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胡抗美书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洪彪草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厚祥草书</font></h3> <h1>张旭光草书<b><br></b></h1><h1><b><br></b></h1><h1><b><br></b></h1><h1><b>中国书协“狂草四人展”被喷,冤吗?</b></h1><div><b><br></b></div><h1><b>请您务必理性看待</b></h1><p><br></p><p><br></p><p>文/二小书法</p><p><br>近日,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秘书长张旭光、理事王厚祥、前副主席胡抗美《狂草书法四人展》在湖南开幕。此次展览是以“致敬先贤”、弘扬“书法正能量”为主题。本次展览展出了四位参展人数幅精品草书,可以说给湖南人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br><br>《狂草四人展》海报<br>然而开幕不久,很多网友建议将“狂草四人展”改成“书协领导展”,网友表示欣赏不了此四人的作品,写的“不好”还能办展,只有领导才有这样的行为,故而建议改名。<br><br><br> “书协领导展”,确实参展的都是书协的领导,然而因为欣赏不了就给改名“书协领导展”,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们不能因为不认识或欣赏不了就给肆意改名,而这种改名还是带有“攻击性”的,这么说是不负责任的。<br><br> 草书在文字认读、笔法、结字、章法布局上都区别于其他书体,草书属于小众书法艺术,这需要有一定水平的人才能欣赏。汉末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宋代黄庭坚的草书,有多少人能欣赏?又有多少人能够认读?我想不看释文很少人能欣赏,难道我们能说他们写的不好?<br><br> 草书更区别于当代的“丑书”,前者是依照古法写字,有强大的书法技法之城,后者是拿着针管子喷射,只是行为艺术,二者完全不一样,我们绝不能因为厌恶“丑书”而将草书与之并论。</p><p><br> 下面我们一起来来欣赏四位参展作者的的草书<br><br><br> 上面四张草书是四位作者所写,很明显都是从传统中来,没有一笔超出法度外,尽显草书风采,。更值得肯定的是,他们的书法写出了个人情怀,草书是最能展现作者性情的一种书体,这和草书的表现形式是有很大关系的。</p><p><br>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的作品,让人极度厌恶,值得我们去吐槽,值得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们错误的行为会影响书法的发展,或者说会影响下一代。<br> 同时也不能因为不认识草书,就大肆辱骂且情绪激昂!真的没有必要,这样对自己的身心并没有好处,何不用这个功夫用来学习呢?去学习他们的优点不好吗?这样以来不但学习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眼界,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您说不是吗?</p><p><br></p> <h3><font color="#010101">刘洪彪,1954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资深国展评委。常以狂放不羁的草书示人,作品笔法章法墨法常有出奇之处,变化莫测,大气磅礴。</font></h3> <h1> </h1><h1><br></h1><h1> <b> 刘洪彪:草书不能太随意,这4点,您注意到了吗?</b></h1><div><b><br></b></div><div><b><br></b></div><p> 小磊爱书法<br></p><p><br></p><p> 刘洪彪,一级美术师,擅长草书。就说近日的第12届书法篆刻展吧,草书方面的评审工作就是刘洪彪主持的。也就是说,刘洪彪的草书风格不光是展现他个人,对当下的草书书风也有一定的影响。你想啊,如果你知道刘洪彪老师担任评委,为了增大入围的概率,下笔创作的时候自然会向他的风格靠拢。<br><br> 既然刘老师在当今草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看待草书创作的。刘洪彪曾说草书不能太随意,并且还给出了4点建议。这4点,您注意到了吗?<br><br> 一、要有出处<br> 刘洪彪老师强调说:草书创作路子要正,要能看出明显的临古出处,至少要能在作品中看出师承的对象。