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李鑫川

<h3>  多少年没有回故乡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多少次出现在梦里。终于抽出了时间,而且和父母一起,还有可爱的儿子。</h3><h3> 一家人聚在乌鲁木齐,准备出发。</h3><h3> 孩子第一次坐飞机,兴奋而又期待。</h3> <h3>老人也很高兴,这是正真意义的回家。</h3> <h3>飞机上也在问我老家的种种。</h3> <h3>自豪的解答。</h3> <h3>高空俯瞰,故乡就在下面。</h3> <h3>近乡情更怯</h3> <h3>回来了,在汪洋沟台,在老人们辛辛苦苦打造了几十年的院子里,在那曾经耗费无数时间,无数精力磊起来的院子里,在那曾经花费几个月打出来的水窖边,在那记忆满满的曾经干净宽敞的院子里,老人们站在丛生的咋草里,站在战斗过的院子里,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留下了这张笑容满面的照片。但他们心里一定很苦,又一定很甜。</h3> <h3>李沄涵也要求和爷爷奶奶站在一起,虽然奋斗时无他,但荣耀时有他。这是生命的延续,带他来,就是要他记住这个我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记住他来自那里。</h3> <h3>浙老阴屲(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这个地方小时候无数次走过,抓过小鸟,捡过松塔,拾过柴。和儿子坐在那里,昭告我们回来啦。</h3> <h3>驴耳朵还是马板肠,我认不出来了</h3> <h3>这里,我和栋川打过架奥</h3> <h3>草莓,随地都是</h3> <h3>终于吃到老家的草莓了,就是这个味,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老家真好,孩子感叹。那是当然。</h3> <h3>坐下后就不愿意起来,不舍得,起来后就要离开。</h3> <h3>在去往王爷坟墓的那条路上,孩子在奶奶的指导下用口水将驴耳朵叶子粘在额头上,似乎小时候就是这样玩的。这条路的名字忘了。</h3> <h3>爷爷奶奶的坟头全是荒草。以后恐怕就找不到了,我要求李沄涵牢牢记住这里。</h3> <h3>22年了,那些松树长大了,张粗了。</h3> <h3>随手摘了一大把不同种类的花朵,小时候怎么没觉得美呢</h3> <h3>付生栋家的豆个子,装了满满两口袋。小时常常享受去偷几个的乐趣。</h3> <h3>门口的万里河山</h3> <h3>龙斗沟的阴屲里,记得那时候和李文川在这里搬蘑菇的场景,记得许多小伙伴放牲口的美好暑假。</h3> <h3>我家房头顶的那条路,不知走过了多少遍,u路的尽头右拐就是奶奶家。直行就是王奶奶家。</h3> <h3>龙洞沟有庙的地方,而今荒芜了。记得爷爷曾带我在这里吃过最美味的揪片子,用过鞭麻做的筷子。和栋川一起偷吃过庙上的桃子。父亲的背影不知道看到过多少次。</h3> <h3>妈妈的身影。</h3> <h3>和孩子在这里拍张照片,这里封山了,多年后,这里就柴草满山,狼狐遍地了。</h3> <h3>那个长了一圈树的地方,爷爷带我多次去那里放过马。,那个拐角处的的河里,我还曾掉上过两条小鱼。</h3> <h3>龙洞,竟然破败成这样了,我们沧桑的脸正合适。</h3> <h3>小摊河,驮水无数次的地方,养育我们的生命之水。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还和王奶奶在这里洗过衣服。孩子玩的开心不已。</h3> <h3>二哥,悬壶济世的好医生。</h3> <h3>三大和我父亲。</h3> <h3>大哥,杏坛常青树。李家的代言人。</h3> <h3>妈妈和尕娘,都很美。</h3> <h3>时间太短,暑假,只有三天,却了了夙愿。故乡,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乡汪洋沟台,这个永远镌刻在心里的地方,渐渐离我们远去,可能今生不会再回去了,但我还是希望孩子还能回去看看,让他的孩子也去看看,将来,这个故乡的名字将渐渐地被新长大的人忘记,但我们这些生在那里的人来说,根永远在那里。</h3><h3>祝愿我们故乡的人们不论在那里,都幸福美满。老人们身体健康,大家一切顺利。</h3><h3>故乡,真的就是故乡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