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六)

格格

<h3>  从比利时的黄金广场开往滑铁卢的途中,团友们向领队提议是否能拐一下,看一看滑铁卢的古战场,领队告诉我们,古战场离住宿酒店比较远,时间太晚了。大家无话可说,因为行程中没有这个景点。到酒店以后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在酒店附近玩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h3> <h3>  把行李放到酒店以后天色还早,晚上团友们自由活动,我们发现酒店附近有一大片很漂亮的草地在此进行拍照,突然不知从何处有喊叫的声音,寻声看去有一个大男孩儿,从远处跑过来,旁边有两个他的同学,跑到眼前兴奋地做着手势,这种交流我们很快就明白了,他想和我们合影,他的热情怎么好拒绝?张清拍了一张我和这个男孩儿的合影。男孩儿用自己的手机又让他的同学拍了我和张清与他的合影,三个大男孩儿高兴的和我们告别离去。</h3> <h3>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br></h3><h3> 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h3> <h3>  我们团中有一位唐山小妹,就在此地被小偷盗走了900多欧元,当时自己并没有察觉,进入卢浮宫参观时才发现,自己背的包,拉链被拉开了,经检查,发现背包内的拉链也被拉开了,不得不承认小偷手段高超,防不胜防。</h3> <h3></h3><h3> 拱门上的第一批雕刻马群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上取下来的。</h3> <h3>  所有展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因时间有限,我和张清只参观了绘画馆和雕塑馆。</h3> <h3>  卢浮宫展品太多,必须有选择性的参观,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就一定是参观的首选。卢浮宫镇馆之宝中的七幅画作,请赏析。</h3> <h3>  参观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人很多,我们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有保安管制,近距离观赏(蒙娜丽莎),每次只能十几个人,并且时间很短。</h3> <h3>  镇馆之宝《蒙娜丽莎》,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木板油画(杨树木),高为77厘米,宽为53厘米,创作时间约为1503年—1506年间。创作背景:《蒙娜丽莎》画中人物是谁?对画中人物身份最具可信度的猜测,她是佛罗伦萨纺织品商人戴尔乔孔多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蒙娜”一词在意大利语中为“女士”的意思,因此这幅画被命名为《蒙娜丽莎》。这幅画以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而享誉全世界。</h3> <h3>  镇馆之宝《蓬帕杜尔侯爵夫人全身像》,作者: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这是一幅高1.77米,宽1.30米,创作于1748年-1755年间。画作中的女子是蓬帕杜尔侯爵夫人,她出身于一个新兴的金融资本家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23岁那年,成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这幅画是蓬帕杜尔夫人向当时最富才华的粉彩画家德拉图尔定制的。在画像里蓬帕杜尔夫人以文学艺术守护人的姿态出现,环绕在她周围的是象征着音乐、文学、天文学及雕刻艺术的各种物品。</h3> <h3>  镇馆之宝《皮埃罗》,作者:让·安东尼·华托,画布油画,高1.85米,宽1.50米,创作于1718年-1719年间。画中的白衣男子名叫皮埃罗,是十八世纪风行欧洲的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小丑人物。画中皮埃罗的手臂自然下垂,裤子过短,而衣袖又过长,一副笨手笨脚的样子。人物表情似乎也是疲惫得不堪重负,反映出这个孤独的丑角内心脆弱的一面。画作中还有四个喜剧人物以半身像的形象出现在树叶的后面,他们是皮埃罗平时的四个伙伴。<br></h3> <h3>  镇馆之宝《宰相洛兰的圣母》,作者:扬·凡·艾克,木板油画,高66厘米,宽62厘米,创作时间约为1435年。这是十五世纪勃艮第公国的宰相大臣尼古拉·洛兰,邀请当时最伟大的画家艾克绘制的一幅画,用于装饰尼古拉·洛兰出生城市的奥顿教堂。画中左侧身穿锦缎华服的凡人男子就是宰相洛兰,双手支在裹着天鹅绒的祈祷桌上祈祷。画面右侧身着饰有宝石的红色刺绣袍服的仙人就是圣母,圣母所抱的孩子是圣婴耶稣。<br></h3><h3> 《方片A的作弊者》,作者:乔治德拉图尔,画布油画,高1.06米,宽1.46米,创作于1635年。