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安广镇第一小学校 穆春红</h3> 普通的我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2010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就在当年考上大安市特岗教师,并于2010年九月份正式参加工作,在我们学校我算是年轻的教师了,现在分享一下我的研修之旅,简单说分为初遇研修-------携手研修------感恩研修三个部分。</h3> 初遇研修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2018年10月,我第一次听到研修一词,我就在想这是要“研”什么,“修”什么,研修到底和之前的主题教研的区别在哪?研修手册的填写是不是会额外增加负担?自己在研修的活动中又将是充当怎样的角色?种种顾虑和茫然也随之而来。</span><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伴随着我校主题研修的工作安排,我们英语研修组也正式组建了,因为我校英语教师较少,所以我们组织有我们三人,在组长王丽丽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姐妹开始了研修之旅。首先就是确定主题方面, 要求每个研修组先确立一个研修主题,组内成员根据这个主题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各自的研修主题。我一直认为搞研究应该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对我这样一个普通教师来说,简直就是高不可攀的大山,这个活动是不是写写材料就可以了呢。但接下来我就推翻了我的猜想,因为在学校领导为我们解读研修,分析研修,甚至讲解研修手册的内容中我深深地了解了研修的思想就是要让我们老师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从而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去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再研究学习……,我发现研修是想真真正正 实实在在的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能力,学生受益,让教师不在墨守成规式的教学,要积极主动的去研究去探索,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终生学习的过程。</h3> <h3> 到现在为止,我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我的主题。但在确定主题时也是经历一番山重水复的曲折。为什么今天提起它,我依然骄傲,那是我的主题是真正来自我的学生和我的课堂,甚至也是我的课堂经常缺乏的一种策略。我把我最短板最不擅长的方面明确了,其实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老师的课堂策略弱的地方,学生在这方面一定也是短板,更别说在这方面收益了,然后,我又随机地和我的学生们进行问题征集,你希望最喜欢英语课堂哪个环节?为什么?你希望老师怎么教你?等等系列问题让学生如实回答,在学生的反馈里,我要更加验证了我对自己的评估,于是我确定了我的研究方向,即运用小游戏辅助学生识记英语词汇的探究,我平时不太擅长游戏策略,所以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也一般,以前也明白甚至发现了,总是想改变,但是一到课堂就又是走着昨天的路了。始终没有静下心来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而此时,研修走入了我们的教学生活,略带强制性地把你的课堂问题直接揪出了,问题发现了,接下来就是点穴式学习,思考怎样能解决问题。</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 <h3> 研修手册里,我比较赞赏启发感想那一页,直接点穴学习主题相关的材料,并且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改进设想,实用而且实效。手册后面的读书笔记,我们领导告诉我们,摘抄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摘何感想,看到问题看到收获,也许几句话,也许某一个观点,也许某一种理念,随笔记下。所以,此时又看似强制似的让我们开始了读书学习,这里我用了两个看似强制,曾经就是认为在强制,现在想来,适当的强制自己一下,是不是会让自己发现另一个不同的自己呢?</h3> 携手研修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我们英语研修组的主题是小学英语自主识记词汇的教学策略的探索, 根据组内主题,以及我上学期所教的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我的个人研修主题:运用小游戏辅助学生识记英语词汇的探究,设计好自主研修计划表,主题和内容我初步定为通过不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识记英语词汇的兴趣,在学生熟悉一些游戏后我想探索的主题是设置有层次的游戏,辅助学生识记词汇,以及想研究一些食品、动物类单词教学时的游戏的开展,校长和牛主任对我探索的主题没有意见,但他们指出在探索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探索,</span><br></h3> <h3> 我设计了1单元My school的一节词汇教学课,根据我们学校的模式“三探两研一磨一展”我们组的成员在“一研”中给出我意见,“一磨”中我进行课堂实践,出现的不足我们会在“二研”中研讨解决办法,最后“一展”中再次课堂实践,当然我们最后展示的也存在不足这也是我们下一次探索的主题,有待解决的问题,自此我的探索之路迈开了坚实的一步。</h3> <h3> 当然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在“一探”之后,我校每个组都发现“一磨一展”的两次课中如果都是同课异构会和教学进度发生冲突或者给平行班带来不便,所以我校牛主任想出改进措施,我们的每次探索可以不同形式,如同法异课,同题异课甚至微格课等都可以,在探索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如实的记录,更改都是可以的,我们不要做记录者,而是真正的去想,去做,去研究,我们及时的在自主研修计划表中更改并说明我们的“一磨一展”都是什么课型,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研修的过程,终于体会到任何事我们不亲身经历,是不会感受到它的快乐所在!</h3> <h3> 而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词汇的要求必须达到听,说,读,写的水平,所以我将主题更换为“巧用记忆元法帮助学生识记单词的策略探究”意在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小升初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学校领导和组内成员的帮助下确立了自主研修计划!</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也成为了我校新的研修思路一研二观三常态的组内的中心教师,一研中我有一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My week A let's learn》部分词汇教学,在这次研课中殷校长,牛海燕主任,以及我们组的王莉莉组长,刘冬梅老师给出我相应的意见,从主题来看,记忆元的方法突出不够,先将记忆元的方法渗透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加强记忆,如day这个小词可以延伸出Monday 、Tuesday……从而我们可以联想到小词room如:bedroom……这样让学生注意积累一些小词,从而扩充词汇量。综合大家的意见,抛开课例,驻足我的主题,大家建议我不要把主题局限为小词,字母组合等,还有很多类似方法如观察记忆法,构词法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根据大家的意见以及我自己从实践中找到的资料学习,一周以后进行了第二次观课,这次的观课中,我大胆尝试不同的记忆方法,设计的过程更清晰,针对每一个词找记忆方法,有些词并没有生搬硬套记忆元法,我们研修组还有我们组的责任领导殷俊君校长包括牛海燕主任都很用心,我们的研修团队,一直在打造一种集体研讨团队研修、网络分享答疑解惑、课例展示听评结合,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感谢这样的团队。</h3> 感恩研修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 通过研修,我收获了很多有效的游戏,提炼出研修小成果——直观游戏引新词;机械操练促熟记;趣儿味游戏来巩固;歌谣串联来提升,利用这些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记词汇的能力。</h3> <h3> 这学期我更是在一研二观三常态中成长,我们说研修研修,就是要广开思路,让老师动起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将单词记住!就这样我也探索出我的阶段小成果,你好,我的单词朋友,加一加成“朋友”,换一换交“朋友”‘不忘“老朋友”才有“新朋友”等记忆单词的方法。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参加大安市首届“我的主题我的课”教学竞赛,我们的研修手册和研修汇报名列大安市第一,我的研修课例也得到大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认可,并且推荐到白城市鹤乡杯优质课评比,我也被评为了大安市英语学科带头人。</h3> <h3> 我感谢研修,我也感恩研修,它不仅给我搭建了成长的平台,也是见证了我收获的时刻。我更珍惜研修,因为深深知道,我用心了,所以我成长了。我成长了,所以我的学生也成长了,研修,一路风雨一路情怀。我依然在努力。</h3> <h3> 都知道教育不是你想带给孩子什么,而是你想给自己什么,很幸运,让我这样一名普通的教师遇到研修,是主题研修让我变得积极热情,让我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让我知道自己还具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足以触碰学生的心灵并让他们不断进步,每天都有更好的表现,当然我不会急于求成,我会不断熟悉我的研修对象,锲而不舍,我相信,有研修的陪伴会成就我们所期望的一切,那就让我们微笑向暖,静待花开!<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