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开封地处中原,中华文明在这里孕育、生长、成熟。至今未被考古证实的、史籍上称为“传说中的夏朝”,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其都城即在于此。开封为八代帝都,北宋时期称汴梁、东京,是开封历史上辉煌的顶点。黄河大运河是开封繁荣的根基,而黄河水患又使开封走向衰落。黄河从黄土高原挟大量泥沙进入中原后,泥沙淤积使河床抬升,渐成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水患使开封古城数次被埋于地下。考古证实,开封地下三至十二米处,叠压着六个年代的城池,形成罕见的叠城奇观。</h3> <h3>1,开封铁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共和国建国百年时,正是铁塔建塔千年。此塔经历地震37次,大风18次,水患15次,抗战时曾遭日寇炮击,多灾多难而始终巍然屹立。铁塔原建于高阜之上,黄河水患数次淹沒开封城于地下,高阜渐成平地,现今所见铁塔已在平川之上了。</h3> <h3>2,龙亭:建在宋、金皇宫及明代周王府邸遗址之上,楼台高耸,蔚为壮观。御道从潘杨二湖之中穿过。杨家将故事留下的幼时印象,杨湖清而潘湖浊。实际上湖水一体,人之忠奸与水之清浊,只是民间爱增反映而已。</h3> <h3>3,开封府:北宋都开封,称东京。宋太祖后的几朝皇帝在登基之前都曾主政开封,故开封府有潜龙邸之谓。“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更使民间对之家喻户晓。现开封府是依历史记载复建的旅游景区,位于包公湖畔。</h3> <h3>4,包公祠:包公已成为传统文化中的清官符号,祠堂专为纪念这一民间传颂千年的人物而建,位于包公湖西,与开封府隔湖相望。</h3> <h3>游开封包公祠</h3><h3>一</h3><h3>芸芸众生盼清官,</h3><h3>代代庶民眼望穿。</h3><h3>滔滔江河东逝水,</h3><h3>滚滚红尘如云烟。</h3><h3>二</h3><h3>自身命运自主难,</h3><h3>何时方知争人权?</h3><h3>西风东渐新潮起,</h3><h3>且待后人奏凯旋。</h3> <h3>5,大相国寺:《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始建于北齐,原名建国寺。唐代睿宗皇帝继位前为相王,故登基后赐名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在宋代是全国佛教中心,毁于黄河水患。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代所建。</h3> <h3>6,鼓楼:始建于明,为开封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7,大梁门:开封古城西门,古称“大梁门”,始建于唐。今门为1998年重建。</h3> <h3>8,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居住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商贾聚资修建。</h3> <h3>9,延庆观:原名重阳观,始建于元代,明改为今名。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开封传教并羽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与北京白云观、四川常道观并称中国三大道观。</h3> <h3>10,禹王台:据说春秋时期盲人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此地被称为“吹台”,又名古吹台。当年地势高耸,由于黄河泛滥泥沙淤积,高台渐成缓坡。明代人因水患频仍而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故改称禹王台。</h3> <h3>11,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园</h3> <h3>12,繁塔:开封的第一座佛塔,建于北宋。</h3> <h3>13,天波杨府:熟悉杨家将故事的人都知道,辕门斩子、杨门女将、百岁挂帅等诸多故事都与此有关。现建筑是为发展旅游托古之名新建的景区。</h3> <h3>14,中国翰园:国内首家、也是国内最大的民办碑林。</h3> <h3>15,宋都御道:仿古一条街,各种店铺林立,其中樊楼较为壮观。</h3> <h3>16,清明上河园:以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大型实景演出《东京梦华》的舞台,已成为开封名片。</h3> <p class="ql-block">开封上承汉唐,下启明清。两千年前称浚仪,一千五百年前称汴州、汴梁,一千年前称东都、东京、开封。自金人南下北宋灭亡之后,开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便远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位置。繁华梦醒,只留下垂垂老者渐行渐远的背影。</p><p class="ql-block">浚仪汴梁到开封,</p><p class="ql-block">八代繁华一梦中。</p><p class="ql-block">只缘黄水频改道,</p><p class="ql-block">空余词曲怅箫笙。</p> <h3>2019年11月下旬游览,12月上旬制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