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初冬的早晨,<br>一路向西北,<br>遇见那一抹沁人心脾的清新,<br>瞥见那一片让人心醉的红杉林,<br>名师工作室成员聚集于美丽的水口中学,<br>又赴一场议论文写作盛宴。</h3> <h3>依稀记得第一次初高中名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我们收获了金秋的喜悦,而今的第二次联合送教活动,我们内心有着更多的热情,更多的期盼。</h3> <h3> 之所以有了第二次联合送教活动,是因为高中老师有着深厚的功底,他们的课更有期待感,还因为学生议论文写作确实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更是因为我们初中老师有着近距离向高中老师靠近的需要,学习永远在路上。</h3> <h3>在初中名师工作室范剑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成员组用心聆听,认真记录着每一堂课。<br>在一次次地聆听记录中,我们渐渐清晰“议论文写作课”该教什么,又该怎么教。</h3> <h3>今天的盛宴,不管是初中陈劼老师的《多一角度看问题》,吴鑫老师的《花式析因教程》,还是高中李佳老师的《用事实证明观点》,胡斌斌老师的《言简义丰,有的方矢》,都让我们收获满满,至少让我们真正明了“一课一得”的真正意义。<br> </h3> <h3>时间就在盛宴中不知不觉地流逝,<br>那习习的北风“倒吹”着树枝,<br>恰似在迎接下一场盛宴的到来!<br>也许,语文人对语文情有独钟吧!<br>范老师那满满的干货,<br>竟让这习习的北风也变得温暖起来了!<br></h3> <h3>盛宴过后,是聆听静思,是讨论反思,是智慧火花碰撞。</h3> <h3>名师工作室成员郭爽老师代表第一小组发言,怀揣着语文课的初心“一课一得”,向我们娓娓道来:写作课的期待,写作的困惑。</h3> <h3>名师工作室成员刘小舟老师代表第二小组发言,睿智的他将议论文写作课分析得很透彻,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写作路上教会学生利用有限的素材去应付无限的材料写作。</h3> <h3>我们可亲可爱的教研员简明扼要地传授着议论文写作的精髓:把问题谈开,把方法谈透,把思维谈通。<br></h3> <h3>总而言之,一场盛宴的背后,我们有着更多的是开心,那是为着学习而大家聚在一起探讨换来的兴奋,那是为了备课的精准而不断磨课产生智慧火花带来的欣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 <h3>最后,奉上两位辛勤的工作室成员的活动心得。与君共享,博君一阅。<br> <br> 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感想<br> 古城中学 郭爽<br>一、议论文写作教学,我们期待的模样<br>一线教师对议论文教学的课堂充满了无尽的期待:要点明晰、训练有序、目的明确,一课一心得,一练一收获的议论文课堂一直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样子。议论文写作教学很难,难在对素材的整理归纳,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判断与发现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让学生在课堂上闪耀理性思维的光芒。<br>今天四位老师的课堂,都能敏锐的捕捉社会热点,教师自主开发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以最新的素材做为训练学生思辨说理的对象,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以一个素材做为线索贯穿课堂首尾逐步修改、增添、提炼,或用裁缝的事例来探讨多一角度看问题,选择合适的论点;或借四字弟弟的履历,建立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勾连;或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经历探究如何用事实证明观点,或用小明的故事创设情境,完成时评类文章的写作。<br>聆听四位老师的课,我们受益匪浅,为我们议论文写作的课堂指引了前行的方向,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解决疑惑的方法。<br>二、议论文写作,我们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br>所有教学的出发点都应该从学情出发,所以在教学前,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孩子到底<br>最缺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是缺少提炼论点的能力?还是缺少支撑论点的素材?还是缺少用论据去论证论点的桥梁?<br>陈老师教会学生合理的论点应该是有价值的、应该有针对性的、应该理由充分的。吴老师教学生如何发散思维,全面析因;如何缘事析理,层层析因;如何入情入理,深层析因。李老师指出素材使用的三大禁忌:忌脱离观点,忌只叙不议,忌堆砌罗列,交给学生论据使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综合运用,富有变化,富有理趣。