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暨经典建筑

樂逍遥

<h1><b>摄影、编辑:樂逍遥</b></h1> <h1><b>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br></b><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h1> <h1><b>新华门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西段,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的正门,也是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b></h1><h1><b>新华门是由当年的宝月楼改建而成,门口是一座古典风格琉璃瓦顶雕梁画栋的二层明楼。楼的上层,四周槅扇,朱栏护廊,给人以开朗典雅的感觉。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棋匾,悬挂在楼前檐下。金红交辉的大型国徽高悬在二楼檐际。</b></h1><h1><b>进门迎面是一堵青砖到顶的大影壁,门前一对巨型石狮分列左右。矗立在门外场地正中,是高悬五星红旗的大旗杆,门外两旁八字墙上镶着两条红底金边白字的大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门前是整洁宽敞横贯东西城的交通干线长安街。</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古人觉得</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是有生命的</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龙脉则是被定为立国之本</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头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水是龙的血液,古人用“风水术”中的五个方法——“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来寻找这个朝代的龙脉,以此来宣称君权神授。</b></p> <h1><b>北京自元大都建城起,就拥有一条全世界城市中最长也最伟大的中轴线。西方城市的中轴线一般由道路或开放空间构成,北京的中轴线则由重要建筑物及其相应空间位置形成,是一种独特的空间秩序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以中为尊”、“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b><br></h1><h1><br></h1> <h1><b>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组成,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房分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b></p><p><b style="font-size: 20px;">南北两面共有36扇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殿内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b></p> <h1><b>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到故宫、景山、钟鼓楼,宏伟的古都建筑,代表了中国历史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是几百年封建王朝皇权的象征。前门大街和鼓楼大街,是明清时期形成的重要商业街,两侧胡同民居相连,反映了传统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的繁荣景象。新中国成立后,中轴线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及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建筑,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成为全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地方。所以说。这条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体现着现代化大国首都的形象</b></h1> <h1><b>天安门广场(点击照片放大看全景)</b></h1><p><br></p> <h1><b>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b></h1> <h1><b>大栅栏(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b></h1> <h1><b>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b></h1><h1><b>中國鐵道博物馆</b></h1><h1><b>中国铁道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它有三个展馆:正阳门馆、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主要是负责铁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及编辑研究工作。同时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基地。</b></h1><h1><b>正阳门馆是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主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是由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改建而成;东郊馆坐落于朝阳区酒仙桥北侧,设有机车车辆展厅、综合展厅;詹天佑纪念馆位于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区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为纪念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b></h1> <h1><b>前門箭楼,北京城墙箭楼现保存有正阳门箭楼,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前门大街北端,系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南端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b></h1> <h1><b>正阳門,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b></h1> <h1><b>毛主席纪念堂</b></h1><h1><b>毛主席纪念堂是为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b></h1><h1><b>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造的明柱,柱间装有佛山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b></h1><h1><b>每当开放日特别是清明时节、9月9日毛主席逝世、12月26日的诞辰纪念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民众自发的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络绎不绝的排着一圈又一圈的</b><b>长队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开国领袖毛主席遗容、缅怀一代伟人。</b></h1> <h1><b>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b><br></h1> <h1><b>人民英雄纪念碑</b></h1><h1><b>人民英雄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b></h1><h1><b>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b></h1><h1><b>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镌刻着毛泽东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b></h1> <h1><b>人民大会堂</b></h1><h3><h1><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大会堂位于中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br></b><b>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b></h1></h3> <h1><b>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b></h1><h1><b>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b></h1><h1><b>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城楼的国徽,是由沈阳第一机床厂19号铸造车间的铸造班长焦百顺与他的同事,根据样稿制做。