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遇的美篇

可遇

<h1><font color="#010101"><b>  同课异构话写作,简语慧言共研修</b></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 ——</b></font>榆次区第三联合体语文组教研活动纪实</h1><h3></h3> <h3>  每一次的会聚,都为了能亲历一次“头脑风暴”,在思维的碰撞与心灵的交汇中,向教育更真处漫溯,以期遇见更好的自己! </h3><h3> 11月28日,榆次区第三联体合语文组教研展示活动在晋中师专附校隆重举行。活动由榆次五中赵立慧老师主持,榆次区教研室裴晓霞主任给予全程督导。来自五中、八中、附校、东赵中学、汇通路中学、三水中学及四中、乌金山中学……的80余名教师参与活动,场面宏大。</h3><h3><br></h3> <h3>  参加此项活动的授课教师是来自师专附校的白静老师与汇通路中学的皇静苗老师。两位老师突破常规,指导写作《表达要得体》,同课异构,却殊途同归,真正落实了榆次区率先提出的“基于学生问题解决六步作文教学法”,做到了领悟课标、把握教材、关注教法学法,都把课堂的探究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两位老师都端庄大方、有亲和力;语言流畅生动、有感染力;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有艺术力。两位老师从教材运用、策略构建、环节设计、目标呈现、师生互动等方面让每一位观摩教师耳目一新,引发深入思考。</h3> <h1><b>白静老师作课</b></h1><h3></h3> <h1><b>皇静苗老师作课</b></h1><h3></h3> <h3>  观课之后,来自各校的老师与区教研室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讲话。 </h3><h3> 首先,评课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作课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找出了存在的不足,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br></h3> <h1><b>各学校老师评课</b></h1><h3></h3> <h3>  赵老师指出语文作文教学中应注意:1.语料选择的聚焦性,2.学生问题诊断的精准性,3.方法指导的简洁性,4.实践提升的有效性整合性,5.展示交流的直观性,6.学生学习时间的充足性,7.评价方法的量化性和指向性,8.传播正能量的时代性。让写作教学真正落到实处。</h3> <h3>  裴老师最后总结发言时,同样也强调,语文教学最终要落脚到“实”,精致简约,扎实有效。作文教学是基于学生问题解决六部写作教学法,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h3> <h3>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堂作为教研的主阵地和交流平台,师生亲历精彩缤呈,生动有趣的课堂,享受那课堂所带来的触动、感悟、快乐与喜悦。在学习交流中,吸收、消化、反思,以实现共同成长。</h3> <h3> 施为欲似千钧驽,磨砺当如百炼金。从承担任务以来,两位作课教师付出了百倍艰辛。</h3> <h1><b>校内试讲</b></h1><h3></h3> <h1><b>11月21日磨课</b></h1> <h1><b>反复研磨</b></h1> <h3>  趣味横生、关注体验,注重实践、简约高效,金声玉振、精彩纷呈,感恩相约、享受过程。我们必将善思深悟,同频共振,携这次教研之珍贵所得,践行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h3> <h3>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相信,在榆次区语文教研室的带领下,在所有语文人的共同努力下,榆次语文教研之路会走得更稳更远。语文路上,你我同行,语文路上,风景无边。</h3>

语文

老师

教研

榆次区

作课

学生

课堂

教学

中学

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