番对话。原来他说要给我介绍的对象就是他的姑娘啊!我佩服老头的智慧和心计,看来他早都瞄准了目标,搞好了外围侦察。我说这件事我不能自己做主,得回去问问家里。到家后,当我把情况说明后,父亲一百个赞同。他说:“刘友是个本分的庄稼人,那是个正经过曰子的人家,孩子也错不了”。爷爷奶奶和老叔都同意这门婚事。于是第二天,在曲老师的陪同下,贫宣队长徐友将我领到了女方家,进行了相看。我虽然学生出身,又在城里读书长大,但谈婚论嫁第一次,不知道该说些啥。开始是女方母亲陪同她坐在屋里,问了我家和我本人的一些情况。后来她母亲和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屋里只留下我们俩。她坐在缝纫机旁,正在缝制衣服。想到如果一旦婚姻成功,今后两人就要共同生活一辈子,我必须要好好审视一番,不能委屈自已。我给自已定的选择对象的标准,就是漂亮,贤惠,勤劳,朴实。刚才她母亲当着大家夸她的女儿“排母”(即长相)长的好,我倒要看看好在哪里。她坐在缝纫机旁蹬机器,我只能看到一个侧影:白嫩的皮肤,大大的眼晴,长长的睫毛,匀称的小嘴。“我们家很穷,人多活多,上有老下有小,这门婚事你同意吗?”我问。“我父亲母亲都同意,他们说行就行”。她告诉我,并把头抬起来转向了我。我这时才看清,她确实长的眉清目秀,白白的脸颊,水汪汪的大眼,笔挺的鼻子下面一张红红的小嘴,一头秀发略微有点黄,说话的声音有点尖,似乎是莺声细语。我心里一亮,从感观上似乎达到了我的要求。</b></h1> <h1><b><br></b></h1><h1><b><br></b></h1><h1><b> “这样吧,咱俩不用谈了,你再和家里商量一下,我回去也和家里合计一下,然后再定下来”,我说。于是她把毌亲从邻居家找了回来,我则到她的邻居家听候消息。巧的是她家的邻居原来就是我小学毕业班主任程永江老师家。程老师因为出身不好当时被下放插队落户,正在八队参加生产劳动。见到我以后,他和师母告诉我,“刘家的二姑娘既懂事又聪明,活计还好,家里地里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千万别错了主意”。我告诉介绍人传话说,我从小没有母亲,在爷爷奶奶叔叔身边长大,我不能结婚就自己过,必须和他们在一起尽孝道,这一点请姑娘家考虑。介绍人回话说,姑娘的父母说了,不能女儿结婚给人家闹分家,希望永远在一起过。我回家又学说了这些情况,家里人问我什么意见?我说家里如果认为可以我没意见。于是介绍人领着我再次来到姑娘家,把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br>以后的日子里,即从六八年底到七令年农历六月之前,我终于有了新的吃饭点,午间再不用自己带饭了。每到饭时,怕我不去,岳母都让内弟内妹到学校去找我。<br>一九七O年农历六月初十,是爷齐选定的良辰吉日。这一天,我和妻子结束了长达一年半的恋爱长跑,终于结婚了。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晴空万里,天气格外的好。从早到晚,天上都没有一丝云彩。我骑着自行车到岳父家把妻子接了过来,就算结婚了。妻子至今想起来还说亏了,连个车都没坐着,更不用说娘家人沒捞着送亲了。我逗她说,“要不咱重来一把?我保证让你满意”。<br>妻子如今从相识到结婚和我生活了近四十年。当年老人们和乡邻赞扬她的长处和优点都得到了验证和显现:<br>妻子是美丽的。凡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长的很精神。如今她的皮肤仍然白晰,细嫩。连儿媳妇们都说妈妈的皮肤好。她的眼角和额头很少有皱纹,六十岁的人让外人看来也就五十来岁。但愿妻子永远不老,青春永驻。<br>妻子是聪明的。什么话不用多说,她属于一点就透的人;什么事不用告诉,她属于一看就能明了的人。她虽然文化不高,小学还没有毕业,可是看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不在我之下。我的事业成功,应该说有个好的贤内助;孩子们的成功得益于母亲所给予的智慧。<br>妻子是勤劳的。虽然她人长的小,但什么活都会做。在生产队劳动,是一把好手。上级动员她当妇女队长,她说什么也不干。在家里,炕上地下样样活都拿得起放得下。订婚和结婚以后,不仅我和孩子的衣服都是她做,就连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衣服她也做了一大半。白天忙完地里的活,晚上在灯下就用缝细机做衣服,有时一做就是大半宿。奶奶活着的时候常夸妻子“别看人小,啥都行。真是过日子的能手”。街坊邻居也都说我娶了一个“好媳妇”。<br>妻子是贤慧的。她从来都明事理,知进退,处处为我着想。为了我宁肯自己吃亏受委屈。