</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城楼象征国家最高权力,为世人所瞩目,故天安门上的国徽一定要挂得正,这件事情引起了在周恩来的的关注,在他督促下,有关部门派了8个可靠认真的师傅,去挂国徽。</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众所周知,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方除了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毛泽东画像外,两边还分别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最原始的两条标语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是由书法家钟灵书写的。钟毓秀,是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书写者,中南海怀仁堂前的院子大门、二门、垂花门也都是由他书写布置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城楼是1988年1月1日才对外开放地,要知道,此前天安门城楼一直是“游人止步”的禁区。</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的开放不是偶然,早在1980年,李先念就曾提出“可以将天安门城楼向群众开放”的想法。1984年,有人上书胡耀邦,要求开放城楼。众多的呼声引起了领导人的重视.</b></p> <h1><b>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b></h1> <h1><b>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驻地</b></h1><h1><b>天安门国旗护卫队<br></b><b>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是天安门广场上每天从事升降国旗工作和升旗台警卫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国旗护卫队以护卫国旗为使命,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br></b><b>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前身为武警天安门国旗班,从1982年12月28日接替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戍区部队,正式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和国旗哨位守卫任务。199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天安门国旗班“国旗卫士”荣誉称号。1991年5月1日,国旗班扩编为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br></b><b>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完成历史使命,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每月第一天升国旗护旗队员由过去36名增加至96名,平日升国旗护旗队员由过去36名增加至66名,更好体现威武雄壮的气势和阵容。<br></b><b>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番号正式取消,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b></h1> <h1><b>午门(Meridian Gate)是紫禁城的正门,其五凤楼形制由紫微城应天门演变而来。<br></b><b>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br></b><b>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b></h1> <h1><b>東華門</b><b>,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b></h1> <h1><b>劳动人民文化宫</b></h1><h1><b>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万历和清顺治、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改建,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把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 宫,交给北京市总工会作为工人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并于195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开放。所以,郭沫若同志作诗 说:“昔为帝王庙,今作文化宫。"</b></h1> <h1><b>中山公园</b></h1><h1><b>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1]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br></b><b>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b></h1> <h1><b>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br></b><b>太庙,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b></h1> <h1><b>中山堂在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北。原名社稷坛“拜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九年,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社稷坛 (五色土)祭祀休息或遇风雨行礼的地方。</b><b>“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由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 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堂。</b></h1><h1><b></b></h1> <h1><b>紫禁城角楼,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做九脊殿。中层采用勾连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厦的歇山顶环拱中心的屋顶,犹如众星拱月。下层檐为一环半坡顶的腰檐,使上两层的5个屋顶形成一个复合式的整体。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于一身,由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使人惊奇,赞叹与敬仰。</b></h1> <h1><b>故宫</b><b>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b></h1><h1><b>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城台开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b></h1> <h1><b>景山公园</b></h1> <h1><b>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点。</b></h1> <h1><b>万春亭位于北京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b></h1><h1><b>亭不是四面开敞的,而是是封闭的<br></b><b>景山五亭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万春亭坐落在中央,高17.4米,亭内面积是18平方米。<br></b><b>上部屋顶是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以绿剪边装饰,由32根红柱支撑屋顶,组成一个三层的灰色空间。亭外四周设有五级台阶,台阶周围是蓝、黄两色相间的琉璃方砖围栏。<br></b><b>万春亭虽然是亭,但却不是四面开敞的,而是采用封闭的形式,柱内四面设槅扇门窗,这也是万春亭的特别之处。</b></h1> <h1><b>寿皇殿,位于中峰后的正北面,明代始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又进行重修,仿太庙建造,不仅规模宏伟,辉煌肃穆,而且自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格局。原为清代的祭祖处,过去殿内供奉有清朝历代祖先神像。解放后,该殿被辟为北京市少年宫。