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龙巷的逸闻轶事

岷江边上

<h3>  五通桥是个因盐而立、因桥而得名的小城,1951年10月,新设立的五通桥市,就是从民国时期犍为县、划出产盐的犍乐盐场核心区域,组建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县级市。<br>  早在明末清初,陕西、湖广、江浙一带的盐商,不远千里,来到五通桥掘井熬盐,在茫溪河、印石溪上修造石桥,便于往来交通,运盐运煤。至清代中后期,外地与本埠盐商云集桥滩盐井之地,五通桥盐业大旺。出于盐业发展的需要,由各路盐商共济出资,又在两河口一带,修造老桥(五通桥)、新桥(已毁)和花花桥,利于盐运。在与两河口接壤的花盐街上,至今仍有一座隐埋在犍乐公路之下,却是建于清代中期的一座古石桥,名“锁龙桥”。该桥的形态与石栏,尽管早就掩埋公路之下隐而不见,却一直有精彩的建桥传说,回味无穷的盐故事流传至今。 <br>  在锁龙桥的一侧,有一条幽深的古巷,如今名“锁龙巷”。巷子的得名,与锁龙桥如出一辙。只要有游人走进幽深的老巷子去探幽寻古,就会有盐故事伴随穿巷的凉风,飕飕地窜出来。<br></h3> <h3>造型奇特的锁龙巷</h3> <h3>古色古香的民居</h3> <h3>《犍为县志》嘉庆版对锁龙桥的记载</h3> <h3>  查阅嘉庆十九年版《犍为县志》,在“建置篇”里有一段关于“五通桥”与“锁龙桥”的记载:“五通桥县东北八十里,通乐山。长六丈四尺,高二丈六尺,阔一丈五尺,乾隆五十八年修,今为盐筴聚会之所。里许为锁龙桥,长八丈,宽一丈,乾隆四十四年修……” 从以上描述得知,锁龙桥的建桥时间还较五通桥更早一些,桥身长度也比五通桥长,达八丈。显然,锁龙桥并不是今天人们误传的锁龙巷口子边的小石桥,该桥的长度,超不出二丈。<br>  乾隆时期建在花盐街上的这座古石桥,为何取名“锁龙桥”?《犍为县志》未有建桥题记。早在十五年前,笔者因工作所需,曾经走访家住两河口,时年80高龄的谢瑾诚老人(笔者在谢老92岁时,还去他家访谈过。谢老享年93岁去逝)当时谢老还带我来到锁龙桥,拨开荒草,桥的身影便显露出来,在桥的一侧,曾经找到雕刻在锁龙桥上的龙尾石雕。 <br>  现居锁龙巷里87岁的杨伦华老人,民国晚期也算一户盐商之家。在他7岁那年,由母亲带着自己从乐山水口乡下,迁居到父亲租住的兴隆里(即锁龙巷)内,在这栋独家小院,杨伦华一住就长达80年。<br>  这栋三合院的主人叫杨仲文,有二个儿子,分别为杨伯贞,杨伦华,房子最早是从一名刘姓的老陕商人手中租住,后来陕西商人去外地经商,就把这栋房子交给他堂弟居住。姓刘的堂弟,一生游手好闲,又抽几口大烟,终因反复向杨父借钱,最后干脆把这栋房子全部抵卖给杨父。杨伦华一家就成为了锁龙巷里的一户原住居民。 <br>  杨伦华的父亲早年在灰山井做烧盐匠,以后靠勤俭持家,不仅把杨伦华送去成都读完高中、大学,还在1949年7月倾其积蓄,买下柑子桥附近的一个灶房。满心欢喜能当上一回灶房老板。殊不知世事难料,恰遇中华政权更替,迎来一个要取缔私有制的新中国。1956年春,当五通桥盐业进入公私合营黄金期时,杨父只得把自己的灶房入股到五通桥制盐厂,起初还被任命为分管3个灶房的经理,次年还分到一点入股红利。但好景不长,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便将杨父划入剥削阶级的队伍中,并作为“运动对象”,随时接受人民大众的批斗、监管,文革时期,被责令去伙房烧开水。自家小院,也被迫腾出大部分居室,让位给几户贫困工人入住。