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力量——团队在“山东省县域教科研工作研讨暨学校发展现场会”上的交流分享

丰际萍

<h3><font color="#010101"><h3>&nbsp; &nbsp; &nbsp; &nbsp;2019年11月16——18日,由山东省教科院主办、潍坊市教科院承办的“山东省县域教科研工作研讨暨学校发展现场会”在潍坊富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省各市的教科研人员、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共计8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既是对近几年全省教科研工作的总结交流,也是对新时代我省教科研工作的深度研讨与规划部署。尤其是在《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发布之际,召开这样一次全省教科研盛会,更使其具有了深远的意义。</h3><h3>&nbsp; &nbsp; &nbsp; 会议安排了专家讲座、教科研经验交流、学校现场观摩、专题研讨等内容。其中,坊子区教科研团队在大会上做经验交流,这也是本次会议唯一一个"以教科研推动区域学科发展”的经验分享。</h3></font></h3> <h3> 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院长主持会议</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我区教科研团队做交流分享</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 根据会议安排,我区教科研团队以2018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小学语文‘读写目标体系’与’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与实施”为例,分享研究过程及获得的启示。该成果由区基础教育研究监测中心丰际萍主持、潍坊市北海学校主要承担完成。按照会议要求,重点不是介绍成果,而是呈现研究过程,即成果是怎么做出来的,期间经历了什么,从而带给大家研究的启示。</span><br></h3> <h3>&nbsp; &nbsp; &nbsp;团队小学语文“读写目标体系”与“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与实施,开始于2010年春天,历经十年三个阶段,走过了一条“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反思再改进”的实践探索之路,实现了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的系统改进。其主要成果包括四个方面:</h3><h3>&nbsp; &nbsp;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基于标准构建读写目标体系;</span></h3><h3>&nbsp; &nbsp;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以读写目标为统领重组单元内容;</span></h3><h3>&nbsp; &nbsp;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实施读写目标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span></h3><h3>&nbsp; &nbsp;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开展基于标准的语文质量评价。</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nbsp; &nbsp; 上述探索,</span>与2016年启用、2019年全国使用的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高度吻合。该成果也因其研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学生发展的实效性,获2018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h3><h3>&nbsp; &nbsp; &nbsp; 那么,这项成果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对当前的教科研工作又有哪些启示?走过&nbsp;10年的研究历程,今天再次静下心来回顾梳理,那些曾经的研究经历和关键节点仍历历在目,而省、市教科院领导会前的多次现场调度指导,又使我们的汇报思路逐步清晰,于是就有了这次遵从研究过程、体现研究特质、深刻总结反思的交流分享——《基于问题&nbsp; 把握本质&nbsp; 明确方向&nbsp; 系统改进——小学语文“读写目标体系“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十年探索回顾》。</h3><h3><br></h3><h3><br></h3> &nbsp; &nbsp; &nbsp; 1.研究过程及主要做法<br>  (1)发现问题,剖析成因。<br><b>  任何一项研究,都源于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归宿。</b>该研究也不例外。回想10年前的语文教学,繁琐分析依然根深蒂固,高耗低效师生疲惫不堪。 <h3> <b> 但是,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问题现象的认识,而应深刻剖析成因,做出前瞻性判断和行动改进。</b></h3> <h3><b>   </b><span style="line-height: 1.8;">2.把握本质,系统改进。</span></h3><h3> 任何探索都有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该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h3><h3> 第一阶段(2010年春——2013年6月),把握本质,推动转轨。</h3><h3> 第二阶段(2013年8月——2015年12月),基于标准,系统改进。</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第三阶段(2016年春——2018年6月),聚焦素养,发展提升。</span><b></b></h3> <h3> <b> 第一阶段:2010年春—2013年6月,<span style="line-height: 1.8;">把握本质,理清思路,推动转轨。</span></b></h3><h3> ●目标任务:由繁琐分析课文内容转向聚焦语言学习、发展学生语文素养。<br></h3><h3> ●行动思路: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br></h3><h3> ●工作策略:理念引领 ,推动转轨——点上突破,行动改进——成果共享,区域推进。<br></h3> <h3>  ●理念引领 ,推动转轨。<br></h3><h3> 2010年春,制订《坊子区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并于2011年2月修订发各小学。《方案》着重就“练好读写基本功”、“改革课堂教学”、“加强课外语文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和操作设计,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基本思路和一般流程,引领全区小学语文教学由繁琐分析课文内容向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转轨。</h3> <h3> ●点上突破,行动改进(2010—2012)</h3><h3>&nbsp; &nbsp; 以山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程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改革研究”为依托,在两所学校先行探索。</h3><h3>&nbsp; &nbsp; 一是研读课标,宏观把握语文课程性质、特点和目标任务,理清语文教学改革基本思路——语言为本、情感(思想)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br>&nbsp; &nbsp; 二是解读课标,准确把握年段语文学习目标。<br>&nbsp; &nbsp; 三是确立阅读教学遵循的一般原则——做好“四个结合”。<br>&nbsp; &nbsp; 四是尝试提取单元整合点(单元读写训练点),统领单元整体教学。<br><br></h3> <h3><b>  ●研讨共享,区域推进。