画作中右侧的盛装男子正在看自己手中的牌;中间的女子眼神斜向画中左侧的男子,而左侧的男子则从身后摸出一张方片A,两者之间是一个金发的端着酒杯的侍女。画作表达了左侧的作弊者和中间的女子联合起来欺骗右侧男子的情景。</h3> <h3>  镇馆之宝《织花边的少女》,作者:乔纳斯·维梅尔,画布油画,创作于1669年-1670年间。这幅画作高24厘米,宽21厘米,是荷兰大画家维梅尔尺寸最小的画作,然而却是大名鼎鼎。画作中的女子正全神贯注于手中绣花边的活计,左边的蓝色缝纫包中露出白色和红色的线,画面的光线温柔而明净,色彩十分和谐,让大师梵高也为之倾心不已。</h3><h3> 《伊莎贝拉黛丝恬肖像》,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画作高61厘米,宽46.5厘米。创作背景:1499年法国军队入侵了意大利,达芬奇只好离开了米兰前往威尼斯避难。在他路过曼托瓦城时,曼托瓦城的伊莎贝拉黛丝恬侯爵夫人邀请达芬奇为她画像。达芬奇就为她绘制了这张素描草图肖像,但由于一些原因没能最终完成这位夫人的正式油画像。尽管如此,这幅素描画仍然是达芬奇描绘人物的半身肖像画中最美的作品之一。</h3> <h3>  在卢浮宫里面,有三件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分别是爱神维纳斯雕像《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这三件宝贝被称为“卢浮宫三宝”。</h3> <h3>  《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情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右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的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是三宝之一。</h3> <h3>  (胜利女神)这是希腊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罗马名字叫维克托里亚(维多利亚)。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 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是三宝之一。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们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h3> <h3>  《沉睡的海尔玛弗狄忒》,海尔玛弗狄忒是海尔梅斯与阿弗洛狄忒的儿子,美少年海尔玛弗狄忒拒绝了水仙子萨拉玛西斯的仰慕和追求,水仙子为了能与他永远在一起,遂要求主神宙斯将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从此海尔玛弗狄忒成为雌雄同体。</h3><h3> 卢浮宫展出的这件雕塑是古罗马复制品,作于2世纪。从背面看,是优雅的女性背部曲线,但绕到另一侧就能看到男性特征。</h3> <h3>  相传这位女神是大海浪花里诞生的,以她的美貌而受到奥林匹斯山众神的追捧,又是那个喜欢玩弄弓箭的调皮的小爱神丘比特的妈妈。用她的形象去表现希腊人美的理想,是再合适不过了。事实上希腊现存的女性雕像中,也是公认的最美的一座。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罗丹在卢浮宫见到这座雕像时情不自禁地对她赞口不绝说:“神奇中的神奇!美妙的节奏和刚才我们欣赏过的那些雕像很相似,但是多了一些沉思。我们看到的这位女神,身子不是向前挺而是微弯,好像基督教艺术中的雕像那样,但丝毫没有不安和痛苦。连巨匠都在这座美丽的维纳斯雕像面前折服,那就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爱神秀丽端庄,从容淡定的面容,纤长的眉毛,清澈的双眼,略带微笑的嘴角,还有那双失去了神秘的双臂,她的高贵和美丽的气质向你压来,使你不觉倒吸一口凉气,只剩下感叹:“真美!”</h3> <h3>  《年老的半人马被爱罗斯捉弄》这件作品是公元前2世纪希腊雕制的,罗马复制品。半人马是希腊神话中一种性格温顺的动物,爱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h3> <h3><br></h3><h3> 《三美图》可能作于公元2世纪。此三女应该是指阿佛洛狄忒(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的随从“美惠三女神”。她们在希腊神话中代表妩媚、优雅和美丽。这三位女神为人间带来了无限的美丽与欢乐,她们是宙斯和欧律诺墨的女儿。文艺复兴以来,许多画家和雕刻家都曾仿照古代的构图创造过“美惠三女神”的形象。</h3><h3> 这座三女神雕塑人体比例匀称,肉体丰腴,人物动作轻松自然,没有矫揉做作,三个美神个个身材迷人,组合后的三个人体,一个左顾,两个右盼,形成一幅美妙的旋律</h3> <h3>  《戏鹅的小孩》刻划了一个天真活泼的男童和一只白鹅玩耍的形象。