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大家谈【一】

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

<h3>分享人:</h3><h3> 焦惠军,"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在职税务干部、喜欢读书、朗诵。</h3><h3>分享主题:</h3><h3> “步入《孙子兵法》之法”</h3><h3>分享时间:</h3><h3> 2019.11.30</h3><h3>分享方式:</h3><h3> 线上,“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微信群。</h3> <h3>  好多年以前是读过《孙子兵法》的,近来与朋友们一起再次学习,就想与大家一起聊聊初次学习《孙子兵法》的方法。</h3><h3> <font color="#ed2308">第一,把握学习的规律。</font></h3><h3> 初次学习就不能着急,要稳步推进。实际所有的学习都有一个规律,前几日和朋友一起聊天时,他说的三个阶段就非常好。第一阶段是看山是山,第二阶段是看山不是山,第三阶段是看山又是山。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像爬山。我们还没有到山的跟前,远远地看到山就在那里,山的整个形象就在我们面前。当我们进到山里面的时候,实际就看不到山了,我们只能看到山涧,沟壑,谷地等等,这时我们眼中哪里有山的影子?当我们把整个山的角角落落都走遍了,非常熟悉了。闭上眼睛,山也会在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眼前,就是看山又是山了。《孙子兵法》这本著作也像一座大山,需要我们慢慢地去认识它,去了解它的角角落落,然后才可以让《孙子兵法》融入到你的思想中和生活中来,真正到达看山又是山的境界。<br></h3> <h3> <font color="#ed2308">第二,知道学习什么?</font></h3><h3> 《孙子兵法》成形于春秋时期。当时百家争鸣嘛,各种思想都涌现出来。记得一位朋友反对过学习《孙子兵法》,原因是不喜欢打打杀杀,更不喜欢那种“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的不诚信行为。我记得当时我这样回复:《孙子兵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两千多年流传到现在,肯定是我们中华文化里边儿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如果说因为他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就把它摒弃掉的话,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会把好多好东西也给扔掉了呢?我接着说,如果一个超市里边,有卖你喜欢吃的,也有卖你不喜欢吃的东西,那么是不是因为里边有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不去超市了呢?实际上超市的经营者会根据哪些东西卖的快,哪些东西卖的慢,来调整超市货物的品种和种类。实际《孙子兵法》传承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历史对它的选择。所以,我们学习《孙子兵法》当然是学习其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我们也要摒弃。包括与《孙子兵法》同时代的《道德经》,原本是老子写给王看的。让那些王们如何做好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但现在我们普通百姓也在学习《道德经》,就是因为《道德经》对我们的人生有帮助,成了人道的经典著作。如果还是只能王来看的话,现在中国就应该只有一个人来读《道德经》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h3> <h3> 当然《孙子兵法》诞生之初也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但又确实是历史进步的选择。</h3><h3> 在《孙子兵法》成书的春秋时代,打仗可真是不允许这样“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的。周礼的规定打仗有六条规矩。<br></h3> <h3> 第一条是必须要师出有名。你来打我可以,但是你必须说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还要昭告天下。我是对周天子不敬了还是抢了你家粮食还是抢你女人了?要是说不出个道道出来,不但被打的一方不承认,周天子和诸侯也都不认,你就算打赢了也是白打。</h3><h3> 第二条:不能搞偷袭。派兵来打就要光明正大,人家家里要是在搞婚丧嫁娶,那不能来,人家在睡觉,你也不能来,人家主君不在家,更是不能来。</h3><h3> 第三条,不杀来使。虽然后世这条主要看敌方主帅的心情,可春秋时期,这条规矩是被严格执行的,要不就别在诸侯圈混了。</h3> <h3>  第四条,不能打埋伏。确切地说,你不能利用一些高山、峡谷、森林等地形上的便利来打埋伏,要等到双方在平原地带站好队了才能打。然后就算你站好队了,也不是说你想冲锋就冲锋的,你还得等着双方打鼓。鼓打完了,士兵们才能上前。</h3><h3> 第五条,不杀伤者,不俘虏年纪大的老兵。</h3><h3> 第六条,不能追击。敌人要是被击败了,你不能去追击,见好就收,即使追了,那也只是跑个几百米,意思一下就行了。这条规则在后来更是没法执行了。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靠佯败把敌人吸引过去再战胜敌人的例子就经常发生。</h3> <h3>  那么春秋时代的战场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葩的规定的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这个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讲了。有个案例大家应该听过。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公子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再打。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以后,撤退到宋国襄邑的行宫里养伤。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夏季,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h3> <h3>  《孙子兵法》在那个时代出来,是多么不合周礼。