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5日至29日,小胡杨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胡杨之蕴”师徒成长展示课在一楼多媒体教室举行。</h3><h3> </h3><h3> 本学期,小胡杨支教团队抓住支教的最后时光,联合小胡杨小学教研室,提前策划,师徒共磨,耗时近一个月,成功展示了9节语文课,12节数学课。</h3> <h3> </h3><h3><br></h3><h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的支教日子已近尾声。相仿的年纪,在祖国边疆共缘,享同一个教育梦想,这是何等幸运!一年多来,小胡杨支教团队里的“师傅”和小胡杨的“徒弟”,都收获了哪些教学观念,获得了哪些教学感悟?下面,让我们寻着教研的轨迹,去观胡杨师徒风采!</h3> <h3> </h3><h3><br></h3><h1> <font color="#ed2308"><b><u>成长一:语文=人文性+语文要素</u></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font></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第一堂课: 《大自然的声音》。该课由肖晨枫老师与徒弟王萌萌老师商讨,抓住“中心句”和“拟人化”这一符合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王萌萌老师指导学生细读“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抓微风拂面时的“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抓狂风吹起时“雄伟”,只此一面,就把诗化的文字化为美妙的画面,学生可知可感,继而在师生配合读、生生互读中呈现了一场和谐共读的美。也正因此段教学,让评委老师看见了王老师的成长——有意识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品读中习得工具性的元素,同时以教师适当语言熏陶感染,使学生热爱这美妙“自然之音”,实现了人文性。<br></h3> <h3> </h3><h3><br></h3><h1> <font color="#ed2308"><b><u>成长二:“30%的朗读不一定能酿造出100%的语文味,但没有30%,一定不会有100%。”</u></b></font></h1><h3></h3><h3><br></h3><h3><br></h3><h3> 第二堂课:《古人谈读书》。刘赛慧老师、齐淑慧老师共同研读文本,最终确定抓曾国藩的“读书三论”,以朗读策略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透文言文。古诗文一直是我们教学的痛,痛在语言环境的差异,导致老师难以讲清每句诗文意思,学生“蒙在鼓里”,无法达到“理解”这一层面的目标。齐老师敢想敢教,教态一如去年持中稳重,抓好古诗文的“读”也就是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最好诠释。一些年轻老师往往舍不得让学生读,一怕展示自己的朗读示范,一怕学生读过头引起“枯燥乏味”之感。齐老师胸有成竹,组织学生多层次、多形式朗读,把“盖士人读书,一要有志,二要有识,三要有恒。”这一提纲挈领的总起句读透了。纲举目张,后面两个层次的五句话便都可顺水推舟,围绕这句话来理解。评委老师折服,“齐老师台风稳定,眼中有学生,注重学生朗读成诵,读的意识观念已深入学生心中”。</h3> <h3> </h3><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三:没有文体意识的老师,像盲人摸象;有文体意识的老师,如庖丁解牛。</font></u></b></h1><h3><b></b></h3><h3><br></h3><h3> 第三堂课:《纪昌学射》。刘赛慧老师与王虎老师用新颖的导入开场,揭示“寓言”这一特殊文体特征,为观摩老师形成必要的文体教学观定下了基调。“寓言”这类文体,其教学目标少不了“明白寓意,悟得道理”。寓言故事性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故事开头过结尾直接点出道理,如《伊索寓言》;一类是只有故事,中国的古代故事,大多不会给出道理如此篇《纪昌学射》。这也就为课堂生成创造了许多好处。王虎老师深谙此道,先是以各种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并得出寓言即为“寄托故事说明道理”,再顺纪昌拜师、学艺经过和最后结果一条线,揭示“纪昌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由此,学生知无不言,甚至有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了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这种课堂的生成,不是王老师“谋划”的,是他的文体教学意识自然促成的。</h3> <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四:一个老师的备课“指南针”应该有两个:一个叫学情,一个叫课标。</font></u></b></h1><h3><b></b></h3><h3><br></h3><h3><br></h3><h3> 第四堂课:《影子》。万晓蕾老师带着肖婷老师把脉低年段学生认知特点,结合新课标对低年段识字写字要求,抓住方位词,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低年段的教学总是充满了许多趣味,可以设计大量的游戏。但,有些老师光顾着“热闹”,一堂课学习下来,孩子只记住了当时游戏时的情绪,再问字词,差不多忘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游戏的设计与知识点不妥帖,引起学生无意义的关注因素太多。肖婷老师找万晓蕾老师商量,怎样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两点:一个是方位词:“前后左右”,二个是常识:影子物体与光源照射方向相反。肖老师设计了两个游戏,一个是练说方位游戏,一个是做手影游戏。游戏不浮夸,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也成功实现该课在低段识字写字的课标。<br></h3> <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五:课堂上的每一朵花,都值得我们赞赏和热爱。