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此图为首都柏林地标建筑:勃兰登堡门</span></b></h1><h1><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Brandenburg Gate )</span></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德 国 下篇 Germany Part two</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1、柏林(洪堡大学)</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Berlin ( Humboldt Universitat)</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2、汉堡 Hamburg</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3、不莱梅 Bremen</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4、科隆 Cologne</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5、波恩(波恩大学)</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Bonn (Universitat Bonn)</b></h1><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6、特里尔 Trier</b></h1><h3><br></h3><h3><br></h3> <h1><b> 1、柏林 (Berlin)</b></h1><h3><b>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面积882平方公里、人口350多万。</b></h3><h3><b> 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城市周围有大片森林,环境非常优美。柏林有很多大学,如洪堡大学、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柏林的戏剧学校也很有名。</b></h3><h3><b style="font-size: 18px;"> 城市的历史:柏林是一个很古老的城市,这里最初是易北河东北的一片沼泽地,有西斯拉夫部落人在这里生活。1307年,柏林和旁边的科恩合成为一市,定名为柏林。1411年,来自德国西南地区的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出任边境总督。从1415年起,柏林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的首府。1640年到1688年,腓特烈·威廉一世开创了柏林在文化和艺术上的繁荣,兴建了皇宫、军械库、教堂和波茨坦离宫,为柏林赢得了“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美誉。</b></h3><h3><b> 1701年,柏林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从18世纪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帝开始,柏林在老城区西部修建了大量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建筑,组成了被称为“腓特烈城”的新城区。</b></h3><h3><b> 从19世纪初开始,柏林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建筑师朗汉斯和申克尔修建了众多新古典主义纪念建筑,如国家剧院、远古博物馆、国立美术馆、勃兰登堡门、菩提树大街以及众多博物馆建筑如老博物馆、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帕加蒙博物馆、腓特烈皇帝博物馆。</b></h3><h3><b> 从1837年起,普鲁士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在柏林建立起西门子等工厂。1848年革命时,柏林也发生了起义。1862年,威廉一世任命出生于柏林附近的俾斯麦为首相。1871年,柏林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首都。1894年,建筑师瓦洛特建造了国会大厦。到20世纪初,柏林已经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上达到伦敦、纽约和巴黎的水准,成为又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期间柏林建造了大量的道路、桥梁、地铁和车站建筑,兴建了豪华的办公大楼和商业区、住宅区,人口增至270万。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给柏林带来严重破坏,这段时期及以后是柏林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同年2月27日发生了国会纵火案。1936年在柏林举办了第16届奥运会,纳粹德国将其作为展示自己的橱窗。</b></h3><h3><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柏林被分割为两个区域,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柏林变成了苏美冷战的聚集点。由于大量东德居民通过不设防的柏林分界线涌入西柏林和西德,1961年8月13日,东德建起了柏林墙。由于存在种种历史问题和制度上的缺陷,1989年11月9日深夜,东德被迫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柏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柏林墙被拆除。</b></h3><h3><b> 1991年,德国议会投票决定在2000年之前将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此后柏林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在国会大厦北面修建了新的国会和总理府。以前是柏林墙脚下布满地雷的警戒地带的波茨坦广场重新成为柏林的商业中心。德国已经恢复了其在欧洲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地位。