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生活

廖胜林

<p class="ql-block">时下的中国,是一个追梦的好时代,有志青年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收获着圆梦的喜悦和幸福,令人神往的大学校园是充满浪漫诗意的地方,大学生活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梦想。</p><p class="ql-block">可是我,由于历史的原因,学业荒废,下乡务农,从军报国。邓公力主恢复高考时,紧张的军训、军演及烧至中越边境的战火,让我彻底没有任何机会系统复习知识,参与独木桥冲刺。</p><p class="ql-block">经历战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戎马无悔。</span>解甲归田后的我,普考超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不逢时,而可慰的是,进</span>入国企后,有幸参加国家首次成人高考进入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校园,承蒙领导关怀,带薪读书,走入知识的殿堂。</p><p class="ql-block">虽然在精英教育转为普及教育的今天,不足为奇,但对于饱经沧桑的我来说,当年能进入该校学习,珍贵而难忘。</p> <h3><br></h3>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位于南宁西乡塘路——邕江之滨,相思湖畔。校园之美,闻名于桂。<br>学院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自治区工信委主管的、自治区财政全额拨款的正厅级综合性本科高等院校。学院的前身为开办于1951年5月的广西省行政干部训练班,历经广西人民革命大学、广西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五七干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干部学校的历史沿革,于1983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是广西唯一独立设置的以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的普通本科院校。 <h3><br><br></h3> <p class="ql-block">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照</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老师、朱德彥老师、付雁老师、曾振凡老师、系支部书记李达源、副院长黄金福、党委书记贺克璋、系主任黎奇、黎平老师、班主任谭促伦、翁翔老师、覃志强同学、班长刘洪福二排左三老师、左八麦燕老师、左九赵桂宁老师。三排左四是本人</p> <h3><br></h3>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校大门。</p> <h3><br></h3> <p class="ql-block">校园高楼矗立,玉兰吐蕊,丹桂飘香,绿荫环绕,就似一座精美的宫殿。</p> <h3><br></h3> <p class="ql-block">我们全班同学与老师假日到武鸣灵水郊游合影</p> <h3><br></h3> 图书馆前留影 <h3><br></h3> <p class="ql-block">服从命令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入校前,我有过一段难忘的从军经历。着装上绿下蓝,空军。</p> <h3><br></h3> 所在的部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地空导弹第六团。图为我站在导弹牵引车上,仰望远方。<br>我们保卫着祖国的蓝天。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部队生涯的缩影——指挥室官兵正监控空中敌情,执行任务中。一旦敌机进入我部火力范围,坚决彻底将其击落之。由我六团为骨干组建的97营在移防中,硬生生地将入侵我国的越军米格21战斗机击落。打出了国威,军威。</p> <h3><br></h3> 战争结束后,我参加了中央军委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模单位、个人荣誉称号命名大会。这是入场证,我一直保留至今,主持人是广州军区副政委谷景生(谷开来父亲),向仲华政委宣读中央军委命令。许世友司令员讲话。 <h3><br></h3> <p class="ql-block">图为在广西公安厅学习(三个月)时的玉林百色学员合影照片(后排左2是我,前排右2是田阳县参战民兵第6营营长王晓阳(时任林业公安派出所长),</p><p class="ql-block">战争打响时,1、2、3、4、6营配属陆军41师出境作战,作为营长他身先士卒,较好地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地方后,我曾从事国企保卫干事工作,录取为国家干部后不久,我移交了配备的五四手枪及持枪证,参加了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p> <h3><br></h3> <p class="ql-block">脱掉红五星及红领章的相片贴在准考证上。