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91919"><b> 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备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苏霍姆林斯基</b></font></h3> <h3> 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映射出最美读书人的模样,如果你问有什么比阅读更美,那应该就是弥香的书卷气吧。12月2日中午,在校教科室的引领下,柳园小学“与书同行”教师研读分享活动拉开帷幕。<br></h3><h3><br></h3><h3></h3> <h3> 参与本次研读分享的老师均是由教研组推选产生,她们分别是胡宁婷老师,杨慧老师和叶蔚老师。此外,还邀请了胡秀丽书记、蓝伟霞副校长及李燕飞主任来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h3> <h3> 首先,为我们带来的是两位现场分享感受的老师。胡老师推荐的书籍是《低年级语文这样教》,其中提到这是一本实用且有思辨的书。“写话如何规范?”“教学内容如何有趣?”等问题成为胡老师重点分享的内容,抽丝剥茧般娓娓道来,不禁让人感慨老师的用心阅读。</h3> <h3> 被作者的温暖感动,被文字的力量打动。分享中,胡老师提到学生语文素养只有在大量阅读浸泡下,孩子才能自然习得,作为低段老师,她愿意带着孩子们去读经典。</h3> <h3> 教育恒久远,学无止境时。围绕综合性学习,杨老师谈了自己的几点想法,有认识有思考,从分享中可以感受到杨老师阅读的真诚。</h3> <h3> “没时间,忙得让人发疯;没胆量,吓得让人发抖;没心情,考得让人发怵;没路径,虚得让人发懵。这些教学中真实发生的情况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满是困境,如何解决是本书提供的一个方向。”杨老师如是说道。</h3> <h3> 那不妨统整活动,集中主题;不妨反复实践,样例引领;不妨先易后难,步步为营。有总结有提升,杨老师用她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剖析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乐学善思的叶老师为我们分享的书籍是《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叶老师谈到这本书背后承载的是刘善娜老师对数学课堂的执着、热爱与坚持,更多的也能让每一个读者感受到一个数学老师对教学的尊重与敬畏。在阅读这本书时,除了让她对作者有深深的敬佩之余,也让她知道:数学不仅仅是数学,更多的是一种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解题,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发散源于课堂之外的修炼与反思。</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读完这本书,叶老师认为首先是热爱和用心,只有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发展才是有内动力的,任何成长,离不开的是发自内心的付出和执着的投入才能更持久。其次是关注学生,“不走近孩子的内心,永远只能做一个外行。借助惩罚会产生一些效果,但往往治标不治本。”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困难与需求,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向学转移,看到孩子的每一种可能性,让学生能够思维外显。</h3> <h3> 咬文嚼字间的偏爱,教育前行的能量。分享过程中,老师们耐心聆听,评委们认真斟酌。有启发的阅读才是真阅读,相信柳小的老师们在与书为伴的路上定会发现更多的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