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1<br> 今年11月16日是泸天化建厂60周年的喜庆日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微信上朋友们持续发来现场照片,帧帧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看着久违的红火场面,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br> 1979年10月,当了八年大头兵的我退伍来到泸天化铆焊车间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其时正值泸天化乘着改革开放浩荡东风扬帆远航的大好时机。上一年,企业主打产品“工农”牌尿素刚刚获得国家颁发的银质奖;今年再受国务院表彰;接下来,工厂又作为四川省国有企业利改税先行单位,在依法纳税后首次留存丰厚利润,以后逐年累积,俨然成为一方财神,除了各家银行围着团团转,地方政府也每每前来求助——泸天化实实在在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 <br> 手中有了钱,企业当即着手改善职工生活,印象中第一件看得见的实事是新建泸天化大礼堂。铆焊车间承担了全部钢件制作,记得几十吨钢梁拼接完后,最后小小的银幕架还颇费些周折。为了将上下两根十多米的钢管弯出规定弧度,我们作业组先在平台上按图纸放好样,然后用火将钢管烤红,硬是用十八磅大锤一锤一锤敲出标准尺寸。下班后,我两个膀子痛得如同脱了臼,以致后来数年每当在公司大礼堂看电影,一望见那面雪白的大银幕,我的两个肩膀都要神经质抖动一下——也不知眼下这副银幕架是否还在使用?<br> 进厂没两年,适逢老系统十万吨合成氨脱碳改造,铆焊车间又承接了主要的机件制造,且内部塔件全是不绣钢,较之普通碳钢材料,制作更为繁杂。那段时间,全车间没日没夜抢工期赶进度,人人累得几乎脱了形,最后总算没有耽误系统改造。<br> 一个阳光乍现的上午,我跟着两位师傅顺着塔边脚手架首次登上五十多米高的再生塔顶准备安装机件。站在逼窄的平台偶一下瞥,顿觉头晕目眩,似乎整个塔身都在云端中晃悠,吓得我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师傅告我别紧张,说初次登高都这体验,并要我今天别干活,先适应一下高空环境再说。<br> 我遵嘱双手紧握栏杆,极目远眺,心绪这才慢慢平定下来,进而发现登高望远是如此之美。广阔的天宇飘浮着团团浮云,初露的朦胧日头慵懒地照耀着苍茫大地,放眼望去,群山逶迤起伏,大江蜿蜒似练,川滇公路象一条灰色的玉带飘忽于氤氲的山水之间,远远地通往滇黔广阔的天地。川南形胜,于此管窥一豹。遥想民国初年,滇军将领朱德奉蔡锷将军之命率军入川,就在脚下这片名曰棉花坡的地方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展开了四十多天的激战,最终重创敌军,取得护国战争的胜利,朱德也由此一战成名。<br> 1963年4月1日,身为新中国领导人的朱德委员长再次来到长江上游这片热土,重点视察了我国天然气化工先驱泸天化,回京后当即向中央政治局递交了《关于利用和发展四川天然气化工问题的报告》,充分肯定了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我国化肥工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泸天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和七十年代前期分别从西方引进英荷型和美荷型中、大化肥生产装置各一套,由此奠定了企业在中国尿素工业的龙头地位。继朱德之后,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厂视察,这一切,都是一般工业企业难以获得的殊荣。 <font color="#b06fbb">1963年4月1日,朱德视察泸天化。</font> <font color="#b06fbb">1983年12月29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泸天化。</font> “六五”以后,泸天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借助改革开放之力,企业利用世界银行首批对华贷款对两套化肥装置进行大规模节能增产改造,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居行业前列,公司还曾名列中国工业500强。其时我已调入公司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为应对部厅和省市各级领导机关不时要求泸天化介绍企业发展经验之需,常年忙碌于各种文牍的写作之中。