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釆,携手共进促发展——记高师附一小&祥山中心学校教育集团“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燕子

<h3>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12月4日上午,高师附一小的吴小华主任带领数位骨干教师如期来到我校共同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h3> <h3>本次教研活动分为同课展示、评课议课两个环节,安排了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的课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ed2308">同课展示</font></i></h1> <h3>语文课展示了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h3><h3>梁荣辉老师的这一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抓住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通过展示图片和谈感受,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可爱,同时又具有易碎性。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h3><h3><br></h3> <h3><br></h3><h3>附一小李雪华老师在教授本课时,切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水到渠成。整个教学流程简洁流畅,主线清晰,重点突出。</h3> <h3>数学在活动中,何英和李杰兰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展示了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一课。</h3> <h3>何英老师的课目标明确,备课认真,通过小狗和小免给小猫送牛奶引出情境图,让学生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用小棒、计数器来计算“9+5”,通过实物操作来初步掌握和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h3> <h3>高师附一小李杰兰老师的课,目标定位准,教学设计精。通过复习10的加法和玩“凑十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创设情境,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小组中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出9加5不同的计算方法,渗透“凑十”思想。重难点突出,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强,基本功扎实。</h3> <h3>认真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们</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ed2308">评课议课</font></i></h1> <h3><ul><li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ed2308">N0.1语文</font></b><br></li></ul></h3> <h3>课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附一小吴小华主任对这次同课异构进行总结,精准剖析并提出中肯建议,帮助现场教师们理清了教学思路。</h3><h3><br></h3> <h3><ul><li style="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ed2308">N0.2数学</font></b><br></li></ul></h3> <h3>两位上课老师阐述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构思及上课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教学反思,相信她们也会在反思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听课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分别交流了听课心得。</h3> <h3>我校的梁伟锋副校长和邓波兰主任参与了评课</h3> <h3>附一小的数学科组长李剑云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及中肯的建议。</h3> <h3>这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一次展示与交流、学习与提高的平台,让老师在听课中领悟,在评课中提升;让老师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寻找差距,进一步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协同发展。</h3> <h3>图片:陆李燕、钟晓明</h3><h3>编辑:陆李燕</h3><h3>审核:张景茂</h3>

同课

老师

学生

异构

教研

评课

一小

教学

展示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