我家迁街里以前的十三年,妻子为了让我静下心来工作,更好地发展,以她弱小之躯承担了全部家务重担。和老叔共同生话的三年,她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十几口人的吃饭,穿衣,拆洗被褥,喂猪喂鸡等,她样样抢着做。为的是替我尽孝尽义务,让外人给我留个好名声。分家另过以后,我在公社下乡包队时,十天八天不能回家,她就自己去井沿挑水吃。特别是冬尺,摇辘轳把打水一呲一滑很危险,弄不好有被辘轳把打着或掉到井里的危险。但妻子都坚强地扛了过来,从来没因此跟我诉苦发牢骚,更不用说扯我的后腿了。秋天生产队分粮食,分烧柴,我不在家,妻子就拿个麻袋自己到场院一趟一趟的往回扛。从我家到场院一个来回一里多地,每次扛的分量都有五六十斤重。扛上十趟八趟其劳动量可想而知。但妻子从无退却过,也从无怨言。妻子从小到大从不和人争吵,既使吃亏也装在心里,因此和左邻右舍,人际关系都处的非常好。</b></h1> <h1><b><br></b></h1><h1><b><br></b></h1><h1><b> 妻子是孝顺的。她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好女儿。妻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十来岁时就帮助母亲做起了家务。抱柴禾,喂猪,喂鸡,带弟弟妹妹这些活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姐姐大她四岁,十六七岁就去了舅舅家。母亲既要到生产队干活,还要到地里侍弄园田。因此十三四岁她就辍学在家,承担了洗衣做饭等一切家务。结婚以后她和我说“所以沒念完小学就是看到家里太困难,爹妈太劳累了,想让他们减轻点负担”。这就是我的妻子,从小就知道替父母分忧,真是一个大孝子。难怪我张罗要结婚那几天,岳父闷闷不乐,原来他是舍不得孝顺的女儿呀!<br>到了我家以后,妻子把对父母的孝顺,又移到了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身上。家里的活她抢着做,从来不用谁说。爷爷奶奶的衣服她提前做好,准备着换季穿。叔叔下班回来要吃饭,她赶紧下地去做。有时一天要做上四五顿饭。爷爷去世前后的那些衣被,都是她拆洗的。我奶奶的外甥女,李家大姑来我家给爷爷奔丧时,看到老人用过的这些衣物,都夸我妻子给老人侍奉的真干净,一点也不脏。分家以后,我和老叔住东西屋。只要是做点差样的,妻子都会把奶奶找过来一起吃。有时不过来,妻子就用碗盛出来给端过去。用她的话说就是“奶奶岁数大了,吃一口得一口。从小把孙子拉扯大了,应该享受享受了”。<br>妻子的孝顺时刻体现在对父母的关心上。在六个儿女中,妻子是最惦记父母的一个。结婚以后,不论怎么忙,妻子都要抽时间回家看望一下二老,给他们带点吃的用的东西。岳父每次到我家来,妻子知道他喜欢吃饺子,再费事也要给他包饺子吃。岳母年轻时就患有气管炎病,到老年更加厉害。妻子就在入冬和开春前后,让我把消炎药准备好,及时给母亲打点滴。岳母活着的时候常说“沒有二姑娘和孩子们的照顾,我早就沒命了”。</b></h1> <h1><b><br></b></h1><h1><b><br></b></h1><h1><b> 妻子是洁净的。从小她就爱干净,讲卫生。在生产队劳动再苦再累,睡觉前也要洗头洗脚,天天如此。在农村生活的那些年,尽管条件艰苦,大人孩子的衣服只要脏了,或者穿的时间长点,她都要洗涮一遍。搬到城里以后,条件好了,洗涮方便了,她几乎天天如此。有时我都躺下休息了,她还在屋里拖地,气得我说她“你明天不行吗”?她说,“今天不收拾干净利索我睡不好觉”。我家所用的物品,只能洁净不能脏。有一点差眼,她都要重新收拾一遍。这就是我的妻子,一个容不得半点污秽的人。<br>妻子是俭朴的。俭朴的有点让人气恼。她从来不讲究吃穿,条件不好时是这样,条件好了仍然如此。岳母和我讲过,在家当姑娘的时候,要过年了,家里给她拿钱让她和伙伴们去城里买件衣服穿,结果拿去多少钱又拿回多少钱。钱就在手里攥着,就是舍不得花。孩子们小的时候,她可着我和孩子们吃穿,自己穷将就。现在生活好了,我和孩子们劝她不要苦了自已,她仍然改不了老毛病。领她到商场买衣服,明明看好的衣服也舍不得买,非要转上几个来回在众人的劝说下才能下决心。可衣服买到手后,还会后悔不迭。说自己院不上班,又不出门,花这么多钱不值得。似乎只有上班和外出穿好一点才理所当然。</b></h1> <h1><b><br></b></h1><h1><b><br></b></h1><h1><b> 妻子是无私的。她心里装着大家,唯独没有她自已。在家的时候。有好吃好穿的,她可着父母和兄弟姐妹。结婚到我家以后,她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当时我家人多,饭做好了,她侍奉大家吃上饭以后,忙着收拾灶具。