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感悟家乡历史文化——临漳县第二中学狄邱校区圆满完成2019年冬季七、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狄邱乡中学

<h3>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2月3日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师生参观邺城博物馆、三台和天下第一柏。</h3> <h3>  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了解祖国辉煌的历史和家乡灿烂的文化,并以此作为激励,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勇向前!</h3> <h3>  2019年12月3日早上7:30,临漳县第二中学狄邱校区在教学楼前召开了2019年冬季七、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仪式。</h3> <h3>  政教处韩志强主任组织学生队伍并主持启动仪式。</h3><h3> 他讲到学生上下车排成两队,不要拥挤,防止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此次参观路途较远,全体师生在车内保持安静,禁止将头、手等伸出窗外,在行进路上各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密切关注组员情况,在车内观察同学是否有晕车等现象,全体学生听从班主任和包班教师指挥,遵守参观园区秩序,有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和包班教师报告。</h3> <h3>  临漳县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兼狄邱校区校长赵素英在七、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出发前做了重要讲话。</h3><h3> 她指出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展示二中狄邱校区全体师生精神风貌的最好时机,我们要把最优秀、最靓丽的一面表现出来,让社会各界朋友人士清楚地看到正在腾飞发展的狄邱校区,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h3> <h3>  赵校长还强调,全体学生在路上严格遵守实践活动纪律要求,注意路上安全。全体师生到达参观景点之后要做到有组织纪律、听从指挥、令行禁止,遵守景点园区的参观要求,不要触碰博物馆内的文物设施,禁止喧哗和追逐打闹,文明参观。全体师生要认真参观学习,做好实践活动记录,显示出狄邱校区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各年级班主任和包班教师切实负责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顺利完成此次综合实践活动。<br></h3> <h3>  为确保全体师生综合实践过程中路途安全,二中教育集团统一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周密布置,巧妙安排,确保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万无一失。</h3><h3> 排列有序的客车严阵以待,静待学生出发。</h3> <h3>  综合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在学校领导的护送下,在全年级老师的陪同下,在本班班旗指引下,全体学生迎着初升的朝阳,激情高昂、步伐矫健、满怀期待、排队有序地进入相应车辆,浩浩荡荡从学校出发了,开始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h3><h3><br></h3><h3><br></h3> <h3>  赵校长伫立学校门口,指挥全部车辆安全有序驶出学校,然后带领应急救援小组全程跟踪参观车队,协调沟通全程交通管理,联络参观景点的游览解说,处理突发情况和应急救援。</h3> <h3>  伴随着师生的欢声笑语,我们到达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邺城博物馆。</h3><h3> 在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全体师生安全有序下车,在指定位置站队,准备去发现、感悟这座拥有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h3> <h3>  邺城博物馆位于邺城遗址北侧,占地65亩,主体建筑面积5228平方米,是《邺城遗址保护规划》的开山巨作。整个博物馆由城楼、城门和城墙共同组成,博物馆外形仿造邺南城的正南门朱明门而建,具有浓郁的汉代建筑风格。</h3><h3> 邺城博物馆共分六个展厅,分别是“序厅”、“第一展厅:中原要地、富庶粮仓—史前至秦汉时期的邺地”、“第二展厅:魏武雄才、崭新都城—曹魏时期邺城”、“第三展厅:民族融合、文化激荡—十六国时期邺城”、“第四展厅:隋唐文明之前奏—东魏北齐邺城”、“第五展厅:中国北方佛都—六世纪邺城佛教”。</h3><h3> 邺城博物馆对于弘扬古邺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临漳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h3> <h3>  进入博物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邺城沙盘,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古邺城辉煌的历史。听着听着,仿佛把我们带进那个享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古邺城之中。<br></h3> <h3>  随后,同学们陆续参观了各个展厅,看到馆内陈列的一个个年代久远的文物、碑文、佛塔模型,以及再现的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展示,令人仿佛看到了当时古都的繁华,同学们睁大了眼睛看着,认真地听着,仔细地在本子上记录着。</h3> <h3>  同学们簇拥着讲解员,饶有兴趣地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不时地与讲解员进行互动,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识。</h3> <h3>  参观结束后,所有班级在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h3> <h3>  第二站,邺城三台遗址。</h3><h3> 邺城三台遗址位于临漳县西南部,面积约20平方公里,至今已有近2700年历史。从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至北周焚毁共历史1200余年,期间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作为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h3><h3>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的中轴对称、单一宫城和合理分区等建筑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日本的平城京(奈良)以及元、明、清三代皇城北京城,是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h3><h3> 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唯一曹魏邺城西北角,临漳县三台村因此而得名。曹魏时期所筑的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是中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高峰,也是当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宴饮和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相传曹操在这里接见了从匈奴归来的汉末女诗人蔡文姬。由于历史上频繁地战争和漳河的泛滥,三台中的金凤台地表上现存台高十二米,南本长一二二米。铜雀台地表尚存高度约五米的东南角部分,冰井台已被漳河全部冲毁。</h3><h3> 遗址公园内现有金凤台遗址、铜雀台遗址、曹操塑像、文昌阁、曹操转军洞、碑廊、建安七子馆、邺城遗址及三台模型展示、文物成列馆等景点。</h3> <h3>  参观结束后,所有班级在曹操雕像前合影留念。</h3> <h3>  第三站,天下第一柏树。</h3><h3> 天下第一柏,位于习文乡靳彭城村东,树高达21米,树干腹围5.8米,树冠覆盖一亩有余,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中原独一无二。建安九年,曹操克邺,而后建王都,兴修南校场和玄武池。校场是用来举行籍田和阅兵仪式的场所。玄武池是训练水军和模拟水战的基地。曹操每次举行籍田、阅兵、训水师仪式时,便以柏树系马,故人们又称为曹操拴马桩。</h3><h3> 历经千年,如今这棵大柏树依然枝繁叶茂,要四个成人才能合抱得来。从不同方向看那枝杈,会呈现出许多神奇的形态。曾有一首诗这样描写道:“东有男女情悠悠,西有蜗牛树上走,南有喜鹊枝头笑,北有观音双合手,上有双龙绕树飞,下有凸拳暴如雷。曹操古邺南校场,玄武池畔拴马桩。”</h3> <h3>  参观结束后,所有班级在柏树前合影留念。</h3> <h3>  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全体七、八年级教师的通力配合,离不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的保驾护航,更离不开赵素英校长全程协调指挥、联络调度。</h3> <h3>  此次活动展现了临漳二中狄邱校区全体师生能吃苦,不怕累的良好精神面貌,纪律严明、秩序井然、服装统一、口号响亮,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此次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明白了道理、提高了认识,收获颇丰,满载而归,圆满达到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教育的目的。</h3>

实践

全体师生

参观

活动

博物馆

校区

展厅

综合

临漳县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