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行之五——秋游宁国泾县

林间的风(拒绝私聊,拒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nbsp;宁&nbsp; 国</b></font></h3><h3>这次皖南行是跟团游,和以前皖南自由行无法比较。旅行社如何我在本篇文末略述。整体来说也有亮点。宁国的亮点,也就是青龙湖啦!青龙湖是国家级大型水库,湖面延绵34平方公里,38个独立岛屿。群岛曲峡,清风秀水。下了旅游大巴,拾级而下,登上了一艘观光船。放眼望去,湖面宽阔,苍茫浩翰,水平如镜;山峦相依,碧波茵茵,雾气蒙蒙。泛舟湖上,微波粼粼,宛如千万匹迎风抖动的绿绸。放眼望去,环绕湖畔的青山,竹海茫茫,青翠欲滴,那纤纤巧巧、婆娑多姿的凤尾竹,真是万顷琅玉压碧云,清风幽兴渺无垠!</h3> <p>去小川藏线的途中,沿线青龙湖畔的落羽杉湿地景区,有一个望景台,在哪里观青龙湖,真正是风景如画!</p><p>落羽杉湿地在青龙湖水库腹地,沿着蜿蜒的湖边,万亩水杉密集整齐地立于水中,落羽杉树形整齐美观,近羽毛状的叶丛极为秀丽,挺拔玉立于水中,倒映在青龙湖清澈明净的水面,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恍如北疆的喀纳斯风光。当下深秋季节,成片的落羽杉由绿色渐次变为金黄、浅红、深红,各种颜色相互交织着,显示着梦幻般的色彩,犹如浓彩重墨的油画渲染出的童话世界。青龙湖水极尽温柔的依偎在深秋的五色山间,向远处如黛的山中流去。还是来得早了些,落羽杉还没有变成大片的红色,但这红黄绿相间的色彩,也令我赞叹不已!</p> 下到乘坐竹筏的湖边,惊喜地看见了一片已完全变成红色的落羽杉。 摄影基地储家滩,景区很小,湖面不大,湖边树木郁郁葱葱,四周远山峰峦叠嶂。正是深秋时节,满目青翠之中,间杂着红的枫叶,黄的水杉,金的银杏,白的芦苇花,还有那冷冷秋风中起舞着不同颜色的野花,衬映着宁静储家滩真正是岁月静好呢!拍片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种照片似乎朦胧些更好!无需一味的追求清晰度哦!故意拍的模糊些,追求个意境!记得刘学文老师好像也说过,有些照片可以不要太清晰。</p> <p><br></p><p>云梯畲族乡,由畲、回、苗、汉四个民族组成,其中畲族人口1800人,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东与浙江湖州安吉接壤、南与杭州临安交界,西和北面是本市仙霞镇。境内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黄浦江、钱塘江、水阳江的源头之一。云梯村村民大多是畲族,。我们在这里住了两晚,小山村没有古建筑,民居都是没有什么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小楼房,这里岭高百仞,烟雾缭绕,林茂路曲,鸟鸣涧间,满山都是经济林—核桃树。印象深刻的是用餐,吃的不要太好哦!</p> 我们下榻的农家乐宾馆—蓝海农家,住的是小木屋。 畲族人集中活动的广场。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 广场上畲族的图腾柱最上面显示了畲族的四大姓氏,鈡、雷、蓝、盘。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 千秋关位于天目山西麓,宁国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千秋关古名千秋岭。千秋岭高398米,溪谷幽深,层峦叠岗,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皖南宁国通往浙江余杭的咽喉要道,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站在这里一脚可跨两省。 &nbsp;皖南的小川藏线上的云端“天路”——桃岭公路,是安徽泾县苏红乡经桃岭至宁国板桥乡的一条 盘山公路。中间隔着几座海拔800米以上大山,上下坡都是10多公里,山势险要,景色宜人。这是20世纪70年代,一个叫王乐平的泾县县委书记带领桃岭人民用4年多时间修建的这条近18公里的天路,从而结束了祖祖辈辈与世隔绝的状态。这条路被后人称为幸福路。下车眺望,盘山公路如巨蟒缠绕在青山黛峦间,茂密的森林一望无际,就是著名 皖南川藏线或称七十二拐。每道拐几乎都是270度的陡弯。 <h3>桃岭公路经过的石壁山,仰望那山,确如石壁!再看那拐弯处的凸面反光镜,就会明白刚才车是如何惊险的拐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泾&nbsp; &nbsp;县</font></b></h3> <h3>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紧连太平湖。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 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翠峦倒映。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飞阁危楼隐约其中。