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小胜镇孝友堂李氏少溪公后裔世系图(1一9世)(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原属潮州府海阳县北胜社小胜乡)

李培均

<h3>广东梅州丰顺小胜孝友堂李氏少溪公后裔世系图(1一9世)</h3><h3>根据《小胜孝友堂族谱》(1995年)及《广东省小胜李氏族谱》(2016年)整理而成。</h3><h3><br></h3><h3>目的是:</h3><h3><br></h3><h3>一、方便族人查阅世系及彼此关系,加强联系,正所谓“血浓于水“。</h3><h3>二、方便海内外失联多年的族人寻根,认祖归宗(根据旧谱记载和2016年版族谱编谱过程的反馈,外迁饶平、九河、陕西乐昌县竹子坑、海南、韶关、江西吉安龙泉县和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宗亲,目前无法联系上谱)。</h3><div><br></div> <p>小胜李氏创基始祖少溪公(1536-1626)简介</p><p><br></p><p>少溪公:字维林,后更为李春户,是福建上杭火德公第十二世裔孙,是乙五郎公之五子,原居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大椹社(即今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大椹),后创基于潮州府海阳县小胜乡(即今梅州市丰顺县小胜镇)。</p><p>妣:温氏、继朱氏,</p><p>生七子:桂林、桂山、桂台、桂瑚、桂柱、桂梓(前六子为温婆太生),桂芳(朱氏婆生)。</p><p><br></p><p>少溪公生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丙申三月初四辰时,卒于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丙寅五月廿七日未时,享寿九十一岁。原葬丰良,后人迁葬于珠坑村尾。公从小聪明好学,对风水地理颇有研究,他认为自七世念二郎公(字型邦,号德荣)迁居丰政都大椹社六代(当时属于潮州府海阳县),人丁不多,是因溪水穿乡而过,是水破天心的格局,遂起了迁居发展的想法,后边养鸭边寻找新居。经过几个地方的实地考察和实践,认为小胜适合发展,于是认陈姓为亲(二世桂林公娶陈氏婆,三世荣庭公娶陈氏婆),搭寮养鸭开创基业,经过数代人的艰苦的奋斗,发展至今,450年间,少溪公后裔数万人,散居各地,人才辈出。</p><p><br></p> <h3>从小胜开基算起第九世,少溪公裔孙字辈:绪子文明永,肇华正大宗,万仕昌云志,福毓鼎春东(9-28世,取名字辈)<br></h3> 《少溪公事略》原文<br>  <br>始祖少溪公,明之嘉靖人也。自光公移居大椹以来,已历六世。公因其地“水破天心”,乃有迁居之意。相传托名养鸭,沿乡踏看,栉风沐雨,不避苦劳。初至海阳县丰政都之大留隍,见其地势低卑下,当被河水淹浸,又逼通判衙,多苦夫役之累,曰此非可久居之所也。继寓扁沙,公见其近圩市,后代必多游荡,曰此亦不可久居也。终乃寻及小胜一乡,陈林邱宋四大富豪盘踞其地。公乃认陈姓为亲,寄居其家。后向陈姓借一旷地搭盖茅屋,以避霜露,即今孝友堂是也。其地荆榛充塞,实陈姓之弃堂,遂慨然与之。我公既得此地,如蛟龙得雨。而彼之所有者,将尽为公之所有矣。敬仲之“五世其昌,八代莫京”,何多让焉!即孟母之三迁教子,亦可后先辉映也。公诚人杰也哉! <h3>八百年来的迁徙路线:</h3><h3>福建永定上杭丰朗村(800年前)一一广东梅县隆文镇一一广东丰顺县丰良镇大椹(600年前)一一广东丰顺县小胜镇田背村(450多年前)</h3> 小胜镇的历史:<br><br>一、广东梅州丰顺小胜,1738年之前,隶属于潮州府海阳县。<br><br>二、1738年丰顺置县后,小胜隶属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惠潮嘉道潮州府丰顺县。<br><br>(注:清朝乾隆二年(1738),设丰顺县,划海阳县丰政都全部,大埔县清远都白芒社等四州县边陲为县域,以原丰政都汤田通判府城【今丰良镇】为县城)。<br><br>三、民国时丰顺县小胜乡先后隶属广东省潮循道,第五、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br><br>四、1965年,小胜属梅县地区,1987年后属梅州市。 <h3><font color="#010101">丰顺小胜卫星地图,孝友堂(一世少溪公祠)位于田背村,二世长房桂林公祠位于黄泥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孝友堂航拍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胜孝友堂外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孝友堂内景</font></h3> "孝友堂“名字的由来——民国32年李唐编写的《丰顺县志》(1943年版)关于少溪公的记载<br><李唐字介丞,丰顺砂田镇黄花村人,李国平院士的伯父> “三溪公“的故事<br>——丰顺版的“桃园三结义” 仅根据族谱上现有记载不完全统计,少溪公传下后裔,二世7人,三世19人,四世40人,五世55人,六世83人,七世189人,八世243人,九世261人。 <h3><font color="#010101"><p>小胜孝友堂李氏少溪公后裔世系图(1一9世)</p><p>(打“**”为名字失考)</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