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一桌一椅一腔热情</b></i></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一笔一划一种态度</b></i></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一颦一笑一室知己</b></i></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一举手一投足</b></i></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一曲别样风采</b></i></font></h1><h1> 在省教育厅的精心组织下,甘肃省“国培计划(2019)”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研修项目小学数学研修活动于2019年11月25日在苏州大学如期举行。 </h1> <h1> 踏上记忆里那细柳点亮城楼、那烟雨蒙蒙温柔一树落花的姑苏之行,我和来自甘肃省其它县区的49位同仁们来到“天堂学府”——苏州大学,一起开启了这段为期七天的学习培训旅程。</h1><h1> 穿越百年东吴大学,邂逅百年岁月。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是一场跨越西北与江南的培训,也是一场最美的遇见,仿佛所有美好都不足以形容这次培训中的人、事、物、点点滴滴。<br></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一、追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font></b></h1><h1> </h1><h3> </h3> <h1> 已是隆冬,苏大的校园里茶花却依然吐露着粉红的花蕊;细雨如丝,绵绵不绝,在北方春天才会有的景象,却是苏州冬季的常客。没有繁花似锦的热烈,却有丝雨如愁的无奈。此景与前往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心境是那样的贴切。</h1> <h1> </h1><h3></h3> <h1> 本次参加培训的老师大多已有十几年左右的教龄。从个人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老师已步入一个高原期——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鲜有突破性的发展。专业发展方向的迷惘、职业倦怠等问题,在我们的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h1><h3></h3><h3><br></h3><h3> </h3> <h1> 在吴铁钧院长幽默风趣的开班典礼讲话中,本次培训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他让我们观看了苏州大学宣传片、介绍了苏州名城、分享了苏大的教育概况、还一一解说了培训学员应该注意的事项。</h1> <h1> 不甘心,要突围,这是培训班学员的共同愿望;</h1><h1> 重培训,促提升,这是教育局和校领导的殷切期望。</h1><h1> 感受江苏教育,追寻教育之梦,我们为“追梦”而来。</h1> <h1><font color="#ed2308"><b> 二、聆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b></font></h1><div><h3></h3></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活动一:聆听讲座</font></b><br></h1> <h1> 7天来,我们聆听了10多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一扇扇窗户在我们的眼前渐次打开,学习使我的眼前敞亮了,心中的目标也更为明确了。</h1> <h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肖卫兵教授的专题讲座《教育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从六个层次来阐述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与教育法制化的关系。教育侵权问题寇待解决,需要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深思。</h1> <h1> 苏州大学副教授查佐明做的讲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三个方面阐述:不忘初心,怎样提出?不忘初心,针对什么?不忘初心,如何实践?</h1><h3> </h3> <h1> 黄辛隐教授带来的讲座《阳光心态 压力管理》,让我们保持追求状态、需求状态和等待状态,用爱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在讲座中学员们被黄教授学贯中西的学识、闪耀着理性光辉的哲学思想深深折服。</h1> <h1> 于洁,全国劳动模范教师。 她,神采奕奕,已是28年的班主任; 她,平凡朴素,人称“天使教师”。 留念的照片上,记载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教师;培训的舞台上,活跃的是一位睿智幽默的智者。</h1> <h1> 她的讲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一个个故事的主角,都让人头疼不已,然而在于老师的陪伴下都得到了好的发展,于老师在“值不值得”的煎熬中去静等花开,完美的诠释了“四有好老师”。对名师的阐释,如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极深刻却又极清浅。</h1><h1> 其实,她自己就是名师的典范。让在座的每位学员心中都会默默叨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h1><h1> ……</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活动二:深入苏州大学实验学校、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考察学习</font></b></h1> <h1> 观摩了苏州大学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徐斌老师和市学科带头人冷满红老师的示范性课堂教学,并聆听了徐斌老师关于《无痕教育的实施策略》的讲座。无痕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徐斌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真正体现了生长本无痕,教育既生长的教育理念。</h1> <h1> 善耕实验小学的小顾老师和温婉优雅的彭老师的两节示范课,完美阐释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课结束后,善耕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刘菁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结合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活动花絮,为前来学习的老师们解释了善耕实验小学数学课堂的“不教课堂”理念。</h1> <h1><font color="#ed2308"><b> 三、思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b></font></h1> <h1> 培训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h1><h1> 第一个关键词是“老师”二字。以黄辛隐教授的见解,老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先生”,是一个知识分子;其次应当是一个“道德教师”;其三应当是一个反思型的“实践家”;其四应当是有教学风格的“领唱者”。</h1> <h1> 第二个关键词是“诗意”。江南多诗人,讲座的老师中也不乏有情怀之人,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徐斌校长的《无痕教育》、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是极有诗意的表达。带我们领略了想当年从一条小船出发,金戈铁马曾渡江,一统江山的历史。望峰回路转,更觉任重路长,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初心和使命。<br></h1> <h1> 追求诗意的生活,做有诗意的教育,是许多教育人的梦想。何谓“诗意”?我以为,所谓“诗意”首先是“喜欢”或“让人喜欢”。好的教育首先就当是让人喜欢的教育;其次,是“有趣味”或“有滋味”,这种趣味是一种高雅的趣味,这种滋味是一种享受的滋味。其三,是一种“情怀”,它能给人温暖,予人慰藉,而不是只用数字说话的“冷冰冰”的标准。</h1><h3></h3> <h1> 第三个关键词是“研究”。以研究的姿态去工作,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去研究,这是我从所有讲座的老师身上看到的共同之处。尤其是贲友林、于洁等一线名师的身上,他们的成长无不烙着“研究”的印痕。那些我们看着极平凡的小事,他们却能够从中看出端倪,能够条分缕析、找出症结所在,拿出“对症良药”,这不正是“研究”吗?更可贵的是,他们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所得用笔记下来,整理之后讲出来。这种系统性的思考,付诸笔端的行动,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h1><h3></h3> <h1> 短暂的培训在隆重而又温馨的结业典礼之中结束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带着使命和期许前来学习,满载收获和信心返岗实践;我们通过研修实践感悟,将责任扛在双肩、将生命刻在脑际、将幸福记在心间、把自主还给本真、用绿色引领未来,“顺天致性”、入心随行。</h1> <h1><font color="#ed2308"><b> 此刻,心中莫名浮现着一个词:知易行难。</b></font><br></h1><h1><font color="#ed2308"><b> 还有陆游的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 出发,从现在开始!</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