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为加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研究,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的目的。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作为</font>山东省“春秋课堂”实验学校,为推进”春秋课堂”建设,科学使用《传统文化》教材,于11月29日举办了传统文化“春秋课堂”观摩研讨活动。<br></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年级的陈晓妮老师深入钻研教材,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掘情动心,让经典变得简单动人。一次次的修改,一节节的试讲,她的脸上却总是漾着笑容……小荷初绽,满脸稚嫩。陈晓妮老师借助传统文化的课堂,为孩子洒下了一片爱的雨露。“亲有疾,细心侍”传统孝文化深刻走进了一年级苗苗的心中,小脸漾着泪水,陈老师用传统文化为孩子们价值的渡船正确引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年级张颖莹老师执教的《思诚者,人之道》通过诵名言,品意思,思言行三条主线步步引导孩子感受诚信的重要。动画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在学习古今名人故事中让孩子明白一个诚信的人必然会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扩展与诚信有关的经典引导孩子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整节课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启发孩子联系生活反思自身做到知行合一。整堂课,师生配合默契,既有知识传授,又有德育渗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诚信的无穷魅力和传统文化的高尚内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三年级倪婷婷老师执教的《思不易,物维艰》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发,带领孩子们历览了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并让孩子们懂得了我们国家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起家,只有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才会让我们国家在未来从胜利走向更加伟大的胜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传统文化课上,四年级的孩子们走进《论语》、《孟子》,在邹崇老师的指导下读“善”、吟“善”、品“善”、修“善”。回归生活,孩子们联系情景,分析人物行为,分享善行故事,立下行善决心,学会“与人为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五年级的刘琳老师引领孩子们在品读经典中明白欲速不达的道理;通过古今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欲速不达,由浅入深的让孩子明白中庸之道;在联系生活,辨析他人和自身的行为中,升华认识,进而做到知行合一。整堂课,师生合作默契,既有对经典的积累传承,又有理念行为上的提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一堂优秀课例都离不开执教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备课、磨课,更离不开教研组团队的精心打磨。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以“春秋课堂”为契机,二小老师们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知识,提升素养,力争成为“热爱国学、知识丰富、底蕴深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学者型传统文化教师。</font></h3> <p> 课后大家积极讨论教研,代雪萍老师既肯定老师的优秀之处,同时对不足之处予以客观评价,并提出改正方法。将立德树人意识熔铸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立足文化与教育传承规律,积极探索“春秋课堂”建设之路,倡导传统文化教学创新。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再次进行深刻反思,从多角度探索构架传统文化教学课堂新模式。把学生培养成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创造力的时代君子。 </p><p> 本次“春秋课堂”教学研讨,不仅为传统文化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提供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融入实际教育教学的范例。<br></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文件的要求,更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立足课堂,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