</font></u></b></h1><h3><b><u><font color="#ed2308"><br></font></u></b></h3><h3><b><u><font color="#ed2308"><br></font></u></b></h3><h3></h3><h3> 第五堂课:《带刺的朋友》。历经两周,肖晨枫老师和张晨曦老师研读教材,确立以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反复深入朗读,体会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课堂上,张老师关注每个孩子的发言、讨论交流,不急于否定孩子给出的“错误”答案,顺水推舟,切中“小刺猬”偷枣的经过,把学生拉进了文本营造的微妙世界里。张老师有许多优秀教师的特质:清亮的嗓音、清晰的逻辑和简练的语言。每一个名师,都“目中有人”。张老师也是这样的一位。整节课,张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又广又深。最后一排靠近评委席的孩子,胆怯羞涩,张老师给予耐心引导,没有暗暗责备;最前一排读不顺溜,张老师点破一个卡壳的字,学生一下子读通。这都是目光里流露出的赞赏在无形发挥作用。</h3> <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六:语文课上,我们和孩子会有多次“进出文本”的体验。这是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是最美的教学姿态。</font></u></b></h1><h3></h3><h3><br></h3><h3><br></h3><h3> 第六堂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万晓蕾老师和韦丹娜老师在磨课时,集思广益,为了突破文本,延展课外阅读,精心设计,以字理识字法破学生经常写错“竹”字的老毛病。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一篇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是读起来最押韵,像唱歌,二是我们童年最爱的“下雪天”。韦丹娜老师呈现出了一个美妙的“雪天”场景,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进入文本。她精心剪裁的“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成了孩子最喜爱的贴画。看似,一句一句在解读,实则连成一体,尾声,一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冬眠?”把学生和评委又拉回文本之外,至此拓展结课。</h3> <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七:每个人与生俱来对物的认知是全视角的,学科使人类对物的认知分工、细化,这提醒我们语文课里不可再忽略常识教育。</font></u></b></h1><h3></h3><h3><br></h3><h3> 第七堂课:《乌鸦喝水》。该课的难点无疑是让学生理解“水位随石子增多而抬升”的物理现象。为了突破难点,万晓蕾老师带给牛唯唯老师许多的创意小点子,最终以直观教学法,老师以石子丢进瓶中,使瓶中水位上涨的演示破解了一年级孩子心目中“悬而未解之谜”。“如果你是乌鸦,还能想到哪些方法喝水?”“可以用吸管!”——这是工具的使用。“可以请嘴巴更尖的小乌鸦帮忙!”——这是资源的利用。“可以放倒瓶子!”——这是改变物体原有形状规则。这些都是孩子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像牛唯唯老师那样开放的思维,就无法对学生的答案提出建设性的小结。部编教材里有许多篇目都包含常识教育,不忽视常识,是语文教学中不该缺少的常识。</h3> <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八: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更主张“一课一得”,而非“一课多得”。</font></u></b></h1><h3></h3><h3><br></h3><h3><br></h3><h3> 第八堂课:《古人谈读书》。高晓华老师与齐淑慧老师同课异构,在刘赛慧老师的启发下,以读为宗旨,整体感知孔子、朱熹和曾国藩的读书论后,重点研读第一篇。高老师这堂课虽犯了几个不该犯的错误,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一课一得”的观点,把课堂常规,平时教学工作展现出来,也给当下新进的教师许多可以借鉴的“套路”。课,要清晰,老师不拖堂,学生不焦灼,教的稳,学得实,还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一要恰当,二要适量。“一课一得”,把此“一得”落实,学生就是有收获。</h3> <h3><br></h3><h1> <b><u><font color="#ed2308">成长九: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对学生有更多的“发展”作用,最完美的评价语是推动教学步步深入,还润物无声。</font></u></b></h1><h3></h3><h3><br></h3><h3><br></h3><h3><br></h3><h3> 第九堂课:《司马光》。付健老师与王晓燕老师几次试教,力图找到一个能带领学生认识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路径。从导入司马光这个人到朗读两句话,从朗读两句话到理解一个故事,从理解一个故事到品味一个司马光。闭环的教学思路,最难处便是环环相扣,做好过渡。过渡语怎么设计最好,许多老师往往精巧设计,笔默数遍,临了,在学生前一站,这次“台词”全忘。很显然,年轻的教师一定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但随着教龄增长,课堂经验丰富,许多过渡语,便不再去“寻”,因为这些过渡语很可能全藏在学生的一次次发言中,藏在你对学生真心实意的评价语里。所以最完美的评价语都具有“发展性”,不仅发展学生“认知和情感”,还推动课堂节奏向前。王老师的这堂课,较去年的《绝句》更上一层楼,学生评价语更加丰富,课堂组织语言更“口语化”。</h3> <h3> 师徒一起成长,是种缘分,能在语文课堂里共同探寻育人真谛,是职业的幸福。师徒的幸福日记游走在片言碎语或眉飞色舞之中,师徒的成长秘奥藏身在课堂凝视或语音不断里,我们相信,师徒的结识之情也会被时光雕刻。</h3><h3><br></h3><h3> 小胡杨小学支教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