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 <h3> 2020届高三“一检”刚刚结束,正是总结的好时候。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于11月29日上午在昌江一中举行。<br></h3> <h3> 景德镇市高中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朱伟光、于洪林、李移民、胡乐乐,景德镇市2020届高三质检命题组成员洪柳泉、王忠良、黎发寿,全市各高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和部分教师,一共35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市教研所高中语文教研员徐林根主持。<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01 扎实幽默的复习课
上午第二节,景德镇二中的胡乐乐老师借班上高三专题复习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结号”》。<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这节课,高考常考的年号、谥号、尊号、庙号、自号、斋号等“集结”一堂,点多量大,专业性强,内容复杂而要求极高。胡乐乐老师条分缕析,又融会贯通,一一道来,精彩纷呈。<br></h3> <h3> 课堂上学生们都沉浸在胡老师的讲述中,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会心一笑,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听课的老师们也被深深折服,下课铃声响起大家还意犹未尽!<br></h3> <h3></h3><h3></h3><h3></h3><h3></h3><h3> 02 共同的学习与借鉴
课后研讨。大家一致对胡乐乐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度评价:一是胡老师个人语文功底深厚,文史知识丰富、全面。朝代更迭,皇帝、大臣、文人、雅士的那些“号”被梳理得一清二楚。这些“得来何不费工夫”!足见胡老师搜集得多、整理得细、研究得透。胡老师打通文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之经脉,才练就如此绝世武功。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其敬业和精业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二是胡老师在课堂上结合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弘扬景德镇本地文化,培养学生对景德镇历史的敬畏、对景德镇文化的尊崇和对未来的担当。三是胡老师风趣、幽默的上课风格,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提高了专题复习的效果。凡此几点,都给与会者以示范、借鉴和引导。<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03 客观全面的研讨分析
“一检”分析是此次复习研讨会的核心内容。首先,教研员徐林根结合具体数据,主要从“三率”看,对这次“一检”语文成绩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全体高三语文老师的辛勤付出。其次,三位命题教师就“高考认识、命题设想、复习建议”结合自己负责的命题部分分别给大家作了发言。<br></h3><h3></h3><h3></h3><h3></h3> <h3> 乐平三中的洪柳泉老师提出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题,除在选材上呈现“专业化”“领域广”两大特点外,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要求更高也更具体。命题上,对原文语句、语段进行简单加工改造的选项很少,而对原义中相对分散、隐蔽的信息进行整合,或根据相关语句进行适当推理的选项较多。<br></h3> <h3> 为此,复习备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br></h3> <h3>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洪老师也从选材、设题、备考几方面作了详细阐述:<br></h3> <h3>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主要有:一是培养习惯,快速阅读。提高迅速获取信息,迅速理清作者的思想、意图、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境界和作者对人、事、物的感情倾向等能力尤其重要。二是持之以恒,专题训练,不断反思,不断矫正。<br></h3> <h3> 景德镇一中的王忠良老师主要就实用类文本阅读从文本、取材、试题情境、能力层级、题型分值等五个方面对近五年高考真题作了透视:<br></h3> <h3> 在命题思路上,王老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命题常设雷区”作了归纳:<br></h3> <h3></h3><h3></h3><h3></h3><h3> 在明确“答题思路”之后,对后期复习备考王老师提出中肯意见:
1.科学规划。指导路线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训练路线坚持“做一题,通一类”,反思路线坚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下水”做题。让学生做题前,教师要在不看“参考答案”的情况下试做一遍。<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 乐平中学的黎发寿老师就文言文阅读,先谈了“一检”命题反思:
“一检”文言文节选《明史•徐达传》,题型考点均与全国Ⅰ卷保持一致。现在回过头来看,命题有两大不足:一是选文因考虑题目原创过于突出了徐达的军事才能,而忽略了他身上具有的其他优秀品质,导致选文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反映传主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削弱了选文要传递正能量的教育意义;二是第11题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从学生答题情况反馈来看,难度太大。
接着,对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一块,综合对全国卷的分析与思考,黎老师谈了“二检”命题设想:<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04 气氛融洽的经验分享
景德镇市高中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昌河中学朱伟光老师,以其30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跟与会老师分享他的做法与体会。<br></h3><h3></h3><h3></h3><h3></h3><h3></h3> <h3> “主观题拉不开、选择题要稳定、作文要出来”,“背诵默写不能丢,精讲精练很重要”,“踏踏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做”。言辞恳恳,谆谆相告。<br></h3> <h3> 之后,景德镇一中王军龙、景德镇二中胡乐乐、乐平中学程寿平、乐平四中詹德兴、浮梁一中李移民和邹春鸣、昌河中学李文清、乐平一中叶兵、昌江一中于洪林、景德镇第一中专徐银燕、景德镇七中彭环宇、景德镇十九中杨瑶等组长、老师先后发言,就本校高三复习教学和备课组教研情况作了交流。时难情坚,上下求索,做景德镇高中语文人!<br></h3> <h3></h3><h3></h3><h3></h3><h3></h3><h3> 05 尾声
此次会议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研讨氛围很好,大家极是融洽。研讨会一直开到十二点十分才圆满结束,大家颇感有所收获。<br></h3><h3></h3><h3></h3><h3></h3><h3></h3> <h3> 潜心教学研,莫敢忘初心。
真诚感谢大家!感谢昌江一中!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