</b></h3> <h1><b style="font-size: 18px;"> 胜利纪念柱 (Siegessaule)</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是德国柏林的一座著名纪念性建筑,1864年为庆祝普鲁士在普丹战争中获胜而兴建,到1873年9月2日举行揭幕仪式时,普鲁士又在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 (1870–1871)中击败了奥地利和法国,给予雕像新的含义。与原先规划不同,后来增加了维多利亚青铜雕塑,高8.3米,重35吨。</b></h1><h3><b> 胜利纪念柱修建在柏林市中心最大的蒂尔加藤公园中央岛上,四周是环形的马路,没有人行横道线,只有通过地下通道才能与周边辐射状的道路连接。</b></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b></h3></h3> <h1><b> 施普雷河畔(River Spree)风光之一</b></h1> <h1><b> 施普雷河畔风光之二</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 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 Gate)</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州而得名。 1788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为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下令重新建造勃兰登堡门,历经三年于1791年完工。第二场世界大战之后,勃兰登堡门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它成为了两德统一的象征。</b></h1><h3><b> 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由朗汉斯设计,仿照了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建筑风格。勃兰登堡门高26米,宽65.5米,深11米,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的通道略宽,是为王室成员通行设计的,直至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员和国王邀请的客人才被允许从勃兰登堡门正中间的通道出入。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b></h3> <h1><b> 胜利女神雕像(Statue of Viktoria)</b></h1><h1><b>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刻,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雕塑是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b></h1><h1><b> 此尊胜利女神雕塑也是历尽沧桑,在历史上德国与法国是一对老冤家,双方打了无数次战争。1806至1808年间拿破仑统治着柏林,胜利女神雕塑被法国抢走,直至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后,他才把胜利女神雕像送回。</b></h1><h3><b> </b></h3> <h1><b>合影留念</b></h1><p><br></p> <h1><b style="font-size: 18px;"> 国会大厦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德国国会大厦现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这里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征,现则是大陆东西两侧的效仿聚会之地。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掺杂在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建筑风格中。</b></h1><h3><b> 历史: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议会会址。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二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两德统一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b></h3> <h1><b>苏军纪念公园(Sowjetisches Ehrenmal)</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 苏军攻克柏林曾经使用过的大炮。先生最爱与大炮、坦克合影,他曾说过:这辈子没有当兵太遗憾啦!</b></p> <h1><b style="font-size: 18px;"> 洪堡大学</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前身是柏林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学术中心,创办于1810年,是蜚声中外的世界顶尖学府,德国精英大学成员。</b></h1><h3><b>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历史上曾产生29个诺贝尔奖获奖者。爱因斯坦,普朗克、黑格尔、玻恩、赫兹、哈伯、薛定谔、韦伯、叔本华、谢林、海涅、魏格纳等一大批学界大师都曾在该校学习任教。</b></h3><h3><b> 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其”教研合一”、“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洪堡精神也影响到了几乎所有的现代大学。</b></h3><h3><b> 洪堡大学在人文学科领域有着顶尖的声誉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其文学、神经科学,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均排名世界前列,洪堡大学的法学院是最优秀的法学院之一。</b></h3> <h1><b> 洪堡大学(原柏林大学)是德国的精英大学,欧洲EUC大学联盟,出过29位诺贝尔奖得主,曾位居世界排名第49位。马克思曾在洪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b></h1><h1><b><font color="#ed2308"> (大图)</font></b></h1> <h1><b> 教学主楼的这面墙上,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观点解释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世界。”