自已上桌有时菜就沒了,她就吃一口咸菜。那时生活困难,一年也买不上一件衣服,她从不争不讲。老人如果不提出给做,她自己从来不说。分家另过以后,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着我和孩子用。我下乡包队十天八天不回来,也要等着我回来大家一块享受。<br>妻子是保守的。保守到似乎有点封建礼教的味道。在家为姑娘时,就谨守母亲的“女儿训”,恪守闺房,习作针线,大门不出,二门不进。村里有什么热闹,同伴们来找她,她很少到场。和我订婚以后,只要出门,从不和我并肩行走,而是前后同行。遇到熟人,距离还会拉得远些。就是结婚以后,她也仍然是这个习惯。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大庭广众之下两口子太近便让人看了多不好意思。每当看到有的男人沒了老婆后又娶新人时她都会发一番感慨,诉说男人的不是。她说“你们男人就是不行,有了新的就忘了旧的。掉过来,女的就比较重感情。沒了男人,照样领孩子过日子”。“沒有我你能行吗?”我逗她说。她一本正经地说“不要说现在条件好了,就是年轻困难时期,只要你有一点瞧不起我,我都不会呆在你身边。我立马领着孩子自已过,直到把他们养大成人,决不再找你们这样的男人”。我知道她是认真的,而且凭她的性格,她会说到做到。</b></h1> <h1><b><br></b></h1><h1><b><br></b></h1><h1><b> 妻子是充满亲情的。这种亲情体现在对父母,对长辈的孝敬;对同辈,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对晚辈,对儿女们的热爱上。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在世时,她竭尽全力地侍奉他们,体现了一个晚辈媳妇的孝道。老叔一九九九年有病以来,除了提醒我帮助买药以外,每次去看望时,她都要给老叔留钱,以示孝敬。她的父母在世时,她时时牵挂父母的生活;父母去世以后,她在兄弟姐妹六人中又充当了老大的角色。今天想着姐姐的事,明天记着妹妹的事,后天念着弟弟的事。似乎是一只老母鸡,在护着一群仔鸡。对儿孙们,她更是尽到了一个做母亲,做奶奶的责任和义务。儿女们从小到大,她从来沒让他们受一点委屈。无论是吃的穿的,她宁可自己不用,也要满足儿女们的需要。孩孑们成家立业以后,她又把这份关爱转移到了孙辈的身上。对于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和一个外孙,她总有一种喜欢不够的感觉。近年来尽管身体有病,体力不支,但只要力所能及,她都要抢着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特别对大孙子刘昊,她倾注了更多的感情和爱护。除了吃的穿的,更关注他的学习。她希望孙子们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长大后真正成为一个自食其力,顶天立地的人。<br>妻子是伟大的。她以一个弱小之躯挺起了几代人的生活重担,坚韧不拨地走过了半个世纪。从十来岁到六十岁,她从不叫苦,从不气馁,又从不要求回报。历经艰难,历经风雨,始终勇往直前。她坚信,沒有苦不会有甜,只要努力总能过上好曰子。孩子们都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妈妈奋斗的成果。我想是的,妻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功不可沒。人们常说,过日子过日子,过的就是女人。这话我非常赞同。沒有一个好的把家虎和贤内助,诚如人们说的“外边挣块板,家里丢扇门”,是永远改变不了贫穷面貌的。<br>我爱妻子,妻子更爱我。因为我们已经约好,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做夫妻。</b></h1> <h1><b> 散文<br> 【四入海南】<br> 2019.12.5<br> 飞机平稳降落在海口美兰机场。我走下舷梯,一股暖风扑面而来。从北疆的令下二十度,到南岛的零上二十度。四十度的温差让老伴惊叹不已。而我,似乎习以为常。因为从冰天雪地到烈炎似火,我已经四下海南,见怪不怪了。<br>记得初来海南,是九二年三月五日。当时龙江仍寒风料峭,遍地冰封。这里却阳光明媚,鲜花绽放。我和地区烟草公司经理孙中业,哈烟厂党委付书记郭聚成,省烟草专卖局宣教处长姚念昌一行四人,参加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在深圳大学召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讨班学习。