熬更守夜赶材料虽很辛苦,但看着企业蓬勃发展的兴旺劲头,心里始终甘之如饴。<br> 回顾那时的农资市场,化肥供需缺口较大,每到岁尾年初,每天都有各地的政府官员带着土特产前来拜年,有时一天就是好几拨。三号楼前车水马龙,办公室人人都为接待陪酒伤透了心。接待科简仕伦责无旁贷,几乎每天都得作陪,饶他酒量再好也受不了,每到危难之际,他便使出绝招——猜他的岁数行酒令。那时的仕伦虽年过不惑,因肤色白皙,加之酒晕微酡琼杏颊,众人往往将他年纪猜小了。仕伦宛然一笑,怀中掏出身份证往桌上一拍(亏他早就准备好了),头一仰:“喝吧”。不管是县长还是专员,也只得仰着脖子喝下去——说穿了,人家屈尊俯就还不就是为了那点“鱼蛋子”。有一年众明星来泸州演出,第二天上班时,我突然看见陈佩斯和朱时茂出现在泸天化办公大楼并与公司老总交谈了多半个小时。后来听说也是来求购尿素,想为朱时茂山东老家解决一些现实需要,是否如愿就不知道了。<br>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鼓励化肥企业稳产高产,“八五”初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大化肥表彰会议,化工部对此高度重视,事先要求泸天化派人进京协助部里撰写大会发言,重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希望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公司派我担当此任。进京后,在化肥司王文善司长和大氮处梁淑媛处长的直接指导下,我执笔圆满完成了这篇发言稿。几天后会议在中南海小礼堂召开,全国十三家大化肥企业悉数参加(泸天化另有虞崇荣副总和屈永健副处长与会)。会后又专门组织代表们参观了紫光阁,并在旁集体留影。照完相后代表们主动协助工作人员将站立过的金属架送回原处。我和川化的邓佑其副总共抬一副沉重的架子,诙谐的邓总累得呼呼直喘还不忘说笑话:“嘿嘿,挣表现挣到中南海来了!”立时引得大家一阵欢笑。<br> 企业的兴旺发达必然为职工带来优厚福利。实难忘:泸天化当年新建的正规体育场和游泳池在泸州堪称一景;公司定期报销员工全部医疗费用;子女在子弟校读书基本免费;每个人退休前都能享受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费疗养。身上的穿戴,除了内裤,防寒的,清凉的,公司从头到脚发了个遍;年关之下,公司都要为每个员工准备好充足的年货,以至纳溪街面的小贩不时骂娘:妈哟,泸天化一发鱼,老子的鱼都要臭!以上这些,足以大大增强广大员工和家属的幸福感。<br> 除此以外,优质企业的凝聚力必然要从多方面体现,最典型的就是对人才的吸引。除了招徕化工生产各项专业人员,泸天化还吸引了多方面人才加盟。厂子弟校原本只是所普通厂办校,随着企业发展渐入佳境,短短几年间,吸引了远近不少优秀教师纷纷加盟,从小学到高中,教育质量普遍提高,高考升学率在泸州市与重点中学六中和二中实有一比(那时还无私立学校)。一天下班后,我看见市电视台几个记者扛着摄象机正在采访楼下邻居,一问才知她那在子弟校读书的儿子今年荣获了泸州市高考状元。再看区区小车班,从外转入的司机有些的确很有来头:张义海师傅当年曾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开车;熊联兴师傅是从云南省政府小车队调来。曾任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的牛俊才和书法大家欧俊楷则分别是从市液压附件厂和纳溪中学调入。总之,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高歌猛进,泸天化一时可谓人文荟萃。音乐舞蹈、摄影书画、园艺垂钓、武术棋牌、信鸽雀鸟、金石篆刻等各方面均不乏人才。企业文化蓬勃发展,十多个协会由公司工会统一管理,每年划拨一定经费开展相应活动,胜出者代表公司参加部省市各项比赛并多次取得不俗成绩。记得一次我代表公司桥牌队在市里领奖,不经意听见几个工作人员在旁感叹:不管搞啥比赛,泸天化咋个总能得奖!当年创作的厂歌,歌词中最能引起员工共鸣的两句就是:我们是光荣的泸天化人—我们是自豪的泸天化人。因为那是泸天化八千员工精神面貌最真实的写照! <font color="#b06fbb">泸天化生产区</font> <p> 2<br> 中华民族极具智慧,简单一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便说尽了人间沧桑。<br> 进入本世纪初,泸天化已发展成为集化肥、油脂化工、甲醇、二甲醚、1,4—丁二醇等各类化工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化工企业,尔后又斥巨资投向内蒙、宁夏搞煤化工。但随着资金不断销蚀,企业不但没见效益反而日显疲态。至我退休前几年,生产经营已呈处处吃紧,各项费用一压再压,员工福利更是明显下降。好在本人2015年正式退休,犹如一艘大船上的乘客在遭遇风暴前安全着陆,心中真感万分庆幸 。