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107)---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20180509)

魏萍

<p>  我坐在电脑前,刚要开始敲键盘继续写游记,猛然看到《在路上》系列游记的编号107,恍然明了,天津不是第二波旅游的最后一站吗?那这不就是第二波游记的最后一篇了吗?顿时,我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什么叫“百感交集”。</p><p>  我们2016年大约用时3个月跑了第一波,2018年大约用时2个月跑了第二波,我们除了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中原的河南、河北及广东、海南还没有去过,大半个中国,我们几乎进行了地毯式的游玩,截止到今天写下了107篇游记,比较详实地记录了我们的足迹和心绪。</p><p>  当想到这一篇写完,游记就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心情真的是很复杂。说心里话,在一篇篇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候真有偷懒搁笔耍赖的想法,但当真的要和它暂别的时候,又产生了强烈的依依不舍的情愫。此时,我才明白,它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p><p>  我们游玩的最后一站是天津。之后,我们就直接去了辽宁的兴城,参加帅哥的同学聚会,然后就直接回到黑龙江了。</p> <p>  在离开山东前,我们应邀去蓬莱的表弟家吃了早餐。表弟是我二姨家最小的儿子。如今离开黑龙江老家,在蓬莱一个镇子安家落户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安居乐业住上了二层小楼,不亚于城里人的豪华别墅。弟弟和弟媳琴瑟和谐,现在是有楼有车儿孙绕膝,小日子红红火火。临走,还给我们带了一大堆弟媳自己养的鸡鸭生的蛋,纯绿色食品。</p><p>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在城里,粮食定量供应。二姨家在农村,家里六个儿子,但无论怎么困难,二姨家都满足供应我们家粮食。每年冬天,我家粘豆包都存一大水缸,引得左邻右舍都很羡慕。我们放寒暑假,都喜欢去二姨家玩,冬天围着取暖的火盆,把粘豆包埋在烧红的玉米杆灰里,烤得结出硬壳拿出来,用手拍扁了成个饼状,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啊!现在回味起来还会流口水。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回忆起二姨家对我们家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过了龙口,我们就接近天津了。我们俩游玩比较另类,去上海、天津这样的直辖市,也不愿意去繁华的街区,感受大都市的现代与繁华,而是专门逛古街古巷,寻找繁华下的清静。</span></p> <p>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行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和老字号特色小吃为主。</p><p>  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号、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老翟药糖,张家水铺、天津麻花等。旅游景点有天后宫、泥人张彩塑、通庆里等。</p><p>  我们在山东的时候,帅哥就已经找好了离古街比较近的宾馆,我们安顿好,就开着轻骑来到了天津古文化古街。</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津古文化街含着中国特色商业街,管理很规范。经营的品牌都是经过审核后有实际资格的才能入驻。所以,在这里走走逛逛,很多东西还是很有品鉴价值的。</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角(天津公路零点)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font></h3>   “津门故里”解释:“津门”是天津的别称,“故里”是老地方、有天津卫的发祥地之意。<br><br>   我们一走进古街,首先就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广场。<div>  我们熟悉的杨柳青年画店就在广场这边。</div><div>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br>  小时候过年,我们家家都会贴年画,那个时候对“杨柳青”这个名字就很熟悉,没想到若干年后,竟能来到他的故乡。</div><div>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bsp;</div><div><br></div>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br>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天津大学为杨柳青年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div>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清末民初,农村凋敝,石印年画兴起,杨柳青年画生产日渐衰落,但犹有十六、七家(如戴莲增金记、万盛恒、万盛昌、戴莲增、莲增戴记、义顺号、戴美丽、庆和、玉万等画店)。到国内革命战争、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因为社会原因,年画业逐步转到天津,杨柳青年画印制上又逐渐采用洋纸洋色,做工日渐粗糙,虽仍然保持红火热闹之特色,但整个年画业已日趋衰退。杨柳青年画随即搁置发展,年画在生产销售上均受到很大破坏,画店相继倒闭,有些则主要以刻印神码勉强维持,至解放前已濒于艺绝人亡的境地。</div><div>  解放后,杨柳青年画重见天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到杨柳青画社视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解放后曾多次举办杨柳青年画评选活动,涌现出许多的优秀作品。随着政府对年画的扶持和民间艺人对乡土艺术感情之深,杨柳青年画发展迅猛,其知名度也日益提高,杨柳青的年画作坊蓬勃发展起来。</div> <h3><font color="#010101">  如今,这样的年画也多做收藏品了吧?但他的中国民间特色还是很有艺术价值的。</font></h3>   在古文化街上,有几家标牌都是泥人张,不知道是一家的几个分店还是另起炉灶的,反正都存在于这条街上。