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卫古城、镇海角、南炮台。

八千里路(a忠)

<h3>北方已是雪花飘飘,南国的厦门却暖和如春似夏,迎着清晨和煦的阳光,骑缘自行车队又出发了,今天的目的地—镇海村。</h3> <h3>早上七点在海达轮渡乘滚装船前往漳州港。</h3> <h3>在缓缓前行的渡轮上</h3> <h3>迎面的海风略有寒意,远外的美景尽收眼底。</h3> <h3>漳州港轮渡码头到了。</h3> <h3>经过三十多公里的骑行,来到镇海卫路口。</h3> <h3>镇海卫古城</h3><h3>镇海卫古城位于福建漳州龙海市隆教乡镇海村,系明代福建沿海抗倭御敌的重要卫指挥所之一,与威海卫、金山卫、天津卫并称为“明代四大古卫城”。2013年5月4日,镇海卫古城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卫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祖先留给世人的遗产,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沧桑。</h3><h3>  镇海卫地处偏僻,它却管辖南到广东汕头、北至福州马尾的漫长海岸线。卫城的"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卫城内设卫指挥使司和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h3><h3><br></h3> <h3>古城东门</h3><h3>古城位于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兵戎古城,城墙全部用石头砌就,依山临海,地势险要。</h3> <h3>这段古城墙见证了600多年的沧海桑田。</h3> <h3>城门外通往海边的古道,如今少有人迹。</h3> <h3>古城内的古民居。</h3> <h3>参观古民居的队友、来古城探秘的快乐的学生。</h3> <h3>古城南门。南门,建造方式奇特,有两重城门,进入第一道城门后,两侧又筑一道半月形城墙,俗称月眉城(简称月城)。</h3> <h3>南城门在维修中。</h3> <h3>月城的门</h3> <h3>月城的城墙顶,树墩上放了个石磨,古色古香。</h3> <h3>站在城墙上眺望,隔着海湾,对面的山上有一排的风力发电机,海边的风大。</h3> <h3>城墙外悬空的石阶梯,不知何用。</h3> <h3>城门边的古榕树,尽显沧桑。</h3> <h3>南城门边上,有一条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古街依山而筑,一层层的阶梯直通山顶,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尚有少数村民居住。</h3> <h3>古街的石牌楼。</h3> <h3>街上还有少数居民。</h3> <h3>电杆、电线破坏的古街的韵味。</h3> <h3>很有型,好个敬业的摄影者。</h3> <h3>坐在古街的台阶上慢慢品味。</h3> <h3>月亮湾</h3> <h3>望月角</h3> <h3>镇海村</h3> <h3>镇海村的海上田园。</h3> <h3>镇海角两边是两个月牙形的天然海湾,金黄色的沙滩加上湛蓝的海水,绝对是看海的好去处。镇海角上的旗尾山有一大片草地,山上的灯塔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h3><h3>镇海角有点像台湾南部的垦丁,人称“小垦丁”,这里景色宜人。</h3> <h3>山上很多布满气孔的火山喷出岩,海边也有成片的黑色火山岩,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古火山口。</h3> <h3>在海风的吹拂下,满眼秋色。</h3> <h3>旗尾山上的灯塔。</h3> <h3>大海中的一座小岛,远处所见的旗尾山。</h3> <h3>龙海市港尾镇的军事古迹南炮台,址在石坑村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炮台濒临东海,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它与厦门岛上的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着厦门海口,拱卫着祖国东南大门,素有“天南锁钥”之称。</h3> <h3>  屿仔尾南炮台系闽浙总督邓廷桢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配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为御侮备战而建筑的。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行扩建并改装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计有主炮一门,副炮三门,同厦门胡里山大炮为“姐妹炮”。炮台建有城堡、兵舍、战壕、弹药库、练兵场设施。炮城三合土建成,呈现椭圆形,城墙周长约240米,高6米,厚1。5米。城墙上建有女墙、垛口、枪眼,虽然经100多年来风雨剥蚀,而城垣至今仍坚实完好。三门副炮早已拆毁,一门主炮也于1953年修建厦门高(崎)集(美)海堤时拆走。</h3> <h3>对面的胡里山炮台依稀可见。</h3> <h3>途经后石电厂,王永庆投资兴建的。</h3> <h3>卓岐海堤。</h3> <h3>海堤边的海鲜大排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