</p> <h3><br></h3>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学校图书馆。同学们在认真地翻阅参考书籍与资料。从紧张的军旅生涯转入宁静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我是被历史耽误一代中人,高中阶段遇上文革,没得到正规基础学习,毕业即上山下乡,两年后,为了祖国的安宁、岁月静好,到部队,艰苦紧张的军事训练与战争陪伴着我。</p><p class="ql-block">当地方上轰轰烈烈地复习文化,参加文革结束后恢复的高考时,我还在不断地参加各种军事演练,直至中越战争爆发,普考对我来说,那是一座一生不可遇到的独木桥,无缘挤身其中。</p> <h3><br></h3> 学校音乐喷泉 <p class="ql-block">值的欣慰的是,超期服役结束回到地方后不久,国家刚实行成人高考制度,我有幸地考入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虽说这是一所成人高校,但对于我来说是已是极其珍贵的了,机会难得,况且是带工资脱产全日制读的书,何乐而不为。<br></p> <h3><br></h3> 同学 学院绿林成荫。刚到校时,很自卑,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有参加普通高考的经历,不少毕业于省内外重点中专,来自全(自治)区各地,基础扎实,经验丰富,有职称,有职务(有的县处级),显然不是同一起跑线。<br>又由于离开中学时间太久,学科知识,一切从零开始,事倍功半地一步一步走过来了,毕业时论文获得良好。短暂的两年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这里系统地学习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知识,而且与同学们建立了难忘情谊。 <h3><br></h3> 这是我们学生的宿舍 <h3><br></h3> 学校夜景 <h3><br></h3> 校园桃花盛开 <h3><br></h3> 我们班的女同学们<div>几度春花秋月,纵有丹心在。<br></div> <h3><br></h3> 蓦然回首,三十仍芳华。 <h3><br></h3> 萍飘往事 <h3><br></h3> 同学们与曾振凡老师合影 <h3><br></h3> 同学们与付雁老师合影 <h3><br></h3> 感情与感情汇合, 心灵和心灵交融。 <h3><br></h3> 千年逢缘得相聚,梦亦人生筱雨飞 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憧憬未来、心怀梦想。 由方小格同学指挥的班合唱团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获得好评。 引吭高歌 演出后的合影 参加学院举行的体操比赛,同学中卧虎藏龙。 班篮球队球技非凡,力挫群雄,与政工系队争夺冠亚军(两届运动会轮流坐庄)。 <h3><br>新的大学生活让我觉得很有趣,由于都是在职的成人,大家素质都比较高,我在其他人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到现在还记忆深刻。下面是来自广西区各县市的同学们:日后在工作岗位或发展中都表现非凡,有不少的走上了县处级干部的岗位,有的成为知名的企业家,也有技术骨干。<br></h3> <p><br></p> <p class="ql-block">邹家钊同学(学生党支部书记,企业家)有机会走仕途晋升南宁市副市长而放弃。陈泽和同学(副班长,有机会赴任南宁某区副区长而放弃)、陈国光同学也是来自南宁市,周培德同学来自灵山县财政局。</p> <h3><br></h3> 黄启彪同学来自桂林市,何青同学来自玉林市,黄菊同学来自柳州市,黄严俊来自钦州市(后到崇左市任职)。 <h3><br></h3> 来自宁明的邓华光同学,柳州的林西慧同学(与著名歌唱家韦唯高中同班同学)、桂林全州的蒋光荣同学、贵县的李玉书同学。 <h3><br></h3> 来自上林县的梁用贵同学(副县长)、来自横县的李忠同学、来自柳州市的钟思平同学,来自南宁的罗慧同学。 <h3><br></h3> 来自柳州市的覃志强同学与来自靖西的唐涛同学<br>毕业时同学们送给我的相片,我一直珍藏着。 <h3><br></h3> 我们班同学,平均年龄30岁左右,但同学们间互不歧视,友好相处,这是我们班入学年龄最小的吴小玲同学,入学时23岁,正好是普通高考规定的最高年限。 <h3><br></h3> 这是我们小组的合影。 <h3>谢菊鸣同学来自贺州市</h3> <h3><br></h3> 这是谢菊鸣毕业前在我的留言本上留言 <p class="ql-block">这是学院教室楼一角,一楼是财贸系,二楼是我们工经系,三楼城建系……</p> <h3><br></h3> 我与周培德同学合影于南宁青秀山景区。 <h3><br></h3> 这是沙海清同学毕业时给我的留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行云流水、龙飞凤舞的书法,难予相信是出自一位女生之手。 <h3><br></h3> 可惜沙海清同学毕业不久因车祸,英年早逝。