会前有一段空闲时间,便应海南省烟草公司香精香料公司董廷仁先生的邀请,来海南进行旅游。<br>一下飞机,一股春风扑面而来。坐在董经理接机的车上,望着路两边的树和鲜花,一排排高大的椰树一闪而过,一切都如同今天的老伴那样,看啥都深感神奇。<br>三月六号一早,董经理为我们组织的海岛游便开始了。我们一车七人,另三人是沈阳粮食局的,都是董的朋友。那时海南游的行车线路,只有中线与东线,西綫尚未开通。从海口去三亚,先走中线。七号到达通什市,即现在的五指山市。在哪里参观了苗寨和黎寨。印象最深的就是参观之后走出寨子,会有一帮四五岁的女娃,拽着游客的衣服,要和你照像。我学着别人的样子,抱起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留下了难忘的合影。放下了孩子,她伸出小手,等着叔叔们的赏钱。学着别人,我给了她一元钱,她高高兴兴地交给了妈妈。又跑向了另一个客人。有时我翻看这些老照片,想想今天当年孩子的年令,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她若看到当今的照片,会因为一元钱让一个陌生人抱着她挣钱吗?那么小就染上铜臭味完全是大人的熏染和当时的贫穷所至。<br>三月八曰,我们继续前行直奔三亚的天涯海角。在车上,孙中业经理好开玩笑,便和导游一个四川籍的旦小姐聊了起来。他吹说自已会看手相,并预知未来。旦小姐信了她的话,便把手伸给了他。他扯着她的手,看了一会,煞有其事地址发说,你的爱情线很坎坷,不是很顺利。曾经的恋人和你分手了,无奈,你只好远走它乡,忘掉烦恼,寻找新的生活和快乐。我不知他是真学过相术,还是让他蒙对了,只见旦小姐眼含泪水,一脸惆怅。孙中业却哈哈大笑,逗得一车人跟着笑了起来。接着他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们祝旦小姐节日快乐!大家鼓起掌来,车内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下午,车到了三亚。我们急奔天涯海角。下车时,把西装,外套全扔在了车上,只穿个衬衫或半截袖走路还汗流不止。这才体会到了课本上说的什幺叫热带气候。<br>那时的海南全是自然景观。海边沒有围拦,没有门票。四周景观随便看。站到天涯海角巨石前,才真切地感到了家的遙远。如果把人扔到那里,没有交通工具,可真就成了沦落之人了。<br>在三亚住了一宿,八曰又坐车去了大东海,亚龙湾,猴岛,鹿回头等景点。从东线往回返时,到了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县,看到三位健在的娘子军老人。又到了文昌宋庆玲的故乡。<br>十号返回海口后去了海南省烟草公司参观学习。办公室白主任接待了我们一行,介绍了工作情况。晚上,海南省烟草公司领导为我们举行招待宴会。就是在这次宴会上,我们吃到了平生第一次吃的海鲜——沙虫。那真是鲜美无比,不枚胜举。从此在内陆再未品尝到这一鲜味。<br>十一号一早,我们便飞离了海岛,去了广州,然后赴深圳报到学习。这便是首次海南之行。<br>第二次则是时隔十二年之后的二00四年,云南曲靖烟厂组织的答谢之旅。<br>第三次入岛是二00六年人民日报时代潮周刊组织的学习,那时我是时代潮周刊的会员。并且和人民曰报原副主编王老关系很好。属于特约。<br>但遗憾的是前三次都是单行,唯有这次是老伴同行。让我感到欣慰。也圆了她多年想来海岛看看走走的愿望。我一定要陪她看遍海岛各地美景,留下她处处与花相伴,与山水共存的身影。<br>因为这次我有的是时间。孩子在这里为我们租了舒适的住房。还有我在岗时的好朋友扬玉宽,张广华相伴。(他们已定居在这里)<br>一定会让老伴尽兴的,也一定会达到儿女让她到这里养心脑血管病的目的。</b></h1><h1><b> 刘江</b></h1><h3><b><br></b></h3><h3></h3> <h3>大雪之日海南大海之边遙祝每位同学身康体健,合家欢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千里路风雨雪,<br>遙祝同窗共欢乐。<br>天南地北情相牵,<br>梦里常见你与我。</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湾椰影三面海,<br>水碧天琼处处花。<br>伉俪情深同比翼,<br>翩跹共舞到天涯。</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学敏</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