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老了

长安🐎

<h3>九九重阳节,</h3><h3>浓浓敬老情;</h3><h3>夕阳无限好,</h3><h3>人间重晚情。</h3><h3><br></h3><h3> 刚刚过去的重阳节,我们又被“老”了一次。其实,当我们65岁领到敬老优待证时,当我们70岁开始享受乘公交地铁免费待遇时,当公交车上年轻人为你我让座位时,在社会和大众的眼里,我们已经是老年人了。</h3> <h3>  </h3><h3> 1963年9月,五十六年前的金秋时节,我们,四十一位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从全省各地走进了西安中学的这座大门,组成了高六六丙班这个大家庭。五年之后的1968年,还没有来得及相互道别,甚至没有一张全班同学的合影,我们就又各奔祖国的东西南北,匆匆跨进了社会大舞台。</h3><h3> 如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的我们,终于可以告别职场,卸下工作,回归家庭,开始过上退休生活。然而,此时此刻的我们,皱纹深了,白发多了,脚步慢了,身心累了。看看如今照片里的你我,不得不承认: 我们真的老了!</h3><h3><br></h3><h3><br></h3><h3><b>请看: 昨天与今天的你我</b></h3> <h3><br></h3><h3>王丽文(近照摄于2018年)</h3> <h3>牛天蔚(近照摄于2019年)</h3> <h3>姜菊梅(近照摄于2018年)</h3> <h3>唐文敏(近照摄于2012年)</h3> <h3>李鑫英(近照摄于2018年)</h3> <h3>于永光(近照摄于2018年)</h3> <h3>黄林英(近照摄于2017年)</h3> <h3>刘海玲(近照摄于2019年)</h3> <h3>赵江萍(近照摄于2020年)</h3> <h3>梁淑贞(近照摄于2016年)<br></h3> <h3>马锁(近照摄于2018年)</h3> <h3>曹天顺(近照摄于2019年)</h3> <h3>刘志敏(近照摄于2018年)</h3> <h3>张专成(近照摄于2018年)</h3> <h3>周青亮(近照摄于2018年)</h3> <h3>任光前(近照摄于2019年)</h3> <h3></h3><h3>李文璋(近照摄于2018年)</h3> <h3>张阳生(近照摄于2018年)</h3> <h3>高柯(近照摄于2018年)</h3> <h3>楚聚才(近照摄于2019年)</h3> <h3>王力(近照摄于2017年)</h3> <h3>李永生(近照摄于2018年)</h3> <h3></h3><h3>成纯军(近照摄于2016年)</h3> <h3>史方亭(近照摄于2018年)</h3> <h3>狄来发(近照摄于2017年)</h3> <h3>雷维仁(近照摄于2017年)</h3> <h3>石惠琦(近照摄于2019年)</h3> <h3>马振铎(近照摄于2019年)</h3> <h3>雒志涛(摄于2018年), 陈秉钧(摄于2019年)</h3> <h3>陈忠贤(摄于1997年),陈虹(摄于1988年)</h3> <h3>于庄(摄于2007年),傅强(摄于1988年)</h3> <h3>李国忠(摄于2004年),李安富(摄于1987年)</h3> <h3>  如今,我们的两位班主任,刘定馥老师和刘成功老师都已经是八旬老人了。两位老师三十年前的期望,我们依然牢记在心(老师照片均摄于2019年)。</h3> <h3>  还记得他们吗?在过去的岁月里,四位同窗好友一个个悄悄离我们而去。他们没有与你我告别,我们再也无法和他们说“再见”。照片模糊了,形象淡出了,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因为他/她永远是高六六丙班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h3><h3> </h3><h3><br></h3> <h3>苏国强(1992年病逝,享年45岁)<br></h3> <p class="ql-block">唐克莺(2002年病逝,享年55岁)</p> <p class="ql-block">杨大卫(2010年病逝,享年63岁)</p> <h3>段双进(2018年病逝,享年72岁)</h3> <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 古人云: 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六十岁至七十岁这段时间,被称为人生中的黄金时代。我们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与时代同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与快乐相伴。</h3><h3> 退休,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有了自己新生活的新内容和新选择,这是为了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旅行、摄影,老年生活就应该这么丰富和简单。让我们忘掉年龄,寻求快乐,活出自己。</h3><h3><br></h3><h3><b>请看 : 新生活,新选择:</b></h3> <h3>高六六丙“中国大妈”: 舞蹈演出(摄于2016年)</h3> <h3>王丽文: 扬眉剑出鞘(摄于2016年)</h3> <h3>高柯: 乐游芙蓉园 (摄于2017年)</h3> <h3>于永光: 舞动起来(摄于2018~2019年)</h3> <h3>刘海玲: 绘画书法棒棒哒</h3> <h3>刘志敏: 大器晚成的摄影家及其部分获奖作品</h3> <h3>  </h3><h3><br></h3><h3> 我们深知,在变老的路上,增长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心态。我们结伴旅行,登高山看日出,临大海观波澜,阅尽人间美景,放眼五湖四海,风景这边独好。</h3><h3><b><br></b></h3><h3><b>请看: 踏遍青山人未老</b><br></h3><h3><br></h3> <h3>宁夏沙湖游(摄于1999年10月)</h3> <h3>陕南、川北四家人结伴驾车行(摄于2009年)</h3> <h3>海南驾车观光游(摄于2013年11月)</h3> <h3>山西、河南两省游(摄于2013年)</h3> <h3>商洛天竺山游记(摄于2014年6月)</h3> <h3>欧洲四国之行(摄于2016年5月)</h3> <h3>太白山青风峡赏花游(摄于2017年8月)</h3> <h3>北欧五国之旅(摄于2019年8月)</h3> <h3>澳大利亚之行(摄于2019年10月)</h3> <h3>  </h3><h3><br></h3><h3> </h3><h3><br></h3><h3> 有人说,老了真好!老了,自由了;老了,轻松了。