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8日,克井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如期开展,这次由李潇缘老师执教——《认识条形统计图》。</h3> 创设情境,收集数据 <h3></h3><h3> 首先李老师通过果农伯伯今年果子收成不好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出示济源市2019年9月的天气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产生收集数据的需求,使学生主动参与统计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h3><h3><br></h3><h3></h3> <h3> 学生们认真整理数据,完成的学生用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h3> 整理数据,初识条形统计图 <h3> 李老师详细介绍了条形统计表的组成部分:横轴——表示天气状况、纵轴——表示天数。以涂色的方式来统计数据,统计时要从下往上数,一小格表示一个单位。每一个单位之间的距离必须是相等的。涂色时为了方便快捷,也可以画斜线,但是要画得干净整洁。最后引出: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h3><h3> 接着,学生们利用刚刚学习的知识把学习单中材料三的内容补充完整。</h3> <h3> 李老师巡视观察孩子们的画图情况。发现孩子们画条形统计图时,非常认真!</h3><h3><br></h3> <h3> 李老师展示学生作品,让其他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一一改正。</h3> <h3> 像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首先李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条形统计图与象形统计图,学生们很快就发现条形统计图的优势:条形统计图不需要数,一眼就能看出每种天气有多少天,而象形统计图还需要数。接着对比观察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引导学生发现: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更容易比较数据的大小。</h3><h3> 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果农伯伯要说天公不作美了。</h3><h3> 学生们观察完整的条形统计图,找出自己从中获得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h3><h3> </h3> 掌握新知,练习巩固 <h3> 掌握情况如何呢?一起来练一练吧!<br></h3><h3> 拿出课前整理好的班级学生出生月份情况表,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h3> 理论学习,评课议课 <h3> 授课结束后,老师们首先进行了关于统计的理论学习。</h3><h3> 接着,老师们针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h3><h3> 范校长:画图时应该强调必须用铅笔画图,而且画图要干净整洁,得有具体要求:例如画斜线时,要求不能画超格,每条斜线都要画成平行线。</h3><h3> 小云老师:课堂提问中,有些问题的设置范围过大,学生们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回答。</h3><h3> 拥军老师:课堂气氛不是那么活跃,画条形统计图时,老师最好能亲自示范。</h3><h3> 杨柳老师:这节课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较弱,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针对条形图里的信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应该提问:针对这样的天气,你能对果农伯伯提出什么样的建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h3><h3> </h3><h3> </h3> 授后反思 <h3></h3><h3> 一、课堂问题指向性不明确
课堂上在我把问题提出来后,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主要原因在于,我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指向性不明确。例如: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里都有什么?应该提问成: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的共同点是什么?还有一个是在引导学生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提问:统计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听后,完全是蒙的。所以,提问时要基于学情,语言要精炼,范围小,指向性明确。学生只有听懂了问题,才会积极发言。
二、应该注重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的都是一些非常低级的数学问题,例如:“阴天比晴天多多少天?”“阵雨天气是雷阵雨天气的几倍?”等等。数据分析是统计教学的核心。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横轴和纵轴里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出:横轴一般表示分类,纵轴一般表示数据。再引导学会说那个通过整合数据,提出“如果你是果农伯伯,在第二年播种时,你有什么想法?”等,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强调规范画图
条形统计图在画图时,应强调:第一,必须用铅笔画图;第二,条相与条形之间的间距必须相等,虽然没有间距的条形统计图不算错,但是提醒学生要按常规画图;第三,画斜线时,不要超格,斜线要画的相互平行,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亲自示范。
四、横轴、纵轴讲解不细致
在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学生能很快地说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学生没有观察出来,主要原因在于讲解横轴、纵轴时不细致。让学生观察后,多说一说横轴、纵轴里都有什么,有什么特点等,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