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到董同学,恐怕初三年级的师生都有所耳闻:天不怕地不怕,上课不停地打断老师,对老师的说服教育“油盐不进”,前阵子刚因打架回家反省……是的,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我知道他本质并不坏。</h3> <h3> 几天前的自习课,看到他在看其他书,我以为是玄漫小说之类的,拿起一看,竟是文摘。有些老师可能会把书没收(放寒暑假再给他)。可是没收一本,还会有第二本。</h3> <h3> “这本书看了多少了?”</h3> <h3> “看了一半了。”他吊儿郎当地边笑边说。</h3><h3> 很厚的一本书。</h3> <h3> “看了这么多,应该有些感受吧。你写篇文章或者读后感,600字以上,后天交给我。”我想用字数让他知难而退,以后上课不看了,也想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写点东西。</h3> <h3> “好!”他爽快地答应了。</h3> <h3> 下一次上自习课。</h3> <h3> “写了吗?”<br></h3><h3> “老师,写完了。”他拿给我一个崭新的作业本。给学生们布置好作业,我打开了这个新本子。题目是《我的成长故事》,将近三页的内容,几分钟就看完了。</h3> <h3> 但这短短几分钟里,我的心情却像过山车。</h3><h3><br></h3> <h3> 第一段,他写到了亲生父亲的离世,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原来是个单亲家庭。震惊之余有些心疼。</h3> <h3> 第二段,讲述了妈妈、爷爷、奶奶养育他的辛苦,被他的懂事感动了。</h3> <h3> 而接下来的整篇,写的都是他的继父。从三岁起,他继父给他的爱,给他的自信和勇气,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以及现在青春期叛逆,他们偶尔的矛盾和些许隔阂。看到最后我感动地落泪了,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那位父亲对他的爱和付出,也感受到董同学的爱和感恩。</h3> <h3> 但最后他写道,“这些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说。”</h3> <h3> 感动之余,我知道,我应该做那段桥梁。</h3> <h3> “董同学,看了你写的,我都被感动哭了,你是个有心有爱,懂得感恩又孝顺的善良孩子!”听了这种夸奖,他不好意思地笑着,无措的眼神无处安放。</h3> <h3> “给你布置个作业吧,把你写的这些放在信封里,明天放假回家交给你爸爸,怎么样?”</h3> <h3>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嗯!行!”</h3> <h3> “我明天给你带个信封来,好吗?”</h3> <h3> “嗯,谢谢老师。”</h3> <h3> 今天他们放假,我却把信封的事遗忘在了脑后。</h3> <h3> 今天下午我突然想起了要给他送个信封的事,看时间,离学生放假只有十分钟了!</h3> <h3> 没有任何思考和犹豫,我仅用了一分钟就出门了。</h3> <h3> 以前看过一个问题:如果快要迟到了,你会省去出门前的哪些环节?一位网友说,我会省去一切环节!当时觉得匪夷所思,想想放自己身上肯定不行,不用洗脸、化妆、喝水、上厕所、选衣服吗?但今天的出门速度让我明白了,在意的事情面前,一切环节都可以省去!</h3> <h3> 我骑电动车飞奔着,跑了好几个就近超市,终于买到了信封,一路小跑到他们教室门口时,正好放学铃响了。他拿着我递过去的信封,看到我着急的样子,鲜有地一本正经,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老师!”</h3> <h3> 他看到了我的真诚,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真诚。</h3><h3><br></h3> <h3> 仓促出门,一路飞奔,这种执念,或许是为了自己的承诺,或许是想让他给父亲的那封信更有仪式感吧!</h3> <h3> 想想平时我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坏学生”,他们的善良、可爱,我们可能未曾发现。他们能写文章把你感动到哭,他们也会因你的帮助而心怀敬意与感恩,他们能管理好难管的班级纪律,他们能在运动会上尽显风采……</h3> <h3> 但他们却可能因为我们的一句表扬而手足无措。</h3> <h3> 是的,我们关注他们,但可能更多的是批评。我们给予他们的鼓励,太少了!因为我们了解他们太少了!他们成绩不太好,纪律比较差,但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帮助他们规范言行。这才是人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