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研磨,比武攀高峰

安静

<h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几千年前,《礼记·学记》就告诉我们,为师者,学学半。 迎着寒息, 衡师祁东附中初中部语文组第三阶段的教研活动继续推进。</h3> <h3>一、“团学”,理论提升</h3><h3> 继曾小超老师的精彩讲座后,曾老师第一时间把《观略课议课的方法与策略》、《研磨铸造精品课》的文件分享给我们大家,并在闲暇之余乐此不疲地带领大家认真研读,这为我们的教育教研提供了理论支撑。正因为这样反复地研读,才让我们不断有新奇的发现,才有了我们不停地向前奔跑的精神源泉。</h3> <h3>二、初磨,搭档指引</h3><h3> 我们以年级为组,推选教师代表参加教学比武。我们参赛的教师代表以本年级组成员为搭档对参赛教学设计进行了第一次研磨。</h3> <h3> 聚起来,认真初磨,累累痕迹。</h3> <h3> 分开后,网上交流,讨论依旧。</h3> <h3></h3><h3></h3><h3>三、 “再磨”,集思广益<br></h3><h3><br></h3><h3> 我们的第二次研磨在课堂中落实,全体语文老师坐落成排,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打造精品课堂。</h3><h3></h3> <h3>  七年级组指出何佳英老师的《皇帝的新装》可进行情景教学,“今天现场来了很多骗子,骗子1号、骗子2号…”“你这个骗子,以这样的语气来朗读是骗不了我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更富新意和创意。</h3> <h3> 八年级组肯定了窦雅娟老师《昆明的雨》课堂评价语到位,小组分工合作探究问题,肯定了窦老师的迅速成长,指出了课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h3> <h3> 八年级周蓉老师的《植树的牧羊人》牢牢扣住问题“牧羊人创造奇迹归功于他的哪些精神品质?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将人物分析全面、透彻,给人以感情熏陶。若导入环节能够更有张力、更具目标导向性那将更加完美。</h3> <h3>  九年级组赞赏了王蓉芳老师的《壶口瀑布》的三读教学品黄河之魂,指出教学活动设计要聚焦目标,要有开放度,参与度,体现语文课堂的学科性、人文性。</h3> <h3> 在推翻中重建,</h3><h3> 在重建中沉淀,</h3><h3> 在沉淀中反思,</h3><h3> 在反思中成长。</h3> <h3>  磨课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一次次的颠覆,一次次的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历程,一次次的反思修改,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而经历了这些历练之后,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高效、完美。</h3><h3><br></h3><h3>四 “赛课” ,教学相长</h3><h3> “风雨过后的树叶更加亮丽”。经过两轮磨课后,我们的课堂吸引了众多老师们的青睐,孩子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课堂掌声不断,高潮涌起。</h3> <h3></h3><h3></h3><h3> </h3><h3><br></h3><h3><br></h3> <h3></h3><h3>看,蜕变后的课堂,赛场上的英姿!</h3><h3><br></h3><h3><br></h3> <h3></h3><h3> 王蓉芳老师,磅礴大气,与壶口瀑布的风格一脉相承,课堂期间更是利用视频带领学生们‘亲临’现场,更加直观地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h3> <h3> 何佳英老师,童趣十足,声音甜美,语言特色十足!角色扮演是其课堂一大亮点,学生们在何老师的带领下,充分领悟了不同人物形象的精髓。</h3> <h3>  窦雅娟老师,教师课堂语言丰富,极具感染力,抓住常见的景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领孩子们品悟作者对昆明雨的别样情怀,以小见大,领会情味,解读新颖深刻。</h3> <h3></h3><h3> 周蓉老师,功底深厚,滔滔不绝,课堂凝聚时代特色,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启发同学们向为时代作出贡献的人物学习。</h3><h3><br></h3><h3> 精彩的课堂让人回味!赛课结束后,大家的脸上多了几丝轻松的笑容,但我们心底明白,等待我们的仍将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h3><h3><br></h3><h3><br></h3> <h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性,经过此次磨课赛课,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心底明白虽然我们的活动暂且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会一直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