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1月23日周六上午,我们天一小学群的大部份同学约好在复旦大学聚会。此次聚会的原由是袁亚民要履行他曾经的承诺:请发小们聚聚,吃顿饭,聊聊小时候的故事。地点就在复旦,安排先参观复旦校史馆,然后在复旦燕园聚餐。通知发出后,得到21位同学的响应,同时还吸引了69届南模的两位同学刘丰和袁琦兰的目光,他们与我们天一群内许多同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群内响应最积极的是王金荣,他是最近才加入我们的群,热切盼望着能与53年未谋面的同学相会,他起了个大早,带着孙子从南汇过来;<br>黄茂兰来了,她身体不好,不能劳累,她已经好久未参加群里的活动了;<br>钱亚青来了,他是南模50周年建群后找到的我,我把他拉进了天一群,他参加了9月7日南模50周年的活动,但群里活动他这是第一次;<br>叶善芬来了,她9月7日在南模50周年活动中脚扭了之后一直未痊愈,不能走长路,为此王大欣开车专门去她家将她接到复旦,而她在复旦的活动则由袁亚民开车为她服务;<br>王小伟来了,他前一天刚从北京来,我相信他是专程来参加我们聚会的。遗憾的是孙伟康在来复旦的路上因身体不适而返回,未能参加聚会,袁琦兰也因为临时有事而缺席。</h3> <h3>说好是十点半门口集合进校的,但大部份同学都已早早地来到了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正门。王大欣的车子载了叶善芬,朱叶,徐祖懋,九点钟就已到了复旦燕园门口。</h3> <h3>我和袁亚民插队在一个生产队。</h3> <h3>我们参观了复旦校史馆,知道了章次絪爷爷与复旦的故事。章次絪说,这是她第一次参观复旦校史,第一次在校史馆中见到了自己爷爷的照片。她很激动,我看了听了,也是感慨万千……</h3> <h3>我们在复旦燕园宾馆聚餐,袁亚民安排了三桌。刘丰带来了一瓶“天之蓝”。在餐桌上,徐祖懋拿出了当年沈老师为我们拍摄的老照片,他已经将这些照片全部打印成四六吋夹在照相册里了,大家传阅着这些百看不厌的老照片,照例又聊起了小时候的事情……“沈老师叫黄茂兰回答问题,她的回答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沈老师排节目,叫亚民演黑孩子: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祖国在黑非洲……”“你们几个去铁路上玩,沈老师叫我跟着你们,怕你们出事情……”滿滿的童趣,深深的回忆。<br></h3> <h3>我和刘丰初次相识。他写的南模5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给我印象深刻,我向他致意!</h3> <h3>饭后,我们离开餐厅。外面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大家开始拍照。我本想将2003年我们50岁聚会时的老照片带来,按照当时的排列再拍几张,但出门时却忘了!只能作罢。</h3> <h3>这张照片是按照小学二(三)年级时,她们仨在查查家里温课,查查爸爸帮她们拍的老照片样子再照的。应该让王明珏拿本书,查查和朱叶坐两边,三人都对着书看。算了,就这样了吧。大约有57年了吧。老照片的后面写有“送给沈老师”。</h3> <h3>这张照片是我们小时候大约2年级时在徐祖懋家开小组时的四人组合,在沈老师的老照片中有,因此我们50岁时按此组合拍过一张照片,今天,16年后再来一张,老了,老了!</h3> <h3>这八个人是小时候爬过王金荣家阁楼的,王金荣提出一定要拍张照。我在拍的时候,杨继东兴奋地举起手说“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其他人都笑了,笑得那么天真。</h3> <h3>六乙班的廖传美和范康明。廖传美聚会后在微信中说“@蔡卫平 有幸多次参加与甲班的同学聚会活动,第一次是李兢带我去王大欣家参加甲班同学聚会,是哪一年?我忘了,也记得章次絪是从南京赶来;第二次是甲班乙班同学在南模集体生日,我也忘记是哪一年了?我脑子不好记性差,这已经是第三次了,非常开心,一起相聚回忆小学中学的轶事趣闻,好兴奋啊!”范康明聚会后将我拍的录相与他拍的做成了视频,成了我们随时可看的永久纪念。他多次参加群的活动,也多次记录下我们的快乐场景。