这以后,企业机构多次变更,人员几经分流,熟悉的同事大多走向体制内外不同去处,加之自己长住泸州,地理上和心理上都与泸天化日见疏远,偶尔听到的不是企业债务增加就是员工收入减少,想起曾经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日子越过越紧巴,心中好不沉重。一次去公司退休一支部过组织生活,听书记一口气传达了泸天化多项福利裁减计划,甚至连过年慰问住院病人那点费用都被砍了,听得我心中拔凉拔凉的。当年富甲一方的财神爷,何以落泊到如此寒碜的地步?悲凉之余,就想学学路易十五,身后管他洪水滔天!故常常自嘲“挥手一别从兹去,从此萧郎是路人”。但多年集攒下的企业情怀哪是轻易就能割舍掉的。据我所知,具有这份浓重泸天化情结的退休员工可不在少数,平日里泸州的老哥们时常相聚,每谈到泸天化当下的窘境,哪个不是摇头连连,叹息不止。去年厂庆时期,泸天化数百住在泸州的退休人员自发聚会滨江路。大家在一起深情缅怀公司昔日辉煌,痛陈企业当今种种困境,人人慷慨激昂,个个壮怀激烈。那份情感,丝毫不亚于当年新老系统大会战的热烈程度。<br> 腊月将尽的一个黄昏,我偶然来到厂区大门外,天空密布着厚重的铅灰色云层,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打着地面零落的枯叶。年关将至,往年此处早已彩虹飞架,气球高悬,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人们纷纷扶老携幼来此照相留影,厂前区不时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此刻却是暮色重重,一片阴晦,四下里寂静无声,好不冷清。大门里出来几个冷得缩肩佝腰的工人,牛仔工装浸润着斑斑油渍,似乎刚从抢修现场下来。我一路目送他们默默走过昏暗的路灯,渐渐没入苍茫的夜幕,心中涌起无限惆怅。天色慢慢黑尽,夜空中下起霏霏细雨,冰凉的雨丝飘刮在脸上犹如针扎般刺痛,我仰面苍穹,一任万千钢针向我扎来,借以抒解郁结的心境。望着厂区内灯火辉映的高大造粒塔,我脑海中蓦地闪现出陆放翁凄怆的诗句:</p><p> 城上斜阳画角哀,</p><p> 沈园不复旧池台,</p><p> 伤心桥下春波绿,</p><p> 曾是惊鸿照影来.<br> 是的,辉煌时期的泸天化就是我们心中的俏佳人。雄伟的造粒塔可以见证她的绝代芳华,风姿绰约,翩若惊鸿,尽管现今韶华已逝,青春不再,但留存于我们心中的永远是她在缱绻时光的万种风情。<br>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刻意回避再去厂区,也不想了解泸天化任何信息,个中缘由自不待言。<br> 大约今年“五一”前后,突然有一天,无意间听人说起股市上代码000912的“泸天化”股价从不足4元急速上涨超过8元,短短三个月内整整升值一倍。一时间,股市内外的人们都在热议泸天化的资产重组。后来果然听闻通过司法重组最终消解了泸天化78亿巨额债务。企业已从先前亏损转而赢利,去年实现利润6.4亿元,今年预估利润近4亿元。听此消息,我心中好生激动。我那深陷困境的老东家,这下可算苦尽甘来了。国庆期间,我专程前往泸天化观看庆祝建国七十周年职工文艺演出,听熟人感叹公司好久没搞过这样的文艺演出了,尔后又悄悄告诉我今年“十一”发了过节费,也是好久没有的事了!看着朋友堆满笑容的脸庞,我心中着实替奋战在各个岗位的工友们高兴。最近庆祝建厂六十周年,又给每个员工发放可观奖金;出于对历史功绩的认可,退休人员亦统沾些微雨露。久旱逢甘雨,一时间公司上下额手相庆,体制内外皆大欢喜,人们好象又回到当年的美好时光。<br> 回顾泸天化这些年走过的风风雨雨,其实反映的正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大潮中砥砺前行的共同历程。计划经济时期,国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确有很大担当和作为;进入市场经济后,国企也必须在各种竞争中学会生存和发展。但现实中多少名噪一时的国企就是栽在这个痛苦的转型过程中,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寿终正寝。泸天化能在历尽磨难后拨云见日,实属不易。这个结果固然离不开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经营班子的呕心沥血和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同时也表明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资地的优良,否则就不会有多家商业银行前来认领泸天化股权。<br> 真心希望泸天化能借此契机重振雄风,一如浴火凤凰,涅槃重生,再现辉煌!</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