<br> 对于创作的细节,他指出:用笔要得法,章法要自然,点画的质量要写出来。在这其中,要有自身感情的投入,也要有法度的意识。<br><br> 二、变化起伏<br> 草书和其他书体不同,更加强调节奏的变化。这里的变化包括:方圆的变化、粗细的变化、断续的变化、动静的变化、枯湿的变化等等。<br> 就像刘洪彪老师所言:草书创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并化解矛盾,就像一首歌一样,要有节奏的变化。<br><br> 三、主次分明<br> 草书就像一首歌一样,要有前奏,要有铺垫,重要的是要有高潮部分。<br> 在一幅草书作品中,有些字真的要含蓄一些,要低调一点,为的是衬托出那些主角的精彩。当然了,这些主角是少数的,一幅作品中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另外,这种衬托要自然,不要太刻意。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佳作。<br><br> 四、心境平和<br> 草书的创作不是应该激情澎湃吗?按照刘洪彪老师所说,还真不是这样。他曾强调说:书写时的心境不对,过于刻意的话,是写不出好的作品的。只有在心境平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写出细腻精到的线条。这种状态,也是当下创作群体欠缺的。<br> 好了,关于刘洪彪老师关于草书的分享和大家介绍到这里。最后一句,道理明白了不代表就能写好了,多多实战才是硬道理。</p><p><br></p><p><br></p><p> <b> 编者:刘洪彪讲的这四点,符合书法艺术的规律,古人也是这样做的。在书法理论上,刘洪彪的站位是很高的。</b></p> <h3> 编者:<b>今天看到 网络上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撰文,比较理性的评价了刘洪彪的狂草书。算是比较温和,有取有舍的。原文如下:</b></h3><h3><br></h3><h3><br></h3><h3> 刘洪彪,作为兰亭七子之一,是一个相对来说有争议的人物。<br> 极具传统功力,却又充满创新精神,他的草书可以说是引领过时风。<br> 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就是“如果谁的狂草中加几行朱砂小楷,那他的章法一定学过刘洪彪”<br><br> 我是一个喜欢草书的人,如论讲学,我老师不爱草书,他以为草书大众看不懂,不如行书。所以对我学草过程中的教育,一般都是归于“法度”一类,他告诉我转折变化的重要性,草法的重要性,章法的重要性。<br> 我老师是不太喜欢国展一类作品的书写风格的,但是他跟我说:章法,一定要学国展,古人的章法形式太少了,应该丰富起来。<br> 于是一度喜欢过张旭光的字,张旭光讲的二王,对我帮助非常大,但是后来看看,感觉张旭光的草书虽然好,也很潇洒,但是没有刘洪彪的线条有质感,章法也没刘洪彪丰富。<br> 于是我又把刘洪彪讲学的视频看了两遍,给我的感觉就是:太丰富了,变化太多了。<br> 这些章法应该都是刘洪彪个人去探索出来的,俗称“创新”,当然其中不乏在流行书风中夹杂一些草书,也就成了被大家厌恶的“丑书”。<br><br> 如果抛出“字”和“法”的概念,单看章法,那布白的变化,那种矛盾又和谐的美感,简直太漂亮了。<br> 其实换句话说,他这种创新是不符合传统审美的。<br> 但是他的创新的要素,是从传统中来的,并放大。比如穿插、疏密、浓淡、干湿等等等等,把这些因素放大,古代也是有的,每个朝代都是慢慢去放大、增加这些矛盾对比,但是到了现代,这种矛盾是成指数的放大。<br> 以前说过很多次,这是由于古代书斋形式到现在展厅形式转变的必然结果。<br> 首先在章法上来说,并不能否认刘洪彪的高度以及创新的成功,确实非常贴合现在审美观。<br><br> 比附这张作品,章法从古代就有传承的,这说明刘洪彪的创新也是部分的,他还在坚持传统,这些字形的变化,用笔的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br> 当然草书草书,一半是章法,另一半是字,我们来看看刘洪彪的字。<br><br>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刘洪彪的字,可能字形的变化不是太大,明显能看到结构是自古人来,而且无迹可寻,整体用笔是二王张旭的,有怀素小草的机构,有书谱中的断笔,有篆隶线质。<br> 真的是没办法说他的字的水平高低,笔笔自古中来,但是有今人用笔的风格,这种用笔风格,如果我写出来就是一种笔病,刘洪彪写出来就很漂亮。<br>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的水平太高,与其说是笔病,不如说他是追求用笔锋面和节奏的变化,这是功力的表现。