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博幼儿园保健之窗】做好冬季传染病防控,撑起幼儿健康保护伞

李菇凉

<h3>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流行性出血热、鼠疫、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一定要预防以下几种疾病哦!</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流行性出血热</u></b></font></h3> <h3>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冬春季多见,啮齿类动物(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3> <h1><font color="#ff8a00">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应该注意什么?</font></h1> <h3>1、灭鼠和防鼠: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h3><h3>2、加强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h3><h3>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h3><h3>4、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鼠疫</u></b></font></h3> <h3>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叫做黑死病。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性鼠疫和轻型鼠疫等类型。</h3><h3>鼠疫的传播途径</h3><h3>途径一:跳蚤叮咬</h3><h3>通过被感染的跳蚤叮咬传播。跳蚤(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再叮咬人时,可将病菌注入人体内。</h3><h3>途径二:飞沫传播</h3><h3>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可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杆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h3><h3>途径三:直接接触</h3><h3>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主要是鼠类等啮齿类动物)。鼠疫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如手指的倒刺等进入人体,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性鼠疫。</h3><h1><font color="#ff8a00">预防要点:</font></h1><h3>(一)鼠疫预防</h3><h3>灭鼠灭蚤,预防传播。</h3><h3>(二)疑似病人均应报告疫情</h3><h3>肺鼠疫须严格呼吸道隔离至痰菌阴性,控制鼠间鼠疫。</h3><h3>(三)个人防护</h3><h3>进入疫区居留者及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2 周前接种疫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水痘</u></b></font></h3> <h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h3><h1><font color="#ff8a00">预防:</font></h1><h3>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有较好的保护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流行性腮腺炎</u></b></font></h3> <h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h3><h1><font color="#ff8a00">预防与控制措施:</font></h1><h3>(1)患者隔离治疗: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患者的物品、食具等应煮沸或84消毒;</h3><h3> (2)疫苗接种: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份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h3><h3> (3)经常开窗通风;</h3><h3> (4)本病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h3><h3> (5)出现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及时去医院诊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猩红热</u></b></font></h3> <h3>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为化脓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的损害。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也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处传播。人群普遍容易感染,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h3><h1><font color="#ff8a00">预防措施:</font></h1><h3>一、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配置84消毒液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h3><h3>二、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h3><h3>三、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流行性感冒</u></b></font></h3> <h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对较轻。秋冬季节高发。</h3><h1><font color="#ff8a00">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font></h1><h3>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h3><h3>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h3><h3>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h3><h3>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h3><h3>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h3><h3>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h3><h3>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h3><h3>8、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font></u></b></h3> <h3>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h3><h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多种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夏秋季多见,1-7岁儿童好发,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或粘膜浅表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仔细查看口腔,可见咽部红肿,口腔内壁、牙龈等处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疱疹混杂着溃疡,周围绕以红晕。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h3><h3>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关系很紧密。首先,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可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其次,不少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咽峡部疱疹、溃疡,也就是存在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类似,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也以粪-口、呼吸道飞沫、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h3><h1><font color="#ff8a00">为预防传染应做到:</font></h1><h1><font color="#ff8a00"></font> 勤洗手、换衣被;喝开水、吃熟食;吃水果要新鲜,清洗净;奶具、玩具勤清洗;房间勤打扫、勤通风;孩子减少外出、特别是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家长外出回家后先洗手、换衣,再和孩子接触。可以选择接种EV71疫苗来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雾霾天气</font></u></b></h3> <h3>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雾霾天我们应做到:</h3><h3>1、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这个是基本常识,多关注天气情况,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少外出,带口罩出门是雾霾天气的必备,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过滤有害污染物。</h3><h3>2、外出回家及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尽管我们戴上了口罩,或者还包上了头巾,但是尘埃的遍布在空气中的每个角落,是没办法彻底隔绝的。露在外面的脸部、手臂等回家及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这是很好的习惯。</h3><h3>3、减少户外运动。对于爱运动,特别是喜欢晨练的老人们,平常公园里老人晨练特别多,那么出现了雾霾天气,就不要出去晨练了,很容易刺激呼吸道,造成一定的感染。最好等雾霾退去几天后再恢复运动计划吧。</h3><h3>4、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流动相对较差,就很容易增强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h3><h3>5、家中尽量不要开窗户。除了不要外出,也同时也抵挡雾霾污染物在外面,不能让其进入家中。这个时候,每天起床开窗户的习惯就要稍微缓一缓了。最好等雾霾好一点,等太阳出来,慢慢消退了在开窗户不迟。</h3><h3>6、开车的朋友特别注意交通安全。由于雾霾天气出现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所以,自行驾车外出或上班的朋友就在路上时刻绷紧神经,注意驾车安全。掌握和牢记一些基本的雾霾驾车注意事项:低速、行车开灯、严重时打开前后雾灯、尽量不要开窗等等。</h3><h3>7、多喝水很重要。多喝水可以很好的缓解雾霾天气对身体的伤害,但是尽量不要喝冷水,多喝温水、热水。</h3><h3>8、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尽量避免重口味、油炸、辛辣食物的过于刺激,多吃蔬菜水果,多补充维生素,以及一些清肺润喉的食物,这样可以很好的缓解雾霾的影响。</h3><h3>9、平常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常没有雾霾的天气,应该多到户外的去运动运动,多参加一些运动项目,多加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加自己的抵抗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给家长的建议:</font></h1><h3>1、冬季十分寒冷,家长要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给幼儿合理增添衣物,避免着凉。</h3><h3>2、提醒幼儿及时饮水,多喝水可以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同时培养幼儿勤洗手、讲卫生,预防病从口入。</h3><h3>3、在天气情况允许时,做好户外体育锻炼,适量的运动能使幼儿提高机体功能,增加心肺的代偿能力,改善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地与疾病抗衡。</h3><h3>4、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游戏。周末参加兴趣班的小朋友,要注意学习环境是否良好,课程结束后马上洗手,尽量不与同伴交换分享食物,回家更换衣服,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h3><h3>5、观察孩子要仔细,家长晚上在为幼儿洗澡、换衣服时也要注意幼儿手、足、前胸、后背有无异常的小疹子。尤其是有两个宝宝的家庭,要避免孩子间的交叉传染。发现有不适症状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并上报班级教师。</h3><h3>6、做好家庭的开窗通风。孩子的餐具、饮具不要与成人交叉使用,幼儿玩具等也要注意加强消毒。</h3><h3>7、在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肉的摄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h3><h3>8、请家长们配合幼儿园工作,在孩子出现疑似传染病的情况后,请不要坚持来上幼儿园,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并及时将就诊情况告知班级老师。</h3><h3>我园将与您共同配合,家园共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