</b></h1><p><br></p> <h1><b> 正遇上召开一个学术研讨会,想起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大道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而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洪堡大学门前的宏伟建筑</b></p> <h1><b> 腓特烈大帝雕像(即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无忧宫的主人)</b></h1><h1><b>(Equestrian Statue of Frederick the</b></h1><h1><b> Great)</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从柏林到汉堡途中的风景美极了</b></h3> <h1><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忽然发现路旁有一片草莓地,广告上画着可以现摘现买,下去看看。哦,前来采摘的人不少,我则忙着拍照。</span></b></h1> <p><b>这位先生采了一蓝子草莓!</b></p> <h1><b> 过秤处:四欧元一公斤,相当于人民币30元左右一公斤,当然好啰。只是采摘需要不少时间,我们忙着赶路,一睹为快。</b></h1><h3><br></h3> <h1><b> 2、汉堡 (Hamburg)</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汉堡是德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市内共有2500座桥,有着“世界桥城”的美称。</b></h1><h3><b> 汉堡是德国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已成为德国的新闻传媒与工业制造业中心。汉堡是世界大港,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世界各地的远洋轮来德国时,都会在汉堡港停泊。除美国西雅图外,汉堡是世界上第二大飞机制造区,生产“空中客车”。汉堡大多数工业和外贸有关。</b></h3> <h1><b>汉堡市中心的内阿尔斯特湖,风光秀丽</b></h1><h1><b>(Binnenalster)</b></h1> <h1><b>汉堡市政厅(City Hall of Hamburg)外景之一</b></h1> <h1><b>汉堡市政厅外景之二</b></h1> <h1></h1><h1><b>汉堡市政厅内景之一</b></h1> <h1><b>汉堡市政厅内景之二</b></h1> <h1><b>汉堡市政厅内景之三</b></h1> <h1><b>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共一个画面</b></h1> <h1><b> 3、不莱梅 (Bremen)</b></h1><h1><b> 不来梅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不来梅已建城。1260年不来梅加入汉萨同盟,中世纪后期与汉堡、吕贝克等几个重要的汉萨城市控制着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商业通道。1646年不来梅成为自由帝国城市,不属于任何领主,由帝国直辖,因此不来梅全称为“自由汉萨城市不来梅”。</b></h1><h1><b> 目前不来梅人口66万,它是德国不来梅州的州府、第二大港口城市、第五大工业城市和西北部的中心。不来梅的优势产业包括汽车及配件、食品加工、航天航空、航运物流、贸易、新能源等。</b></h1><h3><br></h3> <h1><b> 欧洲人爱花,其实全世界人民都爱花,都爱用鲜花表达情谊、装扮家园。</b></h1><h3><br></h3> <h1><b>不莱梅市政厅小广场及周边环境、人群</b></h1><p><br></p> <h1><b>双塔高耸</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雕塑作品很有历史感</b></p> <h1><b>雕塑作品中的孩子很可爱</b></h1> <h1><b> 此行有幸看到德国多个城市在市政厅旁边可以摆摊卖菜卖水果、开餐饮店,这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力,我们也在这里吃了午餐,感觉很方便。</b></h1><h3><br></h3> <h1><b> 罗兰骑士雕像</b></h1><h1><b> 雕像位于不莱梅中心广场,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是神圣罗马帝国发展市民自治权和主权的象征。不莱梅市民们集会,节庆活动、处理重大事情都在此处,雕像是广场的中心标志,也是城市的中心地标。</b></h1><h1><b> “不莱梅市政厅和罗兰骑士雕像”于200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有如下简述:“德国西北部不来梅市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骑士雕像是公民自治权利和贸易自由权利的象征,这些是随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不来梅市政厅是15世纪初不来梅加入汉萨同盟后建立的,为哥特式建筑风格,于17世纪初翻修成了所谓的“威悉文艺复兴”风格。20世纪初,在老市政厅旁修建了一个新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免遭炮火轰击的建筑之一。罗兰骑士雕像高5.5米,其历史可追溯到1404年。</b></h1><h3><br></h3> <h1><b>正好赶上周末、前来观瞻的人不少。</b></h1><p><br></p> <h1><b>孩子们愉快地与罗兰骑士雕像合影,正面的建筑是老市政厅。</b></h1><p><br></p> <h1><b> 周末广场音乐会,歌手与乐队都非常投入、观众不少!</b></h1> <h1><b>生动的街头雕塑</b></h1> <h1><b> 4、科隆 (Cologne)</b></h1><h3><b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西部莱茵河畔历史文化名城和重工业城市。科隆市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人口100.7万。仅次于柏林、汉堡和慕尼黑。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极强的大都市。