<br>  杨伦华老人是锁龙巷盐运盛衰、花开花落的见证人之一,无论当时称兴隆里,还是更名后的锁龙巷,尤其“锁龙”二字的来历,都讲得头头是道。老人说,“锁龙”二字,与巷子里半坡上一对突兀的“龙眼”石壁有关。杨伦华老人把笔者带到他家的柴房,掀开柴门一看,柴房石壁凸起,岩石犹如一只龙眼,直视前方的茫溪河。还有一只“龙眼”,则挂在附近另一家院坝的石壁上。 <br>  早在清代,如果从宝庆街眺望花盐街,空旷的山脊,恰有一只突兀的恶龙,怒目地俯瞰茫溪河。据杨伦华老人讲,早在乾隆时期建桥时,花盐街上还较为荒凉,街道居民也不多,从这个巷子里有一条溪流,经年不息地沿着巷子流水入茫溪河。到了夏季山洪暴发,山涧水时而会将这个小巷子冲毁,阻碍着交通往来。故盐商在建桥时,认定造成洪水泛滥的成因,正是半山这条恶龙所致,故建桥后,特意给桥取名为“锁龙桥”,就是要锁住半山作祟的恶龙。 <br>  又据街道耄耋老人讲,花盐街过去是没有井房盐灶的。花盐街主要是临河而建的盐运码头,在花盐街沿河岸上,修筑众多的盐仓供盐巴储运。此后慢慢形成街市。当这一带凝聚起人气,形成远近闻名印盐运仓储中心后,逐渐热闹起来,各地盐商的会馆才兴起,成为犍为盐场的水陆码头,成为巴盐、花盐的转运集散地。<br></h3> <h3>突兀的石壁如一只龙眼(拍于杨宅柴房)</h3> <h3>锁龙巷民居</h3> <h3>盐运码头</h3> <h3>  民国时期的犍为盐场,产盐地主要分布在红豆坡、金山寺、灰山井、鲝草滩一带,井架林立,盐雾蒸腾。史料表明,从明代开始,嘉定州府已经在四望关设巡检司署,到清雍正十二年改为经历司署,乾隆十八年又改为通判署。《嘉定府志》记载:“嘉定府通判前于雍正十二年驻马踏井太和场,居中总理嘉定、犍为、并川西井研等州县盐务督捕事务。乾隆十八年详改驻四望关。”至民国初期,犍乐盐场的管理机构,改称稽核支所,职能为征收盐税,稽核走私。至民国中期,又改设为川康区五通桥盐务管理分局,地址都在四望关。<br> 犍为盐场下设有红豆坡、金山寺、灰山井等9个场务所,犍乐盐场的民间机构,则分为盐商与运商两部分。井房提卤与灶房烧盐,都归属场商;盐巴的运销则由运商负责,分工明确。场商的职能,是井房用牛车提起卤水,再用笕杆传输到灶房中熬制成盐,同时要经过辖地的场务所派出师爷、税警到临时仓储内查验,登记造册后,方可将盐巴转给运商手中,再外运到销岸去脱销。<br> 在红豆坡、金山寺、灰山井、鲝草滩一带的盐巴,一般用盐船由茫溪河、印石溪水运到花盐街码头靠岸,存放在花盐街的各大仓储(盐公仓)内储放。此后再由运商到川康区五通桥盐务管理分局去办理盐票,拿到盐票方可把产品通过岷江水运,远销到上下各销岸。 <br> 至民国时期,整个花盐街上盐仓密布,由金山寺、鲝草滩、灰山井、红豆坡等地灶房转运过来的成品盐,在花盐街盐公仓内堆积如山。运商拿到获准外销的盐票后,伺机通过岷江水域外销。但大批量远销的盐船,还都要等到洪水季节来临,借竹根滩牛屎濠洪水涨潮,在牛屎濠形成穿濠的江河航道,这样的水运航线才更节约运盐成本。<br> 每当夏季洪水来临,牛屎濠逐步涨潮穿濠,花盐街的大盐船,便从茫溪河顺水至栏河坎停靠待检,经四望关盐警队稽核查验后,浩浩荡荡千船竞发,越过涌斯江下堰埂,借用牛人工水道进入大河,运往长江下游各口岸。 <br>  至抗战岁月淮盐受阻,民国政府指令川盐济销湖北湖南,犍为盐场的部分灶房,又开始改煎花盐,以满足楚人的食盐嗜好,很多灶房改灶称提,“提”有提炼之意。因此,各场务所转运过来的花盐,主要集中在锁龙巷一带的盐仓存储。因此,花盐街的地名不胫自走,被方圆百里的老百姓,把花盐街叫得当当直响。 <br>  民国时期的花盐街与对岸的宝庆街,二条街道十分热闹,沿茫溪河不仅有众多的盐巴码头,沿岸还有各色的会馆宫观,聚集满大小的盐商运商。当时的锁龙巷还叫兴隆里,巷子内扎住的住户,以运商老板居多。锁龙巷内的民居,建筑风格迥异,徽式、闽南、江浙的民居建筑都有,甚至有依山貌而建的船型石阶,民居古色古香。</h3> <h3>锁龙巷四合院</h3> <h3>幽幽锁龙巷</h3> <h3>杨伦华老人与杨宅</h3> <h3>何家大院(小洋楼)</h3> <h3>  在兴隆里,从巷口至巷尾,各有一幢中西合璧的的小洋楼,建筑风格雷同,至今保存完好,十分抢眼。巷尾小洋楼的主人姓何名景兴,是兴隆里本埠一名大运商。何景兴长期经营盐运发财后,在民国晚期,兴师动众修造出这幢小洋楼(今命名为“何家大院”)。小洋楼分上下二层,穿斗式梁架,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约近二百平米。屋脊的中央,为宝顶装饰。在房屋底层右侧的山墙内,设有俄式风格的小壁炉,小洋房的正面为双开板门,两侧有隔开的扇形板,裙板上雕刻有“梅兰竹菊”的刻花浮雕,窗楣有变形的祥云图案。仰望二楼回环的走廊上,有外凸的美人靠长椅,装饰有缕空的雕花木栏杆。整个楼房中西合璧,彰显主人考究的生活与显赫的身份。<br> 民国晚期的兴隆里,住进了大量的盐商富人,巷子里热闹非常,因而夜深常引来小偷盗贼光顾。为此,锁龙巷内的盐商大户,专门聘有一名打更匠,周年四季为锁龙巷打更守护。 小洋楼中的何景兴,不仅生意亨通,还把一儿一女送到成都读完华西医大。但好景不长,到民国后期,何景兴的盐运,明显呈下滑势头。 <br> 无独有偶。恰恰此时兴隆里的小桥旁边,迁入一户运商叫龙子林。近年来,龙子林因盐务大旺,隧后把旧宅推倒重建。其小洋房风格与何宅相似,规模还较何宅阔绰气派,这就引起何家严重不满。何景兴本为地头蛇,以为这外来客是在暗地与自己较劲。在锁龙巷居家中,龙子林又因习俗不同,难免与巷子里的住户产生有过节,现经何老板煽风点火,巷子里住户都不满起龙家来。何景兴纠集邻里,要打压外来客的势头。住户们认为,兴隆里的“兴隆”如今寓意的,恰恰是风调雨顺的龙家,何老板提议把兴隆里改称“锁龙巷”,要借用巷子口锁龙桥的“锁龙”二字,牢牢把龙家的财运锁死。众人为这个提议叫好,时间一长,兴隆里真就改称为锁龙巷了。<br> 事与愿违,锁龙巷不仅锁住了龙家的财运,同时也锁住了整个巷子人家的盐运,甚至锁住了整个花盐街上昌盛的盐运业。民国末期,锁龙巷日渐衰落,运商何景兴与龙子林两家,都风光不在。<br> 建国初始,何景兴把自家的老宅卖给了盐商王叔堪。1951年成立五通桥市之后,民族资本家王叔堪成为了五通桥市首任副市长,也成为锁龙巷里唯一的新贵。几年过去,王叔堪又将小洋楼转售他人。至文革,小洋楼成为多户居民的集体宿舍。时至今日,小洋楼空空如也闲置在锁龙巷深处,任凭风吹雨打。<br> 至于龙家,不知何年何月悄悄地迁离了五通桥,巷口的老宅,后来卖给了五通桥盐厂一伍搞书画的钱先生,画家在小洋里勤奋泼墨,其书画作品名噪巴蜀锦里。但终因小洋楼“阴气过重”而后转户于他人,画家未满甲子,便英年早逝。<br>  五通桥江河纵横,流淌不息,锁龙巷有着讲不完的盐故事,在江风中回荡…… <br>  <br> <br> 王 中 其 <br> 2019年11月29日于牛华溪<br></h3> <h3>何家大院外景</h3> <h3>画家小洋楼</h3> <h3>锁龙巷独特民宅</h3> <h3>(美篇中的照片,均由作者所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