但却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历史的选择。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孙子兵法》当然还应该要符合我们当今的时代,学其精华,去其糟粕。</h3> <h3> <font color="#ed2308">第三,如何学习?</font></h3><h3> 在学习中,经常会有人讨论字的读音问题,甚至好些人很是纠结。比如“驰车千驷,革车千乘”的“车”,有的人读“jü”,有的人读“chē ”。读“jū ”的说古代是读“jū ”,原因是因为我们读的是古人的书。有的人读“chē ”,说今天读“chē ”才符合其本义。我更赞成第二种意见,因为现在国家普通话标准“车”的两个读音中,“jū ”仅指象棋里的一种棋子。实际上,古人当时“车”这个字读不读“jū ”都成问题。现在各地方言不同,以前也一定是各地有自己的方言。南方的吴国“车”到底读什么音?我想和我们现在读出来的应该差得是很远的。</h3><h3> 还有就是不同版本的问题。不少兵友在讨论哪个版本更好?因为大家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断句不同,甚至字都不同。比如“忌杆一石”,有的版本是“桤杆一石”,还有的是“萁秆一石”等等,甚至可能还有其它的版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是没有纸张的,记录的媒介主要是竹简,所以一部书呢肯定就不会是哪个人都有。不少人看过以后背下来再去教给别人,再加上当时字也不多,传来传去,可想而知,一些字出现失真的现象当然是正常的。特别是有了网络以后,网上的版本都是人录进去的,不同的输入法,再加上当时电脑的字库等原因,也出会出现一些失误造成“版本”的不同。古人没有标点符号,不同的断句也是根据后人不同的理解而来的。在我们学习的初期阶段,大家还是不要太纠结于读音、断句和版本的好坏上来。我们更应该关注兵法的基本理论,然后随着逐步的深入,可以进一步探讨更合理的解释,甚至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与思路。</h3> <h3>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或者自己看过的书共同学习,可能会理解得更快。</h3><h3> 比如还以《道德经》为例,《孙子兵法》讲的兵道,《道德经》说的是人道。两部著作里都提到了水。</h3><h3> 《孙子兵法》里说“兵形象水”,说的是战略战术方式方法,要像水来学习。孙子在《兵法》里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就是说水并不一定非得怎么流,仗也不一定非得怎么打,这就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所以说,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就该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变幻莫测,只要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就是用兵如神。所以孙子又说“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老子也主张水往低处流,这是老子的心理上的低姿态,是与世无争的思想。而孙子的意思就是专挑敌人虚弱的地方下手,就要像水流一样,哪儿有空隙就往哪儿流。所以《道德经》的水与《孙子兵法》的水是相对的。</h3> <h3>  孙子在《兵法》里有五条空隙:第一条叫“<font color="#ed2308">必死可杀</font>”,就是还没开战,就想着牺牲,这样的人不难让他去死。第二叫“<font color="#ed2308">必生可虏</font>”,就是还没杀敌,先想活命,这样的人,一抓一个准。第三叫“<font color="#ed2308">忿速可侮</font>”,就是但凡性急暴躁易怒的人都可以戏弄他。第四叫“<font color="#ed2308">廉洁可辱</font>”,就是对那些爱惜羽毛看重名誉的人,可以用羞辱的方法让他中计。第五叫“<font color="#ed2308">爱民可烦</font>”,就是可以利用对方的心软进行骚扰和要挟。</h3><h3> 当然老子是反过来说的,老子说真正善于用兵的,不英武;善于作战的,不愤怒,善于胜敌的,不跟敌人正面交锋,这就叫“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按照孙子的思路就是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因为孙子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也就是说,败不败在自己,胜不胜,在敌人。自己不犯错误就不会失败,敌人不犯错误,我方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胜与败,不看谁有本事全看谁犯错误。而老子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谋略也不在策略,甚至不在战略那儿,在如何看待战争、看待勇敢。战争当然需要勇敢。两军相敌勇者胜,也几乎是常识。<font color="#39b54a">然而老子却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两种勇敢,一种叫勇于敢,一种叫勇于不敢,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font>因为老子认为真正的勇敢不是“敢做”,而是“敢不”。敢做固然了不起。敢不却更需要勇气。事实上不敢不过本能,敢不才是境界。显然勇于不敢才是最大的勇敢。用苏东坡的话就叫“大勇若怯”。老子观点很明确,兵乃不祥之器,只能不得已而用之。所以天下有道,战马都会用来耕田,叫“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怀孕的母马都会被征用,小马驹则会生在疆场上,叫“戎马生于郊”。这又似乎和《孙子兵法》有统一之处,“攻城之法为不得已”。</h3> <h3>  所以学习《孙子兵法》不是简单的只看表面意思,而是需要我们深入去挖掘内涵。就好似我们去旅游,不能只是简单的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了解当地的历史,尝一尝当地的美食,听一听当地的戏曲,找一找当地的文化,这样我们的收获应该会更多一些。找一找象棋大师下盲棋的感觉,没有棋盘照样可以下出精彩的棋来,那又是什么学习境界?所以在自己刚学会“象走田,马走日”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就说已经会下象棋了。</h3><h3> 学习《孙子兵法》如此,学习其它内容又何尝不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