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人说:课堂是“跑道”</h3><h3>那起点何在?终点何在?</h3><h3>作为教师</h3><h3>我们穷其一生</h3><h3>都在教育这条跑道上奔跑</h3><h3>奔向远方</h3><h3>奔向成功</h3><h3>奔向光明</h3><h3>奔向真正的自己</h3><h3> 寒意渐浓的初冬,洛龙区开元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有序地开展,在课堂中分享精彩,在研讨中共同进步。</h3> <h3>教研第一环节:由一七班王佳菲老师带来展示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一八班李颖老师带来展示课《明天要远足》。</h3> <h3>听课老师们认真聆听,认真做好记录</h3> <h3> 这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让在座教师受益匪浅,课后,授课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以及上课反思进行了汇报。语文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建议。</h3> <h3>沈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引领,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h3> <h3>付书记也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进行点评。</h3> <h3> 活动结束后相信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老师们也就今天的活动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以下是老师们的反思与体会。</h3> <h3> 听趣味讲课,学精彩语文</h3><h3> 一周一度的语文教研又如约而至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搬着凳子早早地来到了一八班的教室,等待今天两位老师大放光彩!</h3><h3> 先是王佳菲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雪地里的小画家》。1.这节课的开头非常引人入胜,用轻柔的初雪音乐导入,把大家带入了一个白雪茫茫的美妙世界。2.王老师讲课很细心,读词语时,很用心地提醒了某些生字的翘舌音。3.“竹”字教学时,王老师给大家展示了该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小篆,到楷书,非常形象,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在讲解文中几个小动物的脚印时,课件准备非常用心,显示小动物,再显示脚印,再显示比喻事物。5.在提问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时,一学生说“冬眠”,然后引导学生用原文回答,在学生有添字时,耐心地提醒学生阅读时不添字、不掉字。</h3><h3> 美中不足的就是时间没有把控好,结束有点早了。</h3><h3> 总之,这节课丰富有趣,妙趣横生,王老师声音洪亮,教态自然。希望王老师能够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也要向王老师学习那些闪亮的地方。</h3><h3> 此外,李颖老师的课准备也很充分,课件制作非常用心,有些环节也很棒!</h3><h3> 希望开元小学的语文课能越上越精彩,语文教研能越评越进步!让我们一起鼓动希望的风帆,助开元小学奋力前行!</h3><h3> 一五班 鲍好玲</h3> <h3> 今天上午听了一年级王佳菲老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和李颖《明天要远足》,收获很多。</h3><h3> 佳菲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合理,她将课后问题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难题,这对教育目标的解决大有裨益。同时,王老师通过播放背景音乐的方式,营造读书的氛围,也使得课堂上书声琅琅。</h3><h3> 李颖老师的课上,使用“偏旁归类识字法”,解决了“睡”这个会意字,也同时教给了学生与“目”字旁有关字,使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说一说”的练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h3><h3>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将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争取给学生创设更好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的想象力,思维力,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更好的发挥。</h3><h3> 一年级 李俊雅</h3> <h3> 博采众长,不断学习</h3><h3> 开元小学一周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如期而至,这次讲课的两位老师是一七班的王老师和一八班的李老师。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两位老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她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h3><h3> 第一节是王佳菲老师的授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王老师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第二节是李颖老师的授课《明天要远足》,这节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激情,结合视频和精美图片,让学生融入课堂,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李老师在生字教学上也格外注重,多种识字方法并行,让学生真正学会本节课的生字。</h3><h3> 此次教研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我的教学路子。</h3><h3> 二三班 曹婷</h3> <h3> 今天我们聆听了王佳菲老师和李颖老师的课堂教学。两位老师课堂设计得很用心,尤其是课件中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图片非常吸引学生以及老师们的眼球。当我听着两位老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可以如此有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切实的情景,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两位老师的设计都能够突出重点,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受益颇多。</h3><h3> 二年级 李娜</h3> <h3>制作人:王晓金</h3><h3>审核人:李小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