胡老师教学生如何说好一件事,引好一句话,用好一类人,如何入化境:让旧素材用出新感觉;如何搭结构:让对偶排比巧上阵;如何拔思维:来化特殊为普通。四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能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写作方法的点拨,取代写作知识直接灌输。让学生在每堂指导课上都能有所悟,有所得,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便是最大的有效。<br>三、如何搭建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支架才更加有效?<br>1.依托学生的实际,依学而教搭建写作支架<br>“有叙无议、繁复冗杂、结构单一、语言平淡”是学生在小明的作文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教师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胡老师在上课伊始便能够从小明这个学生的学情分析入手,创设具体情境,教会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其实每堂作文指导课本身就是一篇议论文,学生能够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阅读和表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写作知识。<br>2.思维导图的使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外显<br>吴老师借助鱼骨图,从能力、性格、颜值、社会影响、团队、品质等角度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履历表中的文字材料入手,全面分析喜欢易烊千玺的原因,将思维的过程外显,为下文的层层析因助力;陈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训练学生归纳论点的方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任务,思维导图的恰当使用,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方向,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br>3.助学资料的助力,给学生的写作提供方向<br>胡老师的导学案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助写资料:小明的习作,一篇病文成为我们课堂作文升格的抓手;“陈幼青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与主旨相关的内容,如何“说好一件事”;陈幼青大量语言的引入,供学生挑选运用到自己的语段中,教会学生让主人公“开口说话”论证自己的观点;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罗斯福、刘伟等人物的事例,是为了让学生的文章更有说服力,有料在手,在加上老师步步指导,何愁无文。<br>四、我们如何才能聆听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拔节的声音? <br>议论文写作的课堂应该时刻闪耀着理性课堂的光芒,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br>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的熏陶,收到思想的启迪。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提升,思维由同一个平面向高处延伸。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教材文本创设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嵌入相应的写作知识,激发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分析问题的兴趣,体悟写作方法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写作教学中,才能启动他们的思维。<br> 各自精彩,而我们更要一起努力<br>——记初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二次联合课堂展示活动<br> 雉城中学 刘小舟<br>12月3日,初冬暖阳洒在水口中学这所充满了茶韵古香的学校里。来自范剑萍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和郑萍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县内各所初中的语文老师们齐聚一堂,观摩了初高中名师工作室第二次联合课堂展示。<br>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听了四节课的感受,我想那就是“各自精彩,而我们更要一起努力”。<br>无论初高中的老师,都在课堂上展示出了初高中语文课堂的不同精彩。<br>初中的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用到了近两年风靡的思维导图。