<br> 如果我没有那么强的功力驾驭这种风格,我写出这种笔画,那别人就可以指着我的鼻子骂我的字“垃圾”。<br><br> 在用笔的线条来说,这是一种及其冒险的事,可能这种笔画质量,很多人都写出来过,但是也仅仅是写出来过而已,并不具备美感。<br> 我甚至感觉这种用笔锋面变换的险是他的个人风格,别人模仿不了。<br> 这也侧面说明了一件事,刘洪彪的字好,但是不具备可学性。<br> 他的字不能学,这是关键。<br> 章法可以借鉴,确实丰富。但是字还是别去学为好,论用笔,学刘洪彪首先要学二王和篆隶,转折还要参考章草。<br> 说实话这些都临过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他用笔的感觉,即使找到了,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比他差太多。<br> 草书的水平就是水平,专业学一年和专业学五年十年,虽然字形差不多,但是在线质,在转折提按细节,在整个的气韵来说,都相差甚远。<br> 我们学草书也可从二王怀素张旭入手,古人的用笔“实”,今人用笔“虚”是一种艺术效果。(这种“虚”不是指笔力弱,也不是指笔病,是指提按上的轻盈与随意),这种变现力是有区别的,今人注重的是艺术性,这种表现力虽不太符合传统,但是不算错。<br>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今人的表现力是建立在古人之上的,如果学今人,那么就与古人相差甚远了。<br><br> 至于说刘洪彪写的是不是草书,这个问题回答中已经解释过了,字有取法,几乎我们熟知的草书,他都有取法,但是不留痕迹,只有遗味,这是高水准。至于章法,个人感觉比他的字水平要高。<br> 个人的意见是,刘洪彪的章法可学,从古人继承过来并有创新,很丰富。字不要学,但是可以参考他的学书轨迹,这个是对我们有帮助的。<br> 我们看一个人的草书,没有必要以美丑论,一个人一个看法。<br>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去了解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参考的东西,有学习价值的东西。<br> 用他们的经验,来丰富我们,提升我们的水平,这才是有用功。<br> 去争论一个人字的好坏,从来都是无用功,我也只是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供大家参考。</h3><h3><br></h3><h3><br></h3><h3><br></h3><h3> 编者:<b> 想一想,刘洪彪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很聪明,特别的聪明,以他的实力功力,如果按部就班临写古人帖,绝不可能是什么高手,无论各体都不精妙,却为什么能够取得声名显赫这样的成就?更确切地说是取得书法界的地位和声望,以及能够引起书法界和媒体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极大关注?</b></h3><h3><b><br></b></h3><h3><b> 客观冷静思考,刘洪彪他纵然有一千个不好,但肯定的说他一定有过人的东西存在,所以他自称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古人之说,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不是吹的。比如玩章法,玩形式,玩墨法,改变结体,大小穿插,枯笔涨墨,不拘一格,夸张放大,大胆布白,不必斤斤计较传统笔法的千古不易,借鉴美术构图,把更多外围的因素嫁接到书法上,推行展览体,流行书风,注重视觉冲击力,这可能算是一种创新,一种超越,至于超越了民国以前哪一位古人,真的就不好说了。但他丢掉的传统技法和书写功力则更多,几乎是对传统书法的反叛,单从他的字本身分析,可以说是没有多少美感的,也无多少规律技艺可循,不宜学,也不能学,学则成丑书,与江湖书法几乎雷同。刘洪彪如是一个亦步亦趋的学书者,和那些老干部业余书法家就没有太大的差别,别出心裁的玩法,才是成就刘洪彪的秘籍,否则的话,他的书法水平还不及一个县书协主席的水平高。</b></h3><h3><b><br></b></h3><h3><b> 昨天晚上,老师在我转帖的一篇批评刘洪彪超越古人说的文章下面留言说:断章取义,别有用心。看来,刘洪彪毕竟他是中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整个中国草书国展的风向标在他手里把控着,对当代草书的现状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无论好与坏,最终的结局如何,但他有话语权,有裁判权,他都依然还在极大的影响着当今书坛,并继续放大他的影响力,并与若干重量级书法名家形成同盟体系。