顽皮的小孩紧搂白鹅,面带微笑,洋洋得意;而被捉弄的白鹅则直蹬双腿,张嘴喘息,显得无可奈何。雕刻家幽默地表现了小孩的生活情趣,出色地刻划了小孩的体态和动作,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h3> <h3>这一雕塑名为《戴头盔的雅典娜》, 又名《韦莱特里的帕拉斯》。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女神的全称为:帕拉斯-雅典娜。韦莱特里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1797年,人们在韦莱特里附近的一座罗马庄园废墟发现了这件雕塑。</h3> <h3>  《受刑的马西亚斯》森林之神马西亚斯竟然敢于向被尊为太阳之神与艺术之神的阿波罗天神发起挑战,比试谁的演奏技巧更胜一筹,落败后被判将身上的皮活生生地剥去,雕塑描绘的正是他被悬吊在松树上,等待接受惩罚的情景。森林之神看着准备向其施刑的刽子手,痛苦万分的脸部表情被凹陷部分阴影衬托得惟妙惟肖。</h3> <h3>  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卡诺瓦的《丘比特与赛姬》罗马神话中,维纳斯女神最小的儿子丘比特和赛姬是一对恋人,但赛姬因为一些原因不能看丘比特的容貌。</h3><h3> 一天赛姬实在克制不住了,趁丘比特睡觉时偷看了一眼,触怒了丘比特的母亲维纳斯,施魔法让赛姬昏死过去,只有丘比特的“爱之吻”才能把她唤醒。从空中降落的丘比特抱住昏死的赛姬,他的吻终于让赛姬从死亡的沉睡中醒来,伸出双臂从下向上环抱丘比特。爱神展开的翅膀,斜伸出的右腿和赛姬侧卧的躯体形成了个优美的“X”形,雕塑的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圣洁的光辉,包括丘比特的俯视,垂落的酒壶,赛姬的脚趾,一切都是那么完美。</h3> <h3>  《凡尔赛的戴安娜》公元1-2世纪的作品,发现于意大利。罗马神话中的戴安娜,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耳忒弥斯,宙斯的女儿,狩猎女神,月亮女神,奥林匹斯上的12 主神之一。关于戴安娜的雕塑作品非常多,这件作品是最著名的一件。这件雕塑中,戴安娜的圣兽,一只梅花鹿跟随她,她的一只手正在从背着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h3> <h3>   佛罗伦萨雕塑家巴尔托利尼的雕塑《宁芙与蝎子》,具有暗示与神秘,宁芙是希腊传说中司掌山林水泉的女神。她的容貌秀丽、声音曼妙,舞姿优雅动人。她的歌声和低语时常被误以为是和风拂叶的婆娑声,或是泉水击石的潺潺声。这件作品中,似乎娇嫩的宁芙被蝎子蛰了脚,她手按伤处,眉头紧蹙,面容痛苦。但即使在疼痛中,宁芙的背影,包括细弱的股沟,腰腹的褶皱,也还那么迷人。而且值得称道的是,石刻的雕像竟然将少女凝脂般的肌肤表现的栩栩如生。</h3> <h3> 每一座雕塑都有一个故事。卢浮宫博物馆藏的很多雕塑都是裸体,这和古西方人的观念有关。古希腊人认为裸体既有利于锻炼出健美有力的身体,又自然的培养出一种能够以坦荡无邪的态度去看待裸体形象,并且自觉的热烈的追求人体美的风气。</h3> <h3>  《反抗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为罗马教皇朱理二世陵墓创作的一对雕像之一,这名双手被反捆在身后的奴隶,正在努力地扭动身体企图挣脱,他脸部流露出愤恨与不平的表情,他像在做最后的挣扎与反抗,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意志。</h3> <h3>  《赫拉克勒斯与他的孩子特勒福斯》约1-2世纪的罗马复制品,高度2.62 米,出土于意大利罗马的蒂沃利。在希腊神话中,特勒福斯后来成为安纳托利亚半岛(又称小亚细亚)地区的密细亚的国王。特勒福斯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众多儿子之一。</h3> <h3>  这一尊是双臂俱在的完整版的维纳斯雕像《阿尔勒的维纳斯》 ,是公元一世纪晚期的罗马作品, 1651年出土于法国阿尔勒的古罗马剧场遗址。虽然不及上面缺失双臂的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米罗的维纳斯》有名,但却帮助我们看到了完整的维纳斯形象。</h3><h3>&nbsp;&nbsp;</h3> <h3>  协和广场的过往是地狱的象征,而如今却是和平的象征。它位于巴黎市的中心,塞纳河的左岸,香榭丽舍大道的中段。曾经的协和广场充满着腥风血雨,国王修建广场,是作为屠宰场,宣扬王权。传说当年由于这里血腥味道太重,以置于一队牛群要从这里经过时都嘎然止步,拒绝经过此地,最后不得已改道而行。后来直到广场被重建,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和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再次改名为“协和广场”。如今的协和广场,却是居家玩乐之地。众星拱月般的存在,这里的视野开阔,你可以望见埃菲尔铁塔婀娜的身姿,看见香榭丽舍的落日,眺望波光粼粼的塞纳河,落叶纷飞的花园……无可追随的美景,无处可觅。