</b></h1> <h1><b>眺望钟鼓楼</b></h1> <h1><b>北海公园(Beihai Park),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b></h1> <h1><b>俯瞰北海(公园)</b></h1><p class="ql-block"><br></p> <h1><b>俯瞰瑞雪故宫全景</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b></h1> <h1><b>银锭观山</b></h1><h1><b>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b></h1> <h1><b>金锭桥</b></h1><h1><b>什刹海 金锭桥  要提起什刹海的银锭桥,应该是名扬天下,而对“金锭桥”对一些人们来说,很可能是为人鲜知了。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金锭桥”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地安门桥、后门桥)的西边,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但见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清新而略带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微波鳞鳞,岸线蜿蜒,垂柳依依。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但要说这“金锭桥”一名的来历,却又不得不从银锭桥说起。银锭桥是前后海交界处的一座形似银锭的单孔小石桥。桥虽不大,但名气可不小。 远在数千年前,永定河曾由西往东,循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在供电局东侧折而东南,再经龙潭湖流出城外。史书称其为“高梁河”。由于高梁河自西北而来,在今银锭桥处折而向南,其凸岸(即右岸)不断淤积,水面日趋狭窄,便慢慢地形成了水面互有分割的两处水域,亦即在日后被人们所称的“前海”和“后海”。之后,为便于南北往来的交通,就在前后海的交接处修筑了一座石桥。桥南北长 8.3米,东西宽7.9米,单孔。因其形似银锭,故起名“银锭桥”,</b><b>“银锭观山”曾是“燕京小八景”之一。2001年,什刹海东端出水口处修筑汉白玉石桥就遇到了起什么名的问题。当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汪光焘就此请教时年已届90高龄的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受命之余,侯仁之先生筹思再三,考虑到桥名必须便于称道,又应与什刹海上的风物相结合,因而联想到前后海之间有银锭桥,联想及此,因而建议前海东岸新建石桥即命为“金锭桥。”这样,什刹海上前后两桥,金银并称。至于现在镌刻在桥上的“金锭桥”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从侯仁之先生给汪光焘副市长的信中植下来并放大而成的。</b></h1><h1><b></b></h1> <h1><b>火神庙,全称敕建火德真君庙,又俗称什刹海火神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西北侧,什刹海东岸,是一座道教正一派宫观。火神庙主要供奉南方火德真君(火神)。在北京众多火神庙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火神庙原是道教全真派祖庭白云观的下院,21世纪初修复重开后直属中国道教协会管辖。</b></h1> <h1><b>烟袋斜街</b></h1><h1><b>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b></h1> <h1><b>北京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h1><b>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b></h1><p class="ql-block"><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钟楼,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在鼓楼北,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之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竣工。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b></p> <h1><b><br></b><b>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为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边建造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b><br></h1> <h1><b>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简称:奥体中心)位于北京市北四环中路南侧,与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奥运村隔路相望。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于1986年7月,于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前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是集竞赛训练、全民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育基地、体育公园。十多年来,作为中国体育发展的对外窗口,先后承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和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和其它重要大型活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b></h1><h3></h3> <h1><b>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造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b></h1> <h1><b>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b></h1> <h1><b>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br></b><b>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b></h1> <h1><h1><b>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b></h1></h1><h1><b>北京奥林匹克塔<br></b><b>北京奥林匹克塔2016年3月15日,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最高建筑物终于有了名字。<br></b><b>2016年6月12日,北京诞生了一个新地标——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奥林匹克塔,永久性奥运五环标志也于塔顶落成。</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城楼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型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条龙吻,故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龙吻,又称为“鸱吻”,鸱尾的形状呈月形,有点像鱼的尾巴,又有点像鸟,人们当时把它装饰在屋顶上,其作用有“避火”镇灾之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广场(点击照片放大看全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为三层楼式木牌坊,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今天的样式,更名为天安门。</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为明初大建筑师蒯(kuǎi)祥。他出身于工匠世家,精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制图,在建筑学上的创造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b></p> <h1></h1><h1><b>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随着古都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中轴线也在延长。向北,有了奥林匹克中心区,除了已建成的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中国科学技术馆外,还有国学中心、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亚投行总部等也在兴建,中轴线北延长线将成为国家文化、体育、科技、金融的多领域的交往中心。向南,北京大兴新机场已经投运,实现凤凰展翅,以此为中心的城市南部国际交往新门户即将崛起。</b></h1><h1><b>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天安门等14处遗产点。</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