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于婺源,一直都是我的一个梦!不论是春季满山遍野的油莱花开,还是秋季赏古村、观晒秋。</h3><h3>我们都对她这么着迷!除了大自然的馈赠以外,更多的是这一片土地赋予地的文化、历史内涵。</h3> <h3> 十一月23至24日是周末,恰逢婺源举办“国际马拉松大赛”,“登协”队友踊跃报名参加“五公里迷马”,周六一大早,我们三辆车迎着初升的太阳,向着婺源一路高歌猛进。车在轻松的行进,心情也随之飞翔起来,贴近车窗,让眼前一幅美景跃入眼帘,旭日初升,一派祥和!心旌摇荡,诗意盎然!</h3><h3>婺源行</h3><h3>谁说初冬风霜重,</h3><h3>凋花折草露华浓。</h3><h3>山枫叶染何甘落,</h3><h3>堤岸菊黄呈盛容。</h3><h3>不向幽塘寻秀色,</h3><h3>却临胜地探花丛。</h3><h3>初冬赏景情依旧,</h3><h3>喜是南方未见冬。</h3> <h3>每年十月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天气晚来秋,却话秋意浓。树叶开始红透,四处弥漫,渲染整个村庄。并与炊烟、群山、白云形成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迎来一年最妖娆的时节。此时的婺源,已然成为了各路旅行家以及摄影爱好者的天堂!</h3> <h3>“晒秋”已成为婺源的新元素,但婺源“晒秋”并不仅指所谓的秋天,这里的“晒秋”指的是将秋天的收成,用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竹晒匾,里头装着金灿的菊花、火红的辣椒等农作物。这些作物在丰收之后就需要晾晒,这些色彩艳丽的农作物,散落在黑白为色调的徽派建筑间,形成婺源乡村特色画卷,这独特的景象也入选了“最美中国符号”。</h3> <h3>“皇菊”也是婺源的一大特色,我们目之所及的皆是皇菊,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湖边塘沿,均能看到菊花在阳光下随风摇摆。更吸引我们的是门口凉晒的皇菊,黃澄澄、金灿灿。待菊花晒干后,就制成菊花茶向游客兜售。</h3> <h3>江湾景区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境内,国家5A级景区。</h3> <h3>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是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村中至今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h3> <h3>著名的萧江祠堂,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人文丰富、历史悠久,尽显王室气派。</h3> <h3>进入景区就有一汪水池,建筑、绿植倒影其中,江南水乡的感觉跃然眼中。</h3> <h3>从江湾牌坊下走过,仿佛步入了一个古代的小镇。明清古民居宅院遍布,粉墙黛瓦,参差错落;镇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斑驳的苔藓诉说着不尽的沧桑和久远的记忆。</h3> <h3>时令已是小雪,然而天气仍是暖洋洋的,少了冬季凛冽的寒意,多了五彩缤纷的意境。大自然就是这样杰出的画家,随意挥动那个无形的画笔,星星点点,随意抛洒五颜六色,把这个世界装扮的如此多彩,充满活力。</h3> <h3>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文风鼎盛、群贤辈出,孕育了明、清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h3> <h3>婺源晓起是行程的第二站。据说,汪万武于公元787年逃乱来到此地,天刚破晓,见此处田地肥沃,青山环绕,溪水潺潺,就在此结庐,起名晓起。后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处建村,也称晓起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晓起坐落于婺源县城东,距离县城约二十公里,是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如今的晓起,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村。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h3> <h3>晓起村中保持六百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之地曾经有过的辉煌。</h3> <h3>在这个深秋浅冬的季节,置身于这个斑斓的世界里,轻盈漫步,深深呼吸,看着山涧小溪在流淌,听着林间鸟雀在唱鸣,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啊,我被完全陶醉了!</h3> <h3>离开了晓起,我们又来到了"李坑",我们的大巴车远远地停在村外,须步行一公里或乘景交车进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徒步向前。</h3> <h3>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h3> <h3>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h3> <h3>粉墙黛瓦的民居从明清朝代走来,静静地睡在山脚下与溪水边,错落成一个个弯曲的小巷,宽窄不一,长短不一,青石板道与青苔在房舍间绵延,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连接起溪边两岸的人家,房前屋后,鲜花盛开,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h3> <h3>从小溪的这边顺着小桥走到那边,再从那边走到这边,逛逛店铺,买点小吃,在徽派的房舍间流连忘返。</h3> <h3>李坑古村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尤为出名的是南宋时出了一位叫李知诚的武状元。因此,村中尚学之风一直延续和发扬。我敬仰之情油然而生!</h3> <h3>坐在李坑的廊台上留张影,证明自己来过,李坑古村,初见惊艳,再见依然。李坑之美,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时间渐晚,我们告别古村,然而,这山环水绕、云淡风轻的山村自然环境和厚重久远的历史文化,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底,以致留恋忘返,</h3><h3>初冬多嘉气,江山自清明。</h3><h3>多想村中住, 谁可与同行!</h3> <h3> 在李坑游玩已经超时了,离开时早已华灯初上,根据旅程安排,我们赶去观看《梦里老家》的演出啦。