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泥人张彩塑的确了不起。<div>  天津的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经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直到世界认可。<br> “泥人张”的彩塑,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令人万分喜爱。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div> <h3><font color="#010101">  煎饼果子,是天津传统小吃。二嫂子煎饼果子,2016年3月4日入选天津市和平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font></h3>   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二嫂子,我也凑趣买了一个。哇,超级大个儿的煎饼果子,饼皮渣渣的、味道也没有那么惊艳,但是创出了品牌也算是有名。我觉得服务不够贴心,看看烙锅旁树立的牌子,不敢说是“温馨贴士”,应该说是“严正警告”,反正态度不怎么好。16元一个的大煎饼果子,不给分切开,我只好自己揪开,也不另外给个袋,我和帅哥吃得比较狼狈。<div>  我之所以凑趣买一个品尝,其实是想比较一下天津正宗的煎饼果子,与我们老家“学”来的煎饼果子哪个好吃。没想到,我还是觉得老家的好吃。正像国人去南韩吃人家地道的冷面、辣白菜后,惊呼“韩国的不正宗”一样,我也有此腹诽。  </div><div>  嘿嘿~~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正宗的,正如妈妈的味道,永远是最美味的一样。</div>   古文化街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div>  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每年春季,天津规模盛大的皇会——娘娘诞辰吉日就在这里举行,届时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内除两端牌楼及天后宫前戏楼为仿清建筑外,其余近百栋房屋皆为仿清民间小式古建筑。<br>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就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趣,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div> <h3><font color="#010101">  早上没开业之前,街道这般清静,古朴闲适。</font></h3>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耳朵眼炸糕,就会感到很新奇,但其实,这名字的由来跟它的味道、外形等等都是没关系的,全是因为这炸糕一开始的贩卖地点是在耳朵眼胡同,所以才因此得名。<div>  我们俩也很好奇,想尝一尝这耳朵眼是何种玩意儿。其实,这种耳朵眼炸糕就是我们东北的油炸糕,只是比较小巧一些。<div>  旁边是蹦豆张,也是百年老字号。对于他,我们俩就不好奇去品尝了。因为煎饼果子和耳朵眼已经把胃塞满了。<br><br></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古文化街南、北两入口处各建有牌楼一座,其彩绘的形式是“烟琢墨石撵玉”式。其南口牌楼坊心上的文字是“津门故里”(面朝南)和“晴雪”(面朝北);其北口牌楼坊心上的文字是“沽上艺苑”(面朝北)和“金鳌”(面朝南)。</font></h3>   古文化街不仅仅只是再造的文化街,其实在这条街上还真有一些古迹。应该说,一是依托古迹再建,二是这里也的确有它久远的历史遗留的集市根基。<div>  你瞧,严复的故居就在这条街上。</div><div>  大狮子胡同是严复故居所在地,原房屋已不存在。为挖掘历史文化,先后走访了严复先生的后代和历史专家,结合景观设计,在严复故居原址建设天演广场,设立严复铜像和天演论石刻。<br>  严复(1854~1921年),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以译述赫胥黎的《天演论》而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名声显赫,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以进化论为武器,唤醒人们“自强保种”,挽救民族危亡,他被毛泽东主席评为“代表了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齐名。严复在津还创办了《国闻报》,积极宣传变法图强,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div> <p class="ql-block">  通庆里,在这条古街上可谓名声显赫地位不凡。</p><p class="ql-block">  它坐落于古文化街北段,是天津规模最大的一组中西合璧四合院式楼房建筑群,仍然保留着旧时“里”的风貌。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原是天津河北粮店卞家开设的银号,后来改为民居住房。</p><p class="ql-block">  在巷口过巷楼的入口处上方镶着一副“蝴蝶”状的镂空木雕,“蝴蝶”,即有“福”飞来,吉庆之意。再加上把图案花纹雕刻通透,取通达顺畅之意。合在一起就是“通达吉庆”,取其首尾二字。故名“通庆里”。</p><p class="ql-block">  截止2014年,泥人张美术馆、海雅茶社等文化休闲场馆均坐落其中。</p> <h3><font color="#010101">  原通庆里曾作为银号使用,后来成为居民住房,在整修之前,曾住有72家居民。在2003年的天津海河综合开发以及古文化街改造过程中,被天津房产总公司发现并于2004年根据“恢复功能、修旧如故”的原则将其保留和恢复了其建筑特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帅哥骑着车穿过巷道,游了一个透彻。</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2003年的天津海河综合开发以及古文化街改造过程中,天津房产总公司在通庆里建筑群的局部墙壁上增加了六幅浮雕,内容分别为:东侧入口为“《黄大门》浮雕”、“潞河督运图浮雕”;西侧入口为:“文明娶亲浮雕”、“天津卫俏皮话写真浮雕”、“踩高跷浮雕”和“闹龙舟浮雕”。</span></p>   泥人张美术馆就入驻在通庆里。<div>  天津的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天津泥人张项目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br><br></div>   "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div>  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一时传为佳话。