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崇拜~走近金沙

陈李

<h3>金秋送爽!</h3><h3>11月23日下午,参加第三届考古年会的同仁们一起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了考古的魅力和古蜀文化的神秘!!!</h3> <h3>一起留下美好的瞬间!</h3><h3>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金沙遗址是2001年2月被发现的,这里是一个古蜀祭祀场所,考古出土了大量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数量高达6000多件,这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比较罕见!<br></h3> <h3>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为遗迹馆和陈列馆,外形都采用了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的冉冉升起。</h3><h3>遗迹馆为近圆形,陈列馆为方形,一圆一方象征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h3><h3>遗迹馆为近圆形的全钢架建筑,由于发掘现场的泥土中还埋藏着金沙遗址90%的文物,因此,由15根钢柱支撑而成的巨大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考古发掘现场。<br></h3> <h3>金沙遗址是2001年2月被发现的,这里是一个古蜀祭祀场所,考古出土了大量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数量高达6000多件,这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比较罕见!</h3> <h3>考古运用了探方与地层的发掘方法,把遗址分列了十几个坑,在每 个坑前明标注在这里发掘出土的文物名称及图片,便于游人参观了解。<br></h3> <h3>有的文物因为不便挖掘保护,就地埋藏保存,数量众多的象牙和兽骨就掩埋在遗址里 。<br></h3><h3><br></h3> <h3>遗迹馆还放映当时挖掘金沙遗址的录像!你可以看到大量珍贵的稀世之宝不断被发现挖掘,你也可以看到考古工作者细致的工作和抑制不住的内心的激动!!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我们今天能够见到这么多保存得如些完好的各种珍贵文物。</h3> <h3>在祭祀区域除了金器铜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象牙了!</h3><h3>遗迹坑内上面堆积的象牙多达8层,它们规律地叠在一起,十分壮观!!象牙中比较完整的有100多根,最长的一根有1.85米。此外,还有100多件用象牙加工成的各种器物。<br></h3> <h3>大量象牙的发掘,总会让人疑惑:这是最早中西方交流的见证?亦或是成都平原地区古时候的温暖多雨,更适宜大象等草食动物的生长?</h3> <h3>这是发掘的阴沉木的遗迹!</h3> <h3>这是发掘的摆放在室外的乌木!</h3><h3>由于地壳运动,使大量的树木沉积于河床,经过长时间的碳化作用最终形成了乌木!据碳-14测定,距今有3000~1000年的时间!</h3> <h3>这棵出现在3000年以前的大榕树遗迹似乎印证了后者的正确性!!</h3><h3>伴随着近年科技考古的兴起,考古人员在金沙遗址发现了藻类、蕨类、祼子、被子植物的遗存,表明成都平原当时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局部低洼处的湿地生长着大量喜湿的蕨类植物,丘陵上则是乔木,总体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气候。<br></h3><h3>这就是考古的魅力!!</h3> <h3>这是发现金冠带的地点!</h3><h3>按照金为贵,冠为尊的道理推测,这个金冠带只能是蚕丛及鱼凫级别的君王,头顶王冠上的装饰品,故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件文物就是金沙博物馆中,处在“金字塔”顶尖上的文物。</h3> <h3>这是发现太阳神鸟的地点!</h3> <h3>这是发现金面具的地点!</h3> <h3>糜鹿獠牙发掘地!也进一步印证了古时候成都平原的温暖多雨!</h3> <h3>祭祀的动物骨骼!</h3> <h3>祭祀物品层层叠叠,这在考古史上也是罕见的!!</h3> <h3>这是陈列馆!展出了遗迹馆出土的重要文物!</h3><h3>陈列馆是一座斜坡式的方形建筑。屋顶的设计被建筑师融入了金沙和考古的元素,大大的圆形标志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的图案,围绕着太阳神鸟图案的正方形则象征着考古中使用的探方。</h3><h3>陈列馆中的主题陈列名为《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五个展厅组成。<br></h3> <h3>第1️⃣展厅:远古家园</h3><h3>再现了3000年前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渔猎经济的发达!