</h3> <h3>《梦里老家》的演出内容围绕婺源的四季景色变化,凭借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成功将婺源的商、仕、文、武四大文化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h3><h3>《梦里老家》分为“梅韵”、“枫韵”、“荷韵”、“蝶韵”四幕。它以一个常年在外的婺源游子的乡愁为主题,围绕婺源四季景色变化,融入婺源民俗文化精髓,展示出古徽州的商贾文化、书乡文化、茶文化、婚嫁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历史名人文化。</h3> <h3>第二天的行程是石城赏枫摄影。</h3> <h3>每年从十一月初到十二月上旬,来到婺源石城赏枫摄影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作为婺源红叶观赏代表地的石城更是倍受青睐,游人爆棚。</h3> <h3>石城行</h3><h3>十月小阳春</h3><h3>霜临菊蕊新</h3><h3>丹枫燃野岭</h3><h3>白荻荡溪津</h3><h3>趋暖南归雁</h3><h3>揽胜登协人</h3><h3>此身何所寄</h3><h3>诗酒更精神</h3> <h3>那些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的外观呈现,在春季、秋季五彩缤纷的时节,互相辉映出来的视觉对冲,让人欲罢不能!斑驳而古典的房子,斑斓绚丽的色彩,以及山里薄薄的雾气,村落袅袅的炊烟,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h3> <h3>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村村是画,步步皆景,山水间飘渺着朦胧雾纱,古意盎然的民居、石径、廊桥,青山绿水环绕其间,全然剔透着一派水墨丹青的韵味。</h3> <h3>蔚蓝的天,殷红的叶,置身其中的我们,如痴如醉,抬头仰望,枝杈间投射而下的光晕,如梦如幻!</h3> <h3>乡间的小村与晨雾。登高远望,炊烟袅袅,美如仙境!</h3> <h3>石城有两个村庄:程村与戴村,被青石板古驿道贯穿整个村庄的叫戴村,而那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是程村。两村之间隔着一个小山坡,村后都有古枫点缀,但又各具特色。</h3> <h3>程村三面都有古枫树环抱,一面是石灰岩小山坡,早晨的晨雾悬挂在树半腰,加上村庄中的炊烟,如梦如幻,很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h3> <h3>婺源的彩虹桥是“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h3> <h3> 彩虹桥坐落于婺源县清华镇,因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得名,始建于南宋1137年,桥身宛若一道跨越时空的彩虹,全长140米,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设计最为科学的一座古廊桥。廊桥与周边的古村落、青山、碧水、古驿道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墨山水画,尤其是在晨雾、细雨、月色的衬托下更显诗情画意,因此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也是最美乡村——婺源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上游竹筏上,飘浮的是一节节的祝福。</h3><h3><br></h3><h3><br></h3> <h3>下游隔墩上,串起的是一串串的思念!</h3> <h3>风轻云淡艳阳天</h3><h3>登协队友气宇轩</h3><h3>一路欢歌催笑语</h3><h3>三车疾驰婺源来</h3><h3>深山富氧闻之爽</h3><h3>清池戏水乐者欢</h3><h3>路短脚长终有际</h3><h3>超越自我享自然</h3> <h3>离开了彩虹桥景区,我们又驱车前往思溪延村。景区大门口硕大的算盘吸引了我们,赶紧上去拍照留影。</h3> <h3>日子把风霜刻在脸上,岁月把回忆印在心头。但童心是一种心态,即使岁月蹉跎,时光荏苒,也要珍惜它,爱惜它,愿我们童心永驻、永葆青春!</h3> <h3>思溪延村里的乡间小道,水杉树红遍一路!</h3> <h3>思溪,由俞姓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因地处清溪旁,故以鱼(俞)水相依之兆而取名“思溪”。思溪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沉淀着徽州建筑的高超技艺和古典美,又在时代的脉搏中得意喘息和延续。而今的思溪村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村,更是许多游客向往的乡村旅行目的地。</h3> <h3>村口有一廊桥,河上架桥,从风水学上讲,便是“收敛天地之气”了。可惜才疏学浅的我记不得那许多,只能用眼去看,用心去品了。这座连接村庄与外部世界的廊桥是叫‘通济桥’吧。阳光下,廊桥横卧溪上,一点儿也不张扬,却和整个村落和谐的融为一体。这是一个没有油漆,不加任何雕饰的杉木桥。桥面上的木板因为长年累月的磨擦,已经残破了。</h3> <h3>思溪的老宅都是高高的墙,在村中狭小幽深的巷道里穿行,抬头只能看到一线的蓝天。只有几百户人家的村子并不大,但在高墙围合之下,竟然让我们好象走入迷宫一般,拖拽着你的目光的斑驳墙面,随处可见的张扬的马头墙,让你不感慨都不行!</h3> <h3>白墙、黑瓦、翘角飞檐的祖屋里,无论中堂神龛,还是字画楹联,莫不凝聚着处世之睿智和做人之精略。</h3> <h3>木搂花窗间,雕粱画栋里,嵌着历史人物和花鸟虫鱼,那定是先辈对后人的寄托和叮嘱吧!</h3> <h3>思溪的美,需要用一颗宁静的心慢慢去体会的。村里人不是很多,于是便有了一个安静的思溪之行。在村边行走,暖暖的太阳照着,勤劳的大娘、大嫂在河里洗衣洗碗,一只懒洋洋狗在桥上旁若无人地睡着。这恬静悠闲的一切让我们也不由得放慢了习惯于匆忙的脚步!</h3> <h3>思溪邻近的村名居然叫“延村”,好有意思的村名,或许是日子长久的延、是生生不息的延吧!可是我们时间很紧,来不及造访,只留下一份遗憾离开,也留给下回再访的理由。</h3> <h3>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是我们临川的戏剧大师一一汤显祖的名句,今天我们从追逐着祖辈足印又到这世人心中的"梦里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房子,一直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一种眷恋。“老家”已经是一个距离现代人越来越遥远的概念。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曾经、现在和将来,而且那里有我们的根、我们出生的足迹!无论你走得多久,多远,那浓浓的乡情终会令你魂牵梦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