</div><div>  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他的艺术独具一格而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div>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为“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br>   张明山十三岁脱离私塾从事泥塑创作。那时的天津已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商业、贸易发达,流行赶庙会,常有外台戏,多由名角演出。张明山常跻身其间观察人物、服饰。名角余三胜到津演出时,张明山为他塑的戏装像《黄鹤楼》,形象逼真、传神,从此扬名。那时他十八岁。<div>  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二月二十日的《大公报》的“天津人物志”有一段纪念张明山的文章:“至其如何工作?不过在观戏时,即以台上角色,权当模特儿,端详相貌,剔取特征,于人不知不觉中,袖中暗地摹索。一出未终,而伶工像成;归而敷粉涂色,衬以衣冠,即能丝毫不爽。”</div>   “塑”与“绘”是“泥人张”彩塑的艺术特点。<br> <h3><font color="#010101">  帅哥从通庆里的这个巷子里游完出来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通庆里大门洞旁的金元宝。</font></h3>   天津文庙虽不在文化街里,但离着也不算远。<div>  文庙又称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至圣庙,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门里大街。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尊崇和纪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圣先贤的庙宇,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故称文庙。</div><div>  文庙也是天津的学宫所在。明、清两代曾多次对文庙进行修缮、增建,其中规模较大的修建有明朝天顺、万历,清朝 康熙、乾隆等几次,是全国唯一的府县合一的古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天津历史上等级最高的古建筑群,也是天津地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 </div>   这样的石碑,人们习称“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一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以示对皇帝、圣贤、先王的恭敬。同时,还有要求文武百官在此接受安全检查的作用(要求进宫觐见皇帝的大臣卸下兵器)。在此石碑前,文官应落轿,武官应下马。至于为什么不叫“落轿碑”,应该是因为对官员来说,马作为交通工具更为普遍和有代表性吧。<div>  碑上的文字大同小异,如"文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最负盛名的下马碑是黄陵县桥山顶上距离黄帝陵200米远的路旁立着的下马碑,上面写的就是“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字。能与黄陵前的下马碑相媲美的是一些代表性孔庙前的下马碑,如有五百年历史的天津文庙两旁就伫立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这样的石碑制作都比较正式、规整而且美观。<br></div> <p class="ql-block">  文庙主要建筑有过街牌坊、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这些建筑基本呈对称排列,分别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nbsp;正门两侧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楼。在漳州的文庙也有一模一样的牌楼。</p><p class="ql-block">  文庙门前两座过街牌楼为二柱三楼式,木结构,造型奇特。横额上有鎏金雕龙华板,精巧的斗拱支撑三座“五脊六兽”的四阿瓦顶,加之天津书法名家华世奎书写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墨宝点缀,使牌楼既气势雄伟,又玲珑秀丽。这也是对孔子的颂扬之词。</p><p class="ql-block">  文庙作为天津的名胜已保存500余年。1954年,天津市政府公布文庙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拨巨款多次进行复原保养维修。</p>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集邮店。里面有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邮票、明信片,它不是邮局,没有邮戳,只有纪念邮戳,花钱可以盖章,也可以直接邮走。</font></h3>   桂发祥麻花, 又称十八街麻花,是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食品之一。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我也不例外,买了几根。   <div>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当时,兄弟二人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一个麻花店,名叫"桂发祥"和"桂发成",他们比着干,麻花越炸越好,俗称"十八街麻花"。</div><div>  1949年后,两店合一,由国家投资重建店堂,定名桂发祥麻花店。1983年成立了天津市桂发祥麻花公司,在市内开设了5个分店,并在长春、石家庄、太原、郑州设立了分店。</div><div>  我们俩买了几个各种口味的大麻花,直到回家数月后还没吃完,实在是享受不了它的硬度和全油面的特色。&nbsp;</div>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在古街里游玩,可不是像别的游客那样匆匆而过,我们有大把的时间闲逛细品。我们在古文化街里,有吃有玩有赏的,足足游玩了差不多一小天,体会了乐不思蜀的滋味。