这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缩影啊!</h3> <h3>远处错落有致的房屋,也展现出了贫富分化!</h3><h3>人们聚族而居,围绕着部落首领居所,形成了基本格局!</h3> <h3>这是翘首期盼丈夫打猎归来的妻小!还有在家劳作的老父亲!</h3> <h3>这是考古发掘的动物的骨骼!</h3> <h3>各种各样的动物,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也成就了一家人在整个部落的地位!</h3> <h3>那时候肉食一定很丰富也很便宜很便宜!!</h3><h3>估计比蔬菜还便宜!😂</h3> <h3>第2️⃣展厅:王都剪影</h3><h3>展示了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社会生活。展馆使用不规则的“碎片拼接”形式,把考古发掘成果、场景复原和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沿着展线缓缓呈现出一幅幅金沙先民生产生活的剪影: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等。</h3> <h3>先民基本的生产工具~石器!</h3><h3>可见生产力的水平,农业也很落后!</h3> <h3>先民基本生活器具~陶器</h3><h3>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br></h3> <h3>陶器种类繁多,主要器形有碗、盆、杯、豆、罐、壶、簋、尊、盉等。基本都是生活器具!</h3> <h3>早期陶器</h3> <h3>中期陶器</h3> <h3>晚期陶器</h3> <h3>金沙遗址中的金器!</h3><h3>这是财富的象征!也展示了高超的手工业水平!</h3> <h3>青铜器碎片!造型也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样式,展现了多元的中华文化!</h3> <h3>金沙玉料,稀有的东西总会备受推崇吧?</h3> <h3>第3️⃣展厅:天地不绝</h3><h3>突出了古蜀人“沟通天地”的内容主题,再现古蜀国宗教祭祀的场景。集中展示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文物来彰显出这个古老王国曾有的辉煌!</h3><h3>身着长袍的铜立人,头带太阳形冠,神情庄严肃穆,这是在作法的巫师吧,乞求上天护佑,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h3> <h3>这是发掘的最大的象牙!也是祭祀品,据说可以降服水怪,不再让岷江水患肆虐,让人民安定生活!</h3> <h3>这是石璧!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带有极高的观赏价值!</h3> <h3>这是商周时期的器物!</h3> <h3>这是玉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是古代六器之一!</h3> <h3>这是玉璧!</h3><h3>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br></h3> <h3>这是玉琮!内圆外方,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h3><h3>在先民的眼中,玉是自然造化之精髓,亦是天地灵气之汇聚,自然能够通天地,所以也是祭天地祀鬼神的重要礼器!</h3> <h3>这是青铜乐器,也是一种重要的礼器!</h3><h3>贵族生活必备之!</h3> <h3>这是龟壳,生活了多少年才能长这么大呢?应该通灵了吧?</h3> <h3>密密麻麻的点点,这是占卜的记录!</h3><h3>巫师的想象力也很惊人啊!!</h3> <h3>第4️⃣展厅:千载遗珍 👇展示了以“太阳神鸟”金饰为主的30余件金沙遗址出土的精华之最的文物。 👇以陈列“太阳神鸟”金饰的圆形展台为中心,周围围绕四组扇形展柜,将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富有层次地展示。<br></h3> <h3>准确地说,这是一片金箔,外轮廓为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h3><h3>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鸟均引颈伸腿,逆时针方向飞行!<br></h3><h3>太阳神鸟金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太阳崇拜的习俗。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br></h3> <h3>这是玉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br></h3> <h3>这是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成为使用者权力与身份的象征物。<br></h3> <h3>玉璋为平行四边形,两面分别用极浅的线条刻划出两组对称图案,每组图案由一跪坐人像、两道云雷纹、四条平行线纹构成。人像头戴高冠,高鼻、立眼、阔口、方耳、方颐,身着短袍,双膝着地,左手持握,肩扛一物。 