</h3> <h3>50岁聚会时他俩也这样拍过。</h3> <h3>他们四个插队时在一起</h3> <h3>他们仨是南模12班的同学。</h3> <h3>王东曙在讲故事给王大欣听,一个讲得那么入神,一个听得那么开心。</h3> <h3>王金荣在介绍他代理的苗帮膏药。</h3> <h3>我们的集体照</h3> <h3>本次聚会范康明已花了时间做好了视频,视频中照片也有。我做此篇美篇,又沿用了他视频的片名,主要是想用文字记录下我的心情和感想,同时将2003年我们50岁的聚会照片并入此次美篇中,作为同学依旧的系列。时间真快,儿时沈老师帮我们拍照的场景还依稀记得,到50岁我们小学毕业后第一次聚会时已相隔37年,那天我们从祝光瑞手中看到全部小学时候的老照片是多么地兴奋和感动;50岁聚会至今又是16年过去了,看看16年前我们的样子,是那么的年轻漂亮,神采奕奕,风流潇洒。于是我萌生了将16年前的照片也做成美篇的想法,把今天的聚会和16年前的放在一起,让我的发小们珍藏起来,并随时能翻看。</h3> <h3>前些天,我将16年前的70多张照片拿到莘庄我老爸家里,用他的扫描仪一张一张扫描进了电脑,再转到了我的手机中。2003年2月9日,我们在全昌杰任职的闵行区群文馆内聚会。这是我们小学毕业37年后同班同学的第一次聚会,名曰“庆祝我们50岁生日”。聚会的发起是王大欣。记得是王大欣找到了我,说我们小学同学聚聚吧。于是我和王明珏,袁亚民,王大欣到大欣的公司里开了一次会,确定了如何找人,费用来源,如何开销等方案,在全昌杰的鼎力相助下,我们确定了开会,娱乐,聚餐的地点。经过大家的努力,特别是孙伟康的帮助,来参加聚会的有33人,这是一个空前的数字。印象中我还电话联系到顾红志,我和大欣还去过马泰华的老屋,遗憾的是他们沒有参加。我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大家互相见面时的那种惊讶,兴奋,高兴的神态。</h3> <h3>这是闵行群文馆宽大的活动室,同学们济济一堂,互相问候。很多同学是离开南模中学上山下乡回上海后第一次見面。王小伟和王海淳已定居北京,这次特地从北京来参加聚会。</h3> <h3>聚会安排了发言,要求每位发言的同学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坐席上的同学都专注安静地听着。几乎每一位发言者都提到了我们敬爱的沈老师,大家深深缅怀她。</h3> <h3>下面是聚会上各种组合的照片。几十年未見的同学,邻居,同桌,一起开小组的小伙伴,好朋友,所有的照片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还有几张是根据儿时老照片的组合拍的。</h3> <h3>在徐祖懋家中开小组的四人组合,根据老照片再拍一张。</h3> <h3>这张照片是根据下面这张老照片的排列拍的,朱铁郡怎么没在?缺了不少小伙伴。30多年后再拍都不肯再做动作了,否则更精彩。</h3> <h3>这也是根据下面这张老照片的排列而拍的,姚允敏从后面到前面来了。</h3> <h3>这是参加聚会的全体女生,缺王明珏。</h3> <h3>这张集体照好像缺了王明珏和王东曙,他们可能有事先走了还是晩来了?</h3> <h3>这是居住在余庆路的同学。</h3> <h3>这是居住在国泰新村的同学,王明珏出现了。记得当初国泰新村的放学路队包括王东曙在内有20多人,几乎占班级一半人数。</h3> <h3>晚上聚餐在群文馆的旁边一家名为“小桥流水”的餐馆内。席间,樊伟民,全昌杰,王海淳三位男生代表我们全体同学吹灭了50岁生日蛋糕上的蜡烛。</h3> <h3>10年后,我们60岁时在南模聚会过,乙班十多位同学一起参加,范康明做了“盛夏,我们一起回南模”的视频。16年后,我们相聚在复旦。这16年来,我们的人生又有了很大的变化,退休,进入老年,领取了老年卡,有的同学有了孙辈,做起了带薪保姆;有的还在岗位上发挥余热,继续奋斗;有的生病了,在与疾病作斗争;有的还在侍奉父母,为年迈的父母奔波;还有个别的同学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们珍惜现在的时光,多聚会,常开心,烦恼事,抛开它,健康快乐永相伴!本篇美篇采用了多人拍的照片,50岁聚会的照片是大欣原公司的同事拍的,我保留了全套。谢谢分享!<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