</span></p>   古街里拥有距今600年天津最大的道教殿堂——玉皇阁,最具天津特色的四合院群落——通庆里,和中西合璧式的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刘家大院。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也丛聚本街。<div>  玉皇阁正在维修中,我们只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  其实,古文化街的建造,因为这里有天后宫也是其重要依托。</p><p class="ql-block">  在天津竟然也有古老的天后宫,我感到很惊奇。我只知道南方如福建、台湾等临海的地方供奉天后,即妈祖,没想到天津这样的北方港口城市也同样供奉天后。</p><p class="ql-block">  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航女神。传说她是福建人,姓林名默,被人们称作“林默娘”,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p><p class="ql-block">  我进去后,看了一些资料介绍,才知道天后宫为何建在天津了。</p><p class="ql-block">  元朝时京城每年需北运大批粮食,先从海路运抵天津,然后再转河运至京城。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镇建起天后宫。</p><p class="ql-block">  “敕建天后宫”的“敕建”之意,是皇上批准并投资所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津的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p><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吉日)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戏、评剧、梆子等。</p><p class="ql-block">  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p><p class="ql-block">  “天后宫”,天津人俗称“娘娘宫”“娘娘庙”,这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宇。它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大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这是北方第一妈祖庙,受到全世界瞩目。</p> <h3><font color="#010101">  天后宫牌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殿前的普济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后宫前殿。这里很多人来上香,据说逢节日是很热闹的,香火也很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也有财神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关帝殿前的马上封侯。马上封侯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由猴子、骏马组图。“猴”与“侯”同音双关。猴子骑于马上,“马上”为立刻之意。侯为中国古代分五等贵族爵位的第二等级,这里泛指达官权贵,寓意功名指日可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后宫前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戏台就在古文化街的广场上,“杨柳青画”店和“二嫂子煎饼果子”就在旁边。戏台对面就是天后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后宫前广场和露天戏台经常演出地方戏剧、民间曲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街牌坊上“沽上艺苑”解释:天津地处九河下梢,自古以来水源丰富、水网密集,天津又素有“津沽”、“直沽”、“沽上”之称,天津卫地域内有“七十二沽”。“沽上艺苑”就是天津卫的文化发祥地的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街牌坊上“金鳌”解释:“金”即金子、贵重之意,黄金为最值钱的金属;“鳌”:即最大的鱼在跳过龙门以后称为“鳌”,是龙的化身。“金鳌”比喻将最好的和最高级、最高贵的东西聚集在一起。我国的成语有“独占鳌头”一词,意为:领先,并占有最好的位置和东西的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路上,我们看见“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倍感亲切。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引滦入津是我国的一件大事。</font></h3>   来天津之前,我们俩就计划着一定要吃一顿正宗的狗不理。更巧的是,我们所住的宾馆离正宗的狗不理店也很近,我们仍然是骑车去的。<div>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城边侯家后一带有一个专卖包子的小摊,小摊掌柜的名叫高贵友,小名“狗子”。因他的包子味好,买的人多,他一个人连做带卖实在忙不过来,就琢磨了个快速售货法,在摊头放一把筷子,一摞粗瓷碗。谁要买包子就把钱放到碗里,再把碗给他,他看钱给包子,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人们笑话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传来传去,就传成狗不理包子了。</div>   素有“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的狗不理,我们俩也实实在在地领教了他的“狗不理”。这里不是全天候营业的,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中午过了饭口在午休,晚餐尚未开始,我们只能在店外转悠,等着吃上这口儿“狗不理”,真真地感受到了店大气粗的脾气。<div>  常言道:“不吃包子,争口气”。而我们俩可没有这个骨气,专程来吃包子,真是“为吃包子,吞口气。”嘿嘿~~<br><br></div>   狗不理包子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br>  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div>  我们大约在外面等了一个小时,终于第一个走进了“狗不理”店。