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很久没回聂都了。四十周年学友聚会之余,和几个同学约好,趁兴开车就回了聂都。</h3><h3> </h3> <h3>高中毕业离开有四十年了。当初离开聂都只有十来岁,现已过知天命年龄,真应了一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h3> <h3>这里虽称不上“家",但却给了我人生起步少小的培养和锻炼。从懵懂少年到走向成年和聂都似乎都分不开。在很小时,因为大姐作为知识青年下放聂都,父母心疼大姐,常在放假时要我们到聂都来陪大姐,那时到聂都来十分不便,从猪肚子走路到县城,第二天县城坐车到聂都,再走路到乡下,要二三天才到得了大姐临时的家。在聂都这“广阔天地",帮她砍柴,种菜,蕃薯拨草,做饭,带孩子,生活中的许多事就是在聂都学会的,虽不是大有作为,但也称得上人生作为第一番。</h3><h3> </h3> <h3>后来父亲又调到聂都中学当校长,我们全家随之到了聂都。在这里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又开始了考大学。完成了我人生的初始阶段。</h3> <h3> 我对聂都的第一印象是山很多,树也多,山青水秀。</h3><h3> 这里位于赣西南的边陲,是崇义的一个偏远小镇。与粤,湘三省相交,称之“一脚踏三地,一鸡闻三省"亦不为过。当时县城通往聂都只有一条马路相连,班车来了还得原路返回。 聂都是盆地型状,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大河从中贯穿而下,奇特的是镇中心一座石山突兀而起,当地称之为王公寨,高约百余米,占地有万余平方。读书时曾爬过一次,站在山顶眺望四方,绿色山水尽收眼底。放眼山下,阡陌纵横,溪河弯曲,农家村落在田塅里散落成群,绿树掩映,炊烟袅袅。双收季节,田里一片金黄,颇有山水田园风光。</h3> <h3> 元白朴巜天净沙-秋》恰为王公寨风光写照:</h3><h3> 孤村落日残霞,</h3><h3> 轻烟老树寒鸦,</h3><h3> 一点飞鸿影下。</h3><h3> 青山绿水,</h3><h3> 白草红叶黄花。</h3><h3> 可惜至今无人就王公寨做做文章。我至今疑问的是:一座平地突起的石山何以称之王公寨?何方名人称之为王?又占之为寨?曾记得寨下河边有一座长约数十米,高约八九米,弧跨二岸的石桥也称之为王公桥。一人占山为王,又善行修桥,想必当时必为一方神仙?而今如能开发如此人文加自然景观旅游,沿王公寨圈行天栈道或许不失为当地新一景。</h3> <h3> 有山即有水。</h3><h3> 聂都山水还是千里赣江的发源地之一。有资料查,《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称:“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山海经》是中国最古的一部地理书。无须考证行业内外也已认可聂都的源头。</h3><h3> 具体的源头地点有专家说是聂都山张柴洞。在聂都多年未去过张柴洞,似乎也没听过张柴洞。但在聂都垇方向应是对的,因为那的山是聂都最高的山,那的水也是最清淅的水。最关键的是那有座源头水的标志。</h3><h3> 曾在聂都垇砍过很多柴,也摘过很多当地有特色的苦茶。辛苦之余,常到河里掬捧水喝,水下晶莹剔透的河沙反衬水的清淅,忍不住就要下河去洗洗。至今还记得章源水的清亮,还有一丝丝的甜意。<br></h3> <h3> 从聂都垇出来不远就有座古色古香的石板桥。当时没有联想那是千里赣江的第一桥,只知道造桥是行路方便。其实今天看来,古人在二百多年前就为 千里赣江的章源造了座人行标志,今天已成为大名鼎鼎的章源桥,也成为聂都的旅游景点之一。</h3><h3> 这座桥建造于清乾隆十四年,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年。桥虽不大,长约30余米,宽4米,高5米左右,但造型小巧玲珑,三孔弧形相连,两端各有四级总长5.2米的斜面台阶,面朝上游的三孔间还有两个船头形分水桥墩。据说顶面头部还有一只长0.9米,宽0.3少的镇水水牛,桥面两侧28根大理石护栏柱,栏柱及柱间石板上还有花草动物头案浮雕。可惜在百年风雨浸蚀中,已经慢慢看不清了。在2009年洪水中,该桥曾被部分冲毁,后来修建起来了,但终究造成今天桥身今古各半。</h3> <h3> 从章源桥过去不远,即到聂都有名的仙鹤岩洞了。</h3><h3> 仙鹤岩洞是当地最有名的大理石岩洞。因岩洞有二个形似仙鹤的造型,故称之为仙鹤岩洞。洞里钟乳气势磅礴,华丽夺目,神韵十足。类似这样的岩洞群在聂都似乎星罗棋布,有资料表明较大者有双鹤岩、莲花岩、罗汉岩、狮子岩、吐云岩、出水岩、石乳岩等。据统计,全区探明洞口的有22个之多。可以称得上岩洞之乡了。</h3><h3> 这种岩洞的形成,科学家已探明是在震旦纪大冰川时期,冰距当今已有6.45~8.4亿年。想来数亿年前,聂都正是冰天雪地,恺恺白雪下,地壳的造地,冰川山似的流动、挤压,终于造就孕育了聂都岩洞今天阿娜多姿的风光。穿越今天青山绿水的历史时光,我们或许该惊异小小寰球神似的造化。正如人说:日月二轮天地眼,无人能识世沧桑。</h3><h3> ……</h3><h3> 从山水到人文,弹丸聂都现在看来家珍无数,数不胜数。只可惜现在开发的还很少,人们还远未识“庐山真面目"。</h3><h3> 久远的聂都,似乎一切都有趣。有人说:过去的都是故事。既是故事,寻故理事自然也意味无常了。</h3><h3> 只是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来?</h3><h3> </h3><h3> </h3><h3> </h3> <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