一张框架图,把故事里几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梳得清清楚楚,一副鱼骨图,把易烊千玺的几大特点理得明明白白。这是我们初中语文课堂的特点,用富有图画美感的思维导图标示抽象的思维线索。<br>而陈老师的课,从学生的学情中来,课前有去了解学生对议论文的掌握和运用情况。PPT上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想,当这些学生一次次在PPT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老师呈现,他们内心会获得多么巨大的肯定。这节课上,他们一定会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来学习吧。<br>吴老师的课堂,青春活泼。从最近的电影《少年的你》出发,谈到易烊千玺怎样一步步努力,从被认为不成熟到最终被导演认可,发掘偶像的品质,思考追星的实质,课堂层层深入,有因果,有递进,更有和学生一起思考追星这个行为,帮助学生明白——我们其实一直渴望做更好的自己。对初三的孩子来说,这么多么有价值的理想教育!<br>两位高中老师的课堂,历经高中三年议论文写作的锤炼,在议论文写作教学方面,极有章法。每一节课,都是一课一得。<br>李佳老师从人民日报对图哟哟的一则报道出发,依次带着学生用事件中找出观点、间接叙述、分析论证,把一个事件一步步转变为事实性论据。然后以此叠加,从个例到排例,写出富有气势的议论段落。<br>胡斌斌老师从一个期中考试的题目出发,让学生评价一篇没有拿到高分的作文存在的问题,然后教给三招解决问题:说好一件事——会用事例论证,引好一句话——自说千句,不如他人一言,用好一类人——变特殊为普遍。这颇让我想到武侠小说里一个小弟子受了欺负,哭哭啼啼回了师门,老师父自信满满:“徒儿,为师教你三招,你再去找那厮较量。”<br>两堂高中的课,就是这样实在,管用!真的一课一得,就是一个小徒弟从师父那里现学一招,再去找之前的对头较量,能够打败对方,替自己出气,为师门增光。这样的招数,往往朴实,不花哨;往往简单,不繁琐;往往普通,拿来就能用。<br>高中语文老师,年复一年钻研议论文教学,早就像武当掌门张三丰一般,一把毕生招数去冗除杂,余下的看似无招,实则以内敛为一身做派,举手投足,暗合天理。<br>由此观之,则我们初中老师上议论文,还显稚嫩。我们有时候想出来自觉是为亮点的东西,在武林高手眼中,就只是脚步轻浮,拳中无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了。<br>譬如说,陈老师的课题叫做《多一角度看问题》。本以为PPT一开始呈现的7个学生观点,是各有其合理性,这节课怎么论证从七个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课堂演变成了思考7个观点哪些不合理。最后去掉了不合理的三个,剩下四个合理的,老师一句话,“可以有多个观点”。且不说这个论证过程本身是否符合本课目标,单说这4个观点为什么都合理,我们怎么能够将一个问题从四个角度看出四个观点来这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本该是本课的重点,却又忽略过了。那三个被淘汰的学生,那四个存活的学生,他们想不想在这节课上为自己辩解几句?能不能在这节课上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从学生中来,也要一路带着学生走啊。<br>这节课的第二个事例,是小海龟的故事。一张思维导图,学生分别评价海龟侦察兵,其余的海龟,老鹰和好心的游客。但是,这叫多一角度看问题吗?在我的理解中,以不同身份看同一事物或者人,这才叫不同角度看问题。海龟侦察兵怎么看这个游客?其它的海龟怎么看这个游客?老鹰们怎么看这个游客?其他游客这么看这个游客?动物环保组织怎么看这个游客?我们读者怎么看这个游客?这才是不同角度吧。我们学生现在的学情是真不喜欢写作文,因为肚子里就那么点资料,可是却永远不知道下一篇作文的主题是什么。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殆,就是有害啊。学生是不是该说:“吾知也有涯,而议论文无涯,以有涯写无涯之议论文,殆矣!”你看,能开心吗?所以,我们的一个任务,也是陈老师今天特别想解决的一个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一材多用,怎么从不同角度最大化用好有限的积累。积累就像一头猪,需要肉的时候割肉,需要毛的时候剃毛,需要骨头的时候剔骨。这样猪尽其用,就不留遗憾了。<br>吴老师的课,我们一同磨课过来的。预设是学生喜欢易烊千玺,我们用这个话题学生会欢迎。但是今天的课表明,我们老了。吴老师课前采访学生喜欢什么偶像,学生的回答对我而言,真是闻所未闻。所以,我们自信满满的预设都和学生实情相差如此之大,我们的预设,真是要实实在在去学生中问一问。“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颠扑不破。<br>而本来我们这节课看似明晰的教学目标,在一步步实现的过程中又显得有点模糊冲突。这个问题存在的根结,还是在于我们没有在磨课的时候想清楚哪些是这节课必讲不可的内容。如果理清了,点明了,讲透了,我想效果又会不一样。<br>所以,如上所言。我们在研究议论文教学的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子,但我们依然要继续努力,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