</h3><h3> 协和广场成八角形,广场的内部既有方尖碑,还有雕塑,喷泉。不同于中国式的广场以强身健体,广场舞,太极……活动,巴黎的广场更具古风气韵。<br></h3> <h3>  协和广场的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方尖碑的底座基石上记载着将其运到这里和矗立起来的艰难过程。从尼罗河上为其特别建造大船开始,历时三年经过尼罗河、地中海、大西洋、塞纳河,又用三年时间于1836年将方尖碑矗立在协和广场的正中。</h3><h3> 埃及方尖碑的顶端有着一面巨型的日晷针,以协和广场为晷面,附和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摇摆着舞姿,邂逅广场上的每方角落,每一位人。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人来人往,过往即逝。</h3> <h3>  在广场的四面八方分别矗立着,八个代表19世纪法国最大的八个城市的雕像。<br></h3> <h3>  (马利的骏马)矗立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入口处,由雕塑家库斯图,最初为太阳王路易十四,位于马利乐华的离宫花园所雕造。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在位于巴黎西边十五公里的马利乐华小城,为自己兴建一座比凡尔塞宫更为隐秘的离宫,设计师在广阔的离宫花园里建造了众多华美的喷泉水池与雕塑。1794年这座雕像从马利乐华的宫廷花园里运送到巴黎,而后被安放在协和广场上。今天矗立在广场上的这座雕像是复制品,真品则保藏在卢浮宫里。</h3> <h3>  喷泉的设计理念是为体现法国高超的航海技术,喷泉奢华,壮美。这两个喷泉,一个是河神喷泉,而另一个则是海神喷泉。海神喷泉是由三仙子组成,分别是贝壳仙子,珍珠仙子,以及珊瑚仙子,主神则是一位男性海神。三位仙子围靠着主神的底座,风姿绰约,惟妙惟肖。男海神则是刚硬雄浑,正所谓刚柔并济。而河神喷泉则是由葡萄仙子,鲜花仙子。以及水果仙子围坐女河神而成。两方喷泉,皆美观,色彩绚丽,生动形象。河神喷泉与海神喷泉对视着,喷洒着泉水,在冬天的时候,喷泉结冰,曲线造型瞬间定格。如同在爱莎女王的冰雪王国,美轮美奂。</h3> <h3>  “河神喷泉”中心的上下两组雕塑以河为主,上层是几个赤裸稚嫩、人见人爱的小天使戏水,下层是三位大于真人的姿态各异 ,上半身赤裸,着绿色长袍的仙女簇拥着美丽的莱茵河女神,她们是,怀抱葡萄的收获仙子、手捧鲜花的爱情仙子和象征甜蜜的水果仙子。雍容华贵的莱茵河女神与她们倚在饰满金色浮雕的圆柱围坐一圈,圆柱上镶满浮雕的碟形喷台,喷台上的浮雕由一圈金色的诸神头像组成,每尊头像的两边均刻有流动凹槽,恰似像流动的长发。</h3><h3><br></h3> <h3>  “海神喷泉”的设计、形式与“河神喷泉”无异,只是所有人物的动态不一样。三仙子是珍珠仙子、贝壳仙子和珊瑚仙子,主神是男性的大西洋海神。</h3> <h3>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旁边的雕像是法国大文豪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3> <h3>  凯旋门是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令兴建,1806年8月15日奠基,1836年7月29日建成,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h3><h3><br></h3> <h3>  采取了不同的设置,用手机拍了两张巴黎凯旋门的照片,您看差异很大吧?在基本相同的时间拍的两张照片。</h3> <h3>  巴黎凯旋门上的雕刻非常精美。</h3> <h3>  在行驶的大巴车上拍的巴黎歌剧院。</h3> <h3>  法国巴黎歌剧院是举世公认的第二帝国时期最成功的建筑杰作,建筑正面雄伟庄严、豪华壮丽,透过歌剧院广场及歌剧院大街,直视国王宫殿及卢浮宫博物馆。</h3> <h3>  巴黎歌剧院又称为加尼叶歌剧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总面积11237平方米。</h3><h3> 歌剧院是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是折衷主义代表作,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h3><h3>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被誉为是一座绘画、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给人以极大的享受。是拿破仑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h3> <h3>  我们没有机会进入金碧辉煌的巴黎歌剧院,请欣赏几张巴黎歌剧院内景观的图片吧!</h3> <h3>  法国巴黎歌剧院有一个举世闻名的芭蕾舞团和一个管弦乐团,其演艺人员总共近1100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