市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b></h3> <h1><b> 科隆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b></h1><h1><b> 屹立在莱茵河边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两座哥特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塔教堂,它已成为科隆市的象征和游客们向往的名胜之地。站在高高的塔顶极目远望,莱茵河(Rhine River)犹如一条白色的锻带从旁飘过。</b></h1><h1><font color="#ed2308"><b> (大图)</b></font></h1> <h1><b>从不同的角度照科隆大教堂</b></h1><h3><br></h3> <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盟军飞行员没有舍得炸毁科隆大教堂。还好,否则我们今天就看不到了。</b></p> <h3><b style="font-size: 20px;">参观科隆大教堂的游客爆满</b></h3> <h1><b> 流经科隆的莱茵河上的霍亨索伦大桥(Hohenzollern Bridge)</b></h1> <h1><b>霍亨索伦大桥的栏杆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同心锁</b></h1> <h1><b>游客们纷纷在桥上拍照、合影留念。</b></h1><p><br></p> <h1><b> 5、波恩 (Bonn)</b></h1><h1><b> 波恩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人口30多万。1949年9月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1990年10月德国实现统一后,于1991年6月20日德国联邦议院做出决定,在4至10年内将议会和政府由波恩逐步迁往柏林。联合国多家机构曾在波恩设办事机构。</b></h1><h3><br></h3> <h1><b>街景之一</b></h1><h3><br></h3> <h1><b>街景之二</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 波恩是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出生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波恩,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b></h1><h3><b>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b></h3> <h1><b>在贝多芬出生地留个影</b></h1> <h1><b> 波恩有多座贝多芬的塑像,这是波恩人的骄傲。</b></h1><h1><b>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b></h1><h3><br></h3> <h1><b> 贝多芬的塑像(L.V.Beethoven)</b></h1><h1><b><font color="#ed2308"> (大图)</font></b></h1> <h1><b>波恩残留的古城墙</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 波恩动物博物馆 (Animal Museum of Bonn)</b></h3> <h1><b>莱茵河畔(River Bank of Rhine )</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 波恩大学 (Bonn University)</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波恩大学是德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位于科隆南部30公里的前联邦德国首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公立大学,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777年的科隆公国学院。</b></h1><h3><b> 波恩大学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自建校以来波恩大学就是德国最杰出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数学、社会科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及经济学)以及医学等领域均在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中数学专业位列第8位;政治学与社会科学位列第23位;法学位列第24位;经济学位列第31位;医学位列第42位。</b></h3><h3><b> 波恩大学自建校以来培养了多名包括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莱布尼茨奖及普利兹克奖得主在内的众多优秀的毕业生。包括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马克思、哈贝马斯、海涅、尼采等众多历史名流都曾在波恩大学求学或访学。</b></h3><h1><b style="font-size: 18px;"> 波恩大学在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06位;在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波恩大学位列德国第4,世界第70位。</b></h1><h1><b><font color="#ed2308"> (大图)</font></b></h1> <h1><b>校园内的建筑 (Campus of University)</b></h1> <h1><b>校园大门</b></h1> <h1><b> 站在这里的不是真人!是校园内的一组雕塑作品</b></h1> <h1><b>校园与学生们</b></h1> <h1><b>青春阳光</b></h1> <h1><b> 6、特里尔 (Trier)</b></h1><h1><b> 德国莱-法州的特里尔城坐落在狭长的摩泽尔河谷盆地中,这里山清水秀、温泉众多、是德国最古老的市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人口10万,市内有很多博物馆。</b></h1><h1><b> 提起特里尔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可提到马克思多数人都知道。特里尔是马克思出生的地方。我们的原计划是去卢森堡,可头天晚上看了地图,特里尔基本在我们行进的路线上,就决定放弃卢森堡专门去特里尔参观马克思的故居。