当然,在书法圈玩游戏,和官场一样的规则,不要随便信口开河去攻击指责某个领导。像我等这样的无名学书者,临帖还来不及,眼高手低都算不上,正如芸芸众生,欣赏不动便跟着媒体冒冒泡,起起哄,也算是无知者无畏,赶赶热闹场子罢了。</b></h3><h3><b> (2019年12月2日)</b></h3><h3><br></h3> <h3> </h3><h3> 编者:不论不说,刘洪彪在当今书坛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书法狂人。最近,刘洪彪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究竟是因为他的言辞不够检点,自称超越了古人而被媒体诟病,成为一时争议的话题,还是因为他的狂草书法已经远离中国传统书法的衣钵,严重脱离大众审美视野,受到更多人的围观攻击,不得而知。</h3><h3><br></h3><h3>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和狂草,刘洪彪就是写狂草的,狂草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草,另一个是狂。</h3><h3><br></h3><h3> 大部分朋友其实都不大理解草书,更不理解狂草,草书是一种书写符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更像是一门外语,其实很多书法家也不一定懂草书,如果没有专门进行过草书训练是很难理解草书的。<br><br> 就连历史上学习狂草的人都少,屈指可数,我们知道古代有癫张醉素,指的是张旭和怀素两位狂草大师,是狂草的巅峰,后来的黄庭坚算一个,再后来就是王铎和傅山了。<br></h3><h3><br></h3><h3> 历史上少有人写草书,也是因为草书太难了,平时的生活中也并不实用,它是一门纯艺术。草书有4难:笔法难、章法难、墨法难、草法难。<br> 草书的书写者首先要背会草法,要熟悉每一个常用汉字的草书写法。而同时,草书的笔法也是5种书体里最复杂的,除了复杂它还变化多端。<br> 而这种变化又是在快速书写中完成的,同时你还要照顾用笔和用墨,对于书写者的功力和才情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br></h3><h3><br></h3><h3> 由于草书的这种艺术性,当今学习狂草的书法家很多。</h3><h3> 刘洪彪是当今狂草名家,做为中书协的会员,他的狂草本身没有突破时代的局限性。受展览体影响比较大,或者说他自身也是展览体的引领者。<br><br> 他有很深的传统的功力,但同时也受到流行书风的影响比较大,比如上面这幅作品,他写的就太过了,过度了,过犹不及。<br> 狂草虽狂,但也要遵循最基本的笔法,否则就不是书法。<br> 当代草书在表现力和形式上其实还是有创新的,但更多的人其实是走了极端,沦为表现主义。也是的这几个书坛更加浮躁。<br> 一个人很难突破时代的局限性,能够把握好一个度实属不易,从这一点上看,刘洪彪的草书在当今也是佼佼者。<br></h3><h3><br></h3><h3><br></h3> <p></p><p><br></p> <h1><b>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书法:认真写草书比较可观,癫狂起来写成江湖体</b></h1><div><b><br></b></div><div> 来源:书画观赏<b><br></b></div><p><br></p><p><br></p><p><br></p><p> 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书法:认真写草书比较可观,癫狂起来写成江湖体。不可否认,刘洪彪先生是一位富有书法造诣的书协领导,诸书皆可以写,并且以草书为闻名。写草书,小编一直认为需要点儿书法的天赋才能获得草书的神韵。要修成草书方家,仅靠师帖,不管多么辛苦努力,如果骨子里没有一些天意天才,草书写出来容易鬼画符,难成飘逸功。所以观赏刘洪彪先生的草书,感觉他不仅是位辛勤的书法家,也是天生有些顿悟书法的才能,是师帖与自由天和而成的书法功力吧。<br><br> 但是,刘洪彪先生写草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法度严谨,认真创作的标准草书作品。还有一种是废除法度,癫狂而写的江湖体草书作品。这两种书法作品,显然有质高质低观感,成为刘洪彪草书创作品质的两个极端化表现。认真写草书,质感高古,一派华美,功力十足,果然是笔如龙凤,墨如云烟,腾飞气势,十分动人。并且这些质地高雅的草书,笔法和结体都有师帖有源,守旧法,成旧规,标准不臆乱,也就是平常所讲的文人书法的高雅品质。这是刘洪彪先生草书“极端好”好的一面。<br><br> 草书书法除了极端好,在刘洪彪的笔下,也有极端差的一面。