县志《桃花潭记》称“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微波涟漪,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下面的照片手机拍摄,后期制作朦胧感。</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踏歌岸阁 走出翟村老街,在桃花潭东岸有座古色古香的二层阁楼,此为后人纪念李白、汪伦两人的深厚情谊所建造的“踏歌岸阁”。其底层为过道,下面是麻石砌成的基础,有石阶下河。阁楼底层向老街一面是敞开式,临潭为半圆形门洞。</h3> 桃花潭所在桃花潭镇,古称南阳镇分为万村和翟村,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内有保存较为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br> 桃花潭镇号称国内第一大祠堂前的石狮子,造型和表情都很萌,与国内其他地方的石狮子不同。 知青屋,不管是真是假,引起了我对那段蹉跎岁月的回忆! 看上面那张照片,这张是我把自己P了进去。 查济,国内现存面积最大的明清古村落,村依河建,两岸及巷陌皆用青石板铺砌。路随水转,曲折迂回延绵数十里。一排排的徽派建筑,沿查济河两岸比肩而立,白墙黛瓦,廊檐翘立。有岑溪、许溪、石溪穿村而过。旧有诗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查济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华写生第一村,是目前为止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典雅、雄浑大方,结构精致。查济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房屋间有街巷相通,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合一的查济河逶迤穿村而流,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桥、板石桥、洞石桥,将两岸民居相连。饱经沧桑的石桥,远望犹如碧玉横架水上,与两岸青砖黑瓦遥相呼应。 为了拍出古村的全貌,花了5块大洋,登上沿河一家私人酒店的楼顶,手机全景拍摄模式,拍了下面这两张张全景图,有点长哦! 许是今年雨水少,查济河水清浅,上跨众多青石筑成石板桥,桥下水边,青石横竖不等卧立水边,不时有村妇端个塑料盆,手提棒槌,拾级而下,在河中浣衣。这种原始的洗衣方式也是几十年没见了。 清晨,古村的生活随着一扇扇老木门那“嘎吱”声开始啦。 清晨的古宅前,见此女身材如此曼妙,上前请求为其拍摄。 游走在这明清古建筑群前,激起我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由衷赞叹我们祖先创建这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浙&nbsp; 江</font></b></h3><h3>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我们乘游船经过富春江上风光最美丽的一段--七里泷,来到富春江北岸的宫春山,但见高阁连亘、粉墙黛瓦、飞檐翅角,一片古朴的建筑,正如李白诗中描绘的“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这就是严子陵钓台。<br>1949年4月,毛泽东同志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的“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就是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参加建国工作。<br></h3><h3><br></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范仲淹在此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即指严子陵。</h3> <h3>富春江上</h3> 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以其奇、秀、雄、深的特色在国内溶洞中独树一帜。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石瀑、石幔、石帷幕,琳琅满目,奇石斗秀,目不暇接。 “溶洞灯光秀”梦幻瑰丽,动感十足,与瑰丽的景石相互辉映,浑然天成,让人叹为观止。穿行在流光、云海、石笋、繁星、暗河间,如入仙境。 <h3>最后与关注我美篇的朋友多说几句,这个美篇是参加两个旅行社的两次出行。一是玉屏的浙风皖韵,一是原野的皖南小川藏线。这里不谈性价比和吃住,只说玩,原野竟然在行程中生生地少去了两个景点,甚至有一个景点在行程单上安排的是二个小时!当时就对导游指出,竟然当作没听见。原野公司对客户起码的尊重和诚信何在呢?友们出行要选好旅行社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