同学们无不为之叹息。 <h3><br></h3> 我与班长刘洪福情同手足,他的文采,让我很羡慕。可惜英年早逝,闻之惋惜。 <h3><br></h3> 这是班长刘洪福离校前给我的留言。 <p class="ql-block">《盛世相约 共谱华章》2011年校庆时,我们又回到了母校,受到师生们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毕业十周年南宁聚会留影。前排左起,陈泽和、刘洪福、邹家钊、谭促伦(老师)、黄科忠(老师)、王允光(教授,副院长)、刘全跃(老师)、麦燕(老师)丶朱德彦(老师)、黎平(老师)、徐文光。后排左4是本人。</p> 同学们在柳州聚会时,我已是天下沦落人,远在广东当农民工,为生计奔波。因此缺席了此次同学聚会,留下遗憾。 <h3><br></h3> 毕业后同学们还常来常往,这是最近的一次南宁同学聚会。 同学于桂林聚会 柳州同学2022年聚会 <h3><br></h3> 桂林市统计局统计师刘铸荣同学与女同学合影。<div>在校时,刘同学曾经从风水角度给我们讲述了广西军阀陆荣廷的二、三事。</div> <h3><br></h3> 南宁聚会报到处,组织能力较强的副班长陈泽和与罗慧等同学在一起。 <h3><br></h3> <p class="ql-block">与吕远平同学在一起。</p> <h3><br></h3> 同学聚会笑语喧,为君一赋鹧鸪天。 <h3><br></h3> 念及往事,不胜唏嘘.那人生道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就象波涛起伏的海浪,荡漾在我的心头.是那样的亲切而熟悉, <h3><br></h3> 图书馆前留个影。二排左2是笔者。数载梦中常忆,今朝故地重寻。 滴滴点点幻犹真, 时时痴伫立,每每怅胸襟。 <h3><br></h3> 回校后与同学合影于学校大门。 <h3><br></h3> <div>出差特区,背景为深圳蛇口留影。</div><div><br></div>毕业回企业后,改行从事经济类工作,并担任国有中一型企业人事科长,经济师。 <h3><br></h3> 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并由县行政领导县长签署的经济师聘书 <h3><br></h3><h3><br></h3> 月落无声,清波无定,扶摇未许沉酣。<br><br>民进国退,企业解体后,我浪迹广东,一落千丈,沦为名符其实的共和国农民工。从事人生最磨难的十年农民工生涯。先后在珠三角的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广西凭祥市谋生。此照为离开企业,赴广东打工前与(人事科、计算机中心)同事朋友的最后合影。由于合作愉快,分手时大家 都还有点依依不舍。其中计算机中心主任徐柳南(左4)是我的忘年交,也永生难忘。同办公室的邝鲲女士(左3)也是广西经干院毕业的校友,企业拍卖后不久,她回到了北海市家乡。 2016年7月9日谢菊鸣同学与中专的同学来到百色田阳聚之乐景区。<br>顺路来看望我这个落魄的老同学。 <br>岁月如歌,沧桑似梦。浪迹江湖,方知校园生活的美好;经过洗礼,才知同学情谊的可贵。岁月荏苒,芳华易老,蓦然回首,感慨何止万千。 来自学院的文艺晚会剧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得益于学院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在校时间虽然短暂,但我终身难忘,感恩老师,感谢同学们。虽然我曾经进入的这所高校只是一所省级成人高校,比起其他普通高校、重点大学的学子,更不值一谈。屈指目前在位的上至国家栋梁下至省部级、基层重量型人物,英雄出处多为有机会参加恢复后的普通高考生及后来考生。后来的莘莘958、211学子更是出人头地。但我不自卑,历史就是这样让我末班体验,过把瘾,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尘过后,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无论你曾经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毕竟要谢幕,就是坐直升飞机也要着陆。如今我也退休了,也知足了。记住保尔柯察金讲过那句话: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后悔。难忘在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校园生活。那是迟到的春天。如今,很多东西都是浮云,拥有健康、拥有一颗平静的生活,拥有一颗蓬勃向上的心灵才是最珍贵的。</p> <h3><br></h3> 图为学校一角,左边即是学校饭堂。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沉浮淡看轻荣辱,固守纯真心自悠。清茶香,佳酿美,话当年,回顾我辈人迹,愚痴逢乱世,唯有自重自强。略知孔孟一二,尚可完身过,安得花甲退,康乐向天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工业经济系871班</p><p class="ql-block"> 廖胜林回忆录—校园篇</p>

同学

老师

来自

合影

学院

广西

毕业

干部

南宁

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