展示了金沙遗址的巫师肩扛着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向我们揭示了象牙在祭祀中的使用方法。<br></h3> <h3>以玉戈、玉钺、玉璋等为代表的兵器仪仗类为主的玉礼器群,既是夏商时期社会宗教思想、礼仪规范的代表与象征,又是手工业技术、审美意识、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史前玉器和两周玉器的过渡期。<br></h3> <h3>该玉琮为长方柱体,外方内圆,器上大下小,中间贯穿一孔,上下均出射。全器分为十节,每节雕刻有简化人面纹,由阴刻细密平行线纹的长方形横棱表示羽冠,用管钻琢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分别表示眼睛和眼珠。长方形的短横档上有形似卷云纹的几何形图案,表示嘴。在其上射部阴刻一人形符号。内壁两头大中间小,为双面钻孔而成。器内外打磨抛光,玉质平滑光润,制作十分规整。 从造型、纹饰及琢刻工艺上看,这件玉琮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其它玉器有显著差别,而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完全一致。</h3><h3>它们之间有交流吗?<br></h3> <h3>石虎呈灰黑色,石料上有大量的灰白色条状斑纹,石料的自然斑纹近虎斑纹。虎呈卧姿,直颈昂首,虎头和颈较虎身大。</h3><h3>整体看去,石虎威猛而狞厉,自然而拙朴,在静态之中蕴藏着动感,生机勃勃,充满力量。<br></h3> <h3>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金面具。<br></h3> <h3>面相近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鼻子高挺,嘴巴微张呈狭长方形,耳朵外展,上宽下窄,耳垂各有一孔,下颌齐平略向内折。面具造型立体丰满,表情威严,闪耀夺目。<br></h3> <h3>有领玉璧玉质为灰白玉质,体型巨大,制作极其规整,通体打磨抛光。该器向上的阳面呈紫蓝色,其上布满大量黑色、白色沁斑;向下的阴面则呈浅白色,其上分布褐色条状沁斑及大量黑色点状沁斑。<br></h3> <h3>我们看到的这个铜人形器,没有头,身材比例失调,肩部高耸。是不是好抽象,好像……外星人?<br></h3> <h3>第5️⃣展厅:解读金沙</h3><h3>👉梳理了四川地区秦以前的古蜀文化的发展脉络,让游客了解金沙遗址的来源和去向。 👉中央沙盘展示了古蜀文明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周边文化的紧密联系。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的文明历程通过图片展板和出土文物表现出金沙文化的历史背及文化发展的真实脉络!<br></h3> <h3>十‎二‎桥文化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h3><h3>在商、西周地层中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卜甲、铜器。<br></h3> <h3>十二桥遗址发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和小型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群等遗迹,工程复杂宏大,堪称当地建筑史上的精华!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重要资料!!<br></h3> <h3>通过考察成都平原其他先秦遗址出土陶器,我们不仅可以将它们全部串连起来,而且可以使这把年代分期标尺的刻度更加细密和更加准确。<br></h3> <h3>羊子山土台是发达的十二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r></h3><h3>《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认为该土台的用途是“观望,或者为集会、祀典之所”。 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离休)林向先生则指出“羊子山的祭坛,是又一处古代古蜀国用于宗教祀典的神圣场所”。 李明斌的《羊子山土台再考》则认为将羊子山土台视作带祭祀成分的盟誓遗存更为妥帖,主要是用于盟誓活动。 羊子山土台的出现,是古蜀文明发展的需要和结果。<br></h3> <h3>金沙船棺!这对研究当时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生活、丧葬等习俗具有极高价值!</h3><h3>专家解释说,与成都商业街船棺只在蜀国王公贵族之间流行不同,金沙船棺有可能只是一般蜀人的葬具。当时成都平原河流纵横,很多人以河为生,在船上生活,船就像家一样,因而形成使用船棺葬具的习俗。<br></h3> <h3>金沙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古蜀史研究的空白,开启了古蜀历史研究的新篇章。我们了解到了战国蜀文化源头,却被更多的谜团所困扰,一时无法解答,尚待人们去上下求索。<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