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颖《笔底溪山山水册》欣赏

六月湖畔生紫烟(李德兴)

<h3><b>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共存</b></h3> <h3>在郭明华先生所编著的《鉴史探源---赫保真先生艺术足迹回顾》中有一段回忆文字:“1975年元月,赫老为了鼓励我学画,特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潍坊刘嘉颖(1861-1902)28岁时所勾《古代山水册》赠我,并且说:“我很珍重它!当年,在同志画社这可是我们大家学习使用的珍贵范本之一,画册的自然陈旧磨损足以表明,当年我们诸位画友勤于临习它的频繁过程。今天我已步入古稀之年,让他发挥同志画社精神代有相传的作用吧。”随即挥毫为我题写“此吾乡刘石芙先生所勾稿。刘秩东夫子以之赠我,我今以之赠明华画友,盖欲薪火递传永垂也!明华好学望勉之,保真1975年元月。”</h3><h3> 通过以上文字表明,刘嘉颖在山东老一辈书画家中的崇高地位!</h3> <h3>  在民国潍县于溥芳所辑《潍水艺林小咏书画类》中介绍:刘实甫嘉颖亦字石芙,自少精研绘事,家藏书画甚富,坐卧寝食其中,工於临摹,山水出入石谷,花卉以南田为宗,一时颇擅盛誉,从学者甚众,曹竹铭殿撰常题咏其花卉小册,自题所居曰画隐轩,卒年42岁。</h3> <h3>本次华兴秋拍作品,刘嘉颖《笔底溪山山水册页》其中刘嘉颖绘39*24山水12开,傅绍虞题引首“水墨传神”,止叟韩国钧题二跋,仲笙朱鸿文题一跋,刘嘉颖自题一跋。</h3> <h3>本册页上款人宣堂赵德三,在青岛少海书画社的介绍中提及此人。<br></h3> <h3>止叟韩国钧网上介绍</h3> <h3>本册页韩国钧时隔二十年的两次题跋,特别有意思,也可以看出收藏者赵德三对恩师画赠这本册页的珍重。</h3> <h3>韩国钧第一篇跋“宣堂嘱题”充分表达了对画家高超技法的赞美:“平生爱画如爱书,苦少名迹相临摹,胸中丘壑吾自有,意所能到笔所无,近来谁擅丹青誉,点缀化工推刘子,出入諸家取其神,烟波浩渺笔端起,桃花春涨柳丝风,一椽茅屋溪之东,长夏幽居偃涧松,尺幅雨气㴹空濛,群峰矗立最高处,下有层台欹老树,岸横略待悄无人,潇疏真得云林趣,箫寺秋山秋已暮,日斜风定船初渡,遥闻空谷晚涛声,惟见孤云自来去,晴岚远黛出林际,红尘欲避人间世,短砌疏篱长绿苔,危峦崱屴似飞来,磴道盘紆丛竹瘦,天清夜旷绝氛埃,槎枒枝干更奇恣,濡染水墨何淋漓,浅深浓淡各有致,对此动我林泉思,黄王董巨不可作,今之妙手其在兹。宣堂大兄大人嘱题,紫石韩国钧”</h3><h3> </h3> <h3>赵德三历任过津浦铁路管理局工程处处长,津浦铁路北段代理总工程师,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汴洛铁路管理局局长,秦陇豫海铁路督办,1922年6月,署北京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与韩国钧及另外一位题跋者朱鸿文(山西晋城县知事)工作上多有交集。 在读韩国钧另外一篇跋文:“太行山色接苏门,倾盖相逢笑语温,二十年来一弹指,江南又见赵王孙,风景描摹意如微,河山举目已全非,披图觅得桃源景,不为莼鲈也欲归,宣堂先生前与河北相唔今二十年矣,旧题山水册子,属再题句,因感时事,漫赋二绝句尚希正之。时民国十三年春仲韩国钧”<br></h3> <h3>山西晋城县知事朱鸿文题跋:宣堂赵君精西学,善方言,暇则潜心绘事,可谓有志力学之士,会,出其师石芙先生所绘山水册相示,气息深厚,出入于諸名家中,知于此道三折肱矣,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非浅见者所能知,有轮廓而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向背晦明谓之无墨,石芙所绘有轮廓而兼皴法且能于向背晦明曲尽其妙,非所谓有笔有墨者乎?光绪甲辰杏月中浣,宣堂仁兄大人属跋,仲笙朱鸿文。</h3> <h3>本册页的引首,更是一位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傅绍虞的真迹墨宝</h3> <h3>十笏园后人丁永志在回忆《我的王氏母亲和舅舅王统照》中曾提到傅丙鉴</h3> <h3>其中的父亲指“丁叔言”</h3> <h3>山水册第十二开,刘嘉颖题跋:略师李营丘笔致,时辛丑仲冬扶诸家画法十二种,以呈宣堂仁兄方家雅鉴,嘉颖。以上文字表明,此册是刘嘉颖亲自送与赵德三的精品,随后的一段文字点明了送此册页的意义:“绘事山水一门,理法深微,变幻无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吾岂敢矜自精工误后学哉,然变通古人之法,多所参证,庶几祥而益明兹以。宣堂小册十二页各具名流笔致,俾欲通此道者,略有所取,此余所以法宗古人借明画理之至意也矣!石芙又誌于画隐轩。”</h3> <h3>最后再以于溥芳为刘嘉颖的艺林小咏做个总结吧。</h3><h3>“画隐轩前月似钩,依稀照见旧风流,主人今日知何处,石谷南田结伴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