可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老了,新的任务来了。退休之后,为儿孙站好最后一班岗,几乎成了我们许多人的第一要务。这种经历,我们的感受是: 陪伴孙子辈成长,既是奉献,更有乐趣。</h3><h3><br></h3><h3><b>请看: 隔代亲,代代亲</b><br></h3><h3><br></h3> <h3>王丽文和她的外孙女布丁</h3> <h3>李鑫英与她的孙女 </h3> <h3>于永光和老伴及孙子</h3> <h3>刘海玲和她的外孙</h3> <h3>赵江平和她的孙女</h3> <h3>李文璋和他的孙子</h3> <h3>李永生和老伴及孙子</h3> <h3>王力和他的两个外孙女</h3> <h3>张专成和老伴及外孙子、外孙女</h3> <h3>雒志涛和老伴及儿子、孙子孙女</h3> <h3>周青亮和老伴及孙子</h3> <h3>高柯和老伴及两个孙子</h3> <h3>成纯军和他的孙子、孙女</h3> <h3>石惠琦和他的外孙女</h3> <h3>曹天顺和老伴及孙子</h3> <h3>刘志敏和老伴及两个孙女</h3> <h3>马锁、马振铎和他们的孙子</h3> <h3>  </h3><h3><br></h3><h3> </h3><h3> 告别工作,回归家庭,大家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寻机会找“借口”,相约见面,聚餐聊天,交流退休生活的种种体验与感悟。忆当年,话友情;聊家庭,谈养生,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仍将协手相伴,一起向前。</h3><h3><b><br></b></h3><h3><b>请看: 同窗情,深似海</b><br></h3><h3><br></h3> <h3>漫步,师大校园(摄于2016年)</h3> <h3>关怀,走亲访友</h3> <h3>良友,笑谈人生</h3> <h3>同窗,喜又相逢</h3> <h3>友谊,不离不弃</h3> <h3>牽挂,总在心里</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有人说:</h3><h3>过去我们年轻,那是生理;</h3><h3>现在我们年轻,那是心理;</h3><h3>明天我们年轻,那是梦里。</h3><h3>放飞梦想,我们会永远年轻!</h3><h3><br></h3><h3><b>请看: 回首往昔今世缘</b></h3> <h3>纯真、青涩的青年时代(摄于1967年)</h3> <h3>欢送史方亭光荣入伍: 毕业前一次难得的部分同学合影(摄于1968年)</h3> <h3>西安中学校友基金会成立暨“二十年重逢”高六六丙同学返校合影(摄于1988年10月)</h3> <h3>“二十年重逢”高六六丙女同学首次返校聚会合影(摄于1988年10月)</h3> <h3>“二十年重逢”高六六丙男同学首次返校聚会合影(摄于1988年10月)</h3> <h3>“二十年重逢”高六六丙部分同学子女合影(摄于1988年10月)</h3> <h3>第二次返校活动西安中学大礼堂前留影(摄于1989年)</h3> <h3>西安中学春节聚会合影(摄于1992年)</h3> <h3>祝贺刘定馥老师五十五岁寿诞聚会(摄于1993年)</h3> <h3>于庄回国省亲部分同学合影(分别摄于1994年和2007年)</h3> <h3>我们的五十岁生日:西一路聚会合影(摄于1997)</h3> <h3>西电科大聚会留影(摄于2002年春节)</h3> <h3>西安中学百年校庆合影(摄于2007年)</h3> <h3>欢迎任光前、王丽文回陕探亲聚会合影(分别摄于2009年8月和2011年10月)</h3> <h3>西安中学110周年校庆合影(摄于2015年10月)</h3> <h3>兴庆宮公园“猪”们七十岁生日聚会(摄于2017年)</h3> <h3>庆贺刘定馥老师八十寿诞合影(摄于2018年8月)</h3> <h3>  </h3><h3> </h3><h3>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在一天天老去。五十年前相互告别的日子,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黑白毕业照片,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我们年轻的瞬间;这里的每一幅影像,都是我们美丽的芳华;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西安中学高六六丙班永远的成员。</h3><h3><b><br></b></h3><h3><b>请看: 我们也曾经年轻,</b></h3><h3><b> 五十年前你我他</b></h3> <h3><b>结束语: 今天,我们走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中。虽然青春不再,但丰富的阅历和内心的从容淡定,是年轻时不会拥有的。所以,只要我们秉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论任何年龄,都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b></h3><h3><b><br></b></h3><h3><br></h3><h3>我老了,<br></h3><h3>但今天仍是我</h3><h3>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h3><h3>抓住今天,</h3><h3>活好当下,</h3><h3>活得健康,</h3><h3>活得快乐,</h3><h3>活出质量,</h3><h3>活出精彩,</h3><h3>优雅地慢慢老去,</h3><h3>直至不期而遇的某一天。</h3><h3>(选自诗《我老了》)</h3><h3><br></h3><h3><br></h3><h3><b>请看: 心心相印,携手同行</b></h3> <h3><b>  </b><b></b></h3> <h3><b>附记: </b>终于完成了!此时此刻,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特别要感谢各位老同学提供的大量珍贵照片,正是由于你们的全力支持与关注,才使得这个美篇得以真实、生动、完整地展现全班四十一位同学的音容笑貌,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同一间教室里,再次相见,握手言欢。应该说,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完成的一个影集。 </h3><h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期待八年之后,我们还有机会、有能力继续完成其续篇《当我们八十岁的时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