刘洪彪创作草书如果态度过于随意,草书为应付时,胡乱写草书的江湖味就显出来了,结体松散,草书形体显扁方,失去了长纵成气势的神韵,结果是笔法成乱柴,墨迹为蛇蚓,这江湖体的草书书法,拉低了刘洪彪草书创作的整体高度,从高雅落成低俗,可谓是龙变熊相,凤成鸡状,极端之差,丑笔横生。<br><br> 为什么刘洪彪写草书,会存在极好与极差的两个极端走向呢?其实这与艺术家的心态有关系。心态端正时,视旧帖为法度,不越艺术雷池,笔下纵然生风雷,也不会决堤成溃坝,草书自由万分,规矩还是被坚守着的。心态放纵时,管他笔法不笔法,心法既是笔法,想到那儿写到那儿,标准草书不值一提,我写草书我做主,癫狂起来就写江湖体了,管他法度不法度,草书就失了规矩,现了丑态。<br><br> 从刘洪彪草书创作的两个极端来看,当一个人比较好地掌握了书法的技能之后,能不能写出精美作品来,心态和态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尊敬认真心态写书法,美品不绝,书法可观;游戏癫狂心态写书法,草书就成了江湖体,丑书不断!<br></p><p><br></p> <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5;">领异标新的草书狂人——</b><br> <div><b><br></b></div><h1><b>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书法作品欣赏</b> </h1><h1><br></h1><h1><br>2018-10-17 19:04</h1><h1><br>胡抗美,湖北襄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br><br>张海先生说:“胡抗美先生是一个修养比较全面的学者型书法家。他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撰写了近百万字的理论文章,深入探讨‘古代书论的美学基础’‘书法的情感与形式’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在书法创作中,他以狂草作为审美追求,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个人风格。”<br><br>胡抗美认为书法的形式就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及其组合。这个定义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一般讲书法的造型就是点画和结体,我认为还不够,从图式的角度来看,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不仅有笔墨,即点画和结体,而且还有被笔墨所分割出来的空白,笔墨和空白是书法作品中最大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各有各的造型和审美内涵。<br><br>另一部分是各种造型的组合关系,点画与点画的组合、结体与结体的组合、字组的组合、行的组合、区域的组合,直至笔墨与空白的组合。<br><br>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内容相当广泛,从小往大说,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点画的造型和结体的造型,然后是字组的造型、行的造型和区域的造型。所有这些造型统称为笔墨,都是通过墨色表现出来,因此附带出一个墨色表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与笔墨造型相对应的空白造型。<br><br>书法中的组合关系都是以对比的形式出现的,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墨色的枯湿浓淡等等。组合关系的原则是和而不同,首先是不同,如大小、正侧、粗细、方圆、疏密、虚实等,然后是和谐。这种和谐原则下的对比关系上升到理论高度,概括的表述就是阴阳关系。因此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br><br>书法作品的对比关系越多,内涵就越丰富,对比反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但是这样一来,作品要想和谐组合就比较困难。因此不能不系统化,将它们归并为形和势两大系列。粗细方圆、大小正侧、枯湿浓淡等为形,提按顿挫、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为势。因此蔡邕又说:“阴阳既生,形势出焉。”</h1><h1><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