</b></h1><h1><font color="#ed2308"><b> (大图)</b></font></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建于公元二世纪的大黑门(尼格拉城门,Porta Nigra),是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几座古罗马城门之一。</b></h3> <h1><b> 特里尔城内很热闹,前来参观、游览的人摩肩接踵。</b></h1> <h1><b>在特里尔城内徜徉</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典型的德式建筑</b></h3> <h1><b> 戴着普鲁士战士头盔的小朋友非常可爱!</b></h1><h1><b><font color="#ed2308"> (大图)</font></b></h1> <h1><b>街头标牌上用德、英、法、荷、中五种文字介绍卡尔.马克思,可细读一遍图中的中文。</b></h1> <h1><b> 拜谒马克思故居</b></h1><h3><b> (Karl.Marx House Museum)</b></h3><h1><b> 特里尔市出名是因为1818年马克思诞生在这里,街头耸立着马克思的铜像,旁边的铭牌上写着“卡尔.马克思是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儿子”。马克思从小家境富裕,曾在波恩大学和伯林大学读书,获得博士学位。他学识渊博,为创立共产主义理论奋斗了一生,但后来生活非常拮据,是恩格斯经常接济他,马克思逝世后又为他出版巨著,他们的友谊被世人称道,其理论鼓舞了很多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奋斗.....。这是我们此次欧洲行度过的非常有意义的一天[愉快]</b></h1><h3><br></h3> <h3><b style="font-size: 20px;">10号故居</b></h3> <h1><b> 马克思故居参观门票,每人5欧元</b></h1> <h1><b>故居楼上的花开得正艳</b></h1> <h1><b>马克思坐像</b></h1> <h1><b> 穿过卢森堡回到巴黎附近住宿。</b></h1><h1><b> 为什么不进卢森堡?一是审美疲劳,看了卢森堡的介绍主要是参观教堂、峡谷等等,没了兴趣。二是没有时间,因为当天要赶到巴黎机场附近住宿。三是我们买的上网卡不包括卢森堡,进去后仅看路标导航比较麻烦,所以头天晚上就决定放弃了。</b></h1><h3><br></h3> <h1><b> 老程一开上车就来劲!</b></h1><h1><b> 本次自驾游全程8537公里、最多的1天开了549公里,我坐车都累到腰酸背痛,可他精神十足。晚饭后还要预定次日的住房,熟悉次日的行程,我说他是“骆驼”。自驾游要能吃苦,走高速有时中途上百公里没有休息站、又不能随便停车,只有忍饥挨饿,坐车的人可以吃点干粮补充一下,开车的人确实要发扬骆驼精神,老程虽然累但心里很痛快!</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 夕阳无限好、抓紧时间跑。</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巴黎机场附近住宿,第二天去机场还车、回国。</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后记 (Afterword)</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自驾欧洲游历时38天,游八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瑞士、德国、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借道2国(奥地利、卢森堡),行车8537公里、共参观13处世界遗产、40多个城镇。</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1、经验</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认真细致的准备:订出行计划、办理签证、订机票、订车、订房、买上网流量卡、学习交通规则、标识等。</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2、教训</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非英语国家讲英语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什么问题,但遇突发情况会出差错,比如我们开车进入瑞士时由于看不懂德文路标又是一闪而过不可能停车查字典,结果走错道被罚了35欧元。</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些特别热门的景点需要提前在网上购票。我们因为事前未预定,错过了进入西班牙圣家堂内部参观的机会。</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3、感想</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世界这么大,都想看一看。此次欧洲八国之行我对西班牙这个旅游大国的印象特别好,一是它的标识都是西班牙文和英文同时标注,二是它的很多路标都用形象生动的简图表示,对外国游客很适用。愿各位朋友抓紧时间尽量多出门旅行,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在路上可以增长不少见识;过去学外语总觉得用不上,其实书到用时方恨少,借此机会激励自己学习,让未来的生活过得更充实一些。</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8个美篇断断续续做了近4个月(中途还去了西藏阿里和川陕甘宁蒙),最近又做了认真修改。篇中570多张照片是从几千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多数是我所拍,一部分是老程所照。图片说明是我的真实见闻,有一部分则来自网络和书本,一位朋友看了前几篇后提出“多加一些文字说明”的建议我已采纳。老程写了英文序言和地名人名翻译,并做了最后的修订,我们的女儿女婿对英文部分进行了审核斧正,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谋划全篇、排列组合并加上自己的感想。最后要衷心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分享与鼓励!</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br></b></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附件:老程总结的欧美自驾游攻略,供各位参考(发表在《汽车之家》网站上的帖子)</b></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