店里的装修设计古色古香,店里各种套餐、各种便携式礼盒五花八门。我们俩看得眼花缭乱,一时竟不知道如何选择。后来,我们一眼看见了这个套包组合,全店最有代表性的馅料共八种,我们就选了这种组合,以品尝一下最正宗的狗不理。</div>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录个视频,记录一下我们“奢侈”的150多元的8个包子,平均每个小包子20元。啧啧,吃了有百年历史的狗不理,也算是值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个小笼屉里一种馅料一个包子,我们又加了两杯羹汤,当然又加了一些钱。包子拍出照片来好像很大,跟旁边的汤匙比对一下,大概能看出它的大小了---真的很小。</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俩美美地吃了一顿,说句心里话,也许期望值太高了,也许我们不是美食家,竟没有吃出和别的包子有什么太特别的。但我们不留遗憾,来了天津卫,吃了狗不理,心满意足了。</font></h3>   再继续逛古街吧!<div>  古街上的皮糖张。清朝光绪年间张家祖辈在梁家嘴一带(现为红桥区区域)生产皮糖。直到20世纪初由张家第二代传人张均先生接管,他综合了天津刘记和业记皮糖的特点将皮糖技术推进了一大步,人们俗称该皮糖为“皮糖张”皮糖。</div> <br>  古文化街景点,这里有所有天津老字号。泥人张、皮影张、果仁张、皮糖张、乐器张、风筝张······奇怪的是,天津有本事的都姓张。   走到古街尽头就到了海河边,可以看到天津之眼摩天轮,据说这里视角最好。<div>  天津之眼,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跨海河连接河北区与红桥区,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br>  天津之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桥上瞰景摩天轮,是天津的地标之一。摩天轮直径为110米,轮外装挂48个360度透明座舱,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到达最高处时,周边景色一览无余,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所以被誉为“天津之眼”。</div><div>  摩天轮天津之眼是国家4A级景区。</div>   摩天轮外挂装48个透明座舱,舱内有空调和风扇调节温度, 摩天轮转动一圈的时间会受到乘客人数、天气变化的影响,保持在20至40分钟之间。天津永乐桥摩天轮的每个座舱的面积达到12平方米左右。<div>  摩天轮的直径有110米,因此,对它的转动轴技术含量要求很高,天津之眼的转动轴是德国制造的,摩天轮已经通过了抗压、抗渗、抗折、抗冻等强度试验。(网上选图)</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夜晚的摩天轮,更像眼睛吧!(网上选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俩在古街上来回游玩,拾遗补缺,尽量游得透彻,对天津的古老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小男孩吸引了我们。在入口的时候就见到他,坐在地上,对着手机打开录制功能,旁若无人地表演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着小男孩的样子,我们很好奇,在干嘛?</font></h3> <p>  我们俩也许是少见多怪,抑或是孤陋寡闻,不知他在做什么,竟然在热闹的天津老街忘我无他自顾自表演。我在前面录了视频,帅哥可能想到后面看看手机里是什么,结果,被小男孩的手势挡在了镜头外面,可能帅哥进入画面了,呵呵~~</p><p>  不过,小男孩还真有表演天赋,舞步等动作都很流畅协调,有功底。</p>   后来在出口处又见到他仍然在表演同一个内容的东西。小男孩很入戏,好像如入无人之地,自顾自地表演着,似乎是在配音表演。当他停下来,起立要离开的时候,我好奇地和他搭讪,方知他在录抖音。<div>  嘿嘿~照看了一年半孙女,两耳不闻世间外事,落伍了不是。</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果仁张家门前留个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皮影张是我们再度游回来时发现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几个店铺在天津也是老字号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街大门牌坊上“晴雪”解释:“晴”是天气好的意思,“雪”有“洗”的含义。“晴雪”是刚刚下完雪后的景色,晴空万里的天空,游人如织的街面,比喻人的心情非常纯真,仿佛被洗涤了一样,到这里为天后娘娘进香,为今后的好日子祝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街部分地段也比较静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街上的招牌很有特点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处是张姓店铺。不知道为什么,天津的张姓都那么有才,都能鼓捣出一个流传久远的玩意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俩终于要离开天津古文化街了,还很依恋地各种留影。</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把人生当旅程的人,遇到的永远是风景,淡而远;而把人生当战场的人,遇到的永远是争斗,激而烈。人生就是这样,选择什么你就会遇到什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承受与否。学会放下令自己不悦的事,学会放手令自己卑微的人。只要还有明天,今天永远都是起点。</span></p> <p>  天津,是我们第二波“在路上”的最后一站,这篇游记也是第二波的最后一篇了。在与它暂别的时候,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她道别,更是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向所有关心关注我们的挚爱亲朋,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你们!我们期待着第三波的“在路上”早日出发,与大家在此再度重逢。</p><p>  我们更希望在路上有你们的身影,我们一起走出去,玩出自己精彩的每一天。</p><p>  再见,我们的挚爱亲朋!</p><p><br></p><p>  2019年12月18日完稿于牡丹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