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离老家六里地左右,有一条纵深的峡谷,藏语称为“章叉”,或者叫“江叉”。出处在那里,无从寻觅,因此也就无人深究。这一条峡谷一直逶迤到河谷地带,山谷两边起初是灌木丛覆盖的山体。偶尔也会有几株青松突兀的从灌木丛中斜伸出来,忽然间浑圆的空间就被彻底的打破。</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峡谷顺着山势而不断的变换着路线,曲曲折折。当来到半山腰时,峡谷一分为二,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其中一条山谷较为宽阔,称为大沟,峡谷狭窄的称为小沟。在这里,大小沟峡谷两岸的树木逐渐丰富了起来,有叶片泛着银光的山白杨,有枝干扭曲、犹如苍龙似的野杨柳,也有白皮覆盖、树干挺拔的白桦,更有粗壮高大的红桦。大沟和小沟中央地带,满是闪着绿色光影的一种矮生植物,因为其有一定的臭味,故乡人都叫其为臭草。臭草有一米多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它的脚下,只要有一点泥土,它就能生存下来。这种草只要你不去割它,它绝不会发出那种臭味。相反,它有着细密的白色花朵,在绿色的叶片上肆意的开放。远远望去,就像是白色的云朵浮在绿色的海洋上。秋日里,它会结出红色的果实,撸一串,放进嘴里。那红色的浆果在嘴里开裂,淡淡的甜味瞬间刺穿了你的味蕾,满口的甜香,哪里还有臭味可寻呢!</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相较于小沟而言,故乡人大都喜欢大沟。因为大沟里沟谷宽阔,且视线范围内风景宜人,更主要的是沟谷里还有一眼山泉,因此成为我们所有人的乐土。在山泉处,几块巨大的岩石叠压在一起。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里,有山泉渗透出来,汇合在一起后,才有了汩汩流淌的清泉。泉水溢出的地方,村寨里的人们早已挖好了沟渠。泉水便顺着沟渠流淌到一块泥坑里,水在这里汇聚,盛满了,慢慢的溢出,向着森林深处流去。这一处水坑,其实是专为牛羊饮水所需而建,因为在方圆几公里内,只有这里才有水源,因此弥足珍贵,也成了故乡人们最为神圣之地。曾几何时,人们在巨石上悬挂了五彩的经幡,在出水口点上几柱馨香。于是,一道神秘的气氛便笼罩在这里。久而久之,就成为人们祭祀水神之地。曾经,村寨的老人们告诉我们,在这些叠压的山石后,有一泓望不到边的阴海,这水就是从阴海里溢出来的。而阴海里一般住有神仙,因此具有某种神力。记得那时候,如遇干旱之年,老人们会携带祭品来到这里,吹响海螺,以唤醒神仙,解救干旱的万物。有没有下雨,因为时过境迁,无从忆起。不过,那雄浑的海螺声至今还在耳边萦绕。</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童年的记忆中,这里是我们的乐土,我们在这里可以玩上一整天。我们一群小男孩在这里挖掘小水渠,将水流方向改变,要么攻击蚁巢,要么浇灌那些我们最喜欢的植物。或者找一株粗如儿臂的白杨树,将其砍到,再剥取树皮,制作成槽状。抬高水位后,将槽安装在那里。水流在这里一下断裂,形成瀑布状。然后在瀑布底放置手工制作的水磨,在水流的冲击下,高速的旋转起来。要么找一个石板,中心打上孔,在其周遭用稀泥围起来。水流到中央时,只能从孔洞中流出。这时候,水开始在圆盘状的石头上急速地转着圈,形成漩涡状。而女生们更多的是躲藏在绿树底,静静地等待鸟雀的飞临。那时候,因为整座山峰只有这里才有水源,因此,大小沟里的鸟雀都要飞临这里饮水,就连那些非常腼腆,隐藏在山林里的鸟雀,也会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来到这里。其中最多的是那些画眉鸟,在茂密的树林里卖弄着歌喉。还有一些羽翅美丽的鸟雀,从树巅上翩翩而降,在水坑里快速地梳理毛发后,带着满身的水气向着远处的巢穴飞去。</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小沟间,有一座山梁。山梁的正中央,有一块空地,空地里有一座废墟。相传在解放前,这里曾种植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也曾种植过鸦片。因为种植户户主叫王德富,因此这里就叫王德富,一直沿用至今。从废墟群落可以看出,当时王德富曾经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心底深处最美好的伊甸园。虽然那些姹紫嫣红的鸦片花背后潜藏着对于人们精神及健康的剥夺,但是王德富和所有在此种植鸦片的大户始终秉承“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信念,没有让鸦片的烟毒在此泛滥,没有让毒瘾在故乡的土地上泛滥。</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这里过去就是小沟,名符其实,沟谷异常窄小,只需走上几步就可跨越。在这条沟谷里,长满了一种春日开着粉色花朵,夏日硕果累累,浑身是刺的一种植物。这些刺的尖端都呈倒钩形,能轻易地刺穿人的肌肤,一旦刺进就很难将其取下。不过在这些树枝上挂着的红色浆果着实诱人,每一次都要冒着划破肌肤的危险,将那些浆果摘下,再放进自己的嘴里,乐在其中。小沟非常的陡峭,且弯道多,因此人们很少涉足其间。只有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在夏日里才频频光顾这里,于是,山谷里才多了一丝乐趣。</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小沟过去,爬一段山路,眼前是一台台田地,由于土地贫瘠,早已荒废多年。田地里杂草丛生,偶尔有一两棵树,总感觉形影相吊.春日里,在这片土地中,生长有一种浆果,我们称其为野草莓。绿色的藤蔓在黄色的土地上蔓延,一颗颗红色的浆果潜藏在绿叶中,让人垂涎欲滴。摘一捧,一股脑儿的装进嘴里,再用舌面向着上颌使劲的挤压,那包裹着汁液的浆果瞬间破裂,满口皆香!就这样不停的摘取,不停地送往口中。不一会儿,肚腹中早已饱胀。</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而今,当我故地重游,景物依然如故,然而少了童年的玩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雅兴,就连那些浆果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