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他乡的日子-----(一)

紫晶

<h3><font color="#010101"><b>  10月底的最后一天,在费尽周折后,终于独自一人登上了前往哈萨克斯坦的飞机。一路上,忐忑不安。不会外语,需要转机,还有时差,行程单上的时间是北京时间还是当地时间?行李超重没?海关挡不挡?一股脑的问题都在眼前。在乌鲁木齐机场飞机晚点一个小时后终于起飞。</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 飞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哈国首都努尔苏丹。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转乘时间因为飞机起飞晚点压缩为一个来小时,对于我来说那个急啊,无以言表。飞机降落前根本无心观景,只记得努尔苏丹好象一张柔和的黄褐色大地毯,想必春夏季节一定很美吧。机场只有两个航站楼,T1为国际航班,T2为国内航班,过海关还算顺利。看见戴苏式大盖帽的海关人员甚是紧张,原以为要开箱检查,其实只扫描后就快快通过。</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 出T1拖着行李直奔T2,在先生事先详细的文字加图画的指示下,上二楼通过安检,在简陋的候机室坐下才安下心来。</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 此次出行体会:一是牢记航班号及目的地英语、俄语单词名称;二是确保行李不超重,否则要交钱,就要换币,找地方,问人,费时间。如果中转时间充足尚可,不然时间很紧,人很慌乱。 </b></font></h3> <h3><b>  奇姆肯特市位于哈国南方,是继首都努尔苏丹、阿拉木图后的第三大城市,2018年6月才升格为直辖市。从首都努尔苏丹到奇姆肯特的飞行时间约两小时。奇姆肯特的机场很小,也很简陋。城市不大,但宁静祥和。</b></h3> <h3><b>  虽巳深秋,但街面上的各色鲜花依然美丽地绽放。当地人最喜欢的是月季,还有蔷薇,对这种花我有点分不清。</b></h3> <h3><b>  奇姆肯特是哈国农业区,地处南方,物产相对丰富,蔬果价格与国内相差不多。在很远的一个巴扎有个朝鲜族老太太卖中国调料等产品。</b><b>其它超市商场中国货也较多,但全是俄文标签,看不懂。感觉鞋子及箱包类大多都是中国货吧。</b></h3> <h3><b>  城市风光旖旎。</b></h3> <h3><b>  最喜欢这里的橡树和枫树。年青时读诗&lt;致橡树&gt;和小说&lt;飘&gt;时,一直想象不出橡树的样子,这次真正见识到了。枫树也一样,都很高大粗壮,估计有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龄吧。</b></h3> <h3><b>  哈国人民崇尚英雄,从大街到公园到学校的命名,都能清楚的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大概由此而升吧。</b></h3> <h3><b>  南哈州阿吾耶佐夫大学号称是哈国的第三大学。校园无围墙栅栏,楼宇象苏式建筑,看似一栋,有点象国内的医院,迷宫一样。楼内干净整洁。</b></h3> <h3><b>我的助教生涯开始了。学汉语的学生相对来说女孩子多些,她们大都是外语系的学生。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汉语的确不好学,尤其说和写,男生更畏难。对我来说,因无其它语言技能,如此教学,只能鸡同鸭讲了。</b></h3> <h3><b>  双十一,适时增加授课内容。</b></h3> <h3><b>  2019年11月18日,参与中国驻哈使馆在奇姆肯特举办的新中国七十年图片展。通过图片展,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哈国年青人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在异国他乡再次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b></h3><h3><b> 常听人说,出过国的人更加爱国了,的确如此。因为有了对比,体会才会更深。</b></h3> <h3><b>  当今哈国美女和帅哥真不少。但是由于相对封闭和保守,学习的动力不足,缺少开阔的眼界,有时候真替她们感到遗憾。</b></h3> <h3><b>  奇姆肯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现在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要道。看着长长的集装箱专列,一路穿越,过中亚到欧州,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其中哈国受益最大,据说每年的货物过路费占哈国GDP很大比重。愿两国长期友好合作,互惠共赢,人民幸福安康!</b></h3> <h3><b>  奇姆肯特入冬的时间比家乡要晚十天到半个月,冬季的温度也比家乡高一些,这点我喜欢。</b></h3> <h3><b>  货真价实的蜂巢蜜。没吃过,买来尝尝。</b></h3> <h3><b>  骆驼酸奶,一升合人民币12.5元,贵乎?据说驼奶粉国内现在炒的火热。</b></h3> <h3><b>  文化生活,贵在坚持。</b></h3> <h3><b>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从秋到了冬。了却了工作的纷繁和压力,无在家时琐屑杂事的搅扰,随任的生活简单甚至有些枯燥,但深切感受到在外工作的艰辛和不易。陌生的环境和文化,语言交流的障碍,工作推进的艰难,尤其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不管怎样,我们依然坚持坚守。对祖国的热爱,对信念的坚定前所未有。</b></h3> <h3><b>  在外我们努力用行动展示中国人民的友好,中华文化的精深美妙,展示中国人应有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我们走出去看世界,传递友谊,让世界了解我们。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国人。</b></h3>