</b></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每年至少一次全区性的大型展示交流活动,点校示范,专家指导。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推动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单元整体教学理念逐步落地。</h3><h3><br></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2年,潍坊市北海学校完成《小学语文单元工具性目标梳理与解读》,这一关键性突破,为下一步“小学语文读写目标体系”的研制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贡献可赞!</span></h3><h3><br></h3> <h3>&nbsp; &nbsp; &nbsp;而实验学校则将“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之中,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尝试探索“以单元读写整合点统领单元整体教学”,为后期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三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全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实践路径,实现了区域语文教学的逐步转轨。而这一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做法,也陆续在国家核心期刊刊登。</h3><h3>&nbsp;<b>&nbsp; &nbsp;它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研究需要理念引领</b><b style="color: inherit;">;点上突破,面上推进,实践之路会更加科学稳健。</b></h3> <h3>  但是,总结反思三年探索,理念是正确的,实践层面问题却依然突出。怎么办?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论证,系统进行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改进势在必行。第二阶段探索由此开启。</h3><h3><b> ——让反思伴随研究始终,让研究顶”天“立”地”。</b></h3> <h3><b>  第二阶段:2013年8月—2015年12月:基于标准,系统改进。</b></h3><h3> 以潍坊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读写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为依托,开始进行系统探索。</h3><h3> ●目标任务:</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构建读写目标体系;</span><br></h3><h3> (2)实施读写目标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h3><h3> (3)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并实施评价。<br> ●<span style="line-height: 1.8;">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动思路 :</span></h3><h3> 把握总目标——明确年段目标——梳理年级单元读写目标——形成小学语文读写目标序列——实施单元整体教学。<br></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工作措施 :</span></h3><h3> 点上探索——面上推进(潍坊市北海学校为主、四所小学近20名骨干教师参与)。<br></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确定项目,论证方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建立机制,保障落实——</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聚焦课堂,实践反思——</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梳理规律,全区共享。</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b> ——研究,需要机制保障和不折不扣的实践落实;点上突破,成果共享,是推进区域学科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b></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学期一次大型区域研讨和暑期培训。基于标准同课题跨年级教学、单元整体教学,陆续在全区展示研讨,为区域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提供了理念与实践的借鉴。</font></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构建读写目标体系——也就是统编本教材所说的语文要素。</span></h3><h3><b> ——研究,概念内涵清晰了,行动才会有的放矢。</b></h3> <h3><font color="#010101">  基于课标、教材、学生学习实际,</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每单元确定1——2个读写能力训练点,分单元按年级梳理,形成小学语文读写目标序列。</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2014年5月,完成小学语文读写目标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试用稿)研制,发全区小学语文教师使用。2015年8月,修订稿再次发全区小学语文教师人手一册使用,为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供了清晰的目标依据。</font></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实施读写目标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把握单元整体教学内涵,构建单元整体教学基本流程,设计区域单元整体教学备课参考模板,联片研讨区域推进,我区语文教学改革步入发展快车道。</span></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梳理单元整体教学规律性认识——处理好四个关系。</span></h3><h3><b> ——科研引领区域教学改革,需要理念高度,需要具体操作,也需要规律梳理,从而实现教师教学的再创造。</b></h3> <h3><font color="#010101">  研制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并尝试评价。</font></h3> <h3>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统编本教材在一年级启用。六年的艰苦探索与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高度吻合!<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感受到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span></h3><h3><b> 追问,再反思: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开启第三阶段的行动改进。</b></h3> <h3>  <b>第三阶段:2016年春——2018年12月:聚焦素养,发展提升。</b><br></h3><h3> 以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为依托,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骨干团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研究之中。</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目标任务:</span></h3><h3> 修订读写目标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br> 双线统领重组单元结构 。 <br> 深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br></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行动思路:</span></h3><h3> 聚焦一个核心——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br> 遵循两条原则——整合、实践。</h3><h3> 协调改进四个要素——准确定位学习目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持续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基于标准的质量评价。<br></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作措施 :</span></h3><h3> 加强学习、建立机制、交流共享。<br></h3> <h3>  ●加强学习:打开视野,增加底蕴。</h3><h3> 展望未来研究,如何实现对前期研究的超越,我们感到了理论的不足和视野的狭窄,于是开始了大量阅读学习。</h3><h3> .<b>——研究,仅有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让阅读伴随研究始终,让思维的触角链接历史和未来。<br></b></h3><h3><br></h3> ●机制保障:定期研讨,行动改进。<br> 内部:学校两周一次研讨,一月一次课堂展示。对外: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深度开放研讨。 <h3>  ●交流共享,指导提升。&nbsp;</h3><h3>&nbsp; 2017年4月,潍坊市优秀教科研成果推介会在潍坊市北海学校举行,教科院领导莅临指导提升。</h3><h3><br></h3> 2018年5月,"全国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潍坊市北海学校举行。来自全国的校长、语文教师800余人齐聚富华国际会议中心研讨切磋,并深入北海学校实地观看研究成果。学校通过研究总结、课堂观摩、专家点评、学生素养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呈现了10年探索成果。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处长、山东省教科院张斌主任、李家栋老师、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专家、潍坊市教科院领导莅临指导。<br> <h3><font color="#010101"><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阶段成果:</span></h3></font><font color="#010101"><h3> 成果一:修订了读写目标体系,语言学习更加聚焦而有梯度。</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成果二:完成了1——6年级12册语文课程纲要撰写。以单元人文主题和读写目标双线统领重组单元结构,实现了与部编本教材理念的完全对接。为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载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成果三:完成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深入探索,形成了"精读+略读+自读(含整本书阅读)+交流表达+梳理运用+生活实践"的单元整体教学结构,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成果四:完成了1—2年级部编本教材配套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修订了3——6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摒弃琐碎,走向简约、科学、易操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总结提升,成果共享。</span></h3></font><font color="#010101"><h3> 配合统编教材,以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为指导,编写出版学生读本《阅读锦囊——小学阅读80篇》1——6册,全国发行;完成教师读本《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编写,即将出版。实现了成果的普惠分享。</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年探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发展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了团队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境界,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font></h3> <h3>  <b>十年探索,也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b></h3><h3> <b><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科学的实践变革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 让研究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科学。</span></b></h3><h3> <b><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让研究成为教育教学常态,没有科学的教育研究,就没有教育的科学。</span></b></h3><h3> <b><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基于课标,把握本质,走出僵化的模式,实现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教学改革之路会越走越宽广。</span></b></h3><h3> <b><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加强学生主动实践,是核心素养由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实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span></b></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再出发"。</h3><h3>&nbsp; &nbsp; &nbsp; &nbsp; 2019年6月,团队成功立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将以此为依托,沿着<b>“素养为纲、双线融合、真实情境、实践运用”</b>的研究思路,让教学走出课型与模式的束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运用与创造,实现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nbsp; &nbsp;</h3><h3>&nbsp; &nbsp; &nbsp; &nbsp;</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有了再次回顾梳理的机会!感谢省、市教科院领导的指导提升,让我们经历了一次超越研究本身的总结反思!感谢这段研究的经历,为团队中每个人的职业生活增添了值得回味的记忆!研究是什么?研究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写到这里,我很自然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蒋勋先生解读唐诗宋词时说的一句话,大意是:所有的这些诗作,只不过是诗人当时生命状态的一种表达。而这段研究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当时生命状态的一种呈现?<b>——做研究亦如做人,客观,真诚,严谨,用心,有反省力</b>。有了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无论前面是风还是雨,亦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研究的力量!</span><br></h3>

语文

单元

读写

教学

研究

素养

目标

小学

教科研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