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图文】杨素环</h3><h3> 【审核】丘红慧</h3> <h3> 学无止境,是我们不竭的动力;追求进步,我们一直在路上。2019年11月30日,广东省丘红慧工作室全体学员在珠海体育馆继续第三天的求索之旅……</h3> <h3> 今天,第一位为我们作课的是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1名)获得者王铁青老师,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的《我的心爱之物》。王老师先以一篇《朵朵的透明胶球》为例,强调写作心爱之物时需要构建的“素材支架“,同时他还现场创设了要出版《我的心爱之物》专栏的活动场景,让孩子们现场书写片段。有了老师的指导和推进,学生的二度写作与老师的再度点评反馈均呈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其中一位小朋友在读到自己的心爱之物时,还在于老师的互动中潸然泪下,课堂的柔软与温情,格外动人。</h3> <h3> 第二位上课的是全国“亲读会”总导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付雪莲老师,别看付老师瘦小的身躯,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付老师从朗读入手,范读引领,让孩子在反复朗读中体验、感受停顿,比较停顿,力求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引导学生通过登、跌、弃、持、击、破、迸等动词复述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第一次的文言文学习。</h3> <h3> 窦桂梅,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第四届杰出校长奖”,一连串的代称已经让我们仰望不已。今天有幸走进她的教学艺术殿堂,台下的我们一秒也不敢走神。</h3><h3> 窦老师为我们执教的是统编教材六年级的《书<戴嵩画牛>》,课前窦老师先带领学生从重温苏东坡的名句入手,了解了“题跋“这种题材的特点,然后借助清华附小研究全课程成果,慢慢把孩子们带入苏东坡的作品与现实中去,上至乾隆皇帝的反复题跋,下至当今某些广告图片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地看待问题。整节课流畅完整,思维的火花洋溢四射。更为可贵的是窦老师一直用赏识的口吻与姿态与学生交流,时而握着孩子的手、时而蹲下身子静心聆听、时而为孩子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在窦老师的引导、鼓励下,发言越来越精彩,答案越来越巧妙。最后窦老师让学生创造《题跋》,孩子的奇思妙想、孩子的独具匠心让在座听课老师掌声四起、赞叹不已。整节课窦老师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价值观,挖得深,走得远,教得活。</h3> <h3> 可就是这么一位有着耀眼光环的教育明星,却每天虔诚地对待她的事业。只要她在清华附小的日子,校门口一定能看见她的身影,一定能遇到她的笑脸,一定能听到她对孩子们亲切的问候……如此钟爱自己的孩子,如此敬畏自己的职业,如此有教育情怀,崇拜与崇敬之感油然而生。</h3> <h3> 下午组委会继续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统编课例《呼风唤雨的世纪》,两节习作课。课例中,于老师放手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最值得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分享,整个过程老师始终态度开放,引导、激发孩子发表诚实言论的勇气。</h3><h3> 刘老师执教漫画作文《假文盲》,他先提醒孩子根据提示看懂画中之意后,还要读懂画外之意。通过“五字不难”“外在不像”“方便自己”“联想事例”“意义仍在”等提示,帮助孩子们从更丰富的角度去观察漫画。</h3><h3> 袁淑芹老师执教《那次玩得真高兴》,课前老师先从和学生的相互介绍认识中自然过渡到小时候喜欢玩的场景中来,在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容易忽略的情节作出提前点拨,做好作前铺垫,课堂上还安排了“先想好给谁看”“按顺序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句子通顺,让读的人也感受到你的快乐”的提示,有效地提高了孩子落笔的质量。</h3> <h3> 三天的学习,二十节课例,六场讲座,仿佛经历了一次身心的洗礼,似乎听到了成长的声音;三天的学习,留给我们长长的思考,久久的回味……请允许我们用最虔诚的方式仰望名师,用最谦卑的态度学习名师,借助丘红慧名师工作室这个摇篮,在丘导师的带领、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自己,成长自己,成就自己!期待下一次的学习盛宴!</h3> <h3>【植忠伟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领略语文审美启蒙,探寻课堂创新样态。以“博学于文的姿态里、温故知新的方式里、修己以敬的行走中”践行自己的窦桂梅校长,今天为我们呈现了统编课例两节:《书<戴嵩画牛>》+微报告:《文言文教学的几个着眼点》。</h3><h3> 窦校长教学一向不受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 ,重视大量阅读、扩展延伸学习空间。今天的教学就体现了这一特点,窦校长以乾隆题戴嵩的《斗牛图》上两首不同的题拔变化,深刻的体现了“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者也”的主题。在精读原教材同时,把补充教材有机渗透进去作对照印证。既加深、丰富了对原教材的领悟 ,又增加了阅读分量,扩展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h3><h3> 今年,清华附小已进入成志教育“100+4”,作为清华附小第16任校长的窦桂梅老师,她的教学艺术我望尘莫及,她的教育生活似乎都在诠释生命的超越:从几次换岗的一名普通老师,到成为特级教师、优秀校长、教育名家,基本十年一个跨度,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自我超越,用她的话说,依然深感困惑与不安,依然在超越。</h3><h3> 这么多年了,窦校长还能这样坚守在教学一线,确实值得每一位小语人的仰望和佩服!</h3> <h3>【张海伟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付雪莲老师执教的小学阶段第一篇小古文《司马光》让人眼前一亮。听付老师的课感觉很舒服,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更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孩子,你很棒,你不是‘众弃去’中的一员,你已经尽自己的能力做得最好了!”“对,只要还有一丝生的希望都不能放弃!”</h3><h3> 今天让我倍感幸福的是终于近距离见到了窦桂梅老师。窦老师是一位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老师,她的课也是热情洋溢的,听、说、读、写、演,学生永远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窦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经典,只要习得其中一二,也让我们受用不尽了。</h3> <h3>【容达高 11月30日教研心得】 </h3><h3> 精彩往往是压轴的。今天除了有名师王铁青、付雪莲、于松建、刘伟华和袁淑芹的精彩课堂;还有常人认为枯燥无聊的文言文,她以巧妙的课堂设计,挥动着手中的魔术棒,以儿童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地把课堂主阵地交给了学生,及时诊断学生的语言,课堂智慧的碰撞激情四射,台上学生好像走进文化的殿堂,台下教师笑声、掌声和喝彩声连绵不断,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演绎着什么是课堂,激情四射的文言文课堂!</h3><h3> 她同时做了精彩的微报告《文言文教学的几个着眼点》,重点谈了以下几点:一是从整体入手,读准,读通,读懂;二是不能去掉文言文的“文”;三是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四是让学生在课堂倾听语言,运用语言;五是小组讨论的重要性。</h3><h3> 在收获中反思,在收获中沉淀,在收获中成长。</h3> <h3>【杨素环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第四届杰出校长奖”……一连串的代称名词让我们叹为观止。今天有幸走进她的教学艺术殿堂,亲历了她那睿智的课堂展示,聆听了她那唯美的雅语,看其人,阳光亲切;听其语,睿智清新;观其课,意犹味尽。她就是我们教师们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的女神——窦桂梅老师!</h3> <h3>【李彩华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这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让我在思想和心灵上都得到了充足的滋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它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更进一步明确了我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h3><h3> 窦老师的课堂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呢!窦老师依据文言文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去咀嚼和品味。书《戴嵩画牛》这篇题跋看似简单易懂,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没有觉得窦老师在借助注释剖析一篇或难或易的文言文。整堂课把注意力放在文中人物角色理解上。多次朗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抓住"拊掌大笑"的动作反复揣摩演读,就在这一遍遍地演读中课堂的温度慢慢升高了。我知道窦老师这是要让课堂沸腾的节奏啊!我也爱这样沸腾的课堂,不刻意不造作。</h3><h3>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一定不再满足于现有经验,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前行。</h3> <h3>[阮雪娇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今天能听到清华附小窦校长的课,我深感荣幸。全场座无虚席,大家时而注目凝视,生怕错过了重要情节,时而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鼓掌。在她的课堂上,让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她教育我们,教学一要紧扣文本,二要根据年级的特点,三要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她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从学习题跋,到创作题跋,她都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激励着孩子们向更深的内容挑战。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始终抱着一颗请教的心,你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富。</h3> <h3>〔陈琼妮11月30日学习心得〕</h3><h3> 三天的学习眨眼之间就结束了。最可惜的是错过了窦桂梅校长的一节课!庆幸的是能听到了王老师的习作课――《我的爱心之物》课堂上,王老师要求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就其样子、来历以及心爱缘由展开描写,并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到字里行间。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带着自己的心爱之物,一上课就跟大家分享为什么要带来这个心爱之物。开门见山之余又立刻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作为一节习作课,王老师特别调用了不少教材内外的素材,服务于孩子们对本这次写作专题的理解,一篇《朵朵的透明胶球》清楚地展示了写作心爱之物时需要构建的“素材支架“,与此同时还现场创设了要出版《我的心爱之物》专栏的活动场景,让孩子们现场书写片段。在写作与展示点评中体会如何筛选素材,如何圈画标注,如何评价补充。在此基础上,还通过黄蓓佳,徐光耀,琦珺等作家的作品,提升学生”更好的表达喜爱之情“的能力。<br></h3> <h3>【陈兰文 2019年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三天的珠海研修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从课堂上见真功夫!名师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他们上课各有风格,各有特色。今天窦桂梅老师上的《书<戴嵩画牛>》一课,用学习提拔开头,再小组交流提拔读懂提拔,引导理解创作提拔,最后到展示学生作品提拔,学生的作品和台下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见证,你的课堂伴我成长,只要努力,总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心,黄土变成金,今后加油!</h3> <h3>(陈佩云 11月30日研修心得)</h3><h3> 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出发,以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从课堂文本延伸至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今天,在窦桂梅老师的《戴嵩画牛》的课堂中,为了实现孩子们语言的发展,窦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环节:小组合作创编题跋。在次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也在合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与语言书写的能力。以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来说:孩子们的《题跋》。语文课程是着眼于孩子们语言能力的提升,而最终的结果是未了实现孩子们的综合发展也就是实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语文培养的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趣味的、多方面的。在本节课中,窦老师以点带面,从一篇提拔到多篇提拔,由一个诗人到多个诗人,在课堂的最后,窦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很多提拔,使学生有继续学习苏轼的诗,去读更多的题跋的学习欲望。</h3><h3> 从窦老师的一个课来说,我收获最大的是: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我们要明白语文是什么?明白儿童是什么?明白语文课堂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对上面三个问题思考透彻